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0.251.236)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11 04:1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胡羽柔
研究生(外文):Hu,Yu-jou
論文名稱:超真實圖錄:以電影《慾望城市1、2》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Hyperreality Illustrated Catalog:The Film“Sex and the City 1 and 2”
指導教授:黃海鳴黃海鳴引用關係倪明萃倪明萃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uang,Hai–MingNi,Ming–Tsuey
口試委員:陳泓易葉嘉華
口試委員(外文):Chen,Horng-YiYeh,Chia-Hua
口試日期:2013-01-28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碩士班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應用藝術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3
畢業學年度:10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3
中文關鍵詞:慾望城市超真實圖錄擬像幻見戀物廣告
外文關鍵詞:Sex and the CityHyperrealityIllustrated catalogSimulacrumFantasyFetishCommercial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54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46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慾望城市》(Sex and the City)、《慾望城市 2》(Sex and the City 2),這兩部系列 電影分別再現了當代消費者社會的特質,並以圖錄的物質性為基礎映照人與人之 間的社會關係,不僅被置換為與物質之間幻想關係的呈現,並引出與古典美學純 粹「精神上的美」悖反的「物質本身即具美的本質」邏輯,成為時尚政治的正當 性確立,也是永遠變化的流行一種不變的真理;而戀物的物化現象本身更赤裸展 示超真實運動的合法性質,本論文聚焦於分析電影文本的符號轉譯與象徵意義, 以虛擬的影像敘事與社會現實相互指涉形構辯證關係,虛實相映以解構電影《慾 望城市 1、2》的超真實圖錄結構,虛擬的虛構成為社會的現實,影像成為消費 者的真實,擬像就是真實的現象,更突顯電影《慾望城市 1、2》的幻見超文本 性質,社會與文化結構中不成文的規範形塑著不可能的凝視,麥克派屈克金 (Michael Patrick King)選擇將幻見底層的矛盾於屏幕上公開透明化,讓觀者在 沒有匱乏與阻礙的新虛擬世界中純然慾望的自由漂浮,進而成為如同唐娜.海洛 葳(Donna Haraway)所提出的賽柏格(Cyborg)認同,以揉雜、分裂的邊緣生 存權利力量,挑戰上帝「自然的現實」的唯一「真實」有機體,更直接地顛覆了 象徵秩序的根本。
“Sex and the City” and “Sex and the City 2” were two series of movies reproduc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temporary consumer society,and these two movies also based on illustrated catalog of material to shineand social relations between people,that not only is replaced with fantastic form of a relation between things,but also leads to logic the “substances themselves shall have the essence of beauty” perverse anti“ purely spiritual beauty” which classical aesthetics believe,and it makes fashionable political legitimacy establish become a constant truth for constantly changing fashionable. Fetish materialized phenomenon itself naked show is naked show the simulacrum of the legitimate,this thesis focuses on to analysis the film text symbol translation and symbolism to shaped configuration between each other in both the virtual image narrative and social reality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Fact and Fiction to deconstruct the movie “Sex and the City 1 and 2” hyperreality illustrated catalog structure,virtual of fiction become social reality and simulacrum become consumers's true,simulacrum is true,and this phenomenon makes the movie “Sex and the City 1and 2” becomes more of phantasmic-hypertext nature itself.Social and cultural structure unwritten norms shaping impossible gaze, Michael Patrick King choose to transparent fantasy underlying contradictions in the screen,so that the audience to free-floating in a new virtual pure desire world without privation and frustration.and then becomes Cyborg identity like which Donna Haraway propose of hybridity and separatist on boundaries of right survive to challenges God’s “natural reality” the only “true” cybernetic organism is more direct to subvert the fundamental of the symbol order .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城市的認同與歸屬 1
(二)、城市中的慾望世代 4
第二節、文獻探討與回顧
(一)、國內論文相關究 6
(二)、國內期刊 9
(三)、國外論文相關研究 9
第三節、問題意識 12
第四節、研究範圍與限制 13
第五節、研究方法與步驟 14

第二章、超真實伸展台
前言 17
第一節、 曼哈頓島與慾望的通道 18
第二節、 被敞開的私密空間 24
第三節、 以曼哈頓島之名 35
第四節、曼哈頓島的超真實圖錄 44
第三章、 商品的神話
前言 51
第一節、 長洋裝與長衫 52
第二節、 高跟鞋的固著 63
第三節、 加工包裝的紙袋 70
第四節、 人是商品最好的神話 75

