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3 21:4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張秋琳
研究生(外文):Chiu-Lin Chang
論文名稱:連鎖服務業員工教育訓練類型與工作滿足關係之研究-以大陸某眼鏡集團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The Types of Training and Job Satisfaction in Chain Service Industry- A Case Study of a Chinese Optical Group in Mainland China
指導教授:賴正能賴正能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eng-Neng Lai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世新大學
系所名稱:傳播管理學研究所(含碩專班)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其他商業及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3
畢業學年度:10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1
中文關鍵詞:服務業技術性教育訓練非技術性教育訓練工作滿足效率提升工作投入
外文關鍵詞:Service IndustryTechnology TrainingNon-Technology TrainingJob SatisfactionEfficiencyJob Involvemen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29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由於企業間競爭日趨激烈,為留住好的人才,企業期望藉由員工的教育訓練,
以提升員工的忠誠度、工作投入度與工作績效。參考過去相關研究多以探討教育
訓練的成效為主,例如:生產效率、工作士氣及行為改善的程度等,而忽略了訓
練模式是否為受訓者滿意。因此,了解影響員工對訓練課程(包括技術性與非技術
性的課程內容安排)的想法與意見,為本研究的動機之一。再者,有關訓練的規劃
與其背景因素,也是影響訓練滿足度的關鍵所在,據此探究訓練實際執行的模式
和員工訓練後的滿足度與其工作效率與投入的關係,乃是本研究的第二個動機。
本研究透過質性研究訪談的方式探究連鎖服務業員工教育訓練類型與工作滿
足關係,期望能經由深度訪談的方式,找出員工教育訓練對於一位新進員工乃至
於資深員工的影響與幫助,並深入探討教育訓練後,員工對於組織的認同感與忠
誠度對其工作效率與投入之間的關係。
經過訪談結果分析發現,教育訓練確實能夠幫助企業組織之成長,對於組織未
來目標的發展以及績效提升;而員工也能提升自我能力,有助減少職業傷害、開
發員工潛能,對於未來職業生涯的發展相當的有益。此外,儘管服務業工時較長,
但是透過良好的教育訓練,包括技術與非技術的交互培訓,有效的提升了員工的
內在滿足,包括歸屬感與同理心等,對於組織來說,無形當中也形成了良好的組
織文化,不但對於公司政策更加的認同,對於自己增加的工作時間也能視為自我
訓練的一部分,長久下來,對於個人乃至於企業皆是雙贏的結果。
Many companies pay attention to the issue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Those
companies use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to make the organization more productive and
achieve higher job performance.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are important tools to assist
companies to increase production effectiveness. The implementation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ystem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key indicator for the sustainability of
compani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raining would be influenced by learning orientation,
perceived impact and training satisfaction of employees.
This study uses qualitative research interview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of
training and job satisfaction. Through in-depth interviews, we can understand how the
training importance. And we can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ob satisfaction,
efficiency and job involvement.
We find that training can help improve 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 and
performance; while employees can improve their skills, reduce occupational injuries
and advantage career development.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5
第三節 研究流程………………………………………………………………6
第二章 文獻探討……………………………………………………………………7
第一節 員工教育訓練……………………………………………………………7
第二節 工作滿足…………………………………………………………………18
第三節 工作投入…………………………………………………………………25
第四節 服務業之教育訓練………………………………………………………27
第三章 研究方法…………………………………………………………………29
第一節 分析方法與研究架構……………………………………………………29
第二節 訪談對象…………………………………………………………………30
第四章 資料分析………………………………………………………………… 35
第一節 技術與非技術教育訓練……………………………………………….35
第二節 工作滿足…..……….……………………………………………………39
第三節 效率提升與工作投入.…………………………………………………4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45
第一節 結論………………………………………………………………….45
第二節 建議………………………………………………..…………………48
參考文獻 ……………………………………………………………………………51
附錄一 訪談逐字...……………………………………………………………………59
附錄二 寶島眼鏡教育課程表 ……………………………………………………….73
一、中文
方冠棋(2001)。企業文化、組織氣候與員工工作滿足對公司承諾之影響研究。未
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
王?}瑞(1997)。間接人力資源管理,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頁12。
王翠品(2002)。內部行銷行為、工作滿足、與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以H連鎖娛
樂事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山大學,高雄。
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2007)。2007台灣連鎖加盟產業特輯 (初版),台北:台灣
