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一、傳統文獻
〔唐〕杜牧著,陳允吉校點:《樊川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0月。
〔北宋〕黃庭堅著,任淵、史容、史季溫注:《山谷詩集注》,台北:廣文書局,1969年。
〔北宋〕陳師道撰,任淵注,冒廣生補箋,冒懷生整理:《後山詩注補箋》,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南宋〕周密:《武林舊事》,收入於《東京夢華錄外四種》,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4年3月。
〔南宋〕吳自牧:《夢粱錄》,收入於《東京夢華錄外四種》,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4年3月。
〔南宋〕范成大撰,孔凡禮點校:《范成大筆記六種》,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9月。
〔南宋〕陳郁:《藏一話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南宋〕張炎:《詞源》見唐圭璋編:《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11月
〔明〕不著撰人:《類編草堂詩餘》,《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6月。
〔清〕王國維:《人間詞話》見唐圭璋編:《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11月。
〔清〕先著、程洪:《詞絜》見唐圭璋編:《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11月。
〔清〕李佳:《左庵詞話》見唐圭璋編:《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11月。
〔清〕沈祥龍:《論詞隨筆》見唐圭璋編:《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11月。
〔清〕周濟:《宋四家詞選》,見唐圭璋編:《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11月。
〔清〕吳衡照:《蓮子居詞話》見唐圭璋編:《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11月。
〔清〕馮煦:《蒿庵論詞》,見唐圭璋編:《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11月。
〔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台北:台灣開明書店,1960年。
〔清〕陳廷焯:《詞則•大雅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清〕陳匪石:《宋詞舉》,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4月。
〔清〕陳澧:《白石詞評》見黃國聲主編:《陳澧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7月。
〔清〕許昂霄:《詞綜偶評》見唐圭璋編:《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11月。
〔清〕郭麐:《靈芬館詞話》見唐圭璋編:《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11月。
〔清〕劉熙載:《藝概》,台北:華正書局,1985年6月。
二、 近人論著
王延齡:《唐宋詞九十首》,天津:新蕾出版社,1985年。
王偉勇:《南宋詞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年9月。
王毓榮:《荊楚歲時記校注》,台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
仇小屏:《篇章結構類型論》,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0年2月。
成偉鈞、唐仲揚、向宏業編著:《修辭通鑑》,台北:建宏出版社,1996年1月。
沈祖棻:《宋詞賞析》,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年1月。
沈謙:《修辭方法析論》,台北:宏翰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2 年3 月。
況周頤:《蕙風詞話》,北京:人民文化出版社,2005年10月。
吳世昌著,吳令華輯注:《詞林新話》,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10月。
吳無聞注:《姜白石詞校注》,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1983年11月。
吳熊和:《唐宋詞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1月。
夏承燾:《詞源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年9月。
夏承燾:《姜白石詞編年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5月。
俞陛雲:《唐五代兩宋詞選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4月。
唐圭璋:《唐宋詞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7月。
唐圭璋等人:《唐宋詞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年4月。
唐圭璋:《詞學論叢》,台北:宏業書局,1988年9月。
殷光熙:《姜夔詩詞賞析集》,成都:巴蜀書社,1994年1月。
陶爾夫、劉敬圻:《南宋詞史》,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
陳書良:《姜白石詞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7月。
陳滿銘:《詞林散步:唐宋詞結構分析》,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2年。
陳滿銘:《章法學綜論》,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3年6月。
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1年4月。
黃兆漢:《姜白石詞詳注》,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8年2月。
黃國聲主編:《陳澧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7月。
黃慶萱:《修辭學》,台北:三民書局,1975年1月。
楊海明:《唐宋詞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
葉嘉瑩:《南宋名家詞講錄》,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2月。
劉永濟:《微睇室說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5月。
劉永濟:《唐五代兩宋詞簡析》,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7月。
趙仁珪:《論宋六家詞》,北京:北京師範大學,1999年12月。
錢鍾書:《管錐編》,台北:書林出版社,1990年8月。
謝桃坊《宋詞概論》,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92年8月。
三、期刊論文
胡仲權:〈試論「文心雕龍」之篇章修辭理論〉,《實踐學報》第24期,1993年6月。黃雅莉:〈論姜夔詞清空騷雅與峭拔瘦勁的風格〉,《鵝湖月刊》第29卷第5期,2002年10月。黃雅莉:〈柳、周、姜、吳四家詞情與景組合方式的嬗變〉,《中國文化月刊》第272期,2003年8月。陳素素:〈鄭子瑜修訂韓文之商榷──以篇章修辭為主〉,《東吳中文學報》第4期,1998年5月。陳素素:〈韓愈「原道」篇章修辭特色〉,《東吳中文學報》第7期,2001年5月。劉少雄:〈重探清空筆調下的白石詞情〉,《彰化師大國文學誌》第12期, 2006年6月。劉漢初:〈說白石鷓鴣天詞數首〉,《東華漢學》第9期,2009年6月。鍾慧如:〈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篇章修辭探析〉,《有鳳初鳴年刊》第3期,2007年10月。四、學位論文
王維若:《「清空」姜夔──姜白石「清空」詞境及其人文意蘊》,北京:北京語言大學,2005年5月。
何惠馨:《論姜夔詞》,華南:華南師範大學,2002年6月。
呂麗玲:《姚選韓文書說類謀篇修辭研究》,台北:東吳大學,2005年6月。
吳崇榮:《柳宗元「永州八記」篇章修辭研究》,台北:東吳大學,2013年。
傅雪芬:《「古詩十九首」篇章結構探析》,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2010年。
蒲基維:《章法風格析論——以蘇軾詞、姜夔詞為考察對象》,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