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一)專書
◎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信陽楚墓》,文物出版社,1986年。
◎ 中國書法院主編,《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書法史論叢書.文集 簡帛書
法研究》,榮寶齋出版社,2009年4月。
◎ 王曉光,《秦簡牘書法研究》,榮寶齋出版社,2010年11月。
◎ 西林昭一、陳松長,《新中國出土書跡》,文物出版社,2009年。
◎ 何琳儀,《戰國文字通論》,中華書局,1987年。
◎ 李萍,《書法經緯》,華正書局,1991年。
◎ 李生龍,《墨子讀本》,三民書局,2000年8月。
◎ 李建毛,《楚漢簡帛書典》,湖南美術出版社,1998年1月。
◎ 李零,《簡帛古書與學術源流》,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年7月。
◎ 谷谿,《中國書法藝術 第一卷 先秦》,新華書局,2003年6月。
◎ 宋鎮豪,《中國美術分類全集 中國書法全集 第1卷 先秦秦漢》,文物出
版社,2009年1月。
◎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蘭臺書局,1970年10月。
◎ 胡朴安,《文字學常識》,中華書局,2010年1月。
◎ 徐無聞,《甲金篆隸大字典》,四川辭書出版社,2005年8月。
◎ 徐無聞,《徐無聞論文集》,文物出版社,2003年。
◎ 唐金嶽,《馬王堆帛書書法大字典》,湖南美術出版社,2010年。
◎ 容庚主編,《金文編》,中華書局,2007年9月。
◎ 陳松長,《馬王堆帛書藝術》,上海書店出版社,1996年。
◎ 陳松長,《馬王堆簡帛文字編》,文物出版社,2001年。
◎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1963年。
◎ 陳道義,《書法.裝飾.道古代漢字書法裝飾之道》,文物出版社,2009年7
月。
◎ 郭其家,《中國古代學校》,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5月。
◎ 啟功,《古代字體論稿》,文物出版社,1964年7月。
◎ 陳宗達,《說文解字通論》,北京出版社,1981年10月。
◎ 許進雄,《簡明中國文字學》,中華書局,2009年2月。
◎ 黃文杰,《秦至漢初簡帛文字研究》,商務印書館,2008年2月。
◎ 傅舉有、陳松長,《馬王堆帛漢墓文物》,湖南出版社,1992年。
◎ 黃惇,《秦漢魏晉南北朝書法史》,江蘇美術出版社,2009年。
◎ 湯餘惠,《戰國文字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
◎ 喻燕姣,《湖湘帛書書法選集》,湖南美術出版社,2010年12月。
◎ 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包山墓地整理小組,《包山楚簡》,文物出版社,1991
年。
◎ 裘錫圭,《文字學概要》,商務印書館,1988年。
◎ 萬國鼎,《中國歷史紀年表》,中華書局,2007年6月。
◎ 趙平安,《隸變研究》,河北大學出版社,2009年3月。
◎ 楊寬,《戰國史》(1997年增訂版),臺灣商務印書館,1998年10月。
◎ 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文物出版社,2001年12月。
◎ 熊公哲,《荀子今註今譯》,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9月。
◎ 劉勰,《文心雕龍》,明倫出版社,1970年9月。
◎ 劉國忠,《古代帛書》,文物出版社,2004年12月。
◎ 鄭培亮,《一筆一畫-關於隸書的書寫狀態》,榮寶齋出版社,2011年11月。
◎ 錢存訓,《書於竹帛》,上海書店出版社,2006年3月。
◎ 謝冰瑩等,《新譯四書讀本》,三民書局,2003年5月。
◎ 叢文俊,《中國書法史先秦.秦代卷》,江蘇教育出版社,2009年。
◎ 羅樹寶,《圖說漢字書法五千年》,岳麓書社,2008年7月。
(二)期刊與單篇論文
◎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一九九一年安陽後岡殷墓的發
掘〉,《考古》,1993年第十期。
◎ 池田知久撰,艾蘭、邢文編,〈關於《式法》的發言概要〉,《新出簡帛研究》,
文物出版社,2004年12月。
