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王文誠、何敏華,2005,〈澎湖縣爭取設置觀光特區附設博弈業之公共事務互動管理:名義團體技術實證研究〉,《公共事務評論》,6(1):1-23。王菁雲,1999,《議題導向之最適民眾參與技術研究》,高雄: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丘昌泰,2000,《公共政策:基礎篇》,台北:遠流。
丘昌泰,2006,《公共政策》,台北:巨流。
江家慧,2003,《公民參與機制運用於政策規劃過程之研究-以雲林林內焚化廠設置過程為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朱鎮明、范祥偉,1998,〈政策論證、議程建構與公共管理:離島觀光園區附設賭場之分析〉,《立法院院聞》,26(20):71-86。朱鎮明,2000,〈博奕事業管制制度初探〉,《立院公報》,29(12):73-86。朱鎮明,2007,〈現代化的觀光賭場營運與配套的管制制度〉,《國會月刊》,35(11):25-41。
朱鎮明、彭姿榕、蔡敏琪,2008,〈賭場管理機制初探-以美國、澳洲、澳門及新加坡為例〉,《國會月刊》,36(12):33-60。曲兆祥,2004,《公民投票理論與台灣的實踐》,台北:楊智。
何明修,2005,《社會運動概論》,台北:三民。
何明修,2006,〈台灣公民社會的新風貌〉,《新聞深度分析簡訊》,124:1-6。
何明修,2007,〈公民社會的限制—台灣政治環境中的結社藝術〉,《台灣民主季刊》,4(2),33-66。何明修,2011,《晚近二十年來的台灣行動主義》,台北:群學。
吳吉裕、余育斌,2006,〈觀光賭場對社會、治安、產業造成之影響及其因應策略之探討-以美國管理經驗導入澎湖縣設置後之因應策略作為〉,《中央大學警學叢刊》,37(3):77-116。吳英明,1993,〈公私部門協力關係和公民參與之探討〉,《中國行政評論》,2(3):1-4。林國明,2003,〈公民會議:公民參與的民主實驗〉,「2003社區大學公民參與工作坊」(10月11日),台北:台灣大學社會系,http://sociology.ntu.edu.tw/~tsd/consensusconferenceintro.pdf。
林國明,2003,〈公民會議與審議民主:全民健保的公民參與經驗〉,《台灣社會學刊》,6:1-43。
林瓊珠,2008,〈試探影響民眾參與公民投票之因素〉,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直接民主與公民意識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林鶴玲、鄭陸霖,2001,〈台灣社會運動的網路經驗:一個探索性的分析〉,《台灣社會學刊》25:111-156。紀明君,2011,《澎湖觀光博弈公投過程中行政官僚對公民參與態度之探討》,台北:世新大學行政管學系碩士論文。莊德森,2001,〈觀光賭場開放設置與犯罪關聯性之調查研究〉,《犯罪學期刊》,8:65-94。郭瑞坤、賴正能、廖英賢,2006,〈在地利害關係人對澎湖設置觀光賭場政策影響觀點之研究〉,《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報》,20:33-66。傅麗英,2000,〈非營利組織與公民參與:民間教育改革團體的個案研究〉,《第三部門經營策略與社會參與》(江明修主編),台北:智勝。
黃躍雯,2008,〈澎湖設置觀光賭場的社會正義分析-以鄰避設施的觀點〉,《島嶼觀光研究》,1(1):1-29。葉智魁,1998,《台灣賭風問題及其解決方案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研究,計畫編號NSC87-2412-H126-003。
葉智魁,2002a,〈藉「賭博合法化」與「開放賭場特區」以興利除弊的迷思〉,《理論與政策》,16(3):71-93。葉智魁,2002b,〈透視「以賭治賭」與「以賭興邦」的政策迷思〉,《台灣社會問題研究》,瞿海源、蕭代基、楊國樞主編,台北:巨流,頁405-441。
葉智魁,2002c,《賭博共和國》,台北:前衛。
葉智魁,2003,〈他山之石的啟示-賭博合法化的美國經驗之研究〉,《台灣人文生態》,5(1):99-124。葉俊榮,1999,〈公民投票在台灣的實踐〉,《公民投票與台灣前途》(陳隆志主編),台北:前衛。楊婉婷,2006,〈公民參與行政決策的問題初探〉,《研習論壇月刊》,64:30-39。
劉致昕,2013,〈誰殺了澎湖灣?〉,《商業周刊》,1338:119。
蔡明慧、林長安,2005,《從支配到支援-1945年以來澎湖地區軍方角色之轉變》,台灣民主季刊,2(3):81-115。
魯俊孟、蔡佳純,2012,〈以倡導聯盟架構分析爭議性公共政策之解決之道-以澎湖博弈公投案為例〉,《空大行政學報》,23:85-123。
蔡智惠,2006,〈澎湖設立觀光賭場之政策網絡分析〉,《立法院院聞》,34(1):83-95。鄭如意,1998,《觀光賭場誰的夢:澎湖開發爭議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澎湖縣統計概要》,1988,澎湖縣政府編印。
《澎湖縣統計概要》,1989,澎湖縣政府編印。
《澎湖縣統計概要》,1990,澎湖縣政府編印。
《澎湖縣統計概要》,1991,澎湖縣政府編印。
