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11.84.185) 您好!臺灣時間:2023/05/30 06:5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李益賢
研究生(外文):Yea-Shyan Lee
論文名稱:我國公務人員考績丙等強制比例之憲法要求與制度設計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Study on the Constitutionality of Mandatory Proportionality of C Class Civil Service Performance and its Institutional Design in Taiwan
指導教授:黃錦堂黃錦堂引用關係
口試委員:蔡良文陳淳文蔡季廷
口試日期:2013-05-06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政治學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政治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3
畢業學年度:10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385
中文關鍵詞:考績丙等淘汰法律明確性原則比例原則正當法律程序原則政治經濟全球化考績再申訴
外文關鍵詞:Performance appraisal C class eliminationprinciple of legal certaintyprinciple of proportionalitydue process principlespolitical and economicglobalizationPerformance appraisal re-appeal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
  • 點閱點閱:31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考試院提出「公務人員考績法」修正草案,以「考績丙等強制比例淘汰」為手段,欲追求「提昇行政效率,改善組織績效」之立法目的,各界存有「考績丙等強制比例,要件不明確,是否違反法律明確性原則?」等合憲疑慮,並引發「排除異己工具」、「基層或新進人員先考丙」等爭議,本研究為瞭解「考績丙等強制比例淘汰制度」之合憲性,並期制度之設計係妥善的公共政策,區分為「憲法面向」與「政策面向」2面向探討,在「憲法面向」探討之問題為「考績丙等強制比例淘汰,涉及公務人員基本權,是否符合憲法要求?」,以「法律明確性原則」、「比例原則」及「正當法律程序原則」等3變項探討,另在「政策面向」探討之問題為「考績丙等強制比例淘汰之制度應如何設計,才是妥善的公共政策?」,以「臺灣政治情勢分析」、「全球化分析」、「外國立法例比較」及「考丙救濟實務分析」等4變項探討。
經探討分析後本研究發現,在憲法面向「考績丙等強制比例淘汰」尚符憲法要求,但因各界仍存有爭議,為凝聚共識、降低疑慮,宜提高合憲性;在政策面向,從「臺灣政治情勢分析」,朝野立委、中央或地方政府、公務人員等相關行為者介入並影響政策,非表象所見,其實隱含汲取政經之目的;從「全球化分析」,考績改革方案有回應全球化之影響,並有全球化的視野與思惟,但仍有不足之處,可予調整補充;從「外國立法例比較」,我國考績改革方案,宜參考外國立法例,「著重於平時考核」、「提高考績獎勵功能」、「強化考績救濟機制」、「增訂強制考丙比例」、「提高考績分權化功能」及「提高考績發展性功能」;從「考丙救濟實務分析」,保訓會對嚴重影響受考人權利之考績丙等救濟案,係採「低密度」審查,而考績改革方案之救濟保障配套機制尚不足,有補強空間。
本研究並就探討發現提出研究建議,在「憲法面向」本研究建議,「提高考丙強制比例之文義明確度」、「強化立法目的是迫切重要公益之說理」、「強化考丙程序保障」。在「政策面向」本研究建議,回應臺灣政治情勢之制度設計,包括「掌握『對的』時機提案,俾與政經環境同步發展」、「回應相關行為者的政策意見」、「加強資訊流通,促進良性溝通」;回應全球化下政經變遷之制度設計,包括「強化考績獎優之激勵機制」、「團體績效評鑑標準分權化」、「發揮考績發展性功能」;參考外國立法例之制度設計,包括「重視平時考核」、「增強考績獎勵措施」、「宜維持考丙強制淘汰制度」、「宜再強化績效評核之分權化」、「宜再強化考績發展性功能」;強化考丙救濟之制度設計,本研究建議,第3次考績丙等強制淘汰處分,以「實地訪查」及「召開審查會」方式查證事實,第2次考績丙等降級或減俸處分時,則以「召開審查會」方式審理,是否「實地訪查」得由保訓會審酌必要性決定,第1次考績丙等留原俸級處分時,是否「實地訪查」或「召開審查會」,則均由保訓會審酌必要性決定之,並建議保訓會修正「公務人員保障法」相關規定。其他研究建議,包括「考丙救濟之『言詞辯論』程序宜調整限縮」及「考丙救濟宜增設替代性程序」。


Examination Yuan proposed a Draft Amendment of the Civil Service Performance Rating Act. Examination Yuan used mandatory percentage appraisal C class elimination as a way to enhance 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 and improve organization performance. However, the community has questions about the constitutionality of mandatory percentage appraisal C class is indefinite, may violate the principle of legal certainty, exclusionary different factions tool, and concerns about the level or new employees of priority appraisal Performance appraisal C clas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understand its constitutional doubt and expects its institutional design is a proper public policy.
