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92.49) 您好!臺灣時間:2023/06/10 13:4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邱筱雯
研究生(外文):CHIU,HSIAO-WEN
論文名稱:從比較法觀點論定暫時狀態處分制度:以智慧財產權法為中心
論文名稱(外文):A Comparative Study of Provisional remedies proceedings with Focused on the patent and trademark rights
指導教授:許曉芬博士
指導教授(外文):HSU,HSIAO-FEN
口試委員:石佳立陳龍昇
口試委員(外文):SHIH,CHIA-LICHEN, LUNG-SHENG
口試日期:2013-06-18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東海大學
系所名稱:法律學系
學門:法律學門
學類:一般法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3
畢業學年度:10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9
中文關鍵詞:定暫時狀態處分初步禁制令EBAY案、'WINTER案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22條民事訴訟法修法前第538條TRIPS協定之暫時性措施規範歐盟智慧財產權執行2004/48號指令
外文關鍵詞:Directive 2004/48/ECPreliminary measuresPreliminary InjunctionTemporary Restraining Orderlikelihood of Success on the meritsirreparable harm if no injunctionissuesbalance of hardship on the partiesthe public interestfour factors tes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5
  • 點閱點閱:136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96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由於現今是高科技時代,智慧財產權保護日漸重要,當智慧財產權遭受侵害時,權利人必尋求救濟程序以保障其權利,由於專利侵權訴訟常常耗費時日,因此定暫時狀態處分的聲請常成為權利人在進行本案訴訟前的救濟管道,有鑑於此,定暫時狀態處分重要性日漸提升,而我國定暫時狀態處分仿照美國的禁制令制度,且深受國際規範的影響,因此本文以比較方式進行研究。

本文在第二章針對我國定暫時狀態處分制度先行論述,並就我國定暫時狀態處分現況與議題予以探討,對民事訴訟法假處分制度修法前、修法後與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施行後的規定與案件進行研究。有鑑於我國深受國際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影響。

因此第三章論述TRIPS協定與歐盟智慧財產權保護制度之暫時性措施,以比較我國法制是否有待檢討之處,本文在第四章為最核心的部分,針對美國法初步禁制令的制度、審查標準的適用與衡平四要素運用在實務案件中的情況,以及商標權與專利權的適用上的標準不同,進行比較分析,並介紹美國法上影響深遠的實務案例,如ebay案,最後於第五章提出我國定暫時狀態處分法制上的建議與改善。
詳目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方法………………………………………………………………………………………6
第二章 我國民事訴訟法與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定暫時狀態處分之發展………7
第一節 假處分制度與定暫時狀態之處分………………………………………………7
第一項 假處分(係爭標的物假處分) …………………………………………………7
第二項 定暫時狀態之處分…………………………………………………………………8
第二節 我國定暫時狀態處分制度之沿革…………………………………………………9
第一項 民事訴訟法修法前第538條之規範……………………………………….9
第二項 民事訴訟法修法後第538條之規範……………………………………10
第三項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規範…………………………………………………13
第三節 民事訴訟法與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定暫時狀態處分制度要件之比較…………………………………………………………………………………………………………15
第一項 聲請定暫時狀態處分之要件規範……………………………………16
第二項 可供擔保以代釋明之問題………………………………………………18
第三項 賦予當事人陳述意見之有無………………………………………………21
第四項 限期起訴的問題……………………………………………………………………22
第四節 我國定暫時狀態處分實務案例分析:以商標為例………………………24
第一項 民事訴訟法修法前之案例………………………………………………24
第二項 民事訴訟法修正後之案例…………………………………………………28
第三項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施行後之案例……………………………………32
第三章 TRIPS與歐盟關於類似定暫時狀態處分制度之規範………………………36
第一節 TRIPS…………………………………………………………………………………………36
第一項 TRIPS協定之禁制令……………………………………………………………..37