《澎湖縣統計概要》,1992,澎湖縣政府編印。
《澎湖縣統計概要》,1993,澎湖縣政府編印。
《澎湖縣統計概要》,1994,澎湖縣政府編印。
《澎湖縣統計概要》,1995,澎湖縣政府編印。
《澎湖縣統計概要》,1996,澎湖縣政府編印。
《澎湖縣統計概要》,1997,澎湖縣政府編印。
《澎湖縣統計概要》,1998,澎湖縣政府編印。
《澎湖縣統計概要》,1999,澎湖縣政府編印。
《澎湖縣統計概要》,2000,澎湖縣政府編印。
《澎湖縣統計概要》,2001,澎湖縣政府編印。
《澎湖縣統計概要》,2002,澎湖縣政府編印。
《澎湖縣統計概要》,2003,澎湖縣政府編印。
《澎湖縣統計概要》,2004,澎湖縣政府編印。
《澎湖縣統計概要》,2005,澎湖縣政府編印。
《澎湖縣統計概要》,2006,澎湖縣政府編印。
《澎湖縣統計概要》,2007,澎湖縣政府編印。
《澎湖縣統計概要》,2008,澎湖縣政府編印。
網路部份
Advisory Commision on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 1979.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the American Federal System, http://www.library.unt.edu/gpo/acir/Reports/brief/B-3.pdf
Peopo公民新聞,2007/10/30,〈澎湖青年連署 千人抵制賭場〉,http://www.peopo.org/news/7049
TVBS,2009/9/25,〈週六澎湖博弈公投 正反方拚宣傳〉,http://www.tvbs.com.tw/news/news_list.asp?no=sunkiss20090924195738
台灣立報,2010/10/07,〈編輯室報告:從網路動員到實體動員〉,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00565
台灣醒報,2009/9/28,〈網路世代 影響澎湖公投結果〉,http://www.awakeningtw.com/awakening/news_center/show.php?itemid=8650
弘誓雙月刊,〈卿本佳人 奈何做賊〉,http://www.hongshi.org.tw/writings.aspx?code=33BDDCEB7321D1D7D182B55ACAFD1C79
自由時報,2009/9/27,〈博弈公投沒過/興奮!小蝦米贏大財團〉,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sep/27/today-life2.htm
交通部觀光局澎湖國家風景區遊客調查、旅遊人次暨產值推估模式建立規劃http://admin.taiwan.net.tw/upload/statistic/200812/tourist_spots_2008.htm
行政院主計處官網 http://win.dgbas.gov.tw/dgbas04/bc4/timeser/comuse_a_t14.asp
守護澎湖-反對澎湖蓋賭場網路連署http://campaign.tw-npo.org/sign.php?id=2007101005490200
地球公民基金會,山林書院活動。網址:http://ecology.org.tw/event/view.php?id=110
施信民,〈台灣實施公民投票的實例與分析〉,http://taup.yam.org.tw/announce/9712/c005.htm
智邦電子報-勵馨基金會網路民調:http://enews.url.com.tw/enews/31583
菊島天堂何必賭場,http://lovepenghu.blogspot.tw/
經建會,〈離島建設基金協助澎湖地區發展觀光相關產業〉,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16937。
維基百科-中華民國全國性公民投票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8%8F%AF%E6%B0%91%E5%9C%8B%E5%85%A8%E5%9C%8B%E6%80%A7%E5%85%AC%E6%B0%91%E6%8A%95%E7%A5%A8
澎湖時報,2009/2/21,〈縣府博弈說明會鄉親意見幾乎一面倒〉,http://www.penghutime.com.tw/newsdata.php?no=09020506
澎湖時報,2009/8/20,〈反賭聯盟登記為法定反對團體徵求志工〉,http://www.penghutime.com.tw/newsdata.php?no=09080481
澎湖時報,2009/9/9,〈最新博弈民調:反方佔上風 49 VS. 43〉,http://www.penghutime.com.tw/newsdata.php?no=09090199
澎湖時報,2009/9/17,〈吳巡龍:身受其害才挺身而出反博弈〉,http://www.penghutime.com.tw/newsdata.php?no=09090401
澎湖時報,2009/9/22,〈關懷離島澎湖人要明智決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上〉,http://www.penghutime.com.tw/newsdata.php?no=09090520
