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中研院社會所(1995,2000,2005)。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102年5月29日取自http://www.ios.sinica.edu.tw
內政部(2000)。中華民國八十九年老人狀況調查報告。
內政部(2002)。中華民國九十一年老人狀況調查報告。
內政部(2005)。中華民國九十四年老人狀況調查報告。
內政部(2009)。老人居住安排與長期照顧選擇之探討。102年4月14日取自內政部統計處專題分析。http://www.moi.gov.tw/stat/topic.aspx
內政部統計處(2012)。內政部統計年報:戶政-人口年齡分配。103年4月5 日,取自http://sowf.moi.gov.tw/stat/year/list.htm
內政部統計資料(2004)。老人生活狀況調查。103 年5 月20 日http://ir.lib.ntnu.edu.tw/retrieve/46381/metadata_01_05_s_05_0033.pdf
王香蘋(2003)。台灣老人罹病、活動功能、及健康自評的分析:1989年-1996年。台灣福利社會學刊,3,77-106。王瑞霞、邱啟潤(1996)。老年人體能活動參與及其相關因素的探討。高雄醫學科學雜誌,12(6),348-358。伊慶春、陳玉華(1998)。奉養方式與未來奉養態度之關連。人口學刊,19,1-32。行政院主計處(2006),家庭組成型態變遷。
行政院主計(2006)。老人居住安排概況。2013年5月20日,取自http://www.stat.gov.tw/public/Data/6741881271.pdf
行政院衛生署(2011)。行政院衛生署:衛生統計系列-死因統計。103年4月5日,取自
http://www.doh.gov.tw/CHT2006/DM/DM2_2.aspx?now_fod_list_no=10642&class_no=440&level_no=3
李國芬、李德珍、沈文慈(2007):「退休」你準備好了嗎?All Ready?商業週刊,初版,台北。
吳瓊(2009) 。台灣地區退休老人生活滿意度影響因素。碩士論文亞洲大學,台中市。周玉慧、莊義利(2000)。晚年生活壓力、社會支持與老人身心健康知變遷:長期資料分析。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2(2),281-317。林靜湄(2001)。老人居住安排決定過程之探討,碩士論文,台灣大學,台北市。林佩萱(2009)。老人居住安排與生活滿意度關係城鄉差距之研究。碩士論文,成功大學,台南市。林玉茹(2011)。台灣地區45-64 歲中年人選擇養老居住方式之相關因素分析,碩士論文,亞洲大學,台中市。吳老德(2003)。高齡社會理論與策略(第一版)。台北:新文京開發。
俞德承(2009)。台灣老年人體重變化與失能情形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陽明大學,台北市。唐憶靜、李孟智、王玉潯 (1999)。老年人自覺健康狀態及其影響因素。中華家醫誌,9(1),31-41。
洪晟惠、周麗端(2011)。家庭發展階段與家庭結構對中年世代生活滿意度的影響。人類發展與家庭學報,13,75 -100。
黃國彥、林美珍(1977)。老人健康自我評價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1,59-68。黃國彥、鍾思嘉(1987)。老人健康自評、生活改變和生命意義與其生活滿意之關係。中華心理衛生學刊,3(1),169-181。黃璉華(1992)。老人生活滿意度相關因素之因徑分析研究。護理雜誌,39(4):37-47。黃春太(1999)。城鄉地區老人的社會支持體系及健康狀況之比較研究,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陳肇男(1993)。臺灣地區鰥寡老人之居住安排。中國社會學刊,17,163-179。陳肇男 1996。晚年離子獨居台灣的例子。台灣社會學刊,19,57-93。
陳肇男(1999)。90 年代台灣地區老人之居住安排。老人問題與政策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孫運璿基金會。
陳惠真、王香蘋(2005)。台灣老人健康狀況初探:1989~1999。台灣家醫誌2005。15,25-35。
陳淑美、林佩萱(2010)。親子世代的財務支援、照顧需要對老人居住安排與生活滿意度影響之研究。住宅學報,19(1),29~58。
張彩秀、黃乾全(2002)。中老年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自覺健康狀態之關係。衛生教育學報,17,15-30。張幸家(2009)。台灣地區失能中老年人使用長期照護服務之相關因素探討。碩士論文,亞洲大學,台中市。國民健康局(2007)。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調查。103年4月5 日取自http://www.doh.gov.tw/CHT2006/DM/DM2_p01.aspx?class_no=25&now_fod_list_no=9288&level_no=2&doc_no=68865
曾瀝儀、張金鶚、陳淑美(2006)。老人居住安排選擇—代間關係之探討。住宅學報,15(2) ,45-64。楊瑞珍、黃璉華、胡幼慧、白璐(1995)。自費安養機構老人的自覺健康狀況。護理研究,3(4),353-364。楊靜利、陳寬政(2002)。老年居住安排:子女數量與同居傾向因素之探討。人口學刊,25,49-80。董和銳(2005)。台灣老年人口自評健康與功能障礙情形的轉變。身心障礙研究,3(2),72-87。劉淑娟(1996)。老年人生命態度之探討。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案研究計畫。
