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5 04:5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奧宇 巴萬
研究生(外文):Awi Pawan
論文名稱:跨越文化認同:原住民大學生自主組織/運動
論文名稱(外文):Beyond Cultural Identity: Experiences of Organizing and Societal Movement for Indigenous College Students.
指導教授:夏曉鵑夏曉鵑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siao-Chuan Hsia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世新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發展研究所(含碩專班)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社會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3
畢業學年度:10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59
中文關鍵詞:原住民大學生原住民中心組織培力行動研究扎根實踐
外文關鍵詞:Indigenous University StudentsCenter for Indigenous PeoplesOrganizational EmpowermentAction ResearchGroundPractic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90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2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由反省研究者在自身認同的四個階段性--「血緣的認同」、「文化的認同」、「運動的認同」、「階級的認同」,且上缺一都不盡達到「全然」的認同,進而開始思考如何在大學教育的階段,使原住民學生對原住民認同的建構,除了建立起族群的認同外,能跳脫族群的框架清楚意識到當代原住民議題的結構面,再看見不同文化的差異性,甚至同一個結構中的社會地位和權力的不平等。
文獻回顧分成三個部份:第一部份從原住民大學教育的論述談起,整理原住民大學生如何在眾多學術研究中被呈現。第二部份將原住民作為主體,談原住民在殖民論述的呈現,並從文化復振的面向觀看原住民大學生如何接收到文化的傳承及認同。第三部分將層次拉高到「文化霸權」(Hegemony)與上/下層建築的概念,進而以政治經濟學的角度對原住民文化的傳承與學生的認同進行探討。
研究者以大學教育作為行動研究的場域,循序漸進的引導原住民學生意識到,「文化」存在於物質與精神之間,以及從上層建築的文化層面的流失,探索其與下層建築的辯證關係。進而探討學生,如何與部落做聯結,一方面同時學習主流教育,對國家、政府及政策保持批判的態度,另一方面關心當代原住民部落所發生的議題,期望提供一個突破既定的文化復振形式,也讓台灣原住民在校園累積不一樣實踐方式。
藉由參與觀察與深度訪談,一方面在校園創造原住民文化場域的過程中,參與觀察原住民學生對自身認同建構的過程,另一方面透過深度訪談瞭解原住民學生認同過程中真實的經驗與感受。成果除了文字報告外,另外呈現所拍攝43分35秒的紀錄片(連結為http://youtu.be/XVPpUtimf8M),反映世新大學原住民學生的認同建構過程。
最後綜合上述所論,研究者認為鑒於原住民知識青年對於部落文化與未來發展有著直接且重要的關連,因此關注原住民學生的任務是勢在必行。但在實踐的同時,要能夠培養學生的能力、興趣以及敏感度,讓關心議題的行動更多的完整性,從與學校相關的事務以及自身部落的狀況作入門,過程中關懷、了解、陪伴並熟識,以及帶領、指引至其對族群文化、部落議題有意識和行動,以達到復振傳統文化的永續。
目次
摘要………………………………………………………………01
第一章 緒論……………………………………………………02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02
  第二節 研究歷程…………………………………………05
第二章 文獻回顧………………………………………………09
  第一節 關於原住民大學生的論述………………………09
  第二節 後殖民情境下的原住民…………………………10
  第三節 後殖民論述的侷限與反思………………………12
  第四節 問題意識…………………………………………14
第三章 研究方法………………………………………………16
  第一節 行動研究…………………………………………16
  第二節 紀錄片製作………………………………………20
第四章 「世新部落」的形成:陪伴與組織…………………22
  第一節 世新部落的打造…………………………………23
  第二節 血緣認同及文化認同的形成……………………24
  第三節 小結………………………………………………35
第五章 結論……………………………………………………40
  第一節 運動及階級認同的困難…………………………40
  第二節 實踐的反省………………………………………41
  第一節 未來發展…………………………………………42

參考文獻…………………………………………………………43

附件一世新大學拿珊瑪谷社社團章程…………………………46
附件二「世新大學原住民族文化傳播暨發展中心」設置辦法(草案)50
附件三世新大學原住民族文化傳播暨發展中心─設立計畫書51
附件四世新大學「原住民族文化傳播暨發展中心」設置辦法56
參考文獻
外文部分:
Brooker, P. 2002, A Glossary of Cultural Theory (2nd ed). London: Arnold.
Fletcher, T. B., & Hinkle, J. S. 2002. Adventure based counseling: An innovation in counseling: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80, 277-285.
