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王石番(1991)。《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台北,幼獅。
王石番(1999)。《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台北,幼獅。
王洪鈞(2000)。《新聞報導學》。台北,正中。
牛隆光(2009)。《新聞採訪與寫作》。台北,學富文化。
牛隆光(2010)。《如何從事社會科學研究─新聞傳播面向的探討》。台北,唐山。
石文南(2010.08.24)。〈搶救學童英語北市開設激勵班〉。《中國時報》,地方版。
李文瑞(2007)。〈初探台灣英語教育之現況與困境〉。《語文與國際研究》,4,95-107。林慧卿(2010)。《國立科技大學應用英語系學生英語學習策略傾向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林相美(2010.09.26)。〈國小英語激勵班議題郝倡師轉教英語蘇說應全盤分析〉。《自由時報》,要聞版。
邱紹雯(2010.08.24)。〈搶救學童菜英文教局推激勵班〉。《自由時報》,地方版。
洪淑媛(2006)。《提升英語能力政策之研究-以內政部兒童局公務人員為例》。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周韻采、陳俊銘(2011)。《網路輿論意向分析機制之建構與實證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印。
郭美瑜(2010.11.11)。〈我多益成績進步不如中日韓〉。《蘋果日報》,要聞版。
柴松林(1985)。〈報業對社會的回饋〉。《報學》,7:5。教育部(2011)。《臺灣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上網日期:2013/3/1。網址:http://ietw.moe.gov.tw/GoWeb/include/index.php?Page=A-2-1
莊琇閔(2010.08.24)。〈英文激勵班後25%學生免費〉。《聯合報》,地方版。
張武昌(2006)。〈台灣的英語教育:現況與省思〉。《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4:129-144。張武昌、廖美玲、陳秋蘭、游毓玲、葉錫南、周碩貴(2009)。《台灣英語教育政策之檢視:從小學到大學》。台北:文鶴。
張錦弘(2008.11.06)。〈高中生考多益5年爆增24倍〉。《聯合報》,教育版。
張錦弘(2010.11.11)。〈去年多益我亞洲第6 大輸中韓〉。《聯合報》,要聞版。
彭家發(2008)。《進階新聞寫作:理論、分析與範例》。台北:五南。
郭美瑜(2010.11.11)。〈我多益成績進步不如中日韓〉。《蘋果日報》,要聞版。
陳芸芸、劉慧雯譯(2003)。《特新大眾傳播理論》。台北市:韋伯。(原書McQuail, D.〔2000〕.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陳怡靜、胡清暉(2010.11.11)。〈多益成績台灣落後南韓亞洲第6〉。《自由時報》,生活版。
陳美足(2004)。教育部與媒體互動關係之研究-以2004年五個教育新聞議題分析為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陳彥伶、陳婷玉(2008)。〈新自由主義意識形態、社會福利政策與媒體-以全民健康保險政策的報紙再現為例〉。《傳播與管理研究》8(1):3-52。陳姝樺(2008)。《從臺灣英語教育政策以及新媒體環境發展探討大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的現實》。大葉大學應用外語研究所碩士論文。渝美(1995)。〈對教育新聞的看法及建議〉。《師友月刊》,336:34-36。黃榮村(2003)。〈挑戰二○○八:e世代人才培育的策略與願景〉。《研考雙月刊》,27(3):11-20。楊雅茹(2007)。《大學入學方式相關新聞報導之分析》。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論文。楊尚青(2006)。〈開心說故事給朋友聽-談教育新聞發布的認知與策略〉。《北縣教育》,58:19-22。楊惠琪(2010.08.24)。〈教英語北市激勵班救4萬童〉。《蘋果日報》,地方版。
楊惠琪(2011.03.31)。〈我英語能力遠遜日韓〉。《蘋果日報》,要聞版。
詹舒涵(2011)。《死刑新聞報導與評論的框架研究─以台灣四大報為例》。世新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詹健全(2010.07.01)。〈英美電視爭訪英文讓人驚艷〉。《蘋果日報》,體育版。
蔡裕隆(2011.12.08)。〈球后美名不響 《紐時》為妮叫屈〉。《蘋果日報》,體育版。
錢震(2003)。鄭貞銘、張世民、呂傑華增修。《新聞新論》。台北:五南。
臧國仁(1998)。〈新聞報導與真實建構:新聞框架理論的觀點〉。《傳播研究集刊》,3:1-102。臧國仁(1999)。《新聞媒體與消息來源─媒介框架與真實建構之論述》。台北市:三民書局。
劉淑惠(2009)。《中籍幼兒英語教師對幼稚園英語課程實施之觀點》。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鄭貞銘、廖俊傑、周慶祥(2010)。《新聞採訪與寫作》。台北:威仕曼。
戴浩一、林麗菊(2011)。《「我國外語政策之檢討與展望」政策建議書》。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印。
譚以敬(2003)。〈2002年教育政策新聞報導之內容分析〉。《教育研究資訊》,11(2):135-162。蘇彩足(2007)。《「推動大專院校國際化計畫」政策建議書結案報告》。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印。
ETS多益英語測驗(2012)。〈ETS多益測驗台灣區官方網站首頁〉。上網日期:2012/10/1。網址:http://www.toeic.com.tw/
LTTC財團法人語言訓練中心(2012)。〈LTTC財團法人語言訓練中心官方網站首頁〉。上網日期:2012/10/1。網址:http://www.lttc.ntu.edu.tw/
GEPT全民英檢(2012)。〈GEPT全民英檢網官方網站首頁〉。上網日期:2012/10/1。網址:https://www.gept.org.tw/
劍橋英檢(2012)。〈劍橋英檢官方網站首頁〉。上網日期:2012/10/1。網址:http://www.cambridgeesol.tw/
二、英文部分
Gamson, W. A., & Lasch, K. E. (1983). The political culture of social welfare policy.
In S. E. Spiro & E. Yuchtman-Yaar (Eds.), Evaluating the welfare state: Social
and political perspectives (pp. 397-415).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Van Dijk, T. A. (1987). News analysis: Case studies of international and national news in the press.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Woo, J. (1994). Different frames and the same mechanism: Comparing TV news
coverage of the 1987 and 1992 Korean presidential election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CA convention, Sydney: Austral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