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依筆畫遞增排列)
(一)專書論著
1.方嘉麟,信託法之理論與實務,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3月初版
2.王文宇,公司法論,元照出版,2008年9月 四版。3.王文宇,〈閉鎖性公司之立法政策與建議〉,收錄於《公司與企業法制(二)》,2007年1月 初版。4.王文宇,〈進出公司法〉,收錄於《公司與企業法制(二)》,元照出版,2007年1月 初版。5.王澤鑑,民法總則,作者自版,三民書局經銷,2010年增定版。
6.朱慈蘊,公司法人格否認法理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6月 三版。
7.邵慶平,<組織與契約之間─法律規範觀點>,收錄於《公司法─組織與契約之間》,作者自版,翰蘆圖書總經銷,2008年12月 初版。8.施天濤,公司法論,法律出版社,2006年 二版
9.柯芳枝,公司法論(上),三民書局出版,2002年五版
10.洪貴参,關係企業法─理論與實務,元照出版,1999年 初版。
11.黃銘傑,<股東有限責任之省思─公司法關係企業專章之啟示與詮釋>,收錄於《公開發行公司法制與公司監控─法律與經濟之交錯》,作者自版,元照總經銷,2001年11月 初版。
12.趙德樞,一人公司詳論,學林文化出版,2003年10月 初版。
13.劉連煜,<公司法修正草案關係企業專章中「深石原則」相關問題之研究>,收錄於《公司法理論與判決研究(一)》,元照出版,2006年4月 初版。14.劉連煜,<控制公司在關係企業中法律責任之研究─公司法修正草案第三百六十九條之四的檢討>,收錄於《公司法理論與判決研究(一)》,元照出版,2006年4月 初版。15.劉連煜,現代公司法,新學林出版,2012年9月 八版。
16.劉興善,<論公司法人格之否認>,收錄於《商法專論集》,作者自版,三民書局經銷,1982年。17.賴英照,<公司法人本質之理論>,收錄於《公司法論文集》,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市場法展基金會,1994年3月 三版。
18.賴英照,<關係企業法律問題及立法草案之研究>,收錄於《公司法論文集》,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市場法展基金會,1994年3月 三版,第四次印刷。19.賴英照,股市遊戲規則 : 最新證券交易法解析,作者自刊,2006年。
(二)期刊論文
1.王文宇,商業組織之核心法則—以公司、信託、合夥為例,法令月刊第53卷第1期,2002年1月2.王麗玉,我國公司法上有關公司負責人對第三人責任法制諸問題,現代公司法制之新課題─賴英照大法官六秩華誕祝賀論文集,元照出版,2005年8月 初版。
3.朱慈蘊,公司獨立人格與公司人格否認:從事前規制到事後救濟─兼評中國2005年《公司法》,公司法理論與實踐:兩岸三地觀點,2010年8月 初版。
4.何曜琛,揭穿公司面紗原則─台灣台中地方法院95年度仲認字第1號裁定,台灣法學雜誌,第169期,2011年2月。
5.林永頌,法人名譽遭受侵害可否請求非財產上損害賠償,萬國法律第51期,1990年
6.邵慶平,公司法:第一講 組織與契約之間─法律規範觀點,月旦法學教室第60期,2007年10月。7.邵慶平,公司法:第二講-組織與契約之間-經濟分析觀點,月旦法學教室第62期,2007年12月。8.侯岳宏,法人格否認理論在勞動法上的適用─最高法院九十八年台上字第六五二號判決評析,裁判時報第8期,2011年4月。
9.范建得,論公司人格之否認,財經法論集─柯芳枝教授六秩華誕祝賀論文集,三民書局出版,1997年4月 初版。
10.張心悌,反向揭穿公司面紗原則之研究,東吳法律學報第24卷第4期,2013年4月。
11.張心悌,控制股東與關係人交易,台灣法學第101期,2007年12月12.張心悌、朱德芳,揭穿公司面紗原則與否認公司法人格理論之過去、現在與未來─台灣地區法院判決之實證分析與揭穿公司面紗原則之再定位,公司法理論與實踐:兩岸三地觀點,2010年8月 初版。
13.郭大維,公司經營者的傀儡遊戲─論公司治理下幕後董事之規範問題,月旦法學雜誌第184期,2010年9月。
14.郭大維,股東有限責任與否認公司法人格理論之調和─台灣引進「揭穿公司面紗原則」之探討,輔仁大學第四屆兩岸民法暨經濟法論壇第二場,2010年12月。
15.郭大維,論反向揭穿公司面紗原則─從台灣高等法院一00年度重上字第九十一號民事判決談起,東吳大學法學院暨法律學系2013財經法學術研討會第三場,2013年5月。
16.曾宛如,有限責任與債權人保護,台大法學論叢第35卷第5期,2006年9月。17.曾宛如,我國公司法待解決之問題,月旦法學雜誌第181期,2010年6月
18.曾宛如,新修正公司法評析─董事「認定」之重大變革(事實上董事及影子董事)暨董事忠實義務之具體化,月旦法學雜誌第204期,2012年5月。
19.曾宛如,影子董事與關係企業,政大法學評論第132期,2013年4月
20.黃銘傑,公司監控與監察人制度改革-超越獨立董事的迷思,台大法學論叢第29卷第4期,2000年6月。21.廖大穎,證券市場與股份制度論,元照出版,1999年5月。
