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份
王秀燕(2004)。臺北縣市國民小學女性校長轉型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王俊杰(2010)。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 以臺北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台東市。王瓊珠(2004)。故事結構教學與分享閱讀。台北:心理。
甘靜玲(2012)。屏東縣國小教師知覺學校行政支援閱讀教育與閱讀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田春梅(2008)。本土語言之學校行政支援與其教學效能感之研究-以南投縣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白靜瑜(2009)。鄉鎮圖書館兒童室閱讀環境與國小高年級學童閱讀行為之研究-以彰化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興大學,台中市。白麗美(1998)。國民小學校長領導風格與教師工作動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台北市。朱似萼(2007)。國民小學閱讀教育政策執行情形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以桃園縣深耕書田追求卓越專案計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何琦瑜 (2007)。 從閱讀到寫作-中小學現況大調查。載於何琦瑜、吳毓珍(主編),教出寫作力(138-151頁)。臺北市:天下雜誌。
余秋雨(1998)。余秋雨台灣演講。台北市:爾雅。
吳明清、黃美芳、徐緯平(2002)。教育績效責任研究。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明雄(2001)。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行為與學校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吳明雄(2010)。國民小學教師知覺校長轉型領導、教師知識管理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吳國禎(2012)。從嘉義縣市小學教師閱讀教學現況探討台灣閱讀政策之推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台中市。吳淑芳(2004)。一個國小校長進行教學領導之自我角色覺察-以推動閱讀教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吳清山 (2006)。教育概論。臺北市:五南。
吳清山、林天祐(1998)。轉型領導。教育資料與研究,24,63
吳清山、林天祐(2003)。教育小辭書。臺北市:五南。
吳清基(2001)。學校行政新論。台北市:師大書苑。
吳禮瑟(2010)。領導行動智慧概念的實踐與省思-以玉峰國小深耕閱讀方案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呂嘉紋(2006)。兒童閱讀方案之規劃與實施∼一位國小教務主任的省思與實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市。李錫文(2005)。澎湖縣國小學童閱讀兒童讀物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
李寶琳(2000)。臺北市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童閱讀文化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大學,臺北市。周柏昌(2004)。淺談魅力領導-以學校經營為例。T & D 飛訊,23,1。
周裕隆(2008)。新竹縣市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玄奘大學,新竹市岳修平譯(1998)。E. D. Gagné C. W. Yekovich 與F. R. Yekovich 著。教學心理學—學習的認知基礎。台北:遠流
林文勝(2006)。桃園縣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學校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林文寶 (2000)。台灣地區兒童閱讀興趣調查研究。台北。行政院文建會。
林合懋(1995)。學校主管與企業主管轉型領導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林明地(2002)。學校領導:理念與校長專業生涯。台北市:高等教育。
林金福(2003)。高中職校長轉型領導、知識管理與學校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林俊杰(2010)。桃、竹、苗四縣市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知識管理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林香如(2010)。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學校智慧資本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嘉義。
林意雪(1999)。兒童文學與兒童讀書會。輯於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編,兒童文學學刊,2,265-284。台東市:台東師院。邱勝濱(2008)。高中職校長領導特質、領導行為與領導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施清真(2005)。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淺談「全美閱讀日」。全國新書資訊月刊,76,34-36。
柯華葳 (2006)。教出閱讀力。臺北市:天下。
柯華葳(1994)。從心理學觀點談兒童閱讀能力的培養。華文世界,74,63-67。柯華葳(1999)。閱讀理解困難篩選測驗。臺北市:教育部。
洪月女(譯)(1998)。Kenneth S. Goodman著。談閱讀(On reading)。台北市:心理。
