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92.49) 您好!臺灣時間:2023/06/08 06:0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君諭
研究生(外文):Chun-Yu Lin
論文名稱:遊憩攝影者目的地意象、滿意度 與重遊意願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Destination Image, Satisfaction and Revisiting Willingness of Leisure Photographers.
指導教授:湯慧娟湯慧娟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ui-Chung Tang
口試委員:康正男黃國恩
口試委員(外文):Cheng-Nan KangKuo-En Huang
口試日期:2014-08-06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東大學
系所名稱:體育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民生學門
學類:運動休閒及休閒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4
畢業學年度:10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0
中文關鍵詞:遊憩攝影者目的地意象滿意度重遊意願
外文關鍵詞:Leisure photographerDestination imageSatisfactionRevisiting willingnes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5
  • 點閱點閱:16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近年來因攝影器材的普及,攝影已成為熱門的遊憩活動之一,而遊憩攝影也逐漸成為新興的遊憩型態。澎湖地區擁有許多獨特的休閒遊憩資源,無論是地質景觀、自然生態,還是歷史人文等,皆能提供多樣化的休閒遊憩機會,並且也是攝影者取景的熱門地區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討遊憩攝影者對澎湖的目的地意象、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現況,以做為相關單位對於遊憩攝影發展的參考。
本研究以赴澎湖進行遊憩攝影之攝影者為對象,採用問卷調查方式,於2014年3月至4月期間,進行250份問卷發放,透過SPSS進行資料分析,分析方法有項目分析、因素分析、信度分析、敘述性統計分析、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多元回歸分析方法等。
結果顯示:(一)在目的地意象方面,以自然景觀意象印象最深,性別、教育程度達顯著差異。(二)在滿意度方面,遊憩體驗因素為最滿意的部分,但各方面滿意度普遍不低,遊憩滿意度、性別、婚姻狀況、年齡、職業、居住地、月平均所得及到澎湖遊憩攝影平均天數達顯著差異。(三)在重遊意願各方面,普遍不低,教育程度、職業、居住地及到澎湖遊憩攝影平均天數達顯著差異。(四)目的地意象對滿意度、目的地意象對重遊意願、滿意度對重遊意願皆有顯著正向預測力。

Recently, because of the universal of digital cameras, taking pictures become a popular activity in leisure. There are many unique resources of leisure activity in Penghu, including landscape, nature, culture, etc. Therefore, Penghu was a popular place for photographers to take picture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research the situation of destination image, satisfaction and revisiting willingness of leisure photographers, and giving related organization suggestions.The subjects were leisure photographers who came from Taiwan, and the sampling method was questionnaire survey. During March to April in 2014, there were 250 questionnaires distributed. Research methods include item analysis, factor analysis, reliability analysis, description analysis, independent t-test, one-way ANOVA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by SPSS. The results found: (1)In destination image, natural environment had the highest mean;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gender and education level . (2)In satisfaction, leisure experience had the highest mean, and other aspects were also goo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satisfaction, gender, marriage, age, job, inhabitation area, monthly income, and average days. (3)In revisiting willingness, all the aspects were goo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education level, job, inhabitation area, and average days. (4) There were significantly positive influence on destination image to satisfaction, destination image to revisiting willingness, and satisfaction to revisiting willingness.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目  次 iii