This study is divided into constitution-oriented and policy-oriented perspectives. Constitution-oriented perspectives is to explore whether it violates the constitutional human rights guarantees public service issues. Study is based on“principle of legal certainty”and“principle of proportionality”and“due process principles”.Policy-oriented perspectives is to explore whether It should be how to design institutional, is a proper public policy. Study is based on“Taiwan''s political analysis of the situation”and “globalization analysis”and“comparison of foreign legislative cases”and“performance appraisal C class relief to practice analysis”.
The study found out that on the constitution-oriented perspective, mandatory percentage appraisal C class meets constitutional requirements. The controversy remains so it is appropriate to raise the constitutionality to reduce the debate. On the policy-oriented perspective, analyzed from the political status in Taiwan, legislators, civil servants from central or governments intervened to influence the policy; as a result, other purposes about politic of economy are potential. Analyzed from globalization appraisal reform program is to respond the impact of globalization with globalized view and thinking; still it needs to be adjusted. Compared with legislative cases in other nations, we need to refer other cases to emphasize on normal performance check, to raise the performance-rewarding function, to strengthen performance remedy mechanism, to revise and augment forcing proportion of mandatory percentage appraisal C class, to enhance performance authorized function, and to raise the development function in Taiwan needs. Analyzed from practical Performance appraisal C class relief system, relief to authority has a serious impact on the right of assessee on performance appraisal C class relief. Assessed with low level lenient review, there is still more room for relief to guarantee.
This study proposed some suggestions. On constitution-oriented perspective, we can try to raise literal meaning clarity of mandatory percentage appraisal C class, to strengthen the speaking of that emphasizing law making is important public interest, to strengthen procedural safeguards of mandatory percentage appraisal C class. On policy-oriented perspective, we can try to respond to the system design of political status in Taiwan, including proposing at the right time in order to develop with politic and economy, responding the policy opinions, strengthening the rewarding performing good mechanism, decentralization on group performance assessment, elaborating then performance developing function. Learned from law cases in other nations, we can consider emphasizing on normal performance check, strengthening performance-rewarding actions, maintaining mandatory percentage appraisal C class, strengthening decentralization on performance review, strengthening performance development fuction. As for the system design of strengthening relief system of mandatory percentage appraisal C class, it is proper to verify the fact by field checking or holding the examination meeting when it comes to the third time for mandatory percentage appraisal C class.About the second time for demote or salary reduction of mandatory percentage appraisal C class, it is appropriate to hold the examination meeting. Relief to authority decides if it needs to assessed by field checking. Relief to authority decides if it needs to assessed by field checking or holding the examination meeting, when it comes to the first time is not to increase salaries. Also, we would suggest relief to authority adjust the regulations of legal protection of civil servants. Other suggestions include shrink oral debate procedure of performance appraisal C class relief and additional alternative procedures of performance appraisal C class relief .