◎ 吳弘鈞,〈簡帛書為官民書風辨-以戰國時期為例〉,《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書
畫藝術學系 書畫藝術學刊 第13期》,臺灣藝術大學,2012年12月。
◎ 李健民,〈陶寺遺址出土的朱書「文」字扁壺〉,《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文明研
究中心通訊》第一期。
◎ 宋定國,〈鄭州小雙橋遺址出土陶器上的朱書〉,《文物》,2003年第五期。
◎ 林進忠,〈傳李斯刻石文字非秦篆書法實相—戰國秦漢篆隸書法演變的考察〉,《藝術學》研究年報第四期,藝術家出版社,1990年3月。
◎ 林進忠,〈戰國中晚期秦文字的書法體勢辨析〉,《近百年出土書蹟國際學術研
討會論文集》,中華書道學會,2008年11月。
◎ 林進忠,〈古代文字書法制作背景的綜合研究例〉,《一九九三年書法論文
選集》,中華民國書法教育學會,1993年。
◎ 林進忠,〈馬王堆醫簡《十問》的書法字形淺探〉,《第一屆金石書法學術研討
會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1991年6月。
◎ 林進忠,〈曾侯乙墓出土文字的書法研究〉,《出土文物與書法學術研討會論文
集》,中華書道學會,1998年10月。
◎ 河北省文管處,〈河北省平山戰國時期中山國墓葬發掘簡報〉,《文物》,1979
年第一期。
◎ 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馬王堆帛書《式法》釋文摘要〉,《文物》,2000
年第7期。
◎ 陳松長,〈馬王堆帛書《式法》初論〉,簡帛研究文稿,線裝書局,2008年。
◎ 陳松長,〈帛書《陰陽五行》與秦簡《日書》〉,簡帛研究文稿,線裝書局,2008
年。
◎ 陳松長,〈帛書《陰陽五行》甲篇的文字識讀與相關問題〉,《簡帛研究文稿》,
線裝書局,2008年7月。
◎ 陳瑛,〈淺談「寄情人間」展兩方鳥蟲篆印〉,《故宮文物月刊(337期)》,國
立故宮博物院,2011年4月。
◎ 陳信良,〈秦漢墨跡文字演變的考察研究〉,《書畫藝術學刊第十二期》,國立
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院書畫藝術學系,2012年6月。
◎ 齊文濤,〈概述近年來山東出土的商周青銅器〉,《文物》,1972年第五期。
◎ 蔡運章,〈洛陽北窯西周墓墨書文字略論〉,《文物》,1994年第七期。
◎ 韓仲民,〈長沙馬王堆漢墓帛書概述〉,《文物》,1974年第9期。
◎ 鐘志成,〈江陵鳳凰山一六八號漢墓出土一套文書工具〉,《文物》,文物出版
社,1975年第九期。
(三)碩博士論文
◎ 王忠仁,《帛書《戰國縱橫家書》之書法研究》,國立臺灣藝術大學,2009年
6月。
◎ 蕭世瓊,《馬王堆帛書文字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6月。
(四)圖版
◎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信陽楚墓》,文物出版社,1986年。
◎ 西林昭一、陳松長,《新中國出土書跡》,文物出版社,2009年5月。
◎ 宋鎮豪,《中國美術分類全集 中國書法全集 第1卷 先秦秦漢》,文物出
版社,2009年1月。
◎ 山東省博物館,《山東金文集成》(上),齊魯書社,2007年6月。
◎ 翁志飛撰,中國書法院編,〈試論筆製與簡牘書風的內在關係〉,《中國藝術研
究院中國書法院書法史論叢書.文集 簡帛書法研究》,榮寶齋出版社,2009
年4月。
◎ 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撰,文物編輯委員會編,〈馬王堆帛書《式法》釋文
摘要〉,《文物》,文物出版社,2000年第7期,頁85-94。
◎ 陳松長,《馬王堆帛書藝術》,上海書店出版社,1996年。
◎ 陳松長:《馬王堆陰陽五行甲篇》,上海書畫出版社,2000年。
◎ 喻燕姣,《湖湘帛書書法選集》,湖南美術出版社,2010年12月。
◎ 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包山墓地整理小組,《包山楚簡》,文物出版社,1991
年。
◎ 渡邊隆男,《中国法書選1》,株式会社二玄社,1990年11月。
◎ 鄭培亮,《一筆一畫-關於隸書的書寫狀態》,榮寶齋出版社,2011年11月。
◎ 蘇士澍,《中國書法藝術 第二卷 秦漢》,文物出版社,2000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