表  次 v
圖  次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4
第三節 研究假設 5
第四節 名詞操作型定義 7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9
第六節 研究重要性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澎湖概述 9
第二節 目的地意象相關文獻 13
第三節 滿意度相關文獻 19
第四節 重遊意願相關文獻 2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4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4
第二節 研究對象 24
第三節 研究流程 25
第四節 研究工具 26
第五節 資料處理 34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35
第一節 樣本特性分析 35
第二節 遊憩攝影者目的地意象、滿意度 及重遊意願差異性分析 42
第三節 滿意度分析 57
第四節 遊憩攝影者目的地意象、滿意度 及重遊意願迴歸分析 5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9
第一節 結論 59
第二節 建議 60
參考文獻 62
一、中文部分 62
二、外文部分 68
附錄 70
附錄一 專家效度審核名單 70
附錄二 專家效度意見表 71
附錄三 正式問卷 78

一、中文部分
王雯宗、朱盈蒨 (2010) 。旅遊目的地意象與促銷活動對旅遊意願及旅遊行為之影響研究-以澎湖為例。島嶼觀光研究,3 (1) ,100-113。
王嘉淳、張允熙 (2010) 。探討台灣遊客對於陸客來台觀光後之滿意度、心理體驗及重遊意願之研究。休閒保健期刊,4,23-37。
王雅萱 (2011) 。澎湖花宅傳統厝宅石作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交通部觀光局澎湖國家風景管理處 (2013) 。「吃喝玩樂在澎湖」攝影作品徵求活動簡章。取自交通部觀光局,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網址http://www.penghu-nsa.gov.tw/user/Article.aspx?Lang=1&SNo=03003796
李宏 (2006) 。對旅遊目的地形象概念的兩種理解。旅遊學刊,6,9。
李坤鴻 (2007) 。綠島旅遊服務品質與遊客滿意度關係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李偲、吳纯淵 (2009) 。新疆天山天池風景區遊客滿意度調查研究。新疆教育學院學報,25 (4) ,109-113。
李明儒 (2007) 。國際帆船比賽參與者的遊憩動機之比較─以澎湖 2003 年可樂娜風帆之王帆船賽為例。運動與遊憩研究,2 (2) ,55-69。
李明儒、陳雅捷 (2010) 。島嶼遊客體驗價值、滿意度以及重遊意願之研究-以澎湖吉貝嶼、七美嶼為例。休閒產業管理學刊,3 (1) ,1-18。
宋永坤、黃鉦峰、邱垂正 (2012) 。海峽兩岸遊客滿意度及重遊意願之研究-以台灣地區及大陸地區居民至金門觀光旅遊為例。國立金門大學學報,2,125-146。
呂長賜 (2006) 。集集地區遊客旅遊動機、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南華大學,嘉義縣。
呂佳琦 (2011) 。澎湖地區海洋觀光遊憩對遊客的吸引力、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澎湖縣。
吳育誠、林房儹 (2009) 。運動觀光參與者之動機、滿意度與再遊意願之研究-以嘉義縣龍舟競賽為例。彰化師大體育學報,8,111-128。
林怡芬 (2008) 。目的地意象、知覺品質與滿意度之研究-以九份日籍遊客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高雄市。
林杏麗、高興一、陳儷勻 (2009) 。烏來風景區旅客旅遊滿意度相關之研究。海洋休閒管理學刊,2,90-107。
林銘昌、邱晏麟、潘宜鳳 (2010) 。老街目的地意象差異對旅遊滿意度與行為意圖之影響-旅遊前與旅遊後意象差異。運動休閒餐旅研究,5 (1) ,85-102。
林宏盛 (2012) 。三峽小暗坑社區遊客對生態旅遊活動參與興趣、遊憩體驗與遊憩滿意度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景文科技大學,新北市。
周永博、沙潤 (2010) 。旅游目的地意象研究进展与展望。旅遊科學,24 (4) ,84-94。
邱冠斌 (2009) 。開台澎湖天后宮的發展歷史與獨特慶典之研究。中華行政學報,6,129-140。
洪東濤 (2004) 。澎湖國家風景區潛在遊客意象區隔及行銷策略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高雄市。
侯錦雄 (1990) 。遊憩區遊憩動機與遊憩認知間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博士論文) 。國立台灣大學,台北市。
胡俊傑、張良漢、簡彩完 (2012) 。從遊客體驗品質、知覺價值與再遊意願的觀點探討澎湖海洋運動產業之發展。管理實務與理論研究,6 (3) ,63-75。