目 次

口試委員會審定書………………………………………………………ⅰ
謝辭………………………………………………………………………ⅱ
中文摘要…………………………………………………………………ⅲ
英文摘要…………………………………………………………………ⅴ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4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5
第四節 研究途徑、研究方法與研究範圍 ……………………………8
第二章 考績丙等強制比例淘汰制度之沿革與版本比較……………19
第一節 舊制……………………………………………………………19
第二節 現制……………………………………………………………26
第三節 考績改革方案…………………………………………………35
第四節 考績改革方案引發之爭議……………………………………44
第五節 相關研究………………………………………………………47
第三章 考績丙等強制比例淘汰規定之憲法要求……………………63
第一節 考績丙等強制比例淘汰規定對公務人員基本權之干預……63
第二節 考績丙等強制比例淘汰規定之法律明確性原則要求………87
第三節 考績丙等強制比例淘汰規定之比例原則要求……………101
第四節 考績丙等強制比例淘汰規定之正當法律程序原則要求…131
第四章 考績丙等強制比例淘汰之制度設計………………………155
第一節 回應臺灣政治情勢之制度設計……………………………155
第二節 回應全球化下政經變遷之制度設計………………………176
第三節 參考外國立法例之制度設計………………………………201
第四節 強化考績丙等救濟之制度設計……………………………239
第五章 研究發現與研究建議………………………………………257
第一節 研究發現……………………………………………………257
第二節 研究建議……………………………………………………271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建議…………………………………282
參考文獻………………………………………………………………285
附錄 ……………………………………………………………………299
附錄一 各界之意見及考試院之回應……………………………299
附錄二 公務人員考績法修正草案………………………………310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一、專書
丘昌泰等,2001,《政策分析》,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行政局人事行政總處,2008,《日本地方公務員人事法令彙編》,臺北:行政局人事行政總處。
朱浤源,2002,《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臺北:正中書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沈宗瑞等譯,2001,《全球化大轉變》,臺北:韋伯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呂育誠等人譯,2000,《公共行政學:管理、政治、法律觀點》,臺北: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譯自David H. Rosenbloom,1983,“Public Administration:Understanding Management,and Politics,and Law In the Public Sector”。
李建良,2000a,〈基本權利之構成及思考層次〉,《憲法之理論與實踐(二)》,臺北: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李建良,2000b,〈自由、人權與市民社會〉,《憲法之理論與實踐(二)》,臺北: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李震山,2003,〈程序基本權之建構與落實〉,臺灣行政法學會「行政程序之檢討:傳播行政之爭訟」,臺北:元照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李惠宗,2009,《憲法要義》,臺北:元照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宋學文,2003a,〈非政府組織在全球治理中之角色:一個政治學的觀點〉,載於范麗珠主編全球化下的社會變遷與非政府組織(NGO),上海:上海人民大學出版社。
林子儀,2002,〈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臺北:元照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吳文程,2008,《政黨與選舉概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周志宏,2003,〈政府再造與公務人員資遣制度〉,《公務員法與地方制度法》,臺北:臺灣行政法學會。
吳定,2003,《公共政策》,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林紀東,1970,《中華民國憲法逐條釋義第1冊》,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吳庚,2004,《憲法的解釋與適用》,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吳庚,2005,《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林明鏘、蔡茂寅,2006,〈公務員法〉,《行政法上冊》,臺北:元照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俞可平主編,2003,《全球化:全球治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施能傑,1999,《美國政府人事管理》,臺北:商鼎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施能傑等,2001,〈公務人員淘汰機制之研究〉,臺北:考試院研究發展委員會專題研究報告彙編(四) 。
