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34.204.176.7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1/07 17:4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廖于慧
研究生(外文):Yu-Hui Liao
論文名稱:臺北市貧窮家庭與社會救助服務之互動
論文名稱(外文):Interaction between Needy Families and Public Assistance Services in Taipei
指導教授:施世駿施世駿引用關係
口試委員:陳芬苓傅從喜
口試日期:2013-06-27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國家發展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綜合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3
畢業學年度:10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9
中文關鍵詞:貧窮貧窮家庭社會救助服務生命歷程生命事件因應策略
外文關鍵詞:povertyfamilies in povertysocial servicelife course perspectivelife eventadaptation strategie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
  • 點閱點閱:110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解決貧窮問題,以社會救助服務為主要的方法。貧窮家庭面對經濟困境時使用社會救助服務,也產生與制度的互動關係。本文旨在探討貧窮家庭與社會救助服務之互動情形,採用質性研究方法,以立意抽樣方式選取樣本。研究範圍以臺北市某行政區域為主,並以該區之社會局社會福利服務中心的服務個案為研究對象,使用深度訪談法,共訪談19名受訪者,蒐集貧窮家庭的特質、重要生命事件、因應策略、使用社會救助服務的經驗與對政策感受、期待等資料,以整理歸納出制度如何對貧窮家庭產生影響。
本研究以生命歷程觀點之巨視層面分析貧窮家庭的社會救助服務經驗,歸納出四種類型:一、「滯留不出」的軌跡—長期貧窮,可明顯觀察出貧窮家庭與社會救助服務的連結關係強弱;二、「反覆進出」的軌跡—假性的脫貧,制度與家庭生命階段交互影響下,讓貧窮家庭反覆進出貧窮線,社會救助服務經驗是斷裂與不連續的;三、「門裡卻似門外」的軌跡—中低收入戶,「看得到卻無法使用」,需求是大於服務實際的提供;四、「排除後又納入」的軌跡—社會救助法第五條第三項第九款,在制度外徘徊許久終於進入,更可觀察出貧窮家庭與制度抗衡的行動。
研究結論則整理出社會救助服務對貧窮家庭的影響有:一、制度設計讓貧窮家庭安於貧窮的生活,自立、抗貧的行動是較少的;二、貧窮家庭的福利領受資格和所接受的福利資源是有明顯階層化;三、貧窮家庭相較於一般家庭更具制度化的影響,是無形的手控制著其生命階段與發展;四、社會救助服務對貧窮家庭而言是非彈性的,不論是受助經驗或是生命階段的發展皆會呈現斷裂的與不連續的影響。

Social service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jor approaches to solve poverty. When families living in poverty use social assistance services to get through financial problem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ose families and the system is generated, which is the focus of this analysis. Us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this study conducted purposive sampling based on the geographic scope of an administrative district in Taipei City. Service cases of the Social Welfare Center of the Department of Social Affairs in the district are the research subjects. To draw a conclusion on how the system affects families in poverty, data such a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mpoverished households, significant life events, adaptation strategies, experiences of using social services and expectations as well as perceptions towards social policy were collected by in-depth interviewing of 19 interviewees.
Examining the service experience of families in poverty using social service with the life course perspective at the macro level, the study attains to four types of interactions. First, the “Stagnant” type—families living in long-term poverty, the strength of the linkage between which and the social service system can be easily observed. Second, the “In and Out Repeatedly” type—families that are temporarily lifted out of poverty, the system and the experiences of social service with which are disrupted and discrete. At different life stage, the reciprocation of the system and these families make them repeatedly slipping into and out of the poverty threshold. Third, the “In Fact, Still An Outsider” type—low- and middle- income families, with which the social services provided cannot meet the needs, denoting services that can be seen but cannot be available. Fourth, the “Included After Being Excluded” type—after lingering outside the doors of the system for such a long time, families that are finally admitted into the social service system according to subparagraph 9 of paragraph 3 of the Article 5 of Social Assistance Act. The rival between the system and these families are even more evident.