翁庭華 (2000) 。顧問感言。載於高齊繁 (主編) ,澎湖縣攝影學會會史 (頁15-17) 。澎湖縣:澎湖縣攝影學會。
陳宗玄 (2007) 。週休二日對家庭休閒消費支出影響之研究。管理學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八屆下 (頁33-50) 。台中市:朝陽科技大學管理學院。
陳卉臻 (2011) 。目的地意象、服務品質、滿意度與重遊意願關係之研究-以澎湖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高雄市。
陳造明、莊正賢 (2005a) 。澎湖地景與自然景觀解說手冊。澎湖縣: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陳造明、莊正賢 (2005b) 。澎湖國家風景區資源解說手冊。澎湖縣: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陳造明、莊正賢 (2005c) 。澎湖人文史蹟資源解說手冊。澎湖縣: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陳文英 (2006) 。2006澎湖海上花火音樂季遊客的旅遊動機、滿意度與重遊意願關係之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5,117-127。
陳聰廉、張家銘 (2006) 。茂林國家風景區遊客吸引力、滿意度與重遊意願關係之研究。運動與遊憩研究,1 (2) ,44-64。
陳弘慶、黃秀卿、鍾隆基 (2007) 。2006 年世界卡通博覽會遊客滿意度之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6 (1),83-92。
陳一年、柯炳鐘 (2007) 。中國旅遊攝影黃金地第一輯。香港:香港中國旅遊出版社。
陳宏斌 (2011) 。遊客參與節慶活動動機區隔之研究-以澎湖元宵節為例。休閒產業管理學刊,4 (1) ,21-39。
陳墀吉、謝淑怡 (2011) 。平溪線鐵道旅遊動機、體驗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研究。華岡地理學報,28,5-18。
陳寬裕、巫昌陽、林永森、高子怡 (2012)。澎湖目的地意象之關鍵屬性確認:基於結構方程模型的IPA方法。觀光休閒學報,18 (2) ,163-187。
陳慧玲 (2012) 。台北糖廍文化園區遊客旅遊動機與滿意度。北市教大社教學報,11,126-152。
張孝銘、林永森 (2007) 。休閒農場遊憩吸引力、服務品質、與遊憩滿意度之相關研究─以飛牛牧場為例。運動與遊憩研究,1 (4) ,59-71。
張淑青 (2008) 。遊憩體驗、滿意度與重遊意願的關係-以澎湖觀光休閒漁業園區為例。觀光旅遊研究學刊,3 (1) ,19-43。
張淑青 (2009) 。目的地意象、滿意度與行為意圖的關係-目的地意象的區隔效果。台灣管理學刊,9 (1) ,1-22。
張文娟、黃宗成、陳怡靜 (2008) 。苗栗縣南庄鄉商圈遊客旅遊目的地意象與場所依戀之研究。運動與遊憩研究,3 (2) ,225-251。
張孝銘、李豪 (2008) 。觀光吸引力、遊憩體驗、遊憩滿意度及重遊意願之相關研究-以苗栗縣大湖鄉為實證。休閒產業管理學刊,1 (2) ,57-69。
張國森 (2012) 。金門地區遊客旅遊動機、滿意度與重遊意願相關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張嘉珮 (2012) 。目的地意象、服務品質、滿意度對遊客重遊意願之影響-以綠島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 。大仁科技大學,屏東縣。
莊右孟 (2009) 。大陸觀光客對日月潭國家風景區旅遊動機、旅遊意象、旅遊滿意度與旅遊中程度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靜宜大學,臺中市。
許自由、周麗炤 (2006) 。玄武岩‧澎湖瑰寶。澎湖縣:澎湖縣政府。
許建民、鄭硯青 (2011) 。景點意象與遊憩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新竹市17公里海岸線自行車道為例。休閒產業管理學刊,4 (1) ,57-71。
陸允怡、盧俊吉 (2011) 。宜蘭遊客旅遊行為與滿意度之研究。農業推廣文彙,56,139-149。
黃有傑、張桂嘉、羅紹麟 (2009) 。銀髮族旅遊目的地意象及其忠誠度之研究-以滿月圓森林遊樂區為例。林業研究季刊,31 (1) ,25-36。
黃妙嫻、張政偉、趙安琪、郭家瑜、黃美綺、高浚勝 (2009) 。遊艇業服務品質、滿意度及重遊意願之研究-以澎湖為例。島嶼觀光研究,2 (2) ,51-75。
黃玉琴、曾永平、楊明青、余岱珈 (2012) 。紐奧良旅遊目的地之意象分析。戶外遊憩研究,25 (3) ,31-58。
黃俊傑 (2012) 。遊客對觀光地區重遊意願與人口學變項關係-整合分析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梁家祜、蔡智勇 (2008) 。澎湖石滬生態旅遊動機、遊憩體驗與服務品質對遊客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分析。運動與遊憩研究,2 (3) ,94-109。
馮祥勇 (2012) 。遊客特質與遺產意象對歷史建築場館重遊意願之影響。鄉村旅遊研究,6 (1) ,15-27。
楊建夫 (2007) 。休閒的哲學基礎。載於楊建夫 (主編) ,休閒遊憩概論 (頁3-16) 。台北市:華都文化。
雷文谷、陳佳媚 (2011) 。自行車道遊客目的地意象與重遊意願相關之研究。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7 (2) ,77-89。
廖明豊 (2004) 。東豐自行車綠廊之遊憩吸引力、服務品質與遊客滿意度及忠誠度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南華大學,嘉義縣。
趙名玉、王俊明、張清源、劉宜鑫 (2011) 。中部溫泉區顧客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調查研究。休閒觀光與運動健康學報,1 (2) ,43-61。
