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文文獻
1. John Locke, Two Treatises of Government, Second Treatises (II), Peter Laslett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ections 27-28, 30, 32, 34, 41-43, 45, 48-49, 1988。
2. Kent McNeil, Aboriginal Title and the Supreme Court: What''s happening?, Hein Online -- 69 Sask. L. Rev. 2006.
3. Korea Legislation Research Institute(Hrsg.), Einfuhrung in das koreanische Recht, Heidelberg 2010
4. McHugh, P. G., Aboriginal Societies and the Common Law--A History of Sovereignty, Status, and Self-Determin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5. McHugh, P. G., Aboriginal Title:The Modern Jurisprudence of Tribal Land Rights, Oxford Scholarship Online, 2011.
6. McNeil, "Aboriginal Title And Aboriginal Rights:
What’s The Connection?", HeinOnline -- 36 Alta. L. Rev. 117 1997-1998 7. McNeil, Common Law Aboriginal Title, Claredon Press Oxford, 1989.
8. Vieweg/Werner, Sachenrecht, 5.Aufl., Munchen 2011.
9. Westermann, Sachenrecht, 7.Aufl., Heidelberg 1998.
(二)中文文獻(按筆劃順序排列)
1.書籍
(1) Karl Larenz 著,陳愛娥譯,法學方法論,1996,五南。
(2)金玉珍譯,韓國民法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年9 月初版。
(3)王澤鑑,民法物權,2010 年6 月增訂二版,自版。
156
(4)姚瑞光,民法物權論,2011 年2 月版,自版。
(5)鄭玉波著、黃宗樂修訂,民法物權,2008 年5 月修訂15 版,三民,
頁25。
(6)謝在全,民法物權論(上),2010 年9 月修訂5 版,自版,修訂五版。
2.期刊論文
(1)王澤鑑,附條件買賣買受人之期待權,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一冊,
1983 年4 月7 版,自版,頁198-199。
(2)王順文,多元主義與我國原住民自治之相關立法,國家政策論壇第92 卷第2 期,2003 年4 月。
(3)王泰升,台灣財產法在日治時期之西方化,固有法制與當代民事法學
會,三民書局,86 年8 月。
(4)石忠山,差異與肯認--初探多元民主國家之原住民族法制建構,第一
屆原住民族傳統習慣規範與國家法制研討會論文集,2010 年11 月。
(5)李建良,憲法變遷中的原住民族權利--原住民族自治權的法理論述,
憲政時代第31 卷第1 期,2005 年7 月。
(6)林明昕,原住民地位之保障作為「基本權」或「基本國策」,憲政時
代第29 卷第3 期。
(7)林淑雅,第一民族:台灣原住民族運動的憲法意義,台北:前衛,2000。
(8)林江義,「原住民之法意識及權利保障」座談會發言紀錄,臺灣本土
法學雜誌第47 期。
(9)林江義,「原住民之法意識及權利保障」座談會發言紀錄,臺灣本土
法學雜誌第47 期。
(10)林江義,原住民自治制度的立法現況與展望,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47 期。
(11)林淑雅,差異而不平等--原住民族產權特殊性的理解,第一屆原住
民族傳統習慣規範與國家法制研討會論文集,2010 年11 月。
157
(12)官大偉,國土計畫、原住民族自治與原住民族土地權之落實,第一
屆原住民族傳統習慣規範與國家法制研討會論文集。
(13)林長振,論原住民族土地權—原住民族基本法第20 條第1 項之立法
與解釋,第一屆原住民族傳統習慣規範與國家法制研討會。
(14)吳從周,論習慣法作為民法的法源--以習慣法的內涵演變與空洞化
現象之觀察為中心,發表於20120317 第八屆東亞法哲學研討會,頁
1-11。
(15)吳從周,試論判例作為民法第1 條之習慣法:為我國判例制度而辯
護,台大法學論叢第39 卷第2 期,2010 年6 月。