姜悌文,1997,〈行政法上之明確性原則〉,《行政法之一般法律原則(二)》,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胡佛,1998,《政治變遷與民主化》,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荊知仁,1993,《美國憲法與憲政三版》,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徐有守,2007,《考銓制度》,臺北:臺灣商務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翁岳生,1982,〈論特別權力關係之新趨勢〉,《行政法與現代法治國家》,臺北:作者。
翁岳生,1994,《法治國家之行政法與司法》,臺北:月旦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翁岳生,2000,〈憲法解釋與人民自由權利之保障〉,《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第二輯)》,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許立一,2003,〈新公共行政的再現與新詮:黑堡宣言的主張(下)〉,《行政學(一)》,臺北:空中大學。
許宗力,2005,〈違憲審查程序之事實調查〉,《民主、人權、正義-蘇俊雄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臺北:元照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許宗力,2007a,〈比例原則與法規違憲審查〉,《法與國家權力(二)》,臺北:元照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許宗力,2007b,〈基本權利國庫行為之限制〉,《法與國家權力(二)》,臺北:元照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許宗力,2007c,〈違憲審查程序之事實調查〉,《法與國家權力(二)》,臺北:元照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許宗力,2007d,〈權力分立與機關忠誠-以德國聯邦憲法法院裁判為中心〉,《法與國家權力(二)》,臺北:元照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許南雄,2010,《各國人事制度-比較人事制度》,臺北:商鼎數位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曹俊漢,2003,〈公共行政全球化的意涵及其發展〉,《行政管理論文選輯第十七輯》,臺北:銓敘部。
曹俊漢,2009,《全球化與全球治理》,臺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陳新民,2002a,《中華民國憲法釋論四版》,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陳新民,2002b,〈論憲法人民基本權利的限制〉,《憲法基本權利之基本理論(上)》,臺北:元照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陳義彥及陳景堯等人譯(原著David Marsh and Gerry等),2009,《政治學方法論與途徑》,臺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傅肅良,1994,《考銓制度》,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許濱松,2001,《各國人事制度(全)》,臺北:華視空中大學附設專科學校。
葉俊榮,2004,〈全球化對行政法的挑戰──從行政法人的建制談起〉,《法治與現代行政法學-法治斌教授紀念論文集》,元照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湯德宗,2000,〈違憲審查正當性理論〉,《權力分立新論》,臺北:元照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湯德宗,2001,《行政程序法論初版二刷》,臺北:元照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湯德宗,2009,〈違憲審查基準體系建構初探-階層式比例原則的構想〉,《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六)》,臺北: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籌備處。
黃錦堂,2002,〈行政程序法理念與重要釋義問題之研究〉,《當代公法論(中)-翁岳生教授七秩誔辰祝夀論文集》,臺北:元照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黃錦堂,2007,〈論當前的行憲政策與憲法解釋〉,《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第五輯】》,臺北: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籌備處。