洪碧霞(2011)。臺灣PISA 2009 結果報告。取自http://pisa.nutn.edu.tw/download/data/1207_2009PISA_REPORT.pdf〔Hung, P. H. (2011). Report on of Taiwan in PISA 2009. Retrieved from http://pisa.nutn.edu.tw/download/the resultsdata/1207_2009PISA_REPORT.pdf〕
洪蘭(2001)。講理就好。台北市:遠流。
洪蘭(2004)。知書達理—講理就好III。台北市:遠流。
洪蘭(2006)。大腦的主張。台北市:天下。
洪蘭(2008)。通情達理,品格決定未來—講理就好6。台北:遠流。
洪蘭、曾志朗(2001)。兒童閱讀的理念—認知神經心理學的觀點。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38,1-4。范熾文(2002)。國小校長領導行為、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組織績效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台北市。范熾文、黃榮隆(2008)。從政策執行觀點談兒童閱讀之落實。師說,204,28-33。
徐韶佑(2000)。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教師服務士氣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市、台北縣及桃園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大學。台北市。桃園縣政府(2008)。桃園縣國民中小學推動「閱讀桃花源」四年計畫(2008~2011)。桃園縣:教育處。
桃園縣政府(2011)。桃園縣國民中小學推動「閱讀桃花源」四年計畫(2011~2014)。桃園縣:教育局。
涂秋英(2008)。桃竹苗地區閱讀卓越學校推動閱讀教育對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秦夢群(1997)。教育行政學。臺北市:五南。
秦夢群(2004)。教育行政-理論部分(五版一刷)。臺北市:五南。
秦夢群、濮世緯(1998)。國小校長轉型領導、交易領導、教師制握信念與教師職業倦怠之研究。政大學報,77,73-110。高郡韓(2011)。桃園縣國民小學閱讀教育推動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高蓮雲(1992)。國小學童休閒閱讀現況之研究。初等教育學刊,創刊號,43-96。
張孟熙(2009)。臺北縣國民小學「閱讀滿天星計畫」實施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張明輝(1998)。學校行政革新專輯。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張明輝、顏秀如(2006)。學校創新經營的意涵與實施計劃。中等教育,25(3), 28-52。張必隱、彭聃齡(1999)。認知心理學。臺北市:東華。張思萍(2012)。新北市國民小學校長運用教學領導推動閱讀教育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張春興(1988)。知之歷程與教之歷程:認知心理學的發展及其在教育上的應用。教育心理學報,21,17-38。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張春興(2000)。心理學思想的流變:心理學名人傳。臺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2000)。現代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張春興(2007)。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務(第二刷)。台北:東華。
張淑如(1993)。打開孩子的心窗─由兒童圖書談親子共讀。國教之友,45(2),張德銳(1994)。國民小學校長行政表現、組織氣分、組織效能之研究。教育行政研究。臺北市:五南。
張慶勳(1996)。國小校長轉化、互易領導影響學校組織文化特性與組織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張慶勳(1997)。學校組織轉化領導研究。高雄市:復文。
張潤書(1998)。行政學。臺北市:三民。
張賜光(2004)。桃園縣國中校長轉型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教育部(2000)。全國兒童閱讀運動實施計畫。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4)。焦點三百-國民小學兒童閱讀推動計畫。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8)。悅讀101—教育部國民中小學提升閱讀計畫。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國教司(2007)。台灣閱讀的下一步。教育部KIDS全國兒童閱讀網。http://www.openbook.moe.edu.tw
連德盛(2008)。臺北市國民小學校長專業領導行為與學校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陳巧芬、蔡文榮、吳勁甫(2011)。校長轉型領導、互易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後設分析。台灣統計方法學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陳佳燕(2009)。桃竹苗四縣市國小校長轉型領導、教師文化與教師專業承諾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陳正華(2010)。宜蘭縣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學校效能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台東市。陳怡如(2009)。國小推動閱讀活動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南華大學,嘉義縣。陳武仁(2008)。臺北縣國民小學校長領導取向與教師文化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陳淑絹(1996)。「指導-合作學習」教學策略增進國小學童閱讀理解能力之實徵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陳慶瑞(1989)。費德勒權變領導理論適用性之研究。教育學刊,8,221-270。陳琪媛(2010)。國小學童閱讀表現、學校閱讀教育與家庭閱讀環境之個案研究─以臺北市閱冠王得獎學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陳新平(2004)。轉型領導在笨港國民小學的省思與實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陳詵添(2004)。臺北市國民小學兒童深耕閱讀計畫執行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陳綺娟(2011)。宜蘭縣國民小學閱讀課程計畫實施現況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市。陳靜薇(2010)。一片丹心在「悅」讀-一所中學閱讀工作坊中教師知識形成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淡江大學,新北市。曾志朗(2001)。兒童閱讀的理念—認知神經心理學的觀點。教育資料與研究,38,1-4。
