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專書
王皇玉(2011)。《刑法上的生命、死亡與醫療》。台北:承法。
甘添貴、謝庭晃(2004)。《捷徑刑法總論》。台北:瑞興。
何建志(2012)。《醫療法律與醫學倫理》。台北:元照。
李茂生(1992)。《法律與生活》。台北:正中。
李震山(2009)。《人性尊嚴與人權保障》。台北:元照。
李震山(2009)。《多元、寬容與人權保障-以憲法未列舉權之保障為中心》。台北:元照。
林山田(2008)。《刑法通論(上冊)》。台北:自刊。
赵春华(編)(2006),《干细胞原理、技术与临床》。北京:化学工业。
高桂云、郭琦(編)(2009),《医学伦理学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
許恒達(2010)。《我國再生醫療之刑事政策研究》。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一百年度委託研究計劃期末報告。
陳子平(2005)。《刑法總論(上)》。台北:元照。
曾淑瑜(2010)。《醫療倫理與法律15講》。台北:元照。
蕭宏恩(2004),《醫事倫理新論》。台北:五南。
書之篇章
王德原(2012)。<再生醫學之法令與規範>,收於:劉華昌(等著),《再生醫學》。台北:教育部。
李茂盛(2012)。<幹細胞在臨床之應用>,收於:陳信孚(等著),《幹細胞學》。台北:教育部。
沈家寧、林宇星(2012)。<胚幹細胞體外培養與定向誘導分化>,收於:陳信孚(等著),《幹細胞學》。台北:教育部。
林子儀(2002)。<基因資訊與基因隱私權──從保障隱私權的觀點論基因資訊的利用與法的規制>,收於:翁岳生教授祝壽論文編輯委員會(編),《翁岳生教授七秩誕辰祝壽論文集:當代公法新論(中)》。台北:元照。
曹秀明(2011)。〈醫學倫理四原則〉,收於:戴正德、李明濱(編),《認識醫學倫理》。台北:前程。
陳婉昕(2012)。<幹細胞之生技產業運用>,收於:陳信孚(等著),《幹細胞學》。台北:教育部。
蔡甫昌(2006)。〈生命倫理四原則方法〉,收於:戴正德、李明濱(編),《醫學倫理》,增訂一版。台北:教育部。
蔡維音(2002)。<人類基因科技下之法益保護體系──「擬似權利主體」之提案與相關法制雛型>,收於:翁岳生教授祝壽論文編輯委員會(編),《翁岳生教授七秩誕辰祝壽論文集:當代公法新論(中)》。台北:元照。
戴正德(2011)。〈醫學倫理概觀〉,收於:戴正德、李明濱(編),《認識醫學倫理》。台北:前程。
戴正德、李明濱(2006)。〈醫學倫理概論〉,收於:戴正德、李明濱(編),《醫學倫理》,增訂一版。台北:教育部。
期刊論文
牛惠之、雷文玫(2003)。<生物科技發展脈絡下之胚胎議題──一個法規範穩定思維的觀點>,《律師雜誌》,第285期。艾立勤(2001)。<論接合子是不是位格人>,《哲學與文化》,28卷8期。艾立勤(2002)。<四倫理原則在胚胎幹細胞議題中之不足>,《應用倫理研究通訊》,22期。
李素華(2002)。<德國胚胎幹細胞法(草案)介紹與淺析>,《科技法律透析》,14卷7期。李震山(2002)。<德國「幹細胞法」之介評>,《月旦法學》,87期。
周漾沂(2012)。<從實質法概念重新定義法益:以法主體性論述為基礎>,《臺大法學論叢》,41卷2期。
許恒達(2011)。<刑法法益概念的茁生與流變>,《月旦法學雜誌》,197期。許曉芬(2011)。<歐洲專利規範中之「公序良俗」條款檢驗標準:以人類胚胎幹細胞專利為例>,《中正財經法學》,2期。陳文貴(2011)。<從康德的「定言令式」看複製人的法哲學問題-評人類胚胎及胚胎幹細胞研究條例草案刑罰條款>,《臺北大學法學論叢》,79卷。陳志忠(2007)。<胚胎憲法地位之研究-以醫療性複製胚胎為例>,《東吳法律學報》,18卷3期。陳宜中(2002)。<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的倫理議題>,《國家發展研究》,2卷1期。陳英鈐(2001)。<人類幹細胞研究的法議題>,《政大法學評論》,67期。陳英鈐(2002)。<德國對胚胎幹細胞研究的管制:幹細胞法的意義>,《應用倫理研究通訊》,22期。陳英鈐(2005)。<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的憲法問題>,《臺北大學法學論叢》,56期。陳英鈐(2006)。<人類胚胎幹細胞專利與胚胎保護──一部98/44/EC指令各自表述>,《科技法學評論》,3卷1期。陳英鈐(2007)。<人工生殖法的幾個問題>,《法令月刊》,58卷8期。陳英鈐(2008)。<胚胎幹細胞研究管制的挑戰-如何避免黃禹錫事件在台灣重演>,《臺北大學法學論叢》,67卷。陳堂麒(2007),<揭開生命之源幹細胞完全解讀>,《生技與醫療器材報導》,91期。曾淑瑜(2003)。<人類胚胎在法律上之地位及其保護>,《法令月刊》,54卷6期。程明修(2000)。<歐洲「人權暨生物醫學公約」與人類幹細胞之研製管制>,《月旦法學雜誌》,65期。
黃承啟(2007)。<胚胎幹細胞之法制研究—以美國法為例>,《法學叢刊》,52卷4期。楊一晴(2011)。<歐盟:不可專利「人類胚胎」以細胞能否獨立發展為人體做判斷>,《生技與醫療器材報導》,143期。
楊秀儀(2007)。<醫療人員所必備的倫理觀—倫理只是八股教條嗎?>,《澄清醫護管理雜誌》,3卷4期。雷文玫(2007)。<人類胚胎的法律地位:為何人類胚胎不應該是權利主體?>,《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19卷第1期。歐永銘(2008)。<論人工生殖法對幹細胞研究與發展之影響>,《月旦法學雜誌》,156期。鄭師安(2006)。<美國「幹細胞治療及研究法案」之簡介>,《科技法律透析》,18卷7期。賴俊傑(2007)。<英國胚胎幹細胞研究之法律規範簡介>,《科技法律透析》,19卷7期。賴俊傑(2008)。<開放或禁止?英國近期關於種間胚胎之研究爭議淺介>,《科技法律透析》,20卷9期。魏汎娟(2001)。<胚胎幹細胞研究所引發爭議之討論>,《生物科技與法律研究通訊》,11卷。蘇鴻麟(2007),<胚幹細胞的建立>,《科學發展月刊》,414期。學位論文
徐萬旭(2010)。《幹細胞研究與法律問題之探討》,東吳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陳璿羽(2012)。《醫學倫理於法律適用上之地位》,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黃義成(2010)。《複製人類爭議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嘉義。謝秉孝(2011)。《英國胚胎及胚胎幹細胞研究之管制體系》,國立中央大學法律與政府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
簡靜雅(2012)。《由法律、倫理、宗教觀點論幹細胞研究與醫療運用》,國立台北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網路文獻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2009)。《Executive Order 13505 of March 9, 2009》。載於:http://www.gpo.gov/fdsys/pkg/FR-2009-03-11/pdf/E9-5441.pdf。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網站。《醫學倫理手冊》。載於:http://www.tma.tw/ethical/ethical_02.asp。