張潤書,2004,《行政學》,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楊戊龍,2004,〈正當法律程序與文官工作權保障〉,臺北: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鄭玉波, 2006,《法學緒論》,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蔡良文,2003,《人事行政學—論現行考銓制度》,臺北:五南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蔡良文,2010,〈個人考績與團體績效評比扣合相關學理與作法之研析〉,《考試院八十週年慶變革中的文官治理國際研討會會議實錄》,臺北:考選部。
蔡震榮,1999,《行政法理論與基本人權之保障》,臺北:五南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蕭文生譯,1991,〈關於「職業自由(工作權)」之判決〉,《西德聯邦憲法法院裁判選輯(一)》,臺北:司法院。譯自Cf.Casebook Verfassungsrecht,2.Aufl.,Munechen,1991,S.270f-f。
蕭全政,2006,《政治與經濟的整合》,新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二、期刊
江明修,2003,〈以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推動政府再造〉,《T&D飛訊》。
朱武獻,2003,〈公務人力績效管理制度〉,《T&D飛訊》。
李英毅,2000,〈法律明確性原則〉,《法政學報》。
李昭賢,2011,〈公務人員考績制度變革後考績丙等救濟程序興革之芻議〉,《人事行政》。
李建良,1999,〈行政程序法與正當法律程序〉,《憲政時代》。
李建良,2000c,〈論立法裁量之憲法基礎理論〉,《憲政時代》。
李建良,2000d,〈析論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491號解釋〉,《臺灣本土法學雜誌》。
李震山,2000,〈行政法意義下之法律明確性原則〉,《月旦法學雜誌》。
李震山,2004,〈程序基本權〉,《月旦法學教室》。
何展旭、黃錦堂,2011,〈公務人員考績三丙強制退休或資遣處分合憲性之分析〉,《全國律師》。
李惠宗,2003,〈憲法工作權保障系譜之再探一以司法院大法官解釋為中心〉,《憲政時代》。
邱華君,2001,〈公務人員之行政責任〉,《人事行政月刊》。
宋學文,2001,〈全球化與全球治理對我國公共政策研究之影響:並兼論此影響在兩岸關係研究之意涵〉,《中國大陸研究》。
宋學文,陳鴻基,2002,〈從全球化探討網際網路時代的政策管理〉,《資訊管理學報》。
宋學文,2003b,〈非政府組織(NGOs)在全球治理中之機會與限制:一個政治學的觀點〉,《中國行政評論》。
宋學文,2004,〈全球化與全球治理之互動之模型分析:以人文與社會科學之「科際整合」為例〉,《理論與政策》。
吳泰成,2010,〈我國文官績效管理的回顧與前瞻〉,《人事行政季刊》。
吳庚,1990,〈論憲法解釋〉,《法令月刊》。
吳庚,1998,吳庚教授於顧忠華主持之「合法性與正當性研討會」之發言,《當代月刊》。
林明鏘,2010,〈公務人員2010年考績法修正草案與制度基本問題〉,《月旦法學雜誌》。
施能傑,2006,〈文官體系能力與政府競爭力: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觀點〉,《東吳政治學報》。
翁岳生,1996,〈大法官關於人身自由保障之解釋〉,《月旦法學雜誌》。
陳光榮,2007,〈從人力資源企業化及授權賦能談公部門行政效率之提昇〉,《研習論壇月刊》。
許宗力,1999,〈基本權程序保障功能的最新發展─評司法院釋字第488 號解釋〉,《月旦法學雜誌》。
許宗力,2002,〈基本權的功能〉,《月旦法學教室》。
許宗力,2003,〈基本權的保障與限制(上)〉,《月旦法學教室》。
許育典,2003,〈法治國〉,《月旦法學教室》。
陳怡如,2005,〈析論比例原則違憲審查標準之本土化〉,《白沙人文社會學報》。
曹俊漢,2004,〈兩岸公務人員對全球化議題的認知調查分析〉,《理論與政策》。
陳淳文,2004,〈「三一九槍擊事件相特別調查委員會條例」釋憲案鑑定意見書:實體爭點部分〉,《臺灣本土法學雜誌》。
陳清秀,2010,〈公務人員考績法修正草案強制考列丙等比例之商榷〉,《臺灣法學雜誌》。
陳慈陽,2003,〈論司法院大法官解釋對於基本權保障之理論發展〉,《月旦法學雜誌》。
陳敏,1984,〈所謂特別權力關係中之行政爭訟權〉,《憲政時代》。
陳愛娥,2002,〈如何明確適用「法律明確性原則」?〉,《月旦法學雜誌》。
陳愛娥2004,〈正當法律程序與人權之保障─以我國法為中心〉,《憲政時代》。
葉子誠,2010,〈公務人員考績法的草案與考列丙等爭議問題〉,《空中法學教室》。
張四明,2010,〈公務人員考績制度改革評議〉,《人事行政》。
張志偉,2008,〈比例原則與立法形成餘地-由法律原則理論出發〉,《中正大學法學集刊》。
黃昭元,2000 ,〈立法裁量與司法審查〉,《憲政時代》。
黃昭元,2001 ,〈「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的合憲性一司法院釋字第485號解釋評析〉,《臺灣本土法學雜誌》。
黃昭元,2004,〈憲法權利限制的司法審查標準:美國類型化多元標準模式的比較分析〉,《臺大法學論叢》。
葉俊榮,1997,〈環境行政的正當法律程序〉,《臺大法學叢書(七六)》。
湯德宗,1999,〈論憲法上的正當法律程序〉,《憲政時代》。
湯德宗,2004,〈具體違憲審查與正當程序保障-大法官釋字第535號解釋的續構與改造〉,《憲政時代》。
湯德宗,2011,〈論訂定考績丙等比例並命資退之合憲性-公務人員考績修正草案改進芻議〉,《法令月刊》。
黃錦堂,1999a,〈論行政程序法之理念與行政程序之類型〉,《月旦法學雜誌》。
黃錦堂,2010a,〈考績法修正草案的爭議與展望〉,《臺灣法學雜誌》。
黃錦堂,2011a,〈我國特別權力關係的新定向─釋字第653、654與684號解釋之發展〉,《法令月刊》。
黃錦堂,2011b,〈變動時代之公務人員基準法草案〉,《公務人員月刊》。
楊日然,1984,〈我國特別權力關係理論之檢討〉,《臺大法學論叢》。
劉廷揚,2010,〈落實「公務人員考績法修正案」方案建議-一個個案討論〉,《公務人員月刊》。