In conclusion, social services have the following impacts on families in poverty: first, due to the design of the social service system, poor families are easily content with living in poverty, indicating less actions of self-sustaining or anti-poverty. Second, the eligibility for welfare for the families in poverty and the welfare resources actually received by them are clearly stratified. Third, impoverished families are more susceptible to the social service system than ordinary families. The system resembles an invisible hand controlling the life stag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amilies. Fourth, social services are inflexible to families in poverty, indicating disrupted and discrete impacts will appear in either the experiences of receiving assistance 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ife stage.

目 錄
口試委員審定書Ⅰ
誌謝Ⅱ
中文摘要Ⅲ
英文摘要Ⅳ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方法 5
第四節 研究倫理 9
第五節 章節安排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與理論基礎 11
第一節 從舊貧到新貧 11
第二節 貧窮與社會救助之國內相關研究 18
壹、貧窮的相關研究 18
貳、社會救助的相關研究 25
參、小結 28
第三節 理論探討與概念架構 29
壹、生命歷程理論 29
貳、概念架構 39
第三章 社會救助服務的制度圖像 41
第一節 全國社會救助政策之演進與政策內容 42
壹、我國社會救助制度的演進 42
貳、社會救助法的歷次修法內容 43
參、全國社會救助政策實施內容 46
第二節 臺北市社會救助服務的演進與內容 54
壹、臺北市社會救助服務的發展脈絡 55
貳、臺北市貧窮人口的歷年變化 58
參、臺北市社會救助服務的制度變遷 60
肆、臺北市社會救助服務實施內容 67
第三節 本章小結 72
第四章 分析與討論 75
第一節 為何貧窮-貧窮家庭的重要生命事件 76
第二節 類型化分析-貧窮家庭在社會救助服務的軌跡 80
壹、「滯留不出」的軌跡—長期貧窮 80
貳、「反覆進出」的軌跡—假性的脫貧 89
參、「門裡卻似門外」的軌跡—中低收入戶 95
肆、「排除後又納入」的軌跡—社會救助法第五條第三項第九款102
第二節 本章小結 107
第五章 結論與政策意涵 114
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討論 114
壹、貧窮家庭與社會救助服務互動之特性 114
貳、新視角-貧窮歷程的動態圖像 118
第二節 社會救助服務對貧窮家庭的政策意涵 119
第三節 結語126
參考文獻 127
一、中文部分 127
二、英文部分 133
附錄 135
受訪者資料一覽表 135
機構同意書 137
訪談大綱 138
訪談同意書 139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Grbich, Carol(2009)。《簡明質性研究法分析》(司徒懿譯)。臺北縣 : 韋伯文化國際。
Flick,Uw(2010)。《質性研究的設計》(張可婷譯)。臺北縣:韋伯文化國際。
內政部(2005)。《自立脫貧方案操作手冊》。台北:內政部。
內政部統計處(2013)低收入戶人數。網址:http://www.moi.gov.tw/stat/index.asp
內政部社會司(2013)社會救助。網址:http://sowf.moi.gov.tw/10/new10.htm
內政部(2008)。低收入戶生活狀況調查報告。台北:內政部。
王淑月(2003)。<社會救助審查中工作能力人口群界定問題之探討─以台中縣為例>。南投: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王菁菁(2004)。<以工作福利的理念檢視以工代賑方案執行之效果—以嘉義縣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永慈(2005)。<臺灣的貧窮問題:相關研究的檢視>,《臺大社工學刊》,10:1-54。
王德睦、何華欽、劉一龍(2008)。<所得成長、所得不均與家戶變遷對貧窮率之影響:以台灣地區1990年至2004年為例>,《臺灣社會福利學刊》,7(1):29-63。
王仕圖(2001)。<貧窮持續時間與在進入的動態分析:以1990-1998看嘉義縣低收入戶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博士論文。
王仕圖、王德睦、蔡勇美(2003)。〈嘉義縣低收入戶脫貧與再進入貧窮之分析:1990-1998年〉,《臺灣鄉村研究》,1:73-108。
尤詒君(2009)。<臺北市社會救助之挑戰與展望>,《社區發展季刊》,124:15-28。
古允文(2010)。<誰是弱勢者?一個風險社會的再思考>,《社區發展季刊》,130:4-16。
甘獻基(2011)。<社會救助法之建構-我國與法國法制之比較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石亦柔(2011)。<娑婆轉境--貧窮家庭主要照顧者參與社會救助福利服務充權經驗之研究>。屏東: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柔若、孫碧霞(2008)。<對抗社會排除:歐盟政策檢討>,《國家與社會》,5:99-157。
