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孔繁鐘(編譯)(2007)。Dsm-Iv-Tr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第四版。臺北:合記圖書。
王文科、王智弘(2008)。教育研究法:研究與方法。第十二版。臺北:五南。
王琄(2002)。愛上表演課。臺北:幼獅。
江映碧(2001)。動作分析與記錄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行政院衛生署(2008)。身心障礙等級。
何華國(2002)。特殊兒童心理與敎育。臺北:五南。
吳佳蓉(2008)。戲劇人生-應用戲劇活動在國中資源班語文教學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吳明隆(2001)。教育行動導論: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
李翠玲、劉淑英、黃澤洋(2009)。智能障礙兒童創造性舞蹈教學之初探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特教中心。
林玫君(譯)(1994)。創作性兒童戲劇入門(原作者:Wills, B. S.)。臺北:心理。
林玫君(2005)。創造性戲劇理論與實務教室中的行動研究。臺北:心理。
林玫君、林珮如(譯)(2010)。創作性兒童戲劇進階:教室中的表演藝術課程(原作者:Wills, B. S.)。臺北:心理。
林寶貴(2002)。語言障礙與矯治。臺北:五南。
林寶貴編(2008)。特殊教育理論與實務。臺北:心理。
孟瑛如(2012年8月10日)。社交技巧分組法,幫助情障生融入群體。國語日報特教專欄。取自http://www.mdnkids.com/specialeducation/detail.asp?sn=862。
侯禎塘、詹蔭禎、張雅惠(2009)。運用創作性戲劇與國小自足式特教班兒童之情緒教育研究。特殊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情緒障礙與兒童藝術治療」論文集。臺中: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區曼玲(譯)(1998)。劇場遊戲指導手册(原作者:Spolin, V.)。臺北:書林。
郭靜晃(譯)(2000)。兒童遊戲:兒童發展觀的詮釋(原作者:Hughes, Fergus P.)。。臺北:洪葉文化。洪光遠等(譯)(1998)。戲劇治療-概念、理論與實務(原作者:Landy, R.)。臺北:心理。
姚一葦(1992)。戲劇原理。臺北:書林。
施顯銓(1995)。嚴重行為問題的處理。臺北:五南。
胡心慈(2005)。由認知角度比較自閉症兒童、一般兒童及智障兒同之遊戲表現。國立臺南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頁103-120。張心盈(2006)。戲劇活動技巧應用於國小智能障礙學童社會技巧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特殊教育系,臺南。張曉華(2002)。國民中小學表演藝術戲劇課程與活動教學方法。國民中小學戲劇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張曉華(2004)。教育戲劇理論與發展。臺北:心理。
張曉華(2007)。創作性戲劇教學原理與實作。臺北:成長基金會。
張曉華(2011)。能力指標轉化為教學評量與實作以表演藝術教學為例。2011年「藝術與人文領域之課程評鑑與教學評量」學術研討會。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張曉華(主編)(2008)。表演藝術120節戲劇活動課: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領域表演藝術教學現場執教手冊。臺北:書林。
張德銳(主編)(2007)。教育行動研究-實務手冊與理論介紹。臺北:智勝文化。
教育部(2011)。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於認知功能嚴重缺損學生之應用手冊。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2)。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標準。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2年2月28日)。教育部特殊教育通報網。取自http://www.set.edu.tw/。
教育部特殊教育工作小組(2003)。特殊教育統計年報。臺北:教育部。
曹純瓊(1994)。自閉症兒與敎育治療。臺北:心理。
梁培勇(1995)。遊戲治療理論與實務。臺北:心理。
許天威、徐享良、張勝成(2006)。新特殊教育通論。臺北:五南。
郭為藩(2007)。特殊兒童心理與敎育。臺北:文景。
陳仁富(2002)。創作性戲劇的課程設計與實踐。國民中小學戲劇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陳仁富(譯)(2010)。透視戲劇:戲劇教學實作指南(原作者:Neelands, Jonothan)。臺北:心理。
陳惠邦(1998)。教育行動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陳榮華(2001)。智能不足硏究。臺北: 師大書苑。
陳龍安(2006)。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第六版。臺北:心理。陳麗如(2007)。身心障礙學生教材教法。初版。臺北:心理。