世界醫師會WMA(2006)。《WMA Declaration of Geneva (revised in May 2006)》。載於:http://www.wma.net/en/30publications/10policies/g1/index.html。
世界醫師會網站(2009)。《WMA Statement on Embryonic Stem Cell Research》。載於:http://www.wma.net/en/30publications/10policies/s1/index.html。
立法院網站(2009)。《法制局研究成果。主題:人類胚胎級胚胎幹細胞研究條例草案》。載於:http://www.ly.gov.tw/05_orglaw/search/lawView.action?no=11017。
自由時報(07/25/2008),<胚胎幹細胞草案通過/我准人獸胚胎研究禁複製人>。載於: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jul/25/today-life3.htm。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網站。《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Guidelines on Human Stem Cell Research》。載於:http://stemcells.nih.gov/policy/Pages/2009guidelines.aspx。
美國醫師會網站。《AMA’s Code of Medical Ethics》。載於:http://www.ama-assn.org/ama/pub/physician-resources/medical-ethics/code-medical-ethics.page。
歐洲專利局新聞稿(2013)。《EPO revokes patent in the “Brustle” case》。載於:http://www.epo.org/news-issues/news/2013/20130411a.html。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97)。《世界人類基因組與人權宣言》載於:http://www.unesco.org/new/en/social-and-human-sciences/themes/bioethics/human-genome-and-human-rights/。
蘋果日報(04/05/2011),<首見幹細胞育出活心臟>。載於: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international/20110405/33296780/。
英文部分
專書:
Edge, R. S., & Groves, J. R. (2006). Ethics of health care: a guide for clinical practice. (3rd ed.). Clifton Park, NY: Thomson Delmar Learning.
Hope, T., Savulescu, J. & Hendrick, J. (2008). Medical ethics and law: the core curruculum. (2nd ed.). Edinburgh; New York: Churchill Livingstone/Elsevier.
Nathanson, V. (Ed). (2012). Medical ethics today: the BMA’s handbook of ethics and law. (3rd ed.). Chichester, West Sussex: Wiley-Blackwell, BMJ Books.
Sadler, T. W. (2012). Langman’s medical embryology. (12th ed.). Philadelphia: Wolters Kluwer Health/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期刊論文:
Cohen, I. G., Feigenbaum, J., & Adashi, E. Y. (2012). Sherley v Sebelius and the future of stem cell research.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308(20), 2087-2088. doi:10.1001/jama.2012.36633.
Davis, D. S. (2013). Not with a bang, but a whimper: Sherley v. Sebelius. Hastings Center Report 43(1), 17-18. doi: 10.1002/hast.127.
Diamond, N. J. (2013). The flaws of stem cell legislation: Sherley, Brustle, and future policy challenges posed by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Minnesota Journal of Law, Science & Technology, 14, 261-276.
Klimanskaya, I., Chung, Y., Becker, S., Lu, S. J. & Lanza, R. (2006).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 lines derived from single blastomeres. Nature, 444, 481-485.
Lanza, R. (2007). Stem cell breakthrough : don''t forget ethics. Science, 318(5858), 1865.
Lee, K. H. (2010).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pluripotent stem cell lines. Formosan Journal of Medicine, 14(3), 334-341.
Lo, B., Parham, L., Cedars, M., Fisher, S., Gates, E., Giudice, L., et al. (2010). NIH guidelines for stem cell research and gamete donors. Science, 327(5968), 962-963. doi: 10.1126/science.1180725.
Moran, N. (2013). Brustle patent holds up in Germany. Nature Biotechnology, 31(2), 94. doi: 10.1038/nbt0213-94b
Takebe, T., Sekine, K., Enomura, M., Koike, H., Kimura, M., Oqaeri, T., et al. (2013). Vascularized and functional human liver from an iPSC-derived organ bud transplant. Nature. doi:10.1038/nature12271
Vogel, G. (2013). Trachea transplants test the limits. Science, 340(6130), 266-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