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4 12:2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鮑孟德
研究生(外文):Mong-Te Bao
論文名稱:《告別》之創作論述
論文名稱(外文):Creation Description of “How to say goodbye”
指導教授:齊隆壬齊隆壬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ong-Ren Qi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世新大學
系所名稱:廣播電視電影學研究所(含碩專班)
學門:傳播學門
學類:廣播電視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3
畢業學年度:10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5
中文關鍵詞:家庭關係喪親之痛喪葬儀式社會框架
外文關鍵詞:family relationshipsbereavementattachmentre-establish emotional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34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6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自父親退休以來,我一直等於是被父代母職的養育成長,是以在父親過世之後,感觸深刻的我便開始注意如何與父親好好的「告別」。

《告別》因此出發點展開,主要是描寫關於一個家庭關係,在父親逝去之後的重新回憶,在世的人藉由儀式來真正的對死者「告別」。但一般來說,「告別」這個動作是基於對象尚還存在,只是彼此要分別了才會有的動作,但是在告別式中,告別的主體對象其實已經不存在,因此諸多的儀式可以說是在世的人希冀往生者依舊還存在世上的表現,或者是一個希望的實踐:跟往生者好好說一聲告別的願望。

《告別》的創作主要探討主題是關於:家庭關係及喪親之痛,同時兼論親子兩代因為社會建構而有的隔閡,並且產生的親子衝突,但在逝去之後,這一切衝突似乎也都不甚重要,因此本創作的短片便去刻劃家庭親情中的崩解以及喪親家庭裡的心靈重建。並且分享本片的製作過程及經驗。
Since the retirement of my father, I've been raised by my father who played the role of my parents. It is after my father's death that I came to realize and think about how I should formally deliver a "Good Bye" to my father.

The idea of How to Say Good Bye started from here. The film depicts about the family relationships. The father recalled his memory after his own death, while the living relatives are in the funeral to formally deliver a "good bye" to the death of their father. In general, "good bye" is an action to an existing person, and it only happens while people are departing from each other. However, in the funeral, the person that is delivered "good bye" to has already gone. So, the complicated process of funeral is actually an expression for the living to deliver the message of "good bye" to an imaginary still-existed person that has been deceased. It is also a realization of hope to formally deliver a "good bye" to the deceased.

The main theme of How to Say Good Bye is about "family relationships", "bereavement" and "re-establish emotionl". Along with the theme, I also want to discuss about the gap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built by the social structure/frame, which leads to the conflicts within them. After the lost of the parents, the conflicts seem all become irrelevant. I want to discuss about the breaking of the family relationship and the mental rebuild of the bereaved family in this film, and the paper also will share the process of the whole production and experience in making this film.
中文摘要………………………………………………………………Ⅰ
英文摘要………………………………………………………………Ⅱ
致謝 ………………………………………………………………… Ⅲ
目錄……………………………………………………………………Ⅳ

第一章 緒論
1.1 創作動機…………………………………………………………1
1.2 創作理念…………………………………………………………2
1.3 創作方法…………………………………………………………7

第二章 主題、類型與文獻探討
2.1 劇情大綱 ………………………………………………………12
2.2 相關主題與內容 ………………………………………………13
2.3 相關作品 ………………………………………………………24

第三章 創作內容
3.1 劇情設定 ………………………………………………………31
3.2 角色分析 ………………………………………………………34
3.3 敘事呈現手法 …………………………………………………37
3.4 攝影處理手法 …………………………………………………41
3.5 聲音處理手法 …………………………………………………43

第四章 製作過程
4.1 前期製作 ………………………………………………………46
4.2 拍攝與執行 ……………………………………………………53
4.3 後期製作 ………………………………………………………5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1 結論……………………………………………………………58
5.2 檢討與展望 ……………………………………………………59

參考文獻 ……………………………………………………………60
附錄 …………………………………………………………………65
英文部分

Katz D & Kahn R L.( 1966)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organizations. New York: Wiley
Rich Ling (2008) New Tech, New Ties: How mobile communication is reshapingsocial cohesion , Cambridge, Mass. : MIT Press. Ch 3, Durkheim on Ritual Interaction and Social Cohesion.

