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王玉唐(2007)。國民小學參與學校行政決定意願與現況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以彰化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中市。王延立(2008)。領導風格與人力資源管理措施對兩岸石化業員工工作態度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縣。王珮珍(2005)。工作意義與工作投入關聯之研究-以藥廠業務人員與醫院護理人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市。王國浩(2009)。臺北市國民中學兼任行政職務教師角色壓力與工作滿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王淑俐(2005)。溝通,其實不簡單:教育及學校行政溝通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五南。
任晟蓀(2006)。學校行政實務。台北市:五南。
江滿堂,吳佳真,薛國致,張建宏(2009)。台灣地區2009年國中小學教師恢復課稅配套意見調查研究成果報告書。屏東縣: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吳和豐(2000年04月22日)。從公法平等原則看教師免稅爭議【線上論壇】。取自http://www2.tpes.tp.edu.tw/t0018/word檔/從公法平等原則看教師免稅爭議.htm
吳明翰(2012)。人力資源從業人員之策略涉入程度與工作滿意度之關係 – 以角色清晰為中介變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縣。吳清山(2002)。學校行政。台北市:心理。
吳清基(1989)。教育與行政。台北市:師大書苑。
吳雪琴(1999)。國中小教師課稅問題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李世彬(1996)。勞工福利與勞工工作意願關聯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台北市。李惠珍(2012)。新北市國民小學兼任輔導教師工作壓力與留任意願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沈素珊(2008)。台中市國民中學教師兼任行政工作意願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周明毅(2009)。臺南縣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互易領導與教師兼任行政工作意願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林文政、陳慧娟、王湧水(2007)。薪資制度與管理,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林俊雄(2003)。我國高級職業學校工業類科教師兼任科主任意願與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林春燕(1980)。我國綜合所得稅免稅所得問題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林清山、張春興(1991)。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林瑞欽(1988)。師範生任教職志與其相關因素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林萬義(1992)。初等教育(四版)。台北市:心理。
邱維誠(1998)。中小學教師課所得稅的政治經濟分析。師友,374,40-45。柯盛文(2010)。彰化縣國民小學教師兼任行政職務意願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洪玉珊(2006)。桃園縣國民小學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工作壓力與身心健康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洪黃祥(2004)。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兼任行政職務意願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元智大學,桃園縣。倪明賢(2011)。特殊教育學校組織氣氛與教師兼任行政職務意願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殷鳳卿(2011)。提升國民小學教師兼任行政工作意願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秦夢群(2007)。學校行政。台北市:五南。
財政部(2011)。台財稅字第10000133221號函:公私立國民中小學及幼稚園教職員工支領各項給與徵免所得稅一覽表。
財政部財政史料陳列室(2012年07月12日)。推動取消軍教薪資所得免稅【公告】。取自http://www.mof.gov.tw/museum/ct.asp?xItem=15087&ctNode=61&mp=1
基隆市建德國小(2012年07月06日)。處室職掌【公告】。取自http://www.jdps.kl.edu.tw/page3/page3.html
張育鈴(2006)。從租稅公平原則論我國租稅減免優惠(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台中市。張秀珍(2005)。政策行銷之研究-以取消國民中小學教師免稅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張德南(2009)。臺北縣完全中學教師兼任行政職務意願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教育處全球資訊網(2012年6月26日)。基隆市國民中小學授課節數表草案【公告】。取自http://www.center.kl.edu.tw/v7/eduweb/index.php?func=edu_msg&act=ShowForm&num=34199
教育部(2011)。臺國(四)字第1000121897號函:為101學年度國民中小學教職員課稅配套經費核定分配。
教育部(2011)。臺國(四)字第1000126279C號令:教育部補助國民小學充實人力實施要點。
教育部(2011)。臺國(四)字第1000153034C號令:教育部補助國民中小學調整教師授課節數及導師費實施要點。
教育部國民教育司(2011)。立法院通過「所得稅法」修正案:未來國中小及幼稚園教職員工將課稅【新聞】。取自http://www.edu.tw/eje/news_list.aspx
梁雙蓮(1984)。中央行政機關公務員組織認同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許明仁(2006)。學校組織氣氛與教師行政兼職意願之研究--以台灣北區國立高職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陳川正(2000)。非營利組織的認同管理—以基督教的「細胞小組模式」等教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陳月滿(2006)。臺北縣國民小學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工作滿意度與學校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陳志豪(2008)。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兼任行政人員工作壓力、工作滿意與兼任意願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陳佳玲(2010)。以變革壓力的調節效果及組織認同的中介效果驗證工作態度、組織認同與組織承諾之關係-以高雄縣市合併為直轄市之公務人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正修科技大學,高雄市。陳彥玲(2000)。幼稚園實習教師任教意願與任教承諾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陳素菊(2011)。課稅對國小教師理財行為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市。陳淑蘭(2002)。國民小學教師參與學校行政工作意願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中市。陳惠珠(1986)。教師工作意願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報,2,343-406。陳新文(2004)。教師對行政工作的角色定義與兼任意願關係之研究---以桃園地區國中教師為樣本(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元智大學,桃園縣。陳碧雲(2007)。新竹市國民中學教師兼任行政工作意願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陳麗英(2008)。臺北市國民中學教師兼任學校行政工作意願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游鯉毓(2007)。臺北縣立國民中學學校行政推動與教師參與意願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黃昆輝(1996)。教育行政與教育問題。台北市:五南。