(16)吳從周,債權物權化、推定租賃關係與誠信原則,載民事法學與法
學方法第四冊,2010 年3 月,頁17-58。
(17)吳豪人,原住民族土地權是民法物權篇的下位概念嗎?,台灣原住民
研究學報第1 卷第4 期。
(18)吳豪人,文化權作為一種複合性權利:以日本阿依努族文化發展史
為例,第一屆原住民族傳統習慣規範與國家法制研討會論文集,2010
年11 月。
(19)金玄卿,論韓國民法對所有權的限制-以墳墓基地權為視角,河北
法學第28 卷第6 期,2010 年6 月,頁169-176。
(20)崔吉子,韓國民法上的傳贳權制度,華東政法學院,法學2005 年第
12 期,頁110-118。
(21)黃居正,原住民族與市民法的衝突--論非線性憲法結構下特殊權利
的地位,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2012 年第2 卷第1 期。
(22)張培倫,原住民傳統土地自然資源權利的道德基礎,原住民教育季
刊第18 期。
(23)黃俊杰,「原住民之法意識及權利保障」座談會發言紀錄,臺灣本土
法學雜誌第47 期。
(24)湯文章,原住民族在訴訟法上地位之研究,憲政時代第31 卷第1期,2005。
158
(25)蔡志偉,以文化脈絡回應司法論述:澳洲與我國有關傳統領域權的
判決比較,第二屆原住民族傳統習慣規範與國家法制研討會。
(26)蔡志偉,初探現行法制下台灣原住民族狩獵與採集權利的意涵,第
一屆原住民族傳統習慣規範與國家法制研討會。
(27)蔡志偉編,原住民族權利的變遷與發展:美國、澳洲、紐西蘭、加
拿大與國際組織之判決選輯與解說,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100 年10
月出版。
(28)蔡志偉,從主體到客體:台灣原住民族法制與權利發展,台大法學
論叢第40 卷特刊,2011。
(29)蔡志偉,加拿大原住民族自治權的法制架構與發展,臺灣國際研究
季刊,第7 卷,第1 期,2011。
(30)蔡明誠,原住民族財產權之性質、保護方式及內容初探,第二屆原
住民族傳統習慣規範與國家法制研討會論文集,2011 年10 月。
(31)蔡明誠,論物權的概念與類型,物權法研究,2003 年6 月,學林,
頁 16-17。
(32)高翔龍,韓國不動產物權與登記制度,中日民商法研究第6 卷,法
律出版社,2007 年1 月出版,頁66。
(33)詹順貴,國家法制高牆下實現原住民族土地與自然資源權利的困境,
第一屆原住民族傳統習慣規範與國家法制研討會論文集,2010 年11
月。
(34)雅柏甦詠‧博伊哲努,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土地的幾種思考,第一屆
原住民族傳統習慣規範與國家法制研討會論文集,2010 年11 月。
3.學位論文
(1)李志殷,土地登記制度變遷之研究,政治大學,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0 年。
(2)官大偉,原住民保留地共有制施行基礎--公共資源自主治理模式的研
究:以新竹尖石鄉個案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系碩士班論文,2002。
159
(3)吳樹欉,台灣原住民族土地產權變遷之研究--日治時期迄今從共同所
有到個別所有的演變,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博士論文,1999。
(4)林佳陵,論關於台灣原住民土地之統治政策與法令,臺灣大學法律研
究所碩士論文,1996。
(5)林淑雅,解/重構台灣原住民族土地政策,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
所博士論文,2007 年1 月。
(6)林秋綿,由國土規畫觀點檢視台灣地區原住民保留地土地使用衝突之
研究,臺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7)邱寶琳,原住民族土地權之探討--以花蓮太魯閣族為例,國立東華大
學原住民民族學院碩士論文,2011。
(8)陽美花,「新夥伴關係」下的台灣原住民傳統領域問題:部落觀點之
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9)楊鵑穎,傳統習慣、國家法與土地權:以排灣及雅美族為例,國立東
華大學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100 年7 月。
(10)楊鴻謙,清代台灣南部西拉雅族番社地權制度變遷之研究--以鳳山
八社領域為範圍,政治大學地政學系博士論文,2003。
(11)盧呂金德,台灣原住民族土地所有制政策之探討,國立東華大學公
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99 年1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