連鎖加盟促進協會。
朱薏文,(1999)。影響管理人員訓練績效因素之探討-中壢工業區的個案分析」。
未出版碩士論文,元智大學,桃園。
余慶華(2005)。現代精緻旅館經營管理-理論與實務。臺北:楊智。
吳幸珍(2009)。中華電信員工教育訓練成效之研究-以新竹營運處為例。未出版
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桃園。
吳美連、林俊毅(1999)。人力資源管理-理論與實務。台北:智勝。
岑淑筱(1997)。台北市五星級國際觀光旅館從業人員之訓練需求分析。未出版碩
士論文,中正大學,嘉義。
李月卿(2004)。教育訓練與員工績效之關聯性研究-以美髮業某公司設計師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佛光人文社會學院,宜蘭。
李長貴(2000)。人力資源管理,台北:華泰文化事業公司,頁214。
李原政,(2003)。台灣製造業教育訓練績效指標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央
大學,桃園。
李政道(1994)。個人特徵、工作特性、主管領導行為與員工工作滿足之關係研
究—T公司研發人員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大同大學,台北。
李聲吼(2001)。人力資源發展。台北:五南書局。
林欽榮(1998)。人力資源管理。台北:前程企業管理有限公司。
邵小娟(2000)。旅館業、旅行業及航空業員工社會化與離職傾向關係之比較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
邱莉燕 (2008)。台商七秘訣,打造千店俱樂部,遠見雜誌11月號,第 269 期。
洪千惠(1993)。企業教育訓練制度與經營績效之相關研究及評估。未出版碩士論
文,淡江大學,台北。
洪榮昭(2002)。人力資源發展-企業教育訓練完全手冊,台北:五南圖書。
洪啟方(2003)。工作滿足與員工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灣師
範大學,台北。
段柔麗(2003)。兩岸企業實施教育訓練對員工績效影響之比較-以保險業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
徐遵慈 (2010)。東協區域整合對兩岸之影響與機遇:兩岸合作新契機。
胡漢寧(2005)。綜合旅行業員工對教育訓練需求之探討-以台北市為例。未出版
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台北。
許士軍(1977)。工作滿足個人特徵與組織氣候─文獻探討與實記研究,國立政治
大學學報,35,頁13-56。
孫令凡(2000)。人口屬性、報酬激勵效果與工作滿足之關係。未出版碩士論文,
政治大學,台北。
張玉山(1992)。經濟部所屬事業經營績效獎金制度的修訂與評估,管理科學學報,
第九卷第二期,頁223-236。
張淑倫(1995)。基層農會推廣人員之工作投入。未出版碩士論文,台灣大學,台
北。
張添洲(1999)。人力資源-組織、管理、發展。台北:五南書局。
張瑞村(1980)。企業訓練之課程發展模式。就業與訓練,8(5),頁67-72。
張嘉麟(1999)。公營事業機構之員工生涯規劃、教育訓練對員工生產力之研究—以台電公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成功大學,台南。
郭芳煜(1989)。怎樣做好員工培訓。台北:聯經出版社。
陳水竹(1994)。企業訓練效益評估的規劃,就業與訓練 Employment and Training,
12(4)。
陳怡樺(2005)。旅館業教育訓練成效對員工組織承諾與工作滿足之相關研究—以
台北君悅大飯店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僑光技術學院,台中。
陸立和,2005,教育訓練對壽險業成功導入顧客關係管理進而對績效之影響。未
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
陶惠芬(1999)。專科學校圖書館館員工作價值觀與工作滿意度相關因素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台北。
曾倩玉(1995)。國際觀光旅館員工工作滿足、工作績效與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桃園。
曾美惠(2002)。人力資源專業職能對組織績效之影響以人力資源管理活動為中介
變項。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央大學,桃園。
曾榮秀(1984)。個人特?v、生活型態、管理制度認知與工作滿足之關係-公營銀
行,保險公司職員實證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灣大學,台北。
游旻羲(2002)。國際觀光旅館內部行銷作為與員工工作滿足及離職傾向之研究-
以台北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桃園。
黃丹亭(2007)。員工參與教育訓練對專業能力、工作態度及薪資收入之關聯性探
討。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央大學,桃園。
黃同圳、房美玉(1999)。製造業人才培訓與勞動生產力提升策略之研究。行政院
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委託研究報告。
黃良振(1996)。觀光旅館業人力資源管理。台北:文化大學出版部。
黃英忠(1993)。產業訓練論。台北:三民書局。頁1-50。
黃英忠(2003)。人力資源管理。台北:三民書局。頁200-250。
黃瓊慧(1995)。影響中年職業婦女工作投入相關因素之研究—以高雄地區製造業
及服務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山大學,高雄。
經濟部商業司(2009)。2009年提升連鎖加盟總部競爭力計畫-連鎖加盟產業商業
情報資料庫建置報告 (中國大陸報告),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
楊香容(2001)。企業訓練與組織績效關係之探討—以製造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
文,中央大學,桃園。
楊朝祥(1984)。技術職業教育辭典。台北:三民。
趙其文(2002)。人力資源管理-理論 策略 方法 例証。台北:華泰。
蔡秀珍 (2011)。貿協力推台灣連鎖加盟業,掌握大陸十二五商機,國際商情,
讀取自http://www.trademag.org.tw/News.asp?id=555932&url=/default.asp。
歐遠東、張耀宗(1998),人事人力資源管理,台北市:天一圖書有限公司。
潘亮如(2003)。國際觀光旅館餐廳主管工作滿足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
大學,台中。
鄭有恭(1985)。員工需求強度、工作特性、工作滿足相關研究-以壽險業電腦人
員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台灣大學,台北。賴盈秀,2005,臺灣海運承攬
運送業競爭力、競爭策略與經營績效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育達商
業技術學院,苗栗。
謝琬菱(2006)。旅館從業人員人格特質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以台灣國際觀光旅
館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餐旅學院,高雄。
簡竹屏(1994)。內部行銷、顧客導向、工作滿足關係之研究-公、民營企業之比較。
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
二、英文
Brooke, P. P., Russell, D. W., & Price, J. L. 1988. Discriminant validation of
measurement of job satisfaction, job involvement, and organization
commitment.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73(2), 139-145.