劉淑娟(1999)。罹患慢性病老人生命態度及生活滿意度之探討。護理研究,7(4),294-306。鄧惠文(2006)。探討中老年人未來居住安養院之影響因素,碩士論文,政治大學,台北市。戴玉慈、羅美芳(1996)。身體功能的評估概念與量表。護理雜誌,43(2),63-68。謝麗卿(2007)。台灣高齡人口健康促進對自覺健康及醫療服務利用之影響。碩士論文,亞洲大學,台中市。英文部分
Brandmeyer, D. D. (1987). Higher education activity and lifesatisfaction in the older adult.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Brown, J.W., J. Liang, N. Krause, H. Akiyama, H. Sugisawa & T. Fukaya (2002) .Transition in Living Arrangement among Elders in Japan: Does Health Make a Difference? The Journal of Gerontology,57 (4), 209-219.
Cutler, S. J. (1997). Age variations in the dimensionality of life 66satisfaction. Journal of Gerontology, 34(4), 573-578.
Havigurst, R.J.(1968). Successful aging. The Gerontologist, 1, 1-13.
Hirosima, K.(1995). Recent Change in Prevalence of Parent-Child Coresidence in Japan, Journal of Population Research 10,33-40.
Hedda, A. T., Hillerås, Pernilla K., Winblad, & Bengt (2001). Disability in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mong the elderly. Current Opinion in Psychiatry, 14(4) , 355-359 .
Kim, I.K. and Choe, E.H. (1987). Support exchange patterns of the elderly in the Republic of Korea,Asia-Pacific Population Journal ,7(3),89-104.
Lawton, M. P., & Brody, E. M. (1969). Assessment of older people: self-maitaining and instru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Gerontologist, 9 (3), 176-186.
Liang, J. (1982). Sex differences in life satisfaction among the elderly, Journal of Gerontology, 37(1), 100-108.
Litwak, E. & C. F.Longino (1987).Migration Patterns among the Elderly: 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The Gerontologist, 27,266-272.
Martin, L.G. and Culter, S.(1961). Mortality Decline and Japanese Family Structure, Population and velopment Review 9,633-649, 12.
Markides, K. S., & Martin, H. W. (1979). A causal model of life satisfaction among the elderly,Journal of Gerontology, 34(1),86-93.
Neugarten, B. I., Havighurst, R. J., & Tobin ,S. S. (1961). The measurement of life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Gerontology, 16,134-143.
Shanas, E.(1979). Social myth as hypothesis: The case of family relationsof old people, The Gerontologist,19(1), 3-9.
Stewart, A. L., Hays, R. D., & Ware, J. E. (1988) .Communication: The MOS short-form general health survey, Medical Care, 26(7), 724-732.
United Nations(2005), Living Arrangements of Older Persons Around the World, New York: United N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