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中央政府總預決算查詢及統計資料庫,http://nplbudget.ly.gov.tw/。
方清風,2002,《中央政府非營業基金制度之研究》,台北: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白士杰,2004,《台灣金融重建基金運作效能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財政研究所碩士論文。石繼志,2007,《以高雄區中小企業銀行探討行政院金融重建基金之運用及管理》,高雄:國立中山大學高階經營碩士班。主計月報社,2011,《預算法研析與實務》,台北:主計月報社。
立法院公報,1998,〈院會紀錄〉,立法院公報,87,40:393-411。
立法院公報,2000,〈委員會紀錄〉,立法院公報,89,4:275-91。
立法院公報,2010,〈委員會紀錄〉,立法院公報,99,86:213-350。
立法院公報,2012,〈委員會紀錄〉,立法院公報,101,9,255-468。
立法院預算中心,《立法院預算中心研究成果》,立法院全球資訊網,http://www.ly.gov.tw/06_lyacc/search/accSearch.action,2013/06/30。
立法院預算中心,2010a,立法院預算中心經濟特別收入基金(能源研究發展基金、石油基金、再生能源發展基金)民國100年評估報告,台北:立法院(未出版)。
立法院預算中心,2010b,農業特別收入基金100年度預算評估報告,台北:立法院(未出版)。
吳文弘,2000,〈政府預算原則〉,今日會計,82:2-7。吳文弘,2002a,〈強化特種基金預算制度〉,主計月刊,556:14-22。
吳文弘,2002b,〈從財政學觀點探討政府基金之分野〉,主計月刊,560:23-37。
吳文弘、張育珍、李佩華,2003,〈政府附屬單位預算制度(上)〉,主計月刊,573:31-38。吳世宗,1999,《論我國環境特別收入基金》,台北: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呂秋香,2004,〈中央政府特種基金預算制度之回顧與展望〉,主計月刊,580:30-38。呂秋香、吳文弘,2009,〈政事型特種基金之特質及其適用《預算法》規定之妥適性研究〉,主計月刊,638:62-67。李佩華,2005,《建立政事型特種基金中程計畫預算作業制度之研究》,台北:行政院主計處第二局(主計專題研究報告)。
李佩華,2007,〈中央非營業特種基金資金活化之探討〉,主計月刊,614:31-36。周宓,2010,《就業安定基金之研究─以歐盟為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林建山,1996,〈就業安定基金之定性定位及其政策抉擇〉,財稅研究,28,3:1-16。邱幼惠,2008,〈就業安定基金預算執行檢討與改進〉,主計月刊,630:77-83。胡清暉,2005,〈上兆元預算被悄悄搬走〉,新新聞,971:32-39。
柯承恩、林世銘,1996,《政府非營業循環基金暨單位預算特種基金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洪坤清,2003,《行政院金融重建基金建制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洪德生、曾巨威,1996,《增進國庫統收統支制度財政功能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施更生、施顯超,1999,〈非營業循環基金管理績效之研究〉,經社法制論叢,23:219-253。
施炳煌,2005,〈非營業特種基金預算及績效管理〉,主計月刊,592:16-19。施炳煌,2006,〈建立政事型特種基金中程計畫預算制度之探討〉,主計月刊,604:15-19。施炳煌,2007,〈特種基金預算管理制度之變革與展望〉,主計月刊,616:15-19。施炳煌,2008,〈靈活非營業特種基金財務管理〉,主計月刊,628:15-19。徐自生,2000,《核能發電後端營運基金運用作業基礎概念之剖析》,新竹: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連小瑩,2007,《特別收入基金會計處理之探討—以航港建設基金為例》,台北:東吳大學會計學系碩士論文。陳玉清,2003,〈國家科學技術發展基金九十二年度預算未依立法院決議編列之適法性分析〉,立法院院聞,31,4:125-132。陳月純,2008,《特別收入基金設置運作及其預算編製之討探─以通訊傳播監督管理基金為例》,台北:東吳大學會計學系碩士論文。陳正雄,2007,《連江縣離島建設基金分配與運用之研究》,桃園: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陳鈺琪,2005,《台灣基層農會信用部之經營效率分析:金融重建基金設置前後之比較》,嘉義:南華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莊振輝,2011,《預算法逐條釋論及案例解析(上)》,台北:莊振輝。
郭振昌,2003,〈就業安定基金支管理與運用〉,主計月刊,567:51-58。
葉修齊,2009,《特別收入基金改變預算編製方式影響財務行政之研究》,桃園:開南大學會計資訊所碩士論文。張育珍,2004,〈特別公課、專款專用與特種基金之關聯〉,主計月刊,587:26-34。張育珍,2007,〈試論政事型特種基金與普通基金之分野〉,《主計月刊》,614:19-25。楊明祥,2009,《強化特種基金預算管理提升營運效能》,《主計月刊》,640:15-19。黃永傳,2000,〈淺談非營業基金一詞之由來〉,《今日會計》,82:
黃永傳,2001,〈中央政府非營業基金發展歷程〉,《今日會計》,82:58-66。黃俊欽,2010,〈航港建設基金繳庫 曹爾忠:國民黨錯了!〉,2011年6月2日 擷取自 今日新聞網:http://www.nownews.com/2010/12/02/301-2669970.htm
黃煌雄、郭石吉、詹益彰,2003,《中央政府所屬非營業循環基金之總體檢調查報告》,台北:監察院財政及經濟委員會。