廖義男,2011,〈夏蟲語冰錄(二十九)公務人員考績法之修正〉,《法令月刊》。
蔡良文,2005,〈論績效考核與淘汰機制之建立與變革〉,《考銓季刊》。
蔡良文,2006,《論公務人員懲戒與懲處之關係與發展》,《人事行政月刊》。
蔡秀涓,2007,〈政府主管如何看待績效不佳員工〉,《政治科學論叢》。
蔡茂寅,2000,〈比例原則的界線與問題性〉,《月旦法學雜誌》。
蔡相廷,2010,〈歷史制度主義的興起與研究取向-政治學研究途徑的探討〉,《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
蕭文生,2010,〈行政處分明確性之要求〉,《月旦法學雜誌》。
蕭全政,2004,〈經濟發展與臺灣的民主化〉,《臺灣民主季刊》。
三、論文
王啟宗,2010,〈文官淘汰機制之改革與公務人員權利保障-從公務人員考績制度談起〉,臺南:臺南大學經營與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美櫻,2010,〈公務人員考績輔導及退場機制之研究-管理的觀點〉,臺北: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世珍,2001,〈公務人員保障制度之理論與實際〉,臺北:臺北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洪國平,1998,〈中華民國公務人員考績制度之研究〉,臺北: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姬長城,2009,〈從公法上職務關係論考績丙等條件之法制化〉,臺北: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盛子龍,1989,〈比例原則作為規範違憲審查之準則一西德聯邦憲法法院判決及學說之研究〉,臺北: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世榮,2006,〈我國公務人員考績制度之研究:理論、法制及實務〉,臺北: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陳炫妙,2005,〈我國公務人員保障制度之研究〉,臺北: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炳華,2009,〈從法制觀點論我國公務人員之考績淘汰與保障制度〉,臺南:南台科技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曹瑞泰,2008,〈現代日本國家公務員的任用制度與其改革研究〉,中國政治學會年會暨「2008:變局與挑戰」學術研討會論文。
黃金益,2004,〈我國傳播、通信及資訊機關組織與作用法統合之研究〉,臺北: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湯德宗,1981,〈公務員之權利保障與身分保障〉,臺北: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錦堂,1999b,〈大法官會議釋憲功能對立法過程之影響〉,「邁向二十一世紀的立法院─新國會、新規範、新挑戰」研討會論文,臺北:國家政策研究院。
黃錦堂,2012,〈全球化的挑戰與臺灣行政法之回應〉,2012年東亞行政法學會第10屆國際學術大會論文,韓國首爾,6月9-10日。
董天傑,2007,〈台灣國家公園政策之政經分析:1949-2006〉,臺北: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關中,2010a,〈從政策過程說明公務人員考績改革〉,「公共事務治理個案研究與個案教學研討會論文」,臺北:政治大學。
蘇彥圖,1998,〈立法者的形成餘地輿違憲審查-審查密度理論的解析與檢討〉,臺北: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四、政府發布資訊
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2013,〈保訓統計〉,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網站,http://www.csptc.gov.tw/,造訪日期:2013年5月14日。
立法院,2010,〈立法院第7屆第5會期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公務人員考績法修正草案」公聽會會議紀錄(5/10)〉,立法院網站,http://www.ly.gov.tw/,造訪日期2011年7月1日。
立法院,2011,〈立法院公報第99卷第14期院會紀錄〉,立法院網站,http://www.ly.gov.tw/,造訪日期2011年7月1日。
行政院,2010,〈行政院院會第3187次會議紀錄(3/18)〉,行政院網站,http://www.ey.gov.tw/,造訪日期2011年7月1日。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12,〈整合服務效能躍升方案〉,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網站,http://www.rdec.gov.tw/,造訪日期2013年3月29日。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13,〈當前經濟情勢〉,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網站,http://www.cepd.gov.tw/,造訪日期2013年4月27日。
余致力,2003,〈公務人員考績制度改進之研究〉,考試院研究發展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
林大侯等,2004,〈運用國家競爭力評比指標強化施政績效管理〉,台灣綜合研究院,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印。