劉丹萍 (2004) 。旅遊者、攝影節(比賽)與目地地營銷-某旅遊地案例定性分析。旅遊學刊,19 (4) ,57-63。
劉秋雪 (2007) 。澎湖西嶼二崁聚落保存區之歷史發展及居民參與現況探究。藝術論壇,5,88-111。
劉晉宏、林家羽、林婉婷 (2009) 。遊客重遊意願影響因素之實證研究-以生態旅遊為例。2009服務業行銷研討會論文集 (頁234 – 252) 。台中市:中興大學行銷學系。
劉泳倫、施昱伶 (2009) 。鹿港端午節慶活動吸引力、旅遊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相關研究。休閒產業管理學刊,2 (1) ,28-49。
劉泳倫、鄒哲宗、丁伯薇 (2011) 。圓潭自然生態園區遊客旅遊動機、旅遊偏好、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相關研究。休閒觀光與運動健康學報,1 (2) ,62-79。
劉泳倫、蕭怡靜 (2012) 。王功漁火碼頭觀光吸引力、旅遊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相關研究。休閒產業管理學刊,5 (1) ,1-20。
劉瓊如、吳宗瓊、陳善珮 (2012) 。休閒農場遊客旅遊動機類型的影響─檢視目的地意象、品牌個性、自我形象一致性與忠誠度之關係。餐旅暨觀光,9 (1) ,1-18。
蔡智欣、黃志成、卓庭宜 (2012) 。觀光客之遊憩涉入、目的地意象與地方依附關係之研究。休閒運動健康評論,3 (2) ,232-257。
澎湖縣政府 (2012a) 。「世界最美麗海灣組織」通過澎湖灣入會申請案。取自澎湖縣政府,澎湖逍遙遊網址http://tour.penghu.gov.tw/tw/newsview.aspx?id=10445&pn=2
澎湖縣政府 (2012b) 。澎湖元宵介紹。取自澎湖縣政府,2012萬龜祈福網址http://event.penghu.gov.tw/lantern/story.php
澎湖縣政府 (2013a) 。世界最美麗海灣澎湖之美攝影比賽。取自澎湖縣政府網址http://tour.penghu.gov.tw/phga/egdl.html
澎湖縣政府 (2013b) 。炫麗登場。取自澎湖縣政府網址,2013澎湖海上花火節http://tour.penghu.gov.tw/2013fireworksweb/fir_1.htm
潘盈仁 (2006) 。大鵬灣國家風景區遊客海域遊憩滿意度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南台科技大學,台南市。
謝金燕 (2003) 。宗教觀光吸引力、滿意度與忠誠度關係之研究-以高雄佛光山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 。南華大學,台南市。
蕭秋祺、宋明律、潘慧雯、王采蕎 (2008) 。2008高雄內門宋江陣活動遊客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研究。身體文化學報,7,25-42。
鍾政偉、陳筱涵、朱品如、嚴心圓 (2011) 。旅遊目的地意象、節慶活動吸引力、遊客滿意度與遊後行為意圖關係之研究-以 2010 年蓮池潭萬年季為例。休閒事業研究,9 (2) ,19-38。


二、外文部分
Crompton, J. L. (1979). An assessment of the image of Mexico as a vacation destina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geographical location upon the image.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17 (4) , 18-24.
Driver, B.L & Toucher, R.C.(1970). Toward a behavioral interpretation of recreation of planning. Element of Outdoor Recreation Planning, 9-31.
Dorfman,P.W (1979). Measurement and meaning of recreation satisfaction:A case study of camping.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11 (4) , 483-510.
Echtner, C. M. & Ritchie, J. R. B. (1991). The meaning and measurement of destina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geographical location upon that image.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14 (4) , 18-23.
Echtner, C. M. & Ritchie, J. R. B. (1993). The measurement of destination image: An empirical assessment.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31 (4) , 3-13.
Fakeye, P. C., & Crompton, J. L. (1991). Image differences between Prospective, First-Time, and Repeat Visitors to the Lower Rio Grandle Valley.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30, 10-16.
Gunn, C. (1972). Vacationscape: Designing tourist regions. Austin: Bureau of Business Research, University of Texas.
Howard, J.A. & Sheth J.N.(1969). The Theory of Buyer Behavior. New York : John Willey and Sons.