曾志朗、洪蘭(1978)。閱讀中文字:一些基本的實驗研究。中華心理學刊,20,45-49。
湯慧屏(2008)。學校營造閱讀特色之研究-以一所臺灣中南部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湯蕙禎(2005)。國小教師課外閱讀課程設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黃天助(2011)。高職教師知覺校長轉型領導、組織創新氣氛對創新經營成效之影響(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黃秀慧(2009)。國小三年級閱讀課程實施與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黃榮隆(2007)。花蓮縣國民小學推動兒童閱讀政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黃懿嬌(2007)。台北縣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行為與學校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楊士瑩(2011)。屏東縣焦點小學推行閱讀教育策略之研究-以一所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楊佈榮(2005)。德國、英國的媒體與閱讀。全國新書資訊月刊,76,44-47。楊美華(2003)。美國的閱讀運動。載於國家圖書館,「圖書館與閱讀運動研討會」論文集(頁3-12),臺北。
楊境弘(2011)。「閱閱」欲試-國小兒童參與學校閱讀計畫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臺北市政府(2003)。台北市深耕閱讀四年計畫(2003-2006)。台北市:教育局。
臺北市政府(2007)。台北市深耕閱讀四年計畫(2007-2010)。台北市:教育局。
賓靜蓀 (2010)。PISA啟示錄-走錯方向的語文教育。親子天下,19,126-135。
齊思賢譯﹙2000﹚。Lester C.Thurow著。知識經濟時代。台北:時報文化。
劉創任(2008)。台北縣國民小學教師知覺校長轉型領導行為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蔡進雄(2000)。轉型領導與學校效能。台北市:師大書苑。
蔡進雄(2000a)。國民中學校長轉型領導、互易領導、學校文化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蔡進雄(2005)。超越轉型領導:國民中小學校長轉型領導影響教師組織承諾之研究。國民教育研究集刊,13,37-63。鄧麗娟(2011)。花蓮縣國民小學推動閱讀活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台東。鄭崇趁(1998)。教育計畫與評鑑(增訂版)。臺北:心理。
鄭崇趁,(2009)。有效的智慧資本~強化核心能力‧認同、承諾、力行。取自http://enews.tp.edu.tw/paper_show.aspx?EDM=EPS200911021533257S7
賴苑玲(2002)。當前國小推廣閱讀活動及師生反應之研究。臺中師院學報,16, 285-308。賴苑玲(2004)。歐洲總動員—智慧超連結。書香遠傳,18,18-21。
賴苑玲(2006)。國小六年級學童之家庭、班級及學校圖書館閱讀環境與其閱讀態度之研究。社會科教育研究,11,47-86。賴苑玲(2009)。南投縣國小高年級學童閱讀習慣、閱讀理解與對參與「希望閱讀」與「焦點300」閱讀活動態度之研究。社會科教育研究,14,1-29。
濮世緯(1997)。國小校長轉型領導、教師制握信念與教師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濮世緯(1998)。閱讀教育績效、交易領導、教師制握信念與教師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濮世緯(2003)。閱讀教育績效、學校文化取向與學校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謝文全(1991)。教育行政-理論與實務。台北:文景書局出版社。
謝文全(1989)。教育行政-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謝文全(2004)。教育行政學。台北市:高等教育。
鍾鳳嬌(1999)。從親子互動語言分析探討幼兒內在化的現象。論文發表於「海峽兩岸兒童發展與適應問題」學術研討會,台東縣。
藍乙琳(2009)。從PISA 2006看閱讀教育的推動。教育與發展月刊。第26卷第4期,65-70藍美玉(2006)。國小校長閱讀教學領導之研究~以青青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顏國樑(民86)。教育政策執行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師大書苑。
羅淑貞 (2008)。桃園縣社子國小推動深耕閱讀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羅惠雯(2010)。臺北市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學校教育品質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羅閔齡(2009)。臺北市教育人員推動兒童深耕閱讀計畫執行成效及其感受問題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貳、英文部分
Avolio,B.J.,&Bass,B.M.(2004).Manual for the Multifactor Leadership Questionnaire: Manual and sampler set (3rd ed.). Menlo Park, CA:Mind Garden.
