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傳統文獻:
清‧焦循撰;沈文倬點校:《孟子正義》(北京:中華書局,2009)
西漢‧司馬遷撰;瀧川龜太郎考證:《史記會注考證》(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
北宋‧歐陽修撰;徐無黨註:《新五代史》(北京:中華書局,2007)
南宋‧楊仲良編:《資治通鑑長編紀事本末》(臺北:文海,1967)
南宋‧施宿撰:《嘉泰會稽志》,《中國方志叢書》(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據民國十五年景印清嘉慶十三年刊本影印)第549冊
南宋‧陳振孫撰:《直齋書錄解題》(臺北:廣文書局,1979)
南宋‧張淏:《會稽續志》,《中國方志叢書》(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據民國十五年景印清嘉慶十三年刊本影印)第548冊
元‧脫脫等撰:《新校本宋史并附編三種》(臺北:鼎文出版社,1978)
元‧辛文房撰;傅璇琮主編:《唐才子傳校箋》(北京:中華書局,1987)
先秦‧莊子著;王叔岷校詮:《莊子校詮》(臺北:中研院史語所發行,1999)
魏‧王弼等著:《老子四種》(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
唐‧封演撰:《封氏聞見記》(臺北:新文豐,1984)
北宋‧蘇軾著;王松齡點校:《東坡志林》(北京:中華書局,2010)
宋‧蘇籀:《欒城遺言》(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文津閣四庫全書影本)第866冊
南宋‧曾敏行:《獨醒雜志》(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文津閣四庫全書影本)第1043冊
南宋‧陸游撰;李劍雄,劉德權點校:《老學庵筆記》(北京:中華書局,2007)
南宋‧陸游撰;孔凡禮點校:《家世舊聞》(北京:中華書局,2012)
南宋‧葉紹翁撰;沈錫麟,馮惠民點校:《四朝聞見錄》(北京:中華書局,2010)
南宋‧羅大經撰;王瑞來點校:《鶴林玉露》(北京:中華書局,1997)
南宋‧趙彥衛撰;傅根清點校:《雲麓漫鈔》(北京:中華書局,1996)
南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臺北:文津出版社,1986)
清‧阮葵生撰:《茶餘客話》(臺北:世界書局,1963)
清‧永瑢等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長沙:商務印書館,1939,萬有文庫)第31冊
清‧譚獻:《復堂日記》,《歷代日記叢鈔》(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第63冊
清‧陳錫路撰:《黃嬭餘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續修四庫全書據天津圖書館藏清乾隆二十八年春草軒刻本影印)第1138冊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臺北:五南圖書,2008)
唐‧韓愈撰;馬其昶校注:《韓昌黎文集校注》(臺北:世界書局,2002)
唐‧杜甫撰;清‧仇兆鰲注:《杜詩詳註》(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北宋‧李昉等編:《文苑英華》(北京:中華書局,1995)
北宋‧田錫撰;羅國威校點:《咸平集》(成都:巴蜀書社,2008)
北宋‧歐陽修著;李逸安點校:《歐陽修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1)
北宋‧歐陽修著;洪本健校箋:《歐陽修詩文集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北宋‧歐陽修等著;楊林坤編著:《牡丹譜》(北京:中華書局,2011)
北宋‧曾鞏撰;陳杏珍,鼂繼周點校:《曾鞏集》(北京:中華書局,2009)
北宋‧王安石撰;李之亮箋注:《王荊公文集箋注》(成都:巴蜀書社,2005)
北宋‧蘇軾撰;南宋‧郎曄注:《經進東坡文集事略》(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原式精印大本四部叢刊正編)第47冊
北宋‧蘇軾撰;明‧茅維編;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
北宋‧蘇軾撰;張志烈,馬德富,周裕鍇主編:《蘇軾全集校注》(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
北宋‧蘇軾著;清‧王文誥輯註;孔凡禮點校:《蘇軾詩集》(北京:中華書局,1996)
北宋‧蘇轍著;曾棗莊,馬德富校點:《欒城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北宋‧黃庭堅著;劉琳,李勇先,王蓉貴校點:《黃庭堅全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
北宋‧陳舜俞撰:《都官集》(臺北:臺灣商務,1972,四庫全書珍本三集)第237冊
南宋‧王十朋著;梅溪集重刊委員會編:《王十朋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南宋‧李塗著;王利器校點:《文章精義》(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
南宋‧陸游撰:《渭南文集》五十卷(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原式精印大本四部叢刊正編)第59冊
南宋‧陸游撰:《陸放翁全集》(臺北:世界書局,1990)
南宋‧陸游撰:《渭南文集》五十二卷(北京:線裝書局,2004,宋集珍本叢刊影印明正德刻本)第47冊
南宋‧陸游著;錢仲聯校注:《劍南詩稿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南宋‧陸游著;錢仲聯,馬亞中主編:《陸游全集校注》(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1)
南宋‧陸游著;夏承燾,吳熊和箋注;陶然訂補:《放翁詞編年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2)
南宋‧楊萬里:《誠齋策問》,《豫章叢書》(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4)集部六
南宋.呂祖謙編:《宋文鑑》(臺北:世界書局,1962)
南宋‧吳子良:《篔窗集》(臺北:臺灣商務,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78冊
南宋‧陳亮編:《歐陽文粹》(臺北:臺灣商務,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03冊