22.劉公偉,股東有限責任之經濟分析,政大法學評論第64期,2000年12月。23.劉公偉,揭穿公司面紗原則之經濟分析,台大法學論叢第30卷第五期,2001年9月。24.劉連煜,公司法修正草案關係企業專章中「深石原則」相關問題之研究,公司法理論與判決研究(一),元照出版,2006年4月 初版。25.劉連煜,事實上董事及影子董事,月旦法學教室第96期,2010年10月。
26.劉連煜,揭穿公司面紗原則及否認公司人格理論在我國實務之運用,台灣法學雜誌,第67期,2005年2月。27.簡祥紋,法人格否定理論之初探─兼論揭開公司面紗原則,法令月刊第57卷第3期,2006年3月。(三)學位論文
1.林岳葳,實質董事之民事責任,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王志誠博士指導,2012年。2.林靖淳,跨越公司法人格之界線-從揭開公司面紗原則出發-,國立台灣大學碩士論文,曾宛如教授指導,2012年。3.施耀欽,揭穿公司面紗原則之研究─新挑戰與新視野,東吳大學碩士論文,朱德芳教授指導,2011年。4.范惇,關係企業法律責任問題之研究,東吳大學碩士論文,1997年,頁192-195。5.陳漢聲,公司法人格否認理論與債權人保護,世新大學碩士論文,莊永丞教授指導,2007年。6.黃司熒,控制股東之義務建立及管控手段,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6月7.黃鴻圖,公司法人格否認理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賴源河教授指導,1983年。8.劉公偉,公司法有限責任之經濟分析,國立台灣大學碩士論文,王文宇教授指導,2000年。9.賴宜孜,公司法人格否認理論於我國之實踐,逢甲大學碩士論文,陳貴端教授指導,2011年。10.鍾維翰,關係人交易下董事及控制股東之義務,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10月(四)法院裁判
1.士林地院101年度重訴字第181號判決
2.士林地院98年度訴字第1146號
3.台中地院101年度聲字第330號裁定
4.台中地院95年度仲認字第1號裁定
5.台中地院98年度訴字第1521號
6.台中高分院98年度勞上易字第18號
7.台中高分院99年度勞上易字第37號判決
8.台北地方法院90年度勞訴字第76號民事判決
9.台北地方法院92年度智字第86號判決
10.台北地院90年度勞訴字第142號
11.台北地院94年度建更(一)字第1號
12.台北地院99年度重訴字第185號
13.台北地院99年度重訴字第477號
14.台北地院99年度重訴字第716號
15.台北地院99年度訴字第1807號
16.高雄地院96年度重訴字第205號
17.高雄地院102年度司促字第8068號支付命令
18.高雄高等行政法院95年度訴字第954號
19.高雄高等行政法院95年度訴字第955號判決
20.高雄高等行政法院95年度訴字第956號判決
21.高雄高等行政法院95年度訴字第957號判決
22.高雄高等行政法院96年度訴字第125號判決
23.高雄高等行政法院96年度訴字第351號判決
24.最高法院101年度台上字第187號民事判決
25.最高法院102年度台上字723號判決
26.最高法院27年度上字第2377號判例參照。
27.最高法院74年度台上字第703號判例參照。
28.最高法院87年度台上字第1283號判決
29.最高法院91年度台上字第792號判決
30.最高法院98年度台上字第652號判決
31.最高法院99年度台上字第1203號判決
32.新北地院100年度訴字第1009號
33.新竹地院101年度重訴字第74號
34.新竹地院90年度訴字第340號
35.彰化地院98年度簡上字第47號
36.臺灣高等法院100年度重上字第91號
37.臺灣高等法院100年度重上字第9號
38.臺灣高等法院81年度抗字第1472號參照。
39.臺灣高等法院91年度勞上易字第五號
40.臺灣高等法院92年度重勞上第8號
41.臺灣高等法院96年度重訴更(一)字第4號
42.臺灣高等法院97年度重勞上字第16號
43.臺灣高等法院99年度海商上字第7號
44.臺灣高等法院台南分院89年度上字第47號判決
45.臺灣高等法院台南分院100年度重上字第56號
46.臺灣高等法院台南分院96年度勞上易字第8號判決
(五)立法院公報
1.立法院第8屆第1會期第14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618號,委員提案第13721號,2012年5月30日。
2.立法院公報,第101卷第81期下冊(4022)委員會紀錄,2012年12月20日。
3.立法院公報,第102卷第5期第3冊(4030)院會記錄,2013年1月24日。
4.立法院公報,第102卷第5期第6冊(4030)院會記錄,2013年1月24日。
(六)網路資料
1.經濟部統計處:(最後瀏覽日:2013/07/10)http://www.moea.gov.tw/Mns/dos/content/ContentLink.aspx?menu_id=6849
