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資料
一、專著
三木稔。《日本樂器法》。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
朱秋華。《西方音樂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杜亞雄。《中國民族基本樂理》。北京:中國文連出版社,1995。
---------。《中國傳統樂理教程》。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
李星、李淼。《唐詩三百首解析》。臺南:大行出版社,2000。
李夢生。《絕句三百首詞典》。上海:漢語大辭典出版社,2002。
袁靜芳。《民族器樂》。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7。
---------。《中國傳統音樂概論》。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0。
孫憶南。《流行音樂的文化》。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04。
修海林、李吉提、張大勝。《中國音樂欣賞》。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2。
馮文慈。《中外音樂交流史》。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張珊。《當代古箏名曲教學與演奏詳解》。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10。
楊佩璇。《台灣現階段箏樂主修教學實務新論》。臺北:威秀出版社,2006。
趙維平。《中國古代音樂文化東流日本研究》。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
劉客養。《臺灣當代國樂作曲家訪談錄(1970-2011)》。臺北:百川書屋,2012。
鄭德淵。《中國箏樂現代化其沿革及變革之研究》。台北:大卷出版社,1991。
蕭滌非等。《唐詩三百首鑑賞》。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
二、期刊論文
于韻菲。〈箏家張燕老師的藝術成就及生平〉。《中國古箏網》,2006。頁1-5。
王軍。〈論西方音樂中調式音階的發展脈絡〉。《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第四期,1998。頁54-56。
王建民。〈從古箏的定弦談箏曲創新〉。《樂器藝術》。第四期,1999。頁62-75。
王衛東、雷蕾。〈日本五聲音階與七聲音階〉。《洛陽師範音樂學報》。第六期,2006。頁105-108。
尤雅玲。〈從創新箏曲之特殊定絃法談近代箏樂之特色〉。《音樂研究》。第一期,2002。頁236-268。毛婕。〈傳統古箏改革之管窺〉。《飛天-藝術經緯》。第十六期,2010。頁141-142。
李來璋。〈從西安鼓樂的譯譜再談日本都節調式(音階)的成因〉。《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第一期,1998。頁3-7。
李素芳。〈傳承經典,引領時尚的多聲弦制箏〉。《北京國際古箏音樂節》,2009。頁1-5。
李萌。〈多聲弦制古箏的特色與文化優勢〉。《樂器》。第一期,2009。頁22-24。
林怡。〈試論箏的定弦〉。《民族音樂》。第二期,2010。頁9-11。
徐榮坤。〈關于日本都節、琉球調式成因及形成時期等問題的探討〉。《音樂研究》。第二期,1998。頁35-43。
楊臻。〈亞洲如何對世界音樂作出貢獻:三木稔先生在中國音樂學院的演說〉。《人民音樂》。第六期,2002。頁39-41。
荊靜茹。〈論多聲弦制古箏的發展及演奏特點〉。《職大學報》。第五期,2011。頁79-87。
張紅梅。〈再談《180調譜例集》的音樂體問題:回楊善武《五聲性體系與七聲體系的分野》〉。《天津音樂學院學報》。第二期,2009。頁8-15。
張學中。〈淺析民族七聲調式與西洋大小調的差異〉。《理論學術》。第六期,2011。頁20-21。
楊善武。〈再談五聲性體系與七聲體系的分野:兼復張紅梅文〉。《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第二期,2010。頁35-42。
劉穎。〈古箏改進五聲變七聲〉,。《北方音樂》。第十一期, 2007。頁18。
閻林紅。〈中、日傳統箏曲演奏技巧之比較研究〉。《中國音樂》。第一期,1996。
曉超。〈吉煒推出古箏新作《行云流水》〉。《小演奏家》。第四期,2008。頁68。
錢藝春。〈淺議中國五聲七聲音階的起源發展〉。《歌情舞韻》。第五期,2007。頁82。
葉娟礽。〈臺灣現代箏樂作品之音樂美學研究:以六首非傳統五聲音階定弦的獨奏作品為例〉。《藝術論文集刊》。第一期,2003。頁233-247。蔡江寧。〈淺談鋼琴中音階與琶音在七聲調式中的指法規律〉。《音樂天地》。第二期,2012。頁27-29。
三、學位論文
于明潔。〈日本作曲家三木稔現在箏組曲《箏譚詩集》〉,河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8。
尤雅玲。〈現代箏曲特殊定絃法〉。中國文化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王靖玟。〈以古典文學為題材之創作箏曲研究〉。臺北教育大學音樂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9。任洲洋。〈試論現當代中國箏樂的另類演繹〉。上海音樂學院,碩士論文,2012。
吳旻靜。〈民國七十年代台灣箏樂創作的風格與發展〉。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所,碩士論文,2001。林佳諭。〈箏樂節奏變化在箏曲演奏運用上之分析:以林佳諭箏樂演奏會部份曲目為例〉。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夏金甌。〈幽玄之蓄,水墨之意:三木稔、陶一陌箏樂創作對比分析〉。中央音樂學院,碩士論文。2011。