Bushnell, David S., 1990. Input, process, output: A model for evaluation training.
Training & Development Journal, 44(3), 41-43.
Dunn, J. D., Stephens, E. C., 1972. Management of personnel: manpower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behavior, New York: MacGraw-Hill.
Gilley, J.W. and Eggland, S.A., 1989. Princeples of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1st Ed., Addison-Wesley: New York.
Hackman, J. R., Oldham, G. R., 1975. Development of the Job Diagnostic Survey.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60, 159-170.
Hoppock, R., 1935. Job satisfaction, New York: Harper.
Kalleberg, A. L., 1977. Work values and job rewards: A theory of job satisfac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2, 124-143.
Kanungo, R. N. 1982. Measurement of job and work involvement.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67(3), 341-349.
Lawler Ⅲ, E. E., & Hall, D. T. 1970. Relationship of job characteristics to job
involvement, satisfaction, and intrinsic motivation.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54(4), 305-312.
Liu, C. M., 2007. The early employment influences of sales representativ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Employee Relations, 29(1), 5-15.
Lodahl, T. M., & Kejner M. 1965. The defin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job
involvement.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49(1), 24-33.
Mckelvey, B., & Sekaram, V. 1977. Toward a career-based theory of job involvement.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2: 281-305.
Miller, V.A., 1979, The Guide Book for International Training in Business and
Industrial, Madison, WI: ASTD.
Nadler, L., 1984, The Handbook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Neumann, B.R., Suver, J.D. and Zelman, W.N., 1998. Financial Management: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 for Health Care Providers, 2nd Ed., National Health
Publishing: Owings Mills, Maryland.
Owens, P. L., Jr., 2006. One more reason not to cut your training budge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ining and organizational outcomes, Public Personnel
Management, 35(2), 163-171.
Paullay, I. M., Alliger, G. M., & Stone-Romero, E. F. 1994. Construct validation of
two instruments designed to measure job involvement and work centrality.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79(2), 224-228.
Porter, L. W., Lawler, E. E., 1968. Managerial attitudes and performance. Homewood,
Illinois: Dorsey Press.
Porter, M.E., 1990.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Free Press, New York.
Rabinowitz, S., Hall, D. T., & Goodale, J. G. 1977. Job scope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s predictors of job involvement: Independent or interactiv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2): 273-281.
Ramirez, A. A., 1994. Formal training, temporary contracts, productivity and wage,
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56(2), 151-170.
Reeve, C. L. & Smith, C. H. 2001. Refining Lodahl and Kejner’s job involvemenr
scale with a convergnet evidence approach: Applying multiple methods to
multiple samples.Organizational Reaserch Methods, (2), 91-111.
Robbins, S. P., 1982. Personnel, the management of human resources,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Robbins, S. P., 2001. Essenti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Salas, E., Cannon-Bowers, J. A., 2001. The science of training: A decade of progres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2, 471-499.
Schuler, R. S., 1980. Definition and conceptualization of stress in organization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25, 184-215.
Seashore S. E., Taber, T. D., 1975. Job Satisfaction and Their Correlation, American
Behavior & Scientist, Vol.18, 346-368.
Seibert, J S., Kraimer, M. L., 2001. The five factor models of personality and career
succes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58, 1-21.
Siegel, A. L., & Ruth, R. A. 1973. Job involvement, participation in decision-making,
personal background and job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9: 318-327.
Swanson, R. A., 1987. Training Technology System: A Method for Identifying and
Solving Training Problems in Industry and Business, Journal of Industrial
Teacher Education, 2(4), 7-17.
Vroom, V., 1964. Work and Motivation,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Werther, W.B., Davis, K., 1981. Personnel Management and Human Resources.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Wiess, D. J., Dawis, R. V., England, B. W., Lofquist, L. F., 1967. Manual for the
Minnesota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 Minneapolis Industrial Center,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Weiss, H., J. Sherman., 1973. Internal-External Control as a Predictor of Task Effect
and Satisfaction Subsequent to Failur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57,
132-136.
電子全文 電子全文(本篇電子全文限研究生所屬學校校內系統及IP範圍內開放)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