澎湖時報,2009/9/25,〈唯有觀光博弈公投通過才是澎湖的出路〉,http://www.penghutime.com.tw/newsdata.php?no=09090626
澎湖縣文化局官網http://tidal.phhcc.gov.tw/01summarize/summarize04.asp
澎湖縣政府官網http://www.penghu.gov.tw/
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http://www.penghu-nsa.gov.tw/gov/Article.aspx?Lang=1&SNo=04003828
澎湖縣綜合發展計畫官網 http://gisapsrv01.cpami.gov.tw/cpis/cprpts/Ponghu/total/total.htm
關懷生命協會,2003/7/1,〈反賭聯盟呼籲:是否開放賭博,應訴諸公民投票〉, http://enews.tacocity.com.tw/index.php3?action=history&url=/lcatwn/20030701211427.html
報紙部份
工商時報,1995/10/23,〈省府主導 一圓賭博專區美夢〉,03版。
工商時報,1996/08/12,〈宋楚瑜變得賭性堅強?〉,04版。
工商時報,1998/02/10,〈黃主文反對離島放設置賭場〉,04版。
工商時報,1998/10/06,〈反對離島設賭場 經建會提說帖〉,04版。
工商時報,1998/10/06,〈環保團體反對離島賭博事業化〉,04版。
工商時報,2000/09/27,〈澎湖開發觀光賭場 唐飛:可評估規劃〉,17版。
工商時報,2008/07/13,〈馬:開放離島博弈 已有共識〉,02版。
工商時報,2008/08/15,〈劉揆:離島博弈 優先放行〉,04版。
中央日報,1997/05/28,〈博弈與其禁止 不如集中管理〉,03版。
中央日報,1997/11/11,〈離島可畫特區設賭場〉,08版。
中央日報,2000/06/21,〈陳水扁會見東部離島六議長〉,04版。
中央日報,2000/10/04,〈離島開放賭場 尊重居民意願 觀光為主 博弈為輔〉,08版。
中央日報,2001/03/09,〈張俊雄:還在評估 一切未定案〉,03版。
中國時報,1995/01/02,〈澎湖設賭場 上中下游皆須著力〉,07版。
中國時報,1995/03/21,〈宋楚瑜希望澎湖各界成立觀光賭場促進會〉,06版。
中國時報,1995/01/02,〈研考會開放研究設立觀光賭場 連戰表示是該「認真研究澎湖未來發展賭場設立」的時候了〉,07版。
中國時報,1995/03/21,〈不許設賭場 不如廢縣〉,01版。
中國時報,1996/09/16,〈開放賭場 內政部支持 法部待指示〉,02版。
中國時報,2000/03/22,〈離島建設條例通過 居民振奮 商機無窮〉,08版。
中國時報,2001/03/08,〈離島設觀光賭場 總統點頭〉,01版。
中國時報,2001/03/08,〈執政黨意見分歧 新黨反對〉03版。
中國時報,2001/03/09,〈李遠哲:總統贊成 我也反對〉,03版。
中國時報,2001/03/18,〈陳水扁:離島建設 政府重要工作〉,06版。
中國時報,2001/03/20,〈離島設置觀光賭場 何須急驚風?〉,09版。
中國時報,2001/10/17,〈爭議法案不擋 闖關又要封殺 行政團隊 兩手策略?〉,02版。
中國時報,2002/01/14,〈邱義仁:法律道德管理未能有效解決 台灣暫不宜開放賭禁〉,06版。
中國時報,2002/03/15,〈離島設賭場 立委擬修法〉,08版。
中國時報,2007/12/21,〈綠打反對票 拚選舉 藍不得不跟〉,06版。
中國時報,2008/08/15,〈反賭聯盟:只會造就全民皆輸〉,06版。
中國時報,2009/09/01,〈澎湖公投 反賭聯盟組觀察團〉,12版。
世界日報,2009/01/12,〈離島博弈條款 立院表決通過〉,10版。
世界日報,2009/09/01,〈賭比毒可怕 少年侯孝賢賭掉所有家當〉,13版。
世界日報,2009/09/25,〈澎湖博弈公投 反賭靜坐30小時〉,11版。
世界日報,2009/09/25,〈26日投票對決 最後倒數衝刺〉,11版。
自由時報,1995/3/20,〈立委樂觀:遲早要開放〉,06版 。
自由時報,1997/10/05,〈蕭萬長:不贊成開放賭博〉,07版。
自由時報,1998/03/4,〈黃主文反賭 風櫃來的人反彈〉,08版。
自由時報,1998/03/4,〈黃主文反賭 風櫃來的人反彈〉,08版。
自由時報,2007/12/21,〈藍軍開放投票 博弈條款闖關失敗〉,02版。
自由時報,2008/01/13,〈睽違25年 國民黨大滿貫〉,20版。
自由時報,2009/02/15,〈反博弈條款 民團成立賭博共和國〉,10版。
自由時報,2009/02/28,〈人本等反賭社團十問馬英九〉,04版。
自由時報,2009/03/15,〈三大宗教團體 今反賭大遊行〉,05版。
自由時報,2009/09/19,〈檢座上火線反賭 王清峰:不妥〉,16版。
自由時報,2009/09/22,〈王部長 有話好說〉,15版。
自由時報,2009/09/24,〈學校教博弈 反賭聯盟批教育部涉賭〉,10版。
自由時報,2009/9/27,〈差3962票,澎湖博弈公投沒過關〉,04版。
民生報,1990/02/05,〈澎湖的未來是賭城?〉,07版。
