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份
1.段玉裁 著,《說文解字注》,台北,漢京文化,民76。
2.高行健 著,《沒有主義》,台北,聯經出版,2001。
3.高行健 著,《另一種美學》,台北,聯經出版,2001。
4.蔣勳 著,《美的沉思》,台北,雄獅圖書,1999。
5.余秋雨 著,《藝術創造論》,台北,天下文化,2006。
6.馬自毅 注譯,《新譯人間詞話》,台北,三民書局,2007。
7.吳道文 著,《藝術的興味》,台北,東大圖書,1988。
8.俞劍華 著,《中國繪畫史》,台北,台灣商務,2006。
9.高千惠 著,《當代文化藝術澀相》,台北,藝術家出版,1998。
10.高千惠 著,《日常的誘惑》,台北,藝術家出版,2005。
11.高千惠 著,《藝種不原始》,台北,藝術家出版,2004。
12.張寅德 著,《意識流小說的前驅 普魯斯特及其小說》,台北,遠流出版,1992。
13.Marei Gerken 著 黃添盛 譯,《追憶一回→普魯斯特》,台北,商周出版,2006。
14.Malcolm Bowie 著 廖月娟 譯,《星空下的普魯斯特》,台北,聯經出版,2000。
15.宗白華 著,《美學的散步》,台北,洪範出版,2001。
16.Ginlio Carlo Argan 撰,曾堉等譯,《藝術史學的基礎》,台北,東大書局,1992。
17.陳瓊花 著,《藝術概論》,台北,三民書局,1997。
18.俞劍華 編著,《中國畫論類編》,東華,人民美術出版社,民78。
19.朱光潛 著,《詩論》,台北,漢京文化,民71。
20.林同華 著,《宗白華美學思想研究》,台北,駱駝出版,民76
21.莊子 著,黃錦鋐注譯,《新譯莊子讀本》,台北,三民書局,2006
22.葉朗 著,蔣勳 策劃,《中國美學巨擘》,台北,金楓出版,1987
23.郭因 著,蔣勳 策劃,《先秦至宋繪畫美學》,台北,金楓出版,1987
24.倪再沁 著,《水墨畫講 文人美學與當代水墨的世紀之辯》,台北,典藏雜誌,2005
25.周積寅 編撰,《中國畫論輯要》,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05
26.何懷碩 著,《繪畫獨白》,台北,圓神出版,民7627.李澤厚 著,《美的歷程》,台北,三民書局,民85
28.易國存 著,《中國審美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9.賴賢宗 著,《意境美學與詮釋學》,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民92
30.倪再沁 著,《美感的魅惑》,台北,典藏藝術家,2004
31.蔡友 著,《自在耕耘──蔡友作品解析》,台北,設計家雜誌社,1996
32.趙宇脩 著,《賦筆興:趙宇脩筆墨獨白》,台北,趙宇脩,2010
33.高行健 著,《觀看的內在》,台北,亞洲藝術中心,2005
34.李可染 著,《李可染畫論》,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民74。
35.余培林注譯,《新譯老子讀本》,台北,三民書局,2004。
36.梁鑒江選注,《杜甫詩選》,台北,遠流出版社,民82。
37.倪再沁 著,《水墨畫講 文人美學與當代的水墨世紀之辯》,台北,典藏雜誌,2005。
38. B‧Delfgaauw著,傅佩榮譯,《西方哲學(一九○○~一九五○)》,台北,
業強出版社,民國79年
39.郭建勳,《新譯易經讀本》,台北,三民書局,2003
40.林國芳,《世紀末的氣息─真實、我、我自己:藝術創作過程之藝術理
論研究》,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民88。
41.蘇珊‧朗格著,劉大基等譯,《情感與形式》,台北,商鼎出版社,1991。
42. 葉朗主編,《現代美學體系》,台北,書林出版,1936。
43. 于安瀾編,《畫論叢刊》,北京,人民出版印行,民78。
二、博碩士論文
1.陳佳君,《不遺忘的時光─陳佳君繪畫創作論述》,台北,國立新竹教育
大學,2009
2.曹煜哲,《詩意化的隱約─曹煜哲水墨創作論述》,台北,東海大學,2008
3.孫翼華,《幽微理的象徵:當代水墨創作意象中的陰柔氣質與指涉意涵》,
台北:台灣師範大學,2010
4.曾肅良,《論中國的「虛靜」美學─從中西美學觀念的差異性談中國繪畫
特質》,台北,台灣師範大學
5.葉乃華,《旅行運動與記憶建構─從〈物質與記憶〉及〈追憶似水年華〉
出發》,嘉義,南華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