南宋‧周南撰:《山房集》,《叢書集成續編》(上海:上海書店,1994)第106冊
南宋‧劉克莊撰:《後村詩話》(臺北:廣文書局,1971)
南宋‧姚勉撰:《雪坡舍人集》,《叢書集成續編》(上海:上海書店,1994)第106冊
南宋‧劉元高編:《三劉家集》(臺北:臺灣商務,1982,四庫全書珍本十二集)第197冊
明‧吳訥,徐師曾,陳懋仁著:《文體序說三種》(臺北:大安出版社,1998)
明‧楊慎撰:《詞品》,《叢書集成簡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第701、702冊
明‧艾南英撰:〈再與陳怡雲公祖書〉,《天傭子集》(清道光十六年艾舟重刻本)
清‧儲欣輯:《六一居士全集錄》(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松鱗堂刊本)
清‧朱鶴齡著;虞思徵編:《愚庵小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
清‧何焯著;崔高維點校:《義門讀書記》(北京:中華書局,2006)
清‧趙翼著;霍松林,胡主佑校點:《甌北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
清‧洪亮吉著:《北江詩話》(臺北:廣文書局,1971)
高海夫主編;薛瑞生,淡懿誠執行主編:《唐宋八大家文鈔校注集評》(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
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1994)
二、近人論著:
孔凡禮:《宋代文史論叢》(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
孔凡禮著:《孔凡禮文存》(北京:中華書局,2009)
王水照著:《王水照自選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王水照主編:《宋代文學通論》(高雄:高雄復文出版社,2000)
王水照,熊海英著:《南宋文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王水照編:《歷代文話》(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
王水照選注:《宋代散文選注》(臺北:建宏出版社,1996)
朱自清撰:《經典常談》(臺北:學海出版社,1983)
朱迎平著:《宋文論稿》(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3)
吉川幸次郎著;鄭清茂譯:《宋詩概說》(臺北:聯經出版社,2012)
何師寄澎撰:《北宋的古文運動》(臺北:幼獅出版社,1992)
何師寄澎著:《唐宋古文新探》(臺北:大安出版社,1990)
琦君著:《詞人之舟》(臺北:爾雅出版社,1996)
孫望、常國武主編:《宋代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
郭預衡:《中國散文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張毅著:《宋代文學思想史》(北京:中華書局,2004)
程千帆,吳新雷撰:《兩宋文學史》(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馮書耕,金仞千同撰:《古文通論》(臺北:雲天出版社,1971)
黃啓方編輯:《中國文學批評資料彙編——北宋》(臺北:成文出版社,1978)
曾棗莊著:《宋代文學與宋代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曾棗莊著:《宋文通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閔澤平著:《南宋理學家散文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6)
楊慶存著:《宋代散文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
熊禮匯主編:《中國古代散文藝術二十四講》(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
錢鍾書注:《宋詩選註》(臺北:木鐸出版社,1984)
錢鍾書著:《談藝錄》(北京:三聯書店,2007)
譚家健著:《中國古代散文史稿》(重慶:重慶出版社,2006)
于北山著:《陸游年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孔凡禮,齊治平編:《陸游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2006)
中國陸游研究會編:《陸游與越中山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中國陸游研究會編:《陸游與鑒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中國陸游研究會,漢中市陸游學會編:《陸游與漢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朱東潤著:《陸游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61)
朱東潤著:《陸游傳》(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
邱鳴皋著:《陸游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
鄒志方著:《陸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齊治平著:《陸游傳論》(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8)
歐小牧:《陸游年譜》(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
歐明俊著:《陸游研究》(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7)
歐純純著:《陸游與楊萬里詠梅詩較析》(臺南:漢風,2006)
劉維崇編著:《陸游評傳》(臺北:正中書局,1966)
洪本健編:《歐陽修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2009)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紀念歐陽修一千年誕辰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大中文系,2009)
陳湘琳著:《歐陽修的文學與情感世界》(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