Gramsci, Antonio, 1971, Selections form the Prison Notebook, 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Quintin Hoare & Geoffrey Nowell-Smith, London: Lawrence and Wishart.
Hart, E. Bond, M., 1995, Action Research for Health and Social Care: A Guide to Practice,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Jordan, Glenn, Chris Weedon, 1995, Cultural Politics: Class, Gender, Race, and the Postmodern World. Oxford: Blackwell.
Lather, D., 1993, New Strategies in Social Research, Cambridge: Polity Press.
Neuman, W. Lawrence. 2002, 《當代社會研究法─質化與量化途徑》,王佳煌、潘中道、郭俊賢、黃瑋瑩譯,台北:學富。
Soja, E. 2004, Thirdspace: Journeys to Los Angeles And other real-and-imagined places, 《第三空間》王志弘、張華蓀、王玥民譯,台北:桂冠。
Werner, O., Schoepfle, G. M. 1987, Systematic Fieldwork, Vol. 1. Newbury Park, CA: Sage.
Williams, R. 1966, Culture and Society: 1780-1950, London: Penguin.
















中文部分:
王志弘,1999,〈文化概念的探討─空間之文化分析的理論架構〉,收於《流動、空間與社會 1991-1997 》,台北:田園城市。
方喜恩,2009,《跨越「番」籬:組織╱紮根╱運動》,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論文。
古慧貞,2004,《原住民與漢族大學生個人背景與校園互動經驗對其族群認同發展之影響—以國立台東大學, 私立輔仁大學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
台邦‧撒沙勒,1993,〈廢墟故鄉的重生:從「高山青」到部落主義─一個原住民運動者的觀察與反省〉,《台灣史料研究》2:28-40。
全彥翰,2011,《台北市原住民大學生的空間展演與認同流變》,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江吉田,2004,《文化研究中的批判民族誌及其對比較教育研究的啟示-以PaulWillis的《LearningtoLabour》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汪明輝,1999,〈台灣原住民民族主義的空間性:由社會運動到民族發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報告》,三十一期,頁83-110。
汪明輝,2002,《鄒族之民族發展─一個台灣原住民族主體性建構的社會、空間與歷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汪明輝,2003,〈台灣原住民族運動的回顧與展望〉,收於張茂桂、鄭永年主編,《兩岸社會運動分析》,台灣研究基金會叢書二之七,台北:新自然主義公司,頁95-135。
吳天泰,2011,〈原住民民族學院的原住民相關課程發展與學生活動〉,《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4(1):173-197。
吳宜瑾,2006,《部落集體認同的重新形塑:從拉勞蘭傳統青年會所振興歷程詮釋》,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景雲、劉美慧,2006,〈高等教育原住民學生學校適應之研究〉,2006年台灣高等教育語學生事務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台灣師大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主辦。
林芳誠,2012,〈穿梭現代與過去: 以都蘭部落為例談阿美族年齡組織 Pakalungay 的文化重建〉,《文資學報》(7):1-45。
林淑媛,1998,《台灣原住民學術菁英的教育歷程與族群適應》,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波寇克,1991,《文化霸權》,田心喻譯,台北:遠流。
柯亞璇,2009,《獵人學校-體驗式環境教育與族群文化發展的可能性》,淡江大學淡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
紀駿傑,2005,〈原住民研究與原漢關係─後殖民觀點之回顧〉,《國家政策季刊》4(3):5-28。
夏林清,1993,《由實務取向到社會實踐─有關台灣勞工生活的調查報告(1987-1992)》。台北:張老師。
夏林清,2000,《行動科學》,台北:遠流。
夏曉鵑,2010,(失神的酒-以酒為鑑初探原住民社會資本主義化過程),《台灣社會研究》,77:5-58。
孫大川,2010,《夾縫中的族群建構:臺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台北:聯合文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馬克思、恩格斯,197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5):702。
陳枝烈,2002,〈文化差異在教室中師生互動的意義〉,《九十一年度原住民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屏東:屏東師範學院。
陳舜伶,2002,《原住民族運動中「權利法制化」進路的困局─兼論建構中的台灣原住民族自治》,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耀宗,2007,〈文化差異、民族認同與原住民教育〉,《屏東教育大學學報》(26):195-214。
張瑋琦,1998,《河東部落社區總體營造─一個想要變成社區的部落?》,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美英,1994,〈貧窮與歧視間的掙扎─台灣原住民婦女的都市經驗〉,收於《原住民文化會議論文集》,頁275-296。