林建甫、劉明德,2009,〈我國因應全球金融海嘯之策略與檢討政策建議〉,總統府委託研究案。
彭錦鵬及劉坤億,2009,〈我國公務人力資源改革方向之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案。
銓敘部,2010,〈發布網路新聞(10/5)〉,銓敘部網站,http://www.mocs.gov.tw,造訪日期2011年7月5日。
銓敘部,2012,〈考試院審議通過公務人員考績法修正草案〉,10/18, http://www.mocs.gov.tw/pages/detail.aspx?Node=38&Page=3727&Index=1,造訪日期:2013年2月25日。
關中,2009,〈「行政院人事主管會報」致詞資料〉,考試院網站,http:/www.exam.gov.tw/,造訪日期2011年7月7日。
關中,2010b,〈考試院新春記者會〉,中央社網站,http://www.cna.com.tw/,造訪日期2010年7月7日。
五、新聞報導
大紀元新聞,2010,〈政治新聞(4/5)〉,大紀元新聞網站,
http://www.epochtimes.com,造訪日期2010年6月8日。
方儉,2012,〈送公務員的感恩節「烤雞」〉,蘋果日報網站,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forum/20121022/34590018/,造訪日期:2012年10月22日。
今日新聞,2010,〈政治新聞〉,今日新聞網站,http://www.nownews.com/,造訪日期2010年6月8日。
中央社,2010,〈國內政治新聞〉,中央社網站,http://www.cna.com.tw/,造訪日期2010年6月8日。
中央社,2012a,〈公務人員協會:反對丙等設比例〉,中央社網站,
http://www.cna.com.tw/,造訪日期2013年2月25日。
中央社,2012b,〈公務員協會反對考績丙訂比例,國內政治新聞〉,中央社網站,
http://www.cna.com.tw/,造訪日期2013年2月25日。
中央社,2012c,〈審考績法,朝野立委盼明確化〉,中央社網站,
http://www.cna.com.tw/,造訪日期2013年2月25日。
中央廣播電臺,2010,〈採訪報導(3/24)〉,中央廣播電臺網站,
http://news.rti.org.tw/,造訪日期2011年7月1日。
公共電視,2012,〈協會籲明訂考績規範 勿設丙等下限〉,公共電視新聞網,
http://www.pts.org.tw/,造訪日期2013年2月25日。
中時電子報,2010,〈政治新聞〉,中時電子報網站,http://news.chinatimes.com/,造訪日期2011年7月1日。
中時電子報,2012a,〈立院不買帳,考績法本會期通過無望〉,中時電子報網站,http://news.chinatimes.com/,造訪日期2013年2月1日。
中時電子報,2012b,〈考績丙等3%復活 關中力挺改革〉,中時電子報網站,http://news.chinatimes.com/,造訪日期:2013年2月25日。
中廣新聞,2010,〈政治新聞(3/31)〉,中廣新聞網站,http://www.bcc.com.tw/,造訪日期2010年5月6日。
中廣新聞,2012,〈公務員考績3%丙等,關中:機率僅百萬分之27〉,中廣新聞網站,http://www.bcc.com.tw/,造訪日期:2012年10月22日。
自由時報,2012a,〈考丙修法卡住關中嘆「有心栽花花不開」〉,自由時報電子報網站,http://www.libertytimes.com.tw,造訪日期2012年12月21日。
自由時報,2012b,〈試院草案 公務員考丙 縮為1- 3%〉,自由時報電子報網站,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oct/19/today-fo1-5.htm,造訪日期:2013年2月25日。
自由時報,2012c,〈公務員爭尊嚴 促刪丙等3%條文〉,自由時報電子報網站,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oct/20/today-fo6.htm,造訪日期:2013年2月25日。
東森新聞,2012,〈考績法改革增配套 公務員10年吃3丙淘汰!〉,東森新聞網站,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1019/116419.htm#ixzz2BQPBJTpp,造訪日期:2013年2月25日。
聯合報,2010a,〈考績一優或二甲抵銷丙等〉,3/12,A2。
聯合報,2010b,〈總統馬英九考績改革做政策指示〉,3/22,A2。
聯合晚報,2010a,〈政治新聞(3/18)〉,聯合新聞網,http://udn.com/NEWS/,造訪日期2011年2月5日。
聯合晚報,2010b,〈政治新聞(4/16)〉,聯合新聞網,http://udn.com/NEWS/,造訪日期2011年2月5日。
聯合晚報,2010c,〈考績丙等比率3%絕大多數的民眾支持〉,3/18,A2。
聯合晚報,2012,〈周一審考績法,立院打托延戰〉,12/17。
聯合新聞,2012,〈公務員考績修法 闖關不樂觀〉,10/20,聯合新聞網,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3/7438534.shtml#ixzz2BQNUS5KW,造訪日期:2013年2月25日。
六、網路資料
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及企業管理教育中心,2010,〈公共議題論壇-公務人員績效與提升政府競爭力:從考績法改革談起(4/23)〉,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及企業管理教育中心網站,http://w3.cpbae.nccu.edu.tw/,造訪日期2011年7月1日。
黃錦堂,2010b,〈我國與德國考績制度之比較〉,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網站,http://www.npf.org.tw/,造訪日期:2011年2月5日。