第四章、 結論:幻見的超文本
前言 79
幻見的超文本 80
參考文獻 85
中文文獻:

Aumont,Jacques.、Marie,Michel著/吳佩慈譯(1996),《當代電影分析方法論》, 台北:遠流。
Barthes,Roland著/汪耀進等譯(1994),《戀人絮語》,台北:桂冠。
Barthes,Roland著/溫晉儀譯(1997),《批評與真實》,台北:桂冠。
Barthes,Roland著/許薔薔等譯(1997),《神話學》,台北:桂冠。
Barthes,Roland著/敖軍譯(2011),《流行體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Bazin,Andre著/崔君衍譯(1995),《電影是什麼》,台北:遠流。
Benjamin,Walter著/許綺玲譯(1998),《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台北:台灣 攝影工作室。
Benjamin,Walter著/張旭東、魏文生譯(2010),《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 人:論波特萊爾》,香港:城邦。
Berger,John著/吳莉君譯(2005),《觀看之道》,台北:麥田。
Best,Steven.、Kellner,Douglas著/朱元鴻等譯(2005),《後現代理論-批判的質疑》,台北:巨流。 Bordwell,David著/李顯立等譯(1999),《電影敘事》,台北:遠流。
Bordwell,David.、Thompson,Kristin著/曾偉禎譯(2008),《電影藝術:形式與 風格》,台北:麥格羅希爾。
Brooker,Peter著/王志弘等譯(2003),《文化理論詞彙》,台北:巨流。
Burch,Noel著/李天鐸、劉現成譯(1997),《電影理論與實踐》,台北:遠流。
Bywater,Tim.、Sobchack,Thomas著/李顯立譯(1997),《電影批評面面觀》, 台北:遠流。
Campbell,Joseph著/朱侃如譯(1995),《神話》,台北:立緒。
Campbell,Joseph著/李子寧譯(1996),《神話的智慧:時空變遷中的神話》,台北:立緒。
Clarke,David B編/林心如等譯(2004),《電影城市》,台北:桂冠。
David R. Dickens and Andrea Fontana著/周曉亮、楊深、程志民譯(2006),《後現代主義與社會研究》,重慶:重慶出版。
David Harvey著/黃煜文譯(2007),《巴黎,現代性之都》,台北:群學。
David Swartz著/陶東風譯(2012),《文化與權力—布爾迪厄的社會學》,上海:譯文。
Debord R. Guy著/王昭鳳譯(2006),《景觀社會》,南京:南京大學。
Eco,Umberto等著/李幼蒸選編,齊隆壬校閱(1990),《結構主義與符號學電影 文集》,台北:桂冠。
Evans,Dylan著/劉紀蕙等譯(2009),《拉岡精神分析辭彙》,台北:巨流。
Fanon,Franzt著/陳瑞樺譯(2005),《黑皮膚,白面具》,台北:心靈工坊文化。
Freud,Sigmund著/宋廣文譯(2007),《性學三論:愛情心理學》,台北:胡桃 木文化。
Freud,Sigmund著/孫明之譯(2006),《夢的解析》,台北:左岸文化。
Freud,Sigmund著/彭舜譯(2010),《精神分析引論》,台北:左岸文化。
Giannetti,Louis著/焦雄屏譯(2008),《認識電影》,台北:遠流。
Haraway, Donna J.著/張君玫譯(2010),《猿猴、賽伯格與女人:重新發明自然》,台北:群學。
Hollows,Joanne.、Jancovich,Mark編/張雅萍譯(2001),《大眾電影研究》,台北:遠流。
Irigaray,Luce著/李金梅譯(2005),《此性非一》,新北市:桂冠。
James L. Watson主編/葉冰婷主編(2007),《飲食全球化》,台北:早安財經。
Jean Baudrillard 著∕林志明譯(1997),《物體系》,台北:時報出版。
Jean Baudrillard 著/劉成富、全志鋼譯(2000),《消費與社會》,南京:南京大學。
Jean Baudrillard 著∕馬海良譯(2000)〈象徵交換與死亡〉,收錄於《後現代性的 哲學話語》,浙江人民出版社。頁 302-328。
Jean Laplanche,J.-B. Pontalis 著/沈志中、王文基譯(2001),《精神分析詞彙》,台 北:行人。
Joanne Entwistle 著/郜元寶等譯(2005),《時髦的身體:時尚、衣著和現代社會 理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
Jullier,Laurent.、Marie,Michel著/喬儀蓁譯(2010),《閱讀電影影像》,台北: 城邦。
King,Geoff.、Krzywinska,Tanya著/魏玓譯(2003),《科幻電影奇航:游走虛擬 螢幕空間》,台北:書林。
Kirsch,Thomas B著/古麗丹等譯(2007),《榮格學派的歷史》,台北:心靈工坊。
Klein,Melanie著/呂煦宗等譯(2005),《嫉羨與感恩》,台北:心靈工坊。
Kristeva,Julia著/彭仁郁譯(2007),《恐怖的力量》,新北市:桂冠。