呂朝賢(1999)。<社會救助問題:政策目的、貧窮的定義與測量>,《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1:233-63。
呂朝賢(2007a)。<「新貧」的意義、政策及其限制>,《社區發展季刊》,102:20-39。
呂朝賢(2007b)。<貧窮動態及其成因─從生命週期到生命歷程>,《台大社工學刊》,14:107-210。
呂朝賢、陳俊全、王德睦(2008)。<台灣的社會救助動態:趨勢、型態與成因>,《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0(4):441-479。
呂朝賢(2010)。<台灣貧窮兒童─成因與輪廓>,《台灣社會福利學刊》,9(1):37-197。
何華欽(2007)。〈政府移轉對老人家戶的貧窮減輕效果:以1990至2000年為例〉,《台大社工學刊》,15:89-120。
李淑容(2006)。<臺灣新貧現象及其因應對策>,《東吳社會工作學報》,17:193-219。
李依純(2006)。<低收入戶國小學童同儕關係之影響因素研究>。臺中: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
李易駿(2006)。<社會排除:流行或挑戰>,《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 》,10 (1): 1-47。
李素華(2002)。<社會福利資源媒介行為績效評估之研究─以高雄市政府社會局低收入戶第二代脫貧方案為例>。東海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秀如、王德睦。<多面向的臺灣兒童貧窮趨勢:SST指標的應用及分解>,《台大社 會工作學刊》,18:191-229。
李政道、盧瑀聰、吳景峰(2009)。<貧窮家計的陷入與跳脫-以台南市南區2001- 2007年為例>,《台南學報》,35: 820-834。
李健鴻(2010)。<臺灣新貧階級的形成與因應對策>。臺灣新社會智庫。
李孟儒(2011)。<少年未升學未就業經驗的意涵:生命歷程理論觀點>。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佩瑩(2005)。<新貧問題與社會救助政策的改革>。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世駿(2002)。<生命歷程研究對社會政策效果的探討>,《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 》,6 (1): 101-157。
林萬億(1994)。《福利國家:歷史比較的分析》。台北:巨流。
林美伶、王德睦(2000)。〈貧窮門檻對貧窮率與貧窮人口組成之影響〉,《台灣社會福利學刊》,1:44-78。
林茹茵(2005)。<貧窮女性單親生活因應策略之探討與類型建構>。南投: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林正達(2005)。<貧窮動態--以嘉義家庭扶助中心扶助個案為例>。嘉義: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所碩士論文。
林堤塘(2009)。<比較法國與美國對面臨貧窮新風險者的社會政策省思臺灣的政策規劃>,《社區發展季刊》,124:85-100。
林幸誼(2010)。<社會救助中強制工作條款之合憲性檢驗>。台南: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瑜瑾、姜義雯(2010)。<貧窮家庭研究-經濟、社會與心理面向之敘述分析>,《人文社會科學研究》,4(1):107-131。
洪伯勳(2010)。<製造低收入戶-鄉愿福利國家之社會救助官僚實作>。台北: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怡婷(2007)。<從制度性排除探討社會救助法中的親屬責任─以台北市社福中心社工員為例>。台北: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虹樺(2008)。<臺北市低收入戶救助制度變遷之探--- 1994年臺北市市長民選以來>。台北: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瑞勇(2010)。<區公所基層官僚執行社會救助的省思-以高雄市旗津區為例>。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韻雯(2012)。<貧窮兒童的社會排除經驗─以兒童中心取向探討之>。南投: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群佩(2012)。<從生命歷程觀點探討非典型就業者職涯轉銜發展-以派遣人員為例>。臺北:台灣大學國際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馬慧君、張世雄(2007)。<變遷社會中的女性—一個生命歷程的研究觀點>,《國
際文化研究》,2(2):59-97。
曾慶玲(2006)。<家庭主婦的生活滿意--以生命歷程理論剖析>,臺北: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
楊潼樺(2011)。<我國社會救助法家庭計算人口範圍界定之修法演進-兼論對新貧家庭的影響>,台南:成功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彭鵬(2012)。<低收入戶之脫貧行為-以政策、經濟與失業角度分析>,臺北,淡江大學會計所碩士論文。
張世雄(2001)。<西方社會福利思想的四個傳承-當代社會救助政策思想脈絡的探索>,《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5(1):99-144。