民生報,2000/10/26,〈澎湖開放賭場 有眉目了〉,B7版。
民生報,2001/10/24,〈力阻博弈條款通過 反賭博合法化聯盟拜會朝野黨團〉,03版。
聯合報,1987/06/23,〈開放離島設賭城 省府表示有困難〉,05版。
聯合報,1987/12/22,〈愛券急停 期限不確定 立委質詢獻策 離島設賭場〉,03版。
聯合報,1997/01/21,〈春節抓賭 廖正豪:掐斷黑道財源〉,05版。
聯合報,1997/01/26,〈開放博弈產業 社運人士反對〉,06版。
聯合報,1998/01/07,〈開放且慢 離島博弈尚有爭議〉,19版。
聯合報,1998/02/12,〈陳鴻基與八團體 表達反對立場〉,03版。
聯合報,1998/02/12,〈離島設賭場 內政部反對〉,03版。
聯合報,1999/06/17,〈政院堅決反對博弈條款〉,02版。
聯合報,2000/12/28,〈觀光賭場落金馬?澎湖揚言自治〉,05版。
聯合報,2001/03/08,〈離島偏遠地區將開放賭博事業〉,01版。
聯合報,2001/03/09,〈總統府兩度澄清:總統未承諾觀光賭場〉,01版。
聯合報,2001/03/08,〈社運人士緊急聲明:莫開放賭場〉,03版。
聯合報,2001/03/16,〈澎湖設賭場 副總統說需再評估〉,18版。
聯合報,2001/08/31,〈博弈民調 環保人士促停辦〉,18版。
聯合報,2001/09/03,〈開放賭博 能繁榮澎湖嗎?〉,15版。
聯合報, 2001/10/16,〈博弈事業 屏縣支持 澎縣府審慎〉,06版。
聯合報,2002/05/25,〈反賭人士 抗議博弈投票〉,20版。
聯合報,2002/6/9,〈澎湖博弈公投,近八成支持〉,04版。
聯合報,2006/11/15,〈澎湖博弈條例,政院打回票〉,C2版。
聯合報,2007/12/05,〈政院通過建設條例草案 未納入博弈條款〉,01版。
聯合報,2008/07/15,〈澎湖設博弈 反賭聯盟:畫大餅〉,C2版。
聯合報,2009/02/24,〈抗議撲空 反賭團體批澎縣敷衍〉,06版。
聯合報,2009/09/16,〈今辦公聽會 博弈攻防戰 公投兩方各邀高手〉,04版。
聯合報,2009/09/18,〈佛教團體 環島苦行反賭場〉,04版。
聯合報,2009/09/22,〈不要賭場〉,18版。
聯合報,2009/09/22,〈小英:不希望澎湖複製荷官世代〉,08版。
聯合晚報,2009/01/12,〈反賭聯盟痛心:立委啊!拿出良心〉,04版。
聯合晚報,2009/03/12,〈反賭場 倒退嚕抗議〉,10版。
聯合晚報,2009/09/22,〈反賭聯盟:交部淪為賭博聯盟駐台部〉,09版。
經濟日報,1994/12/13,〈觀光賭場是否開放設置 立院將辦公聽會〉,01版。
經濟日報,1995/03/26,〈設置觀光賭場 澎湖準備大展妍姿〉,04版。
經濟日報,2008/03/25,〈澎湖設賭場 馬謝同聲支持〉,02版。
澎湖時報,2001/08/12,〈觀光特區附設博弈 辦公聽會暨民調完成招標〉,01版。
澎湖時報,2002/01/15,〈離島建設條例修正案 昨日三度朝野協商破局〉,01版。
澎湖時報,2002/05/25,〈澎湖自救聯盟會成立 反賭場聯盟場外抗議〉,21版。
英文部分
Almond, Gabriel A. and Verba, Sidney. 1963. The Civic Culture:Political Attitudes and Democracy in Five Nations.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張明澍譯,1996,《公民文化》,台北:五南。
Arnstein, Sherry R. 1969. “A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JAIP 35(4):216-224.
Barber, B. 1984. Strong Democracy: participatory politics for a new ag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rnifornia Press.
Brady, H. 1995, “Beyond SES: A resource model for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89(2), 271-294.
Casey, J. 2004. “Third sector participation in the policy process:a frame work for comparative analysis”. Politics and Policy, 32(2), 241-257.
Cunningham, James V. 1972.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Public Affairs.”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12:589-602.
Dacombe, Rod. 2010. Civil society theory: Tocquevill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ivil Society,. Springer, New York.