Bass, B. M.(1985). Leadership and Performance Beyund Expectations. NewYork:Free Press.
Bass, B. M., & Avolio, B.J. (1990).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development:Manual for the multifactor leadership questionnaire. Palo Alto, CA: onsultingPsychologists Press.
Bender,W. N. (1995). Learning disabilities: Characteristics, identification, and teaching strategies. (2nd ed.). Boston, MA: Allyn & Bacon.
Bennis, W., & Nanus, B. (1985). Leaders: The strategies for taking charge .New York: Harper & Row.Blau, P. (1964). Exchange and power in social life. New York: Wiley.
Bryman, A. (1992). Charisma and leadership in organizations. London: Sage.
Burns, J. M. (1978). Leadership. New York: Happer & Row Publishers.
Charles Dickens (1837).A Tale of Two Cities。England:HarperPress
Duke,D.L.(1992),Concepts of administrative effectiveness and evaluation of school administrator.
Gagné, E.D. (1985). 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of school learning. Boston, MA: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Hoerr,T.R.(2005). The art of school leadership.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Cur r i culum Development.
Huang, H. S. & Hanley, J. R. (1995). Phonological awareness and visual skills in learning to read Chinese and English. Cognition, 54, 73-98.
Hyde, A. A., & Bizar, M.(1989). Thinking in contest. New York:Longman
John Young Cole.(1986) Becoming a Nation of Reading: the Report of Commission on Reading .Books in Our Future : Perspectives and Proposals. Georgia Journal of Reading, v11 n2 p24-27
Leithwood,K.(1994). Contributions of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toschool restructuring.(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67061) .
Liontos,L.B. (1993).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Profile of a highschool principal. OSSC Bulletin.(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 359652)Martin,M.O., Mullis, I.V.S., Kennedy, A.M. (2007). PIRLS 2006 Technical Report. Chestnut Hill, MA: TIMSS & PIRLS International Study Center, Boston College.
Mortimer Adler (1972).How to Read a Book . Simon & Schuster
Mullis, I.V.S., Martin, M.O., Kennedy, A.M., & Foy, P. (2007). PIRLS 2006 International Report: IEA's 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 in Primary Schools in 40 Countries. Chestnut Hill, MA: TIMSS & PIRLS International Study Center, Boston College.
OECD (2010). PISA 2009 Results: What Students Know and Can Do – Student Performance in Reading,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Volume I). Retrieved February 15, 2011, from http://dx.doi.org/10.1787/9789264091450-en
Robbins, S. P. (1998).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Concepts, controversies andapplication (8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Sagor, R. D.(1991). Operationalizing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The behavior of principals in fostering teacher centered schooldevelopment. Annual Meeting of the University Council for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NO. ED 339099.)
Sergiovanni, T. J. (1990). Value-added leadership: How to get extraordinaryperformance in schools. NY: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Smith, F. (1994). Understanding reading: A psycholinguistic analysis of reading and learning to read (5th ed.). Hillsdale, NJ: Erlbaum.
Treuer, K . V. (2006).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adership,organizational climate and workplace innovation.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Swinburn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ustralia.
Yukl,G.A.(1994). Leadership in organizations (3rd ed.).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Yukl , G. A . (1999). An evaluat i o n of conceptual weaknessesin transformational and charismatic leadership theories. Leadership Quarterly, 10, 285-305.
Yukl,G.A. (2002). Leadership in organization (5th ed.). Englewood Cliffs,NJ: Prentice-Hall.
Yukl,G.A. (2006). Leadership in organization (6th ed.). Englewood Cliffs,NJ: Prentice-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