黃嘉雄(2010)。課程評鑑。台北市:心理。
黃靜婷(1993)。勞資關係氣氛、勞工申訴處理與勞工工作意願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劉文隆(1985)。公務員義務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潘安堂(2001)。國民小學教師授能與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賴添詢(2011)。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兼任行政人員對職務分配方式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錢幼蘭(2002)。國民中學組織再造與校長領導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謝天德(1998)。國小教師工作投入、團體凝聚力與社會閒散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謝文全(1993)。學校行政。台北市:五南。
謝文全(2002)。教育行政學。台北市:五南。
謝文全(2006)。教育行政學:理論與案例。台北市:五南。
謝函融(2005)。工作投入對工作價值觀與離職傾向間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縣。謝金青(1992)。國民小學行政兼職教師角色衝突與工作滿意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簡瑟芬(1994)。組織報酬與員工工作意願之研究:從個人屬性來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羅瑞鳳(2012)。新北市公立幼兒園教師兼任主任的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工作滿意度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蘇奕娟(2005)。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兼任行政工作意願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外文部分
Adams, J. S. (1963). 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inequity.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67(5), 422-436.
Allport, G. W. (1945). The psychology of particip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53(3), 117-132.
Banks, O. (1968).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London, England: B. T. Batsfold LTD.
Bidwell, C. E. (1965). The school as a formal organization. In J. D. March (Ed.), Handbook of organization (p. 980). Chicago: Rand Mcnallt.
Blau, G. J. (1985). The measurement and prediction of career commitment.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Psychology, 58(4), 277-288.
Dan, R., & Todor, W. D. (1979). Turnover turned over: An expanded and positive perspectiv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4(2), 225-235.
Dubin, R. (1958). The world of work.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Fournet, G. P., Distefano, M. K. Jr., & Pryer, M. W. (1966). Job satisfaction: Issues and problem. Personnel Psychology, 19(2), 165-183.
Herzberg, F. (1959). The motivation to work. New York, NY: Holy Wiley & Sons, Inc.
Herzberg, F. (2003). One more time: How do you motivate employee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81(1), 87-96.
Hoppock, R. (1935). Job satisfaction. New York, NY: Harper & Row.
Kagan, J. (1958). The concept of identific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65(5), 296-305.
Locke, E. A. (1973). Satisfiers and dissatisfiers among white collar and blue collar employe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58(1), 67-76.
Lodahl, T., & Kejner, M. (1965). The definition and measurement of job involvement.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49(1), 24-33.
Maslow, A. H. (1962). Toward a psychology of being. New York, NY: Van Nostrand.
Miller, V. D., Allen, M., Casey, M. K., & Johnson, J. R. (2000). Reconsidering the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questionnaire.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13(4), 626-658.
Mobley, W. H., Griffeth, R. W., Hand, H. H., & Meglino, B. M. (1979). Review and conceptual analysis of the employee turnover proces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86(3), 493-522.
Owens, R. G. (1991).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in education. (4ͭ ͪ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Patchen, M. (1970). Participation, achievement, and involvement on the job. N. J.: 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 Hall.
Robinowitz, S. S., & Hall, D. T. (1977). Organization research on jobin volvement. Psychological bulletin, 84(2), 265-288.
Vroom, V. H. (1964). Work and motivation. New York, NY: Wiley.
Saleh, S. D., & Hosek, J. (1976). Job involvement: Concepts and measurement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2), 21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