Lapsley,Robert.、Westlake,Michael著/李天鐸等譯(1997),《電影與當代批評 理論》,台北:遠流。
Lebeu,Vicky著/陳儒修、鄭玉菁譯(2004),《佛洛伊德看電影-心理分析電影 理論》,台北:書林。
Levi-Strauss,Claude著/周昌恩譯(2000),《神話學:裸人》,台北:時報。
Nochlin,Linda著/游惠貞譯(2005),《女性,藝術與權力》,台北:遠流。
Malcolm Barnard著/鄭靜宜譯(2004),《流行溝通》,新北市:桂冠。
Marita Sturken,Lisa Cartwright著∕陳品秀譯(2011),《觀看的實踐-給所有影像 世代的視覺文化導論》,台北:臉譜。
McDowell,Linda著/徐苔玲等譯(2006),《性別、認同與地方》,台北:群學。
Mejean,Jean-Max著/周皓譯(2006),《費德里柯.費里尼:一個夢,一生》,南京:江蘇教育。
Metz,Christian著/劉森堯譯(1996),《電影語言-電影符號學導論》,台北: 遠流。
Metz,Christian等著/吳京編(2005),《凝視的快感》,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Michael S. Durham著/陳正菁等譯(2001),《國家地理旅行家—紐約》,台北:秋雨文化。
Mirzoeff,Nicholas著/倪偉譯(2006),《視覺文化導論》,南京:江蘇人民。
Mulvey,Laura著/鍾仁譯(2006),《戀物與好奇》,上海:上海人民。
Paul Ransome著/黃彥翔譯(2008),《工作、消費與文化》,台北:國立編譯館 與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合作翻譯發行。
Peter Corrigan著/陳玉慈譯(2010),《衣裝的社會:衣裝與身體的意涵》,新北市:韋伯。
Pierre Bourdieu著/宋偉航譯(2009),《實作理論綱要》,台北:城邦。
Rose,Gillian著/王國強譯(2006),《視覺研究導論-影像的思考》,台北:群學。
Said,Edward W.著/王志弘等譯(1999),《東方主義》,台北:立緒。
Sontag,Susan.著/黃翰荻譯(1997),《論攝影》,台北:唐山。
Sontag,Susan著/刁筱華譯(2000),《疾病的隱喻》,台北:大田。
Sontag,Susan著/黃茗芬譯(2008),《反詮釋:桑塔格論文集》,台北:麥田。
Stam,Robert著/陳儒修、郭幼龍譯(2002),《電影理論解讀》,台北:遠流。
Storey,John著/張君玫譯(2001),《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台北:巨流。
Storey,John著/李根芳、周素鳳譯(2003),《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台北: 巨流。
Thorstein Veblen著/李華夏譯(2007),《有閒階級論》,新北市:左岸文化。
Toril Moi著/國立編譯館主譯、王奕婷譯(2005),《性/文本政治:女性主義文學理論》,台北:國立編譯館與巨流圖書有限公司合作發行。
Vicky Lebeau著/陳儒修、鄭玉菁譯(2004),《佛洛依德看電影—心理分析電影理 論》,台北:紅螞蟻。
Walter Benjamin著/林志明譯(1998),《說故事的人》,台北:台灣攝影工作室。
Walter Benjamin著∕許綺玲譯(1999),《迎向靈光消失的年代》,台北:台灣攝影工作室。
Walter Benjamin著/張旭東、魏文生譯(2010),《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 論波特萊爾》,台北:臉譜。
Wright,Elizabeth著/楊久穎譯(2002),《拉岡與後女性主義》,台北:城邦。
Zizek,Slavoj著/朱立群譯(2004),《幻見的瘟疫》,新北市:桂冠。
Zizek,Slavoj著/萬毓澤譯(2004),《神經質主體》,新北市:桂冠。
Zizek,Slavoj著/王文姿譯(2006),《歡迎光臨真實荒漠》,台北:麥田。
Zizek,Slavoj編/穆青譯(2007),《不敢問希區柯克的,就問拉康吧》,上海: 上海人民。
Zizek,Slavoj著/蔡淑惠譯(2008),《傾斜觀看:在大眾文化中遇見拉岡》,新 北市:桂冠。
Zygmunt Bauman著/王志弘譯(2011),《工作、消費與新貧》,台北:巨流。
安藤忠雄著/許晴舒譯(2009),《在建築中發現夢想—安藤忠雄談建築》,台北:如果。
吳佩慈(2007),《在電影思考的年代》,台北:書林。
許志忠(2012),《紐約》,台北:太雅。
張懿文(2008),《紐約客的紐約》,台北:太雅。
劉永晧(2010),《小電影學:電影複像、轉場轉景與隙縫偷渡》,台北:左耳。
簡政珍(1993),《電影閱讀美學》,台北:紅螞蟻圖書。
孫良蕙(2004),《慾望城市玩紐約:旅行.時尚.人們.風景》,台北:時周。
戴錦華(2007),《電影理論與批評》,北京:北大。
唐荷(2003),《女性主義文學批判》,台北:揚智文化。
廖炳惠(2004),《吃的後現代》,台北:二魚文化。 傅偉勳(2007),《西洋哲學史》,台北:三民。
權志殷(2011),《逛,紐約NewYork Design:發現紐約時尚設計的魅力》,台北: 博碩。