詹中原,2001,〈增進政府效能,提升行政效率〉,突破當前經濟困境座談會,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主辦,http://www.old.npf.org.tw/,造訪日期2013年3月29日。
彰化縣公務人員協會,2010,〈全國公務人員協會致馬總統陳情書〉,彰化縣公務人員協會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造訪日期2011年7月1日。
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2010,〈公共議題論壇-公務人員考績制度改革(6/10)〉,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網站,http://pa.ntpu.edu.tw/,造訪日期2011年7月3日。
臺灣大學,2010,〈公共論壇-怎樣的考績制度能提振行政效率及公務人員士氣座談會(4/21)〉,臺灣大學公共論壇網站,http://ntuvpadmin.blog.ntu.edu.tw/,造訪日期2011年7月3日。
七、其他
黃錦堂,2010c,〈關於政府體制與權力分立之解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第9屆政府與公共事務組碩士在職專班公法專題上課講義。
貳、西文部分
First, the book
Brown, Seyom,1992,.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a Changing Global System: Toward a Theory of World Polity, Boulder, CO: Westyiew Press。
Dunn, W.N.,1994, “Public Policy analysis:An introduction(2nd ed.)”,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
Giddens, Anthony,1990,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Jansson, B.S.,2003, “Becoming an Effective Policy Advocate(4th ed.)”,C.A:Brooks。
John W. Kingdon,1984, “Altenatives, and Public Policies”,Agendas,Boston:Little Brown。
Modelski, George, 1972, Principles of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Free Press.
Starling, Grover. 1988. Strategies for Policy Making. Chicago, IL:The Dorsey Press.
W.L.Renfro,1993,“Issue Management in Strategic Planning”,London:Quorum Books.
Second, periodicals
Berger, Suzanne,2000. Globalization and politics, Annual Review of Polilical Sciences, 3: 43-62。
May, Peter J. 1986. “Politics and Policy Analysis.”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101 (1): 109-25.
March, J. G., & Olsen, J.,1984,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Organisational factors in political lif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78, 734-749.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蕭全政,2004,〈經濟發展與臺灣的民主化〉,《臺灣民主季刊》。
2. 蔡良文,2006,《論公務人員懲戒與懲處之關係與發展》,《人事行政月刊》。
3. 蔡茂寅,2000,〈比例原則的界線與問題性〉,《月旦法學雜誌》。
4. 蔡良文,2005,〈論績效考核與淘汰機制之建立與變革〉,《考銓季刊》。
5. 黃錦堂,2011b,〈變動時代之公務人員基準法草案〉,《公務人員月刊》。
6. 劉廷揚,2010,〈落實「公務人員考績法修正案」方案建議-一個個案討論〉,《公務人員月刊》。
7. 黃錦堂,2010a,〈考績法修正草案的爭議與展望〉,《臺灣法學雜誌》。
8. 黃錦堂,2011a,〈我國特別權力關係的新定向─釋字第653、654與684號解釋之發展〉,《法令月刊》。
9. 黃錦堂,1999a,〈論行政程序法之理念與行政程序之類型〉,《月旦法學雜誌》。
10. 湯德宗,2011,〈論訂定考績丙等比例並命資退之合憲性-公務人員考績修正草案改進芻議〉,《法令月刊》。
11. 湯德宗,1999,〈論憲法上的正當法律程序〉,《憲政時代》。
12. 湯德宗,2004,〈具體違憲審查與正當程序保障-大法官釋字第535號解釋的續構與改造〉,《憲政時代》。
13. 黃昭元,2001 ,〈「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的合憲性一司法院釋字第485號解釋評析〉,《臺灣本土法學雜誌》。
14. 張四明,2010,〈公務人員考績制度改革評議〉,《人事行政》。
15. 陳清秀,2010,〈公務人員考績法修正草案強制考列丙等比例之商榷〉,《臺灣法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