翁芳瑜。〈王建民與三木稔箏樂創作之比較〉。臺南藝術大學民族音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陳建銘。〈當代箏協奏曲創作之探討:以王建民與樊慰慈之作品為例〉。中國文化大學音樂學系碩士班中國音樂組,碩士論文,2010。黃俊錫。〈從現代箏曲創作看箏樂的發展〉。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黃貞婷。〈張邦彥音樂生命之探討〉。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張玉雯。〈生田流日本箏的跨文化研究〉。中央音樂學院,碩士論文,2011。
張淨文。〈四首為箏與鋼琴作品之分析:論述現代箏樂的表現特色〉。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廖泰群。〈古箏於絃序排列之科學研究:以三木稔之《風‧雨》為例〉。臺南藝術大學民族音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葉娟礽。〈台灣現代箏樂作品分析研究:以六首非傳統五聲音階定弦的獨奏作品為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謝岱霖。〈當代箏樂的多元文化性:以樊慰慈箏樂創作中的世界音樂元素為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蘇筠涵。〈三木稔琵琶作品之分析與詮釋:以《時之彩I》、《東之弧》、《琵琶協奏曲》為例〉。臺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9。四、論文集
樊慰慈主編。《箏人箏曲:近代箏樂創作兩岸學術論壇》。臺北:中國文化大學,2013。
陳裕剛主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灣箏樂創作之回顧與展望》。板橋:國立臺灣藝術大學,2004。
五、辭典
莊永平主編。《中国音乐主题辞典》。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9。
Christine Ammer著,貓頭鷹編譯組譯。《音樂辭典》。台北:貓頭鷹出版。2004
六、樂譜
三木稔。《三木稔古筝作品集》。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4。
李萌。《中國現代古箏集粹(一)》。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8。
------。《中國現代古箏集粹(二)》。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12。
黃好吟。《臺灣箏曲創作選暨黃好吟箏樂文集》。臺北:大陸書店,2005。
葉娟礽編。《台灣現在箏樂創作集I》。臺北:采風國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
樊慰慈。《眼神》。未出版,2009。
---------。《稍縱即逝》手稿。未出版,2012。
七、節目單
黃建偉、吳莉、樊慰慈。《兩岸三地現代箏藝交流音樂會》。音樂會節目單。中國文化大學大孝館柏英廳。2010年8月26日。
黃俊錫。《臺灣箏聲音》。音樂會節目單。臺南市成功大學建國校區成杏廳。2011年12月24日。
黃文玲。《葵藿》。音樂會節目單。臺北國家演奏廳。2012年9月2日。
崔樂貞、謝味蒨。《雙箏演奏會》。音樂會節目單。臺北國家演奏廳。2010年12月1日。
彭景、謝味蒨。《八面風》。音樂會節目單。臺北國家演奏廳。2012年5月18日。
郭岷勤。《那天》。音樂會節目單。台北國家演奏廳。2009年5月20日。
樊慰慈、陳伊瑜。《夜‧水˙精靈》。音樂會節目單。臺北國家演奏廳。2011年3年20日。
樊慰慈、黃文玲。《眼神與星空的對話》。音樂會節目單。臺北國家演奏廳。2009年3年13日。
樊慰慈、王中山。《競箏》。音樂會節目單。臺北國家音樂廳。2012年9月25日。
謝岱霖。《你敢來嗎?》。音樂會節目單。臺北國家演奏廳。2013年3月23日。
八、影音資料
三木稔曲。《三木稔古箏作品集》。CD。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4。
木村玲子等。《三木稔•筝作品選》。CD,唱片公司:龍音音樂。2004。編號CD-0413。
孫卓。《華麗》。CD,中國唱片出版公司。2003年。
------。《大漠風塵》。DVD,中國唱片出版公司。2003年。
李萌。《多聲及七聲弦制古箏作品賞析:紅水河狂想》。DVD,北京:中國文聯音像出版社。
------。《古箏創作曲集:林泉》。DVD。北京:中國文聯音像出版社
朱蕾。《南鄉子》。DVD。中國科學文化音像出版社。2007年。編號CD-1177。
陳窈。《雨霖鈴》。DVD。北京:北京環球音像出版社。2007年。編號CD-000999
九、網站資料
〈李萌老師談中國多聲弦制古箏〉,2013年3月3日檢索自:
http://www.loveguzheng.com.cn/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module=24&sortid=27&artid=178
〈竹塹國樂節:箏/樊慰慈〉,2013年4月2日檢索自:
http://www.hcmf.tw/index.php/2012hcmf/performer/single/item/21-fan-weici
新浪新聞。〈樊慰慈:淵博學養亦創亦奏新穎樂章〉。2013年4月2日檢索自:
http://news.sina.com.tw/magazine/article/10062-1.html
華音。〈第二屆國際古筝比賽北方五省一市選拔賽〉。2013年4月2日檢索自:
http://news.huain.com/html/2011/03/10/news_65967.html
樂沙。〈日本筝曲:木村玲子版本《華麗》來看下日本筝〉。2013年4月2日檢索自:
http://www.yuesha.com/thread-18604-1-1.html
中國古曲網。〈李萌:古箏教學精粹《華麗》示範〉。2013年4月2日檢索自:
http://bbs.guqu.net/thread-123626-1-1.html
十、其他
訪問樊慰慈記錄。〈訪問有關七聲絃制〉。2013年4月17日,20:30-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