期刊論文:

林志明(2002),<布希亞:社會學家或形上學家?>,《歐美研究》,第三十二 卷,第三期,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張惠慈(2007),〈《慾望城市》的流行政治與超現實紐約〉,《英美文學評論》,第 十期,頁:175-216,台北:書林。
張曌菲(2004),〈徘徊於「慾望城市」內的維多利亞女性〉,《中外文學》。
黃建宏(2006),<辦證與隱喻的空間書寫:單向—迷宮—初論班雅明書寫中的生成式空間>,《實踐設計學報》,第二期,頁:104-114。
沈聿德(2002),<主體言說?--影集「慾望城市」的傅柯權力分析>,國立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亞鈴(2003),<《慾望城市》與女性情慾的探索>,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 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彥慧(2006),<媒介消費下的商品意象消費樣貌初探性研究—以慾望城市影 集為例>,玄奘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意(2006),<台灣都會女性主體分析—以《慾望城市》女性閱聽人為主>,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佑家(2009),<「城市與消費」:紐約都會女性部落生活分析—以《慾望城市 電影》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比較文學所碩士論文。
鄭子華(2009),<城市與媒體—解讀《慾望城市》中的城市意象>,國立台灣 師範大學圖文傳播所碩士論文。

英文文獻:

Jean Baudrillard,“Simulacra and simulation”,in: Mark Poster (Editor).Jean Baudrillard, Selected Writings.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pp. 166-184.
Julia Kristeva,“Revolution in Poetic Language:The Semiotic and the Symbolic,”in The Portable Kristeva.
K,Marx.(1954) Capital,vol.1,London:Lawrence & Wishart.
Laura Mulvey.(1989)Visual pleasure and narrative cinema,in Visual and Other Pleasures,New York,Palgrave.
Sex and the City 2.(2010): The Stories. The Fashion. The AdventureLondon:Headline.
Trend,David.(2001)“Reading Digital Culture”,Blackwell.
Only the lonely: a rhetorical analysis of 'sex and the city'.(2003)Ream, Amanda Osterhaus.
Completely single?representations of single women through multiple media narratives.(2003)McClanahan, Andrea Michelle.
Representations of single motherhood: an analysis of ”desperatehousewives”, ”gilmore girls”, and ”sex and the city”.(2007)Linna, Stacy Annette.
More than girl talk: situating ”sex and the city” in feminist conversation.(2009)Lane, Kathryn E.

影音DVD:

《慾望城市》(Sex and the City, 2008)新鶴鳴影視發行
《慾望城市2》(Sex and the City 2, 2010)得利影視發行

網站資料:

記者:賴妤翎∕攝影:薛孝安,<「台北=天龍國」PTT創諷刺新名詞>,TVBS 新聞台,台北報導。 http://www.tvbs.com.tw/news/news_list.asp?no=yehmin20110411123445。2011/9/15。

The Worldwide Guide To Movie Locations,Sex and the City film locations‥New York;California http://www.movie-locations.com/movies/s/Sex_And_The_City.html

Otso NY,Sex and the City 2 Film Locations http://onthesetofnewyork.com/sexandthecity2.html

Jean Baudrillard Faculty page at European Graduate School, http://www.egs.edu/faculty/jean-baudrillard/article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