中文部份

王志敏 編(2002)。《電影學:基本理論與宏觀敘述》,北京:中國電影。
王志敏編(2002)。《電影美學:觀念與思惟的超越》,北京:中國電影。
王海洲主編(2003),《鏡像與文化:港台電影研究》,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
印光大師,《印光大師全集問答擷錄》。
中國電影出版社 編(1981)。《歸心似箭一從劇本到影片》,北京:中國電影。
王瑋、黃克義譯(l992)。《電影製作手冊》,臺北:遠流。
朱力(2006),《變遷之痛——轉型期的社會失範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朱天心(2000),《漫遊者》台北:聯合文學。
李亞梅 譯(1999) 。《好萊塢類型電影》,臺北:遠流。
李金梅譯(1997),艾瑞克‧霍布斯邦(Eric Hobsbawm)著,《民族與民族主義》,台北:麥田
李顯立 譯(1996) 。《解讀電影》,臺北:遠流。
易智言譯(1994) 。《電影編劇新論》,臺北:遠流。
岳添、趙家鶴 譯(1988) 。《電影作為語言》,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紀大偉(1997)《酷兒啟示錄》,台北:元尊文化。
崔君衍譯,趙曼如編 (1995),《電影是什麼?》Andre Bazin著,台北:遠流。
曾西霸(2005)。《夢想者一號 :電影編劇的流程與技巧》,臺北:亞太圖書。
曾西霸譯(1993),《實用電影編劇技巧》,Syd Field著,台北:遠流。
曾偉禎譯(2001)《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David Bordwell & Kristin Thompson著,台北:麥格羅希爾。
郭珍弟、邱顯忠 譯(1996)。《光影大師:與當代傑出攝影師對話》,臺北:遠流。
黃錦樹(2003),《謊言或真理的技藝---當代小說論集》,台北:麥田。
陳儒修、郭幼龍 譯(2的2) 。《電影理論解讀》,臺北:遠流。
陳滬編(2002)。《表現與創造的馳騁:現代電影表演創作論》,北京:中國電影。
張小虹(2005),〈女同志理論〉,收錄於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文化。
張小虹(2001),〈女兒的憂鬱─朱天心《漫遊者》中的創離與斷離空間〉,《聯合文學》195 期。
張大春(1988)《四喜憂國》,台北:遠流。
張大春(1998),<預知毀滅紀事>,收入陳義芝主編,《台灣現代小說史綜論》,台北:聯經。
張會軍編(2002)。《影像造型的視覺構成:電影攝影藝術理論》,北京:中國電影。
張靚蓓編著(2002)《十年一覺電影夢》,台北:時報。
游宜樺譯(2012),《電影的魔力》,Howard Suber,台北:早安財經文化。
劉秀娟,林明寬譯(1996),Susan A.Basow,《兩性關係:性別刻板化與角色》,台北市:揚智文化,
劉效鵬(2008)之《詩學》導論,收錄於《詩學》,亞里斯多德著,台北:五南文庫。
潘國靈、李照興編(2004)。《王家衛的映畫世界》,香港:三聯。
鄭明娳、林耀德編著(1991),《時代之風—當代文學入門》,台北:幼獅。
鄭曉江(2011),《生命與死亡:中國生死智慧》,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蔡培村、武文瑛(2004)《領導學-理論、實務與研究》,台北: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謝臥龍(1996),《兩性、文化與社會》。台北市:心理出版。
謝東紫譯(2007),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Elisabeth Kubler-Ross)著,《天使歸鄉:孩子與父母認識死亡的一堂課》,台北:商周出版。
顧燕翎編(1996)。《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文化
蘇紅軍、柏棣主編(2006),《西方後學語境中的女權主義》,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論文部份

〈自Ptt八卦板板規沿革探討網路空間的集體行為與權力流動〉,謝佩君著,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涂爾幹《道德教育》之研究—對台灣德育之啟示〉,張德榮著,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電影作品

《阿飛正傳》(Days of Being Wild,1990),王家衛。
《重慶森林》(Chungking Express,1994),王家衛。
《春光乍洩》(Happy Together,1997),王家衛。
《花樣年華》(In the Mood for Love,2000),王家衛。
《2046》(2046,2004),王家衛。
《東邪西毒: 終極版》(Ashes of Time Redux,2009),王家衛。
《一代宗師》(The Grandmasters,2012),王家衛。
《父後七日》(2010),王育麟、劉梓潔。
《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2006),中島哲也。
《幸福的魔法繪本》(2008),中島哲也。
《881》(881,2007),陳子謙。
《童年往事》(1985),侯孝賢。
《驚魂記》(Psycho,1960),Alfred Hitchcock。
《葬禮》(1984),伊丹十三。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2008),瀧田洋二郎。
《一席之地》,(2009),樓一安。
《大象》,(Elephant,2003), Gus Van Sant¬。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