Dalton, Russell J., Scarrow, Susan E. and Cain, Bruce E. 2004. “Advanced Democarcies and the New Politics” , Journal of Democarcy,15(1):124-138.
Downs, A.1957. An economic theory of democracy. Cambridge:Addison-Wesley.
Fung, A. 2003, Deepening democracy: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s empowered governance. Oxfor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Granovetter, Mark .1973.”The Strength of Weak Ti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8:1360-1380.
Heywood, Andrew. 1997. Politics. MacMillan.楊日清等譯,1999,《政治學新論》,台北:韋伯。
Inglehart, R. 1990, Culture shift in advanced industrial societ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Kuruvilla, Shyama. 2010. Civil society theory: Dewey,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ivil Society, Springer, New York.
Kweit M.G. & Kweit R.W. 1981. Implementing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a Bureaucratic Society: A Contingency Approach. New York: Praeger Press.
Lowndes, V. 2006, “Local political participation:The impact of rules-in-use”. Public Administration, 84(3), 539-561.
Meny, Yves. 2002. De la democratic en Europe: Old Concepts and New Challenges, JCMS 2002, Vol.41, No.1 pp.1-13.
Olson, M. 1971, 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 Public goods and the theory of groups (2nd ed.).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arry, G. 1992.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democracy on Britai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utnam, R. 1993, Making democracy work:Civic tradition in modern Italy. Chichester: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utnam, R. 2000, Bowling alone: The collapse and revival of American community. New York:Simon & Schuster.
Richardson, E., & Mumford, K. 2002. Community, neighborhood and social infrastructure. Understanding social exclusion. In J. Hills et al. (Eds.), Understanding social exclus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owe, G. and L. J, Frewer. 2000. “Public Participation Methods: A Framework for Evaluation” from Science, Technology, & Human Values, 25(1), 3-29, Sage Publications Inc.
Stewart, John & Gerry Stoker(eds.) 1995. Local Government in the 1990s. London:Macmillan.
Thompson, Dennis F. 1976. John Stuart Mill and Representative Government. 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