張菁芬(2005)。《社會排除現象與對策:歐盟的經驗分析》。台北市:松慧出版社。
張玉(2010)。<社會救助法變革對臺北市不同家戶組成的低收入戶資格之影響-以2008年修法為例>。臺北: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詹火生(2009)。<從低收入、中低收入到工作貧窮-社會救助政策的省思>,《社區發展季刊》,128:42-49。
黃世鑫、林志鴻、林昭吟(2003)。<新貧問題與社會福利政策-科學vs價值&菁英vs普羅>,《國家政策季刊》,2(4):83-124。
黃雅伶(2008)。<泥沼中的春芽-貧窮兒童的成長與機會>。臺中: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
黃渟鈺(2007)。<男性海洛因成癮者生命歷程之研究>。臺北: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鼎馨(2008)。<給付抑或不給付?-從憲法受益權╱社會權保障功能論社會救助給付行政之目的及正當程序>。臺北: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秀如(2009)。<從第一線官僚之行政裁量權分析低收入戶社會救助政策-以嘉義縣為例>。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芬芬(2002)。〈質性研究評鑑規準:各派觀點與發展趨勢>。《初等教育學刊》,12:301-351。
孫健忠(2002)。<貧窮與社會救助>。《社會工作與台灣社會》。臺北:巨流。
郭淑娟(2009)。<社會救助審查裁量之行為初探-以高雄市各區公所為例>。高雄: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宗侯、陳世嫈、詹宜璋(2009)。<村里幹事之社會救助審查行為與影響因素-
以台中縣為例>。《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1:55-82。
蔡明璋(1996)。《臺灣的貧窮─下層階級的結構分析》。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蔡晴晴(2002)。<單親家庭貧窮歷程之研究-以台中縣家扶中心受扶助家庭為例
>。南投: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明璋、倪家欣(2010)。<臺灣貧窮家庭的社會支持:兩個低收入戶樣本的分析
>。《研究臺灣》,6:83-112。
劉冠良(2010)。<我國社會救助法以工代賑方案政策執行力之研究>。台中:東 海大學行政管理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劉鶴群(2012)。<社會排除概念之本土意涵─臺灣民眾焦點團體的歸納研究>,《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3:47-80。
游帝慶(2009)。<宜蘭縣「弱勢家庭累積發展帳戶-脫貧方案」之研究-公私協力觀點>。宜蘭: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論文。
蕭珮姍(2011)。<變動的軸線-教育到就業生命歷程與就學貸款政策>。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琮琦、古允文(2010)。〈以能力建構為歷程的脫貧策略:台灣的實務工作經驗〉,《復興崗學報》,100:65-80。
鄭麗珍(2000)。<台北市低收入戶家庭經濟自立方案規劃與評估研究---資產形成方案篇>。台北:台北市政府社會局。
鄭淑文(2006)。<從家庭生命歷程分析貧窮動態--以嘉義家庭扶助中心經濟扶助個案為例>。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凱芸(2011)。<以生命歷程觀點探討隔代教養家庭>,《家庭教育雙月刊》,34:6-27。
薛承泰、方姿云(2008)。<社會救助法第四條的影響與修正建議>,《社區發展季刊》,108:164-185。
薛承泰、黃碧霞、李璧如(2011)。<重修貧窮線的意義>,《社區發展季刊》,134:381-399。
簡玉雪(2009)。<我國社會救助法律規範之研究--以給付審核標準為中心>。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源隆(2012)。<我國貧窮線設定何以無法涵蓋實際貧窮人口—一個執行面的研究>。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月翠(2012)。<我國政府推動以工代賑方案之研究—以臺北市政府為例>。台北: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公共政策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鍾志強(2004)。<兩岸社會救助法律制度比較研究-以低收入家庭成員之救助為中心>。基隆:國立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淑真(1997)。<貧窮的歷程-以嘉義縣低收入戶為例>。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宜容 (2001)。<臺北市社會救助政策脫貧方案之研究>。台北: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秀玉(2011)。<從政策擴散觀點檢視我國資產累積脫貧方案之發展與實施>。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英文部分
Dewilde,C.(2003).A Life-Course Perspective on Social Exclusion and Poverty.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54(1),109-128.