溫秀琴,2009,《平衡計分卡應用於就業安定基金運作及管理之探討》,台北: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論文。詹世經,2010,《就業安定基金補助地方政府辦理失業者職業訓練之研究─以臺中縣政府為例》,台中: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詹姆斯‧M‧布坎南原著,穆懷朋譯,1999,《民主財政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熊秉元,1999,〈「專款專用」和經濟理論〉,《經社法制論叢》,23:199-217。賴映潔、王宏文,2013,〈立委選制改變對指定用途補助款分配之影響〉,東吳政治學報,31,1:53-104。
廖婉汝,2006,《我國非營業特種基金監督機制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非營利事業管理組碩士論文。劉其晃,2006,《我國金融重建基金監理機制之研究》,桃園:開南管理學院公共事務管理學系碩士論文。劉順仁,2007a,〈淺談非營業特種基金願景之訂定〉,主計月刊,614:6-10。劉順仁,2007b,〈非營業基金之績效管理─談平衡計分卡之應用〉,研考雙月刊,31,2:76-87。鄭如孜、林嬋娟,2008,〈我國政事型特種基金之現況研究〉,會計研究月刊,270:100-114。總統府公報,2011,《中華民國100 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附屬單位預算營業及非營業部分案審查總報告》,台北:總統府。
總統府公報,2012,《中華民國101 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附屬單位預算營業及非營業部分案審查總報告》,台北:總統府。
顏子傑,2011,《離島建設基金之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所碩士論文。蘇彩足,2000,〈政府預算研究之省思:何去何從?〉,政治學報,31:472-494。蘇彩足、徐仁輝、李顯峰,2000,《財政部與行政院主計處整合之利弊分析》,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英文部分
Bird, Richard M., & Jun Joosung. (2005). Earmarking in Theory and KoreanPractice. The Asian Excise Tax Conference. Singapore: The International Tax and Investment Center and the Centre for Commercial Law Studies.
Blackwell, Calvin, Crotts C. John, Litvin W. Stephen, & Styles K. Alan. (2006). “Local Government Complican with Earmarked Tax Regulation.” Public Finance Revew, 34(2):212-228.
Brett, Craig, & KeenMichael. (2000). “Political Uncertainty and the Earmarking of Environmental Taxes.”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75):315-40.
Buchanan, M. James. (1963). “The Economics of Earmarked Taxes.”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71(5):457-469.
Hsiung, Bingyuang. (2001). “A Note on Earmarked Taxes.” Public Finance Review(29):223-232.
Jackson, Jeremy. (2007). A Legislative Bargaining Approach to Earmarked Public Expenditures.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http://artsci.wustl.edu/~econgr/gradconference/Jeremy_Jackson.pdf. 2011/05/05.
Kontopoulos, Yianos, & Perotti Roberto. (1999). Government Fragmentation and Fiscal Policy Outcomes: Evidence from OECD Countries. The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http://www.nber.org/chapters/c8024.pdf. 2011/05/03.
McCleary, William. (1991). “The Earmarking of Government Revenue: A Review of Some World Bank Experience.” The World Bank Research Obsrver, 6(1):81-104.
Stratmann, Thomas.(2010) “The Effects of Earmarks on the Likelihood of Reelection.” GMU Working Paper in Economics No. 10-16. Available at SSRN: http://ssrn.com/abstract=1608230. 2011/06/15.
Tax Fundation. (1965). Earmarked State Taxes. http://www.taxfoundation.org/research/show/1820.html. 2011/04/29.
Wilkinson, Margaret. (1994). “Paying for Public Spending: Is There a Role for Earmarked Taxes?” Fiscal Studies, 15(4):1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