楊仁煌,2007,〈文化建構與復振之研究-以阿美族< Pancah> 會所文化內涵與核心價值為例〉,《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1):67-102。
楊錦青,2012,〈從多元文化國際趨勢談原住民族教育法之修正〉,《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11):149-188。
葉川榮,2001,〈都市原住民國中生學校適應之殖民論述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學位論文》,頁1-199。
詹姆斯‧約爾,1992,《葛蘭西》,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靳菱菱,2010,〈族群認同的建構與挑戰:台灣原住民族正名運動的反思〉,《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48(2):119-157。
趙 剛,2009,〈「多元文化」 的修辭、政治和理論〉,載於 夏曉鵑 (主編),《騷動流移》,(7):271-306,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劉若蘭、黃玉,2005,〈大專原住民學生校園經驗與族群認同、心理社會發展之關係─以北部某多元族群技術學院為例〉,《新竹教育大學學報》(21):1-33。
劉若蘭、楊昌裕,2009,〈不同身分背景大學生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滿意度之關係模式研究〉,《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26(2):1-21。
劉恩廷,2007,《國中之國?新夥伴關係? -原住民族自治權之建構與制度設計》,臺灣大學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維哲,2006,《臺灣原住民身分認定變革因素之探討》,臺灣大學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文山,2004,〈從教育機會均等的觀點省思台灣原住民學生的教育現況與展望〉,《教育與社會研究》(6):109-144。
蔡岳廷,2008,《我們的位置:卡度布農「傳統」之建構》,暨南國際大學暨南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旻玠,2000,《去殖民?再殖民?─ 以布農文教基金會為例》,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慧君,2003,《原住民知識精英之學校經驗與族群認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又誠,2009,《社會階層、族群接觸對原住民我群勤惰認知之影響》,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謝世忠,1987,《認同的污名:臺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臺北:自立晚報社。
謝敏鈴,2002,《台灣偏遠地區教育發展─從基層教師的觀點談起》,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藍茜茹、徐麗明,2011,〈大專原住民護生之學習歷程、校園適應與文化調適之探討─以某多元族群技術學院為例〉,《長庚科技學刊》,14:155-171。
譚光鼎,1998,《原住民教育研究》,台北:五南。
譚光鼎,2000,〈原住民族教育改革的檢討與展望〉,《原住民文化與教育通訊雙月刊》(5):5-11。
譚光鼎、湯仁燕,1994,〈台灣山胞青年文化認同、成就概念與學習行為關係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譚光鼎、葉川榮,2011,〈高學業成就原住民大學生學習行為特質之研究〉,《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9):1-35。
嚴祥鸞,1998,〈參與觀察法〉,收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95-221,台北:巨流。
Tunkan Tansikian,(2013),《原視野:原住民大學生該學什些麼?》,台灣立報/族群版,2013年4月15日,取自網址: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28511#。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汪明輝,1999,〈台灣原住民民族主義的空間性:由社會運動到民族發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報告》,三十一期,頁83-110。
2. 紀駿傑,2005,〈原住民研究與原漢關係─後殖民觀點之回顧〉,《國家政策季刊》4(3):5-28。
3. 張耀宗,2007,〈文化差異、民族認同與原住民教育〉,《屏東教育大學學報》(26):195-214。
4. 楊仁煌,2007,〈文化建構與復振之研究-以阿美族< Pancah> 會所文化內涵與核心價值為例〉,《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1):67-102。
5. 葉川榮,2001,〈都市原住民國中生學校適應之殖民論述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學位論文》,頁1-199。
6. 劉若蘭、黃玉,2005,〈大專原住民學生校園經驗與族群認同、心理社會發展之關係─以北部某多元族群技術學院為例〉,《新竹教育大學學報》(21):1-33。
7. 劉若蘭、楊昌裕,2009,〈不同身分背景大學生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滿意度之關係模式研究〉,《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26(2):1-21。
8. 蔡文山,2004,〈從教育機會均等的觀點省思台灣原住民學生的教育現況與展望〉,《教育與社會研究》(6):109-144。
9. 譚光鼎,2000,〈原住民族教育改革的檢討與展望〉,《原住民文化與教育通訊雙月刊》(5):5-11。
10. 譚光鼎、湯仁燕,1994,〈台灣山胞青年文化認同、成就概念與學習行為關係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