Hunt, J. D. (1975). Image as a factor in Tourism Development.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13, 1-7.
Kolter, P., Leong & Tan. (1996). Marketing management: An Asian perspective (1st ed.). Singapore:Prentice Hall.
Kozak, M. (2001). Repeaters’ Behavior at Two Distinct destinations.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8(3), 784-801.
Lawler, E. E. (1973). Motivation in Work Organization. Monterey. California : Books Cole Publishing company.
Lonely Planet Publications (COR) (2010). Lonely Planet's best in travel 2011. United Kingdom, London : Lonely Planet.
Oliver, R. L. (1980). Theoretical Bases of Consumer Satisfaction Research: Review, Critique and Future Direction. In Charles W. Lamb, Jr. & Patrick M. Dunne (Eds.), Theoretical Developments in Marketing (p.206). Chicago: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Oliver, R. L. (1981).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of Satisfaction Proccesses in Retail Settings. Journal of Retailing, 57(3), 25-49.
Schreyer, R.S. & Roggenbuck, J.W. (1978). The influence of experience expection on crowding perceptions and social-psych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ies. Leisure Sciences, 1(4), 373-394.
Swan, J. E. & L.J. Comb (1976). Produce Performance and Consumer Satisfaction: A New Concept. Journal of Marketing, 40(4), 3-33.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王雯宗、朱盈蒨 (2010) 。旅遊目的地意象與促銷活動對旅遊意願及旅遊行為之影響研究-以澎湖為例。島嶼觀光研究,3 (1) ,100-113。
2. 王雯宗、朱盈蒨 (2010) 。旅遊目的地意象與促銷活動對旅遊意願及旅遊行為之影響研究-以澎湖為例。島嶼觀光研究,3 (1) ,100-113。
3. 王嘉淳、張允熙 (2010) 。探討台灣遊客對於陸客來台觀光後之滿意度、心理體驗及重遊意願之研究。休閒保健期刊,4,23-37。
4. 王嘉淳、張允熙 (2010) 。探討台灣遊客對於陸客來台觀光後之滿意度、心理體驗及重遊意願之研究。休閒保健期刊,4,23-37。
5. 李明儒 (2007) 。國際帆船比賽參與者的遊憩動機之比較─以澎湖 2003 年可樂娜風帆之王帆船賽為例。運動與遊憩研究,2 (2) ,55-69。
6. 李明儒 (2007) 。國際帆船比賽參與者的遊憩動機之比較─以澎湖 2003 年可樂娜風帆之王帆船賽為例。運動與遊憩研究,2 (2) ,55-69。
7. 李明儒、陳雅捷 (2010) 。島嶼遊客體驗價值、滿意度以及重遊意願之研究-以澎湖吉貝嶼、七美嶼為例。休閒產業管理學刊,3 (1) ,1-18。
8. 李明儒、陳雅捷 (2010) 。島嶼遊客體驗價值、滿意度以及重遊意願之研究-以澎湖吉貝嶼、七美嶼為例。休閒產業管理學刊,3 (1) ,1-18。
9. 宋永坤、黃鉦峰、邱垂正 (2012) 。海峽兩岸遊客滿意度及重遊意願之研究-以台灣地區及大陸地區居民至金門觀光旅遊為例。國立金門大學學報,2,125-146。
10. 宋永坤、黃鉦峰、邱垂正 (2012) 。海峽兩岸遊客滿意度及重遊意願之研究-以台灣地區及大陸地區居民至金門觀光旅遊為例。國立金門大學學報,2,125-146。
11. 吳育誠、林房儹 (2009) 。運動觀光參與者之動機、滿意度與再遊意願之研究-以嘉義縣龍舟競賽為例。彰化師大體育學報,8,111-128。
12. 吳育誠、林房儹 (2009) 。運動觀光參與者之動機、滿意度與再遊意願之研究-以嘉義縣龍舟競賽為例。彰化師大體育學報,8,111-128。
13. 林杏麗、高興一、陳儷勻 (2009) 。烏來風景區旅客旅遊滿意度相關之研究。海洋休閒管理學刊,2,90-107。
14. 林杏麗、高興一、陳儷勻 (2009) 。烏來風景區旅客旅遊滿意度相關之研究。海洋休閒管理學刊,2,90-107。
15. 邱冠斌 (2009) 。開台澎湖天后宮的發展歷史與獨特慶典之研究。中華行政學報,6,12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