Elder,GlenH.Jr.(1992).Models of the Life Course.Contemporary Sociology,Vo1.21,No.5,632-635.
Elder, G.. H. Jr.(1994). Time, human agency, and social change:perspectives of the life course. Social Psychology Qarterly,57,1,4-15.
Elder, G.. H. Johnson, M. K.,& Crosnoe,R.(2004).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life course theory. In J. Shannhan(Eds.), Handbook of the life course(pp3-19). New York:Springer.
Elder, G.. H. Jr.(1998). The Life Course as Developmental Theory. Child Development,69(1),1-12.
Heinz,W.R.,& Kruger, H. (2001). Life course:innovations and challenges for social research, Current Sociology,49(2),29-45.
Leisering,L.,& Leibfried, s.(1999). Time and Poverty in Western Welfare States: United Germany in Perspectiv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McKernan,Signe-Mary and Ratcliffe Caroline(2002).Transition Events in the Dynamics of Poverty. .Washington D.C.:The Urban Institute.
Giele,Janet Z. and Elder,Glen H. Jr(. 1998). Life Course Research: Development of a Field. Methods of Life-Course Researc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Eds. Janet Z.Giele - Glen H. Elder Jr.Sage Publication, Thousand Oaks.
O’rand,Angela M. and Krecker,Margaret L.(1990). Concepts of the life cycle:Theirhistory, meanings,and user in the social sciences.Annual Review , 16:241-62.
Vandecasteele, L.(2011)Life Course Risks or Cumulative Disadvantage?The Structuring Effect of Social Stratification Determinants and Life Course Events on Transitions Europe. European Sociological Review,27(2),246-263.
Warr, M.(1998).Life-course transition and desistance from crime. Criminology, 36, 2, 183-215.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施世駿(2002)。<生命歷程研究對社會政策效果的探討>,《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 》,6 (1): 101-157。
2. 李易駿(2006)。<社會排除:流行或挑戰>,《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 》,10 (1): 1-47。
3. 李淑容(2006)。<臺灣新貧現象及其因應對策>,《東吳社會工作學報》,17:193-219。
4. 呂朝賢、陳俊全、王德睦(2008)。<台灣的社會救助動態:趨勢、型態與成因>,《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0(4):441-479。
5. 呂朝賢(2007a)。<「新貧」的意義、政策及其限制>,《社區發展季刊》,102:20-39。
6. 呂朝賢(1999)。<社會救助問題:政策目的、貧窮的定義與測量>,《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1:233-63。
7. 朱柔若、孫碧霞(2008)。<對抗社會排除:歐盟政策檢討>,《國家與社會》,5:99-157。
8. 古允文(2010)。<誰是弱勢者?一個風險社會的再思考>,《社區發展季刊》,130:4-16。
9. 尤詒君(2009)。<臺北市社會救助之挑戰與展望>,《社區發展季刊》,124:15-28。
10. 王仕圖、王德睦、蔡勇美(2003)。〈嘉義縣低收入戶脫貧與再進入貧窮之分析:1990-1998年〉,《臺灣鄉村研究》,1:73-108。
11. 王德睦、何華欽、劉一龍(2008)。<所得成長、所得不均與家戶變遷對貧窮率之影響:以台灣地區1990年至2004年為例>,《臺灣社會福利學刊》,7(1):29-63。
12. 許百豐, & 常敏之. (2004). 急性冠心症:不穩定型心紋痛與非ST段上升心肌梗塞的最新處置原則. 中華民國重症醫學雜誌, 6(1), 91-100.
13. 吳彥雯, 李愛先, 王黃舟, 蔡佳醍, & 廖朝崧. (2000). 1996/1999 ACC/AHA 急性心肌梗塞處理準則. 內科學誌,, 11(2), 43-50.
14. 林堤塘(2009)。<比較法國與美國對面臨貧窮新風險者的社會政策省思臺灣的政策規劃>,《社區發展季刊》,124:85-100。
15. 邱瑜瑾、姜義雯(2010)。<貧窮家庭研究-經濟、社會與心理面向之敘述分析>,《人文社會科學研究》,4(1):107-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