2.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期貨局:(最後瀏覽日:2013/07/10)http://www.sfb.gov.tw/ch/home.jsp?id=622&parentpath=0,4,109&mcustomize=important_view.jsp&serno=201306140001
二、英文部分(依字母排序)
(一)專書
1.Bainbridge, Stephen M., Corporation Law and Economics, New York, N.Y.,Foundation Press(2002)
2.Butler, Nicholas M., Why Should We Change Our Government, (1912)
3.Clark, Robert Charles, Corporate law, Boston : Little, Brown ; [New York] : Aspen Law & Business(1986).
4.Davies, Paul L., Introduction to Company Law (2002)
5.Dignam, Alan & Lowry, John, Company Law (5th ed. 2009)
6.Easterbrook, Frank H. & Fischel, Daniel R., The Economic Structure of Corporate Law(1991)
7.Emanuel, Steven, Corporations, Austin : Wolters Kluwer Law &Business ; New York, NY : Aspen Publishers (6th ed. 2009).
8.Gevurtz, Franklin A., Corporation law, St. Paul, Minn.: West Group(2000).
9.Palmiter, Alan R., Corporations : Examples and Explanations 555(5th ed 2006)
10.Pinto, Arthur R. and Branson, Douglas M , Understanding Corporation Law (2nd ed. 2004).
11.Posner, Richard A., Economic Analysis of Law (1998).
12.Rose. F. D., Company Law in a Nutshell, London: Sweet & Maxwell 35 (6th ed. 2004)
(二)期刊論文
1.Alexander, Janet Cooper, Unlimited Shareholder Liability through a Procedure Lens, 106 Harv. L. Rev. 387 (1992).
2.Ayres, Ian & Gertner, Robert, Filling Gaps in Incomplete Contracts: an Economic Theory of Default Rules, 99 Yale L.J. 87, 127 (1989).
3.Bainbridge, Stephen M., Abolishing Veil Piercing, 26 J. Corp. L. 479(2001).
4.Blasses, William C., Redefining into Reality: Substantive Consolidation of Parent Corporations and Subsidiaries, 24 Emory Bankr. Dev. J. 469 (2008).
5.Blumberg, Philip I., Limited Liability and Corporate Groups, 11 J. Corp. L. 573(1986).
6.Campbell, Rutherford B., Limited Liability for Corporate Shareholders : Myth or Matter-of Fact, 63 Ky. L.J. 23 (1974)
7.Cheng, Thomas K. The Corporate Veil Doctrine Revisited: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English and the U.S. Corporate Veil Doctrine, 34 Boston College Int’l & Comp. L Rev. 329(Spring 2011).
8.Crespi, Gregory S. The Reverse Piercing Doctrine: Applying Appropriate Standards, 16 J. Corp. L. 33,37(Fall 1990).
9.Dahlman, Carl J., The Problem of Externality, 22 J.L. & Econ. 141 (1979)
10.Easterbrook, Frank H. & Fischel, Daniel R., Limited Liability and the corporations, 53 U. Chi. L. Rev., 89 (1985).