陸澤聿(2011)。智能障礙者戲劇教育課程與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臺南。彭勇文(2012)。味匣子在中學教師情緒團體輔導中的應用。2012兩岸三地戲劇療癒研討會。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鈕文英(2003)。啟智教育課程與教學設計。臺北:心理。
鈕文英(2009)。身心障礙者的正向行為支持。臺北:心理。
黃光慧(2010)。輔助溝通系統介入對提升無口語國中智能障礙學生語言表達能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身心障礙與輔助科技研究所,花蓮。黃榮真(2008)。特殊需求學生音樂教學活動系列教材。臺北:心理。
楊喬羽(2003)。創作性戲劇團體輔導對普通班身心障礙學生人際關係與自我概念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台東。廖順約(2006)。表演藝術教材教法。臺北:心理。
廖順約(2009)。表演藝術教學的基本概念與理論。藝術與人文第一階段教學參考手冊。臺北: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臺北市政府(2012)。臺北100學年度國民中學身心障礙新生暨在校生鑑定安置實施計畫。臺北:教育局。
趙自強、徐琬瑩(2002)。戲法學校。臺北:幼獅。
陳仁富(譯)(2002)。即興表演家喻戶曉的故事-戲劇與語文教學的融合(原作者:Heinig, R.B.)。臺北:心理。
劉淑美(2009)。主題符號融入創造性舞蹈對亞斯伯格學童之身體動覺智能及人際智能影響之行動研究。臺北立體育學院舞蹈研究所,碩士論文。劉維民(2006)。應用戲劇治療技巧對提升國小資源班ADHD學童社會能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特殊教育學系,臺南。劉靜芳(2006)。戲劇融入教學對提昇啟智學校高職部學生法律常識相關知能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特殊教育學系,臺南。蔡淸田(2002)。敎育行動硏究。臺北:五南圖書。
蔡美華(2008)。行動研究法第二版:教師研究者的指引(原作者:Geoffrey E. Mills)。臺北:學富文化。
鄭鈺清(2010)。「劇」中的交會-創作性戲劇對於國小亞斯柏格症學童社交技巧的改變歷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臺北。盧台華(主編)(2004)。九年一貫課程在特殊教育之應用手冊。教育部。
鄭黛瓊(譯)(1999)。戲劇教學:啟動多彩的心(原作者:Morgan, N. & Saxton, J.)。臺北:心理。
戴宏志(2007)。社會戲劇遊戲訓練對於增進自閉症兒童社交技巧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彰化。英文部分
Cattanach, A. (1996). Drama for People with Special Needs. 2nd ed. London: New York: A&C Black ; Drama Publishers.
Crimmens, P. (2006). Drama Therapy and Storymaking in Special Education. London: Jessica Kingsley.
McCaslin, N. (1984). Creative Drama in the Classroom. N.Y.: Longan.
McCaslin, N. (2006). Creative Drama in the Classroom and Beyond. USA: Pearson Education.
McCurrach, I. & Darnley, B. (1999). Special Talents, Special Needs: Drama for People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London: Philadelphia, Pa: Jessica Kingsley.
O’neill, C. & Lambert, C. (1982). Drama Stucture. London: Hutchinson.
Peter, M. (1995). Making Drama Special: Developing Drama Practice to Meet Special Education Needs. London: David Fulton.
Sherratt, D., & Peter, M. (2002). Developing Play and Drama in Children with 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s. London: David Fulton Publishers.
Viola, A. (1956). Drama with and for Children: An Interpretation of Terms. Educational Theatre Journal, 139-142.
Ward, W. (1930). Creative Dramatics. New York: D.Appleton-Century Company.
Warger, C.L. (1986). Making creative drama accessible to handicapped children. Teaching Exceptional Children, V17(n4), 288–293.
Willett, J. (1974). Brecht on Theatre: The Development of an Aesthetic. 2nd ed. New York: Hill and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