劉子健:《歐陽修的治學與從政》(香港:新亞研究所,1963)
嚴杰著:《歐陽修年譜》(南京:南京出版社,1993)
孔凡禮撰:《蘇軾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98)
四川大學中文系唐宋文學研究室編:《蘇軾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
冷成金著:《蘇軾的哲學觀與文藝觀》(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
陳雄勳:《三蘇及其散文之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
曾棗莊:《三蘇文藝思想》(臺北:學海出版社,1995)
達亮著:《蘇東坡與佛教》(臺北:文津出版社,2010)
薛穎著:《元祐文人集團與元祐體》(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
羅家祥著:《北宋黨爭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
三、單篇論文:
王水照、熊海英:〈陸游詩歌取徑探源──錢鍾書論陸游之一〉,《中國韻文學刊》, 2006年3月
白振奎:〈陸游老學庵筆記中的秦檜家族群像〉,《古典文學知識》,2008年3月
朱仲玉:〈陸游的史學成就〉,《浙江學刊》,1983年4期
朱迎平:〈論南宋散文的發展及其評價〉,《上海財經大學學報》,3卷1期,2001年2月
朱迎平:〈讀渭南文集表箋文札記〉,《中國古代散文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1)
朱剛:〈陸佃行年考〉,《文學遺產》,2011年1期
朱國才:〈陸游入蜀記思想藝術初探〉,《杭州大學學報》,14卷4期,1984年12月
伍聯群:〈論陸游的佛教思想〉,《船山學刊》,2007年2期
向彬、郭志鴻:〈簡論陸游的書法觀一〉,《老年教育(書畫藝術)》,2009年11期
吳小英:〈陸游散文簡論〉,《杭州大學學報》,27卷4期,1997年12月
呂肖奐〈陸游雙面形象及其詩文形態觀念之複雜性──陸游入蜀詩與入蜀記對比解讀〉,《紹興文理學院學報》,31卷1期,2011年1月
何平:〈陸游與楊萬里駢文的異同〉,《文教資料》,2010年6月
何師寄澎:〈歐陽修「詩文集序」作品之特色及其典範意義〉,《臺大中文學報》,17期,2002年12月
李建英:〈陸游詩研究綜述〉,《新疆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0卷3期,2009年9月
李強、楊東云:〈感慨發奇節,涵養出正聲──曾鞏、王安石、陸游寺觀記探微〉,《山東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卷3期,2001年9月
李強:〈陸游碑誌藝術特色與繫年考辨〉,《陰山學刊》,15卷2期,2002年4月
李強:〈淺論陸游的詩人之文〉,《山東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期,2002年12月
李強:〈陸游碑誌文史料價值辨正〉,《蘭州學刊》,2007年8期
姚大勇:〈放翁原本亦藥翁──南宋詩人陸游與醫藥〉,《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01年12月
胡金佳:〈近十年陸游研究綜述〉,《齊齊哈爾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年5期
徐丹麗:〈論放翁前身少陵老的真正內涵〉,《杜甫研究學刊》,2005年1期
徐丹麗:〈歸來偶似老淵明──論陸游對陶淵明的接受過程〉,《湖北社會科學》,2005年2期
徐志嘯:〈論陸游的散文〉,《青大師院學報》,13卷1期,1996年3月
徐昕:〈試論陸游的藏書題跋〉,《中國典籍與文化》,1996年4期
唐七元:〈老學庵筆記語言學價植探析〉,《廣西社會科學》,2012年8月
莊桂英,張忠智:〈陸游序體散文析論〉,《遠東學報》,25卷2期,2008年6月莊桂英,張忠智:〈陸游贈序文析論〉,《遠東通識學報》,2卷1期,2008年1月莊桂英,張忠智:〈陸游雜記文寫作特色〉,《遠東通識學報》,2卷2期,2008年7月張忠智,康全誠,張寶貴:〈陸游題跋文綜論〉,《遠東學報》,27卷2期,2010年6月許銘全:〈「變」、「正」之間──試論韓愈到歐陽修亭臺樓閣記之體式規律與美感歸趨〉,《中國文學研究》,19期莫礪鋒:〈陸游讀書詩的文學意味〉,《浙江社會科學》,2003年2期
莫礪鋒:〈讀陸游入蜀記札記〉,《文學遺產》,2005年3期
閔澤平:〈南宋散文研究的困境與出路〉,《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61卷5期,2008年9月
曹麗萍:〈論《四庫全書總目》對南宋散文的批評〉,《南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5卷7期,2006年7月
傅明善:〈近百年來陸游研究綜述〉,《中國韻文學刊》,2001年1期
雷近芳:〈論陸游的史識與史才〉,《史學月刊》,1992年4期
楊勝寬:〈東坡與放翁:隔代兩知音──論陸游對蘇軾思想和文藝觀的全面繼承〉,《西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2期
農遼林:〈陸游贊體文初探〉,《南寧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4卷2期
趙永平:〈論陸游序文中的文論思想〉,《理論月刊》,2010年8期
蔣方:〈渭南文集的編纂與流傳〉,《江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4年2期
蔣方:〈陸游入蜀記版本考述〉,《長江學術》,2006年4月
鄭硯云:〈陸游題跋文簡論〉,《安慶師範學院學報》,27卷10期,2008年10月
潘榮江、鄒志方:〈陸游佚詩佚文補輯〉,《中國韻文學刊》,25卷3期,2011年7月
錢仲聯:〈佛教與中國古代文學的關係〉,《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1期
四、學位論文:
李貞慧:《蘇軾策及奏議之研究》(臺大中文所碩論,1992)
邱文俠:《陸游記體文研究》(福建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8)
倪海權:《陸游文研究》(哈爾濱師範大學博論,2012)
許靖卿:《南宋日記體遊記研究──以入蜀記與吳船錄為中心》(臺大中文所碩士論文,2008)章麗群:《陸游、楊萬里序體散文研究》(江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0)
趙永平:《陸游散文研究》(廣西師大博論,2011)
簡彥姈:《陸游散文研究》(臺師大國文所博士論文,2011)鄭硯云:《陸游題跋文研究》(陝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