11.Gaertner, Michael J, Reverse Piercing the Corporate Veil: Should Corporation Owners Have It Both Ways? 30 Wm. & Mary L. Rev. 667(Spring 1989).
12.Hansmann, Henry & Kraakman, Reinier, The Essential Role of Organizational Law, 110 Yale L.J.387 (2000)
13.Hansmann, Henry &Kraakman, Reinier, Toward Unlimited Shareholder Liability for Corporate Torts, 100 Yale. L.J. 1879(1991)
14.Hodge, Lee C. & Sachs, Andrew B., Piercing the Mist: Bringing the Thompson Study into the 1990s, 43 Wake Forest L. Rev. 341 (2008).
15.Johnson, Warren H.,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LLC): Is the LLC Liability Shield Holding Up under Judicial Scrutiny? 35 New Eng L. Rev. 177 (2000).
16.Krendl, Cathy S. & Krendl, James R., Piercing the Corporate Veil: Focusing the Inquiry, 55 Denver L. Rev. 1 (1978)
17.Landers, Jonathan M., A Unified Approach to Parent, Subsidiary, and Affiliate Questions in Bankruptcy, 42 U. Chi. L. Rev. 589 (1975).
18.Machen, Arthur W. Jr., Corporate Personality, 24 Harv. L. Rev. 253(1911)
19.McPherson, Richmond & Raja, Nader, Corporate Justice: An Empirical Study of Piercing Rates and Factors Courts Consider When Piercing the Veil, 45 Wake Forest L. Rev. 931 (2010).
20.Millon, David, Piercing the Corporate Veil, Financial Responsibility, and the Limits of Liability, 56 Emory L.J. 1305, 1381 (2007)
21.Oh, Peter B., Veil-Piercing Unbound, 93 B.U. L. Rev. 89 (2013).
22.Oh, Peter B., Veil-Piercing, 89 Tex. L. Rev. 81 (2010).
23.Posner, Richard A., The rights of Creditors of Affiliated Corporations, 43 U. Chi L. Rev. 499 (1976).
24.Presser, Stephen B., Thwarting the Killing of the Corporation: Limited Liability, Democracy, and Economics, 87 Nw. U. L. Rev. 148 (1992).
25.Thompson, Robert B., Piercing the Corporate Veil: An Empirical Study, 76 Cornell L. Rev. 1036 (1991).
26.Thompson, Robert B., Piercing the veil within corporate group: Corporate shareholders as mere investors, 13 Conn. J. Int’l. L. 379. (1999).
27.Thompson, Robert B., the Limits of Liability in the New Limited Liability Entities, 32 Wake Forest L. Rev. 1 (1997).
(三)法院判決
1.C.F. Trust, Inc. v. First Flight Limited Partnership, 580 S.E. 2d 806(Va.2003).
2.Cargill v. Hedge, 375 N.W. 2d 477(Min. 1985)
3.Cascade Energy and Metals Corp. v. Banks, 896 F. 2d 1557(10th Cir. 1990).
4.Cheatle v. Rudd’s Swimming Pool Supply Co., Inc., 360 S.E.2d 828, 830(Va. 1987).
5.Crum v. Krol, 99 Ill. App. 3d at 662, 425 N.E. 2d 1081(1981).
6.DeWitt Truck Brokers, Inc. v. W. Ray Flemming Fruit Co., 540 F.2d 681 (4th Cir. 1976).
7.In re American International Refinery, 402 B.R. 728(May 19, 2008).
8.Kingston Dry Dock Co. v. Lake Champlain Transportation Co., 31 F. 2d 265(2nd Cir 1929).
9.Mangen v. Terminal Cabs Ltd., 272 N.Y. 676 (1936 N.Y.A.D.).
10.Minton v. Cavaney, 56 Cal.2d 576, 15 Cal.Rptr. 641, 364 P.2d 473 (1961).
11.My Bread Baking Co. v. Cumberland Farms, Inc. et al., 353 Mass. 614, 233 N.E. 2d 748(1968).
12.Roepke v. western National Mutual Insurance, 302 N.W. 2d 351(Minn. 1981).
13.Schenley Corp. v. United States, 326 U.S. 432(1946).
14.Towe Antique Ford Foundation v. Internal Revenue Service, 999 F. 2d 1387(9th Cir. 1993).
15.Walkovszky v. Carlton, 223 N.E. 2d 6, (N.Y. 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