第二項 TRIPS協定之暫時性措施規範……………………………..………………38
第一款 具有英美法國家之「禁制令」內涵………………………………38
第二款 不須以侵權行為發生為必要…………………………………………39
第三項 TRIPS協定對被告權益的保障………………………………………………41
第二節 智慧財產權臨時措施在歐盟及德國、法國的適用………………………43
第一項 歐盟智慧財產權執行2004/48號指令之臨時措施制度............43
第二項 德國類似禁制令制度─假處分(Regelungsverfuegung)…………….46
第一款 法院核發規範性假處分之要件………………………………………47
第二款 法院之審理方式………………………………………………………………48
第三款 假處分於專利權的適用……………………………………………….50
第四款 法院要求聲請人的釋明程度…………………………………………52
第五款 被告可進行之防衛措施…………………………………………………54
第六款 損害賠償的請求……………………………………………………………55
第三項 法國初步禁制令制度(Preliminary measures)……………………………56
第一款 專利侵權訴訟初步禁制令之規範…………………………………56
第二款 商標侵權訴訟初步禁制令之規範………………………………57
第三款 初步禁制令核發條件………………………………………………………58
第四款 初步禁制令的法律效力…………………………………………………60
第四章 美國之專利與商標禁制令之規範…………………………………………………………62
第一節 美國禁制令制度……………………………………………………………………………62
第一項 禁制令之類型.. ………………………………………………………………………63
第二項 禁制令程序規範……………………………………………………………………67
第一款 通知(notice)與聽審(hearing)......................67
第二款 擔保金(security) ...............................68
第三款 範圍…………………………………………………………………………………69
第二節 美國專利權禁制令之規範……………………………………………………………71
第一項 專利權之審查初步禁制令要件標準………………………………………71
第一款 移動尺度檢試法(Sliding Scale Test) ………………………………72
第一目 立即且無法彌補之損害……………………………………………72
第二目 有勝訴的可能或訴訟合理,且經利益衡量……………73
第二款 四步檢測法(four factors test) ……………………………………………73
第二項 專利侵權事件審查標準於美國實務各法院運作……………………76
第三項 審酌要件於專利法案件適用之發展………………………………………79
第一款 EBAY案對要件的影響…………………………………………………79
第二款 WINTER案對要件的影響………………………………………………81
第三款 EBAY案與WINTER案對專利權審查標準適用的重要性……………………………………………………………………………………82
第四款 EBAY案對商標權之審查標準適用的重要性…………………84
第三節 美國商標權禁制令之規範………………………………………………………………85
第一項 商標權之審查初步禁制令要件標準………………………………………85
第一款 本案勝訴可能性………………………………………………………………86
第一目 商標強化(the strength of the mark) …………………………87
第二目 商標與產品的相似度(the similarity of the mark and products) ……………………………………………………………………88
第三目 產品的類型………………………………………………………………89
第四目 產品的品質………………………………………………………………89
第五目 被告的意圖………………………………………………………………89
第二款 無法彌補之損害………………………………………………………………90
第一目 商標名譽的侵害………………………………………………………90
第二目 商品混淆的可能性……………………………………………………91
第三款 兩造利益衡量…………………………………………………………………92
第四款 公共利益的影響……………………………………………………………93
第二項 商標侵權事件審查標準於美國實務各法院運作…………………95
第一款 兩階段審查─第二、第九巡迴上訴法院………………………99
第二款 衡平四要素審查─第一、三、四、六、八、十巡迴上訴法
院………………………………………………………………………………… 100
第三款 逐個要素審查方式(the sequential test) ………………………… 105
第三項 審酌要件於商標法案件適用之發展…………………………………108
第一款 商標混淆案例─Hasbro, Inc. v. Lannard Toys案……………109
第二款 商標仿冒─Lorillard Tobacco Co. v. Amouris Grand Goods,
Inc.案…………………………………………………………………………111
第三款 虛假廣告─Coca-Cola Co.v.Tropicana Products,Inc.案…113
第五章 我國法制的建議與改善(代結論) ……………………………………………………116
第一節 專利、商標審查標準的適用………………………………………………………116
第一項 本案勝訴可能性之不同………………………………………………………116
第二項 無法彌補之損害不同…………………………………………………………118
第三項 性質與公眾利益的影響的不同…………………………………………119
第二節 與各國法制的比較……………………………………………………………………120
第一項 審查要件……………………………………………………………………………123
第一款 與各國要件比較…………………………………………………………123
第二款 我國定暫時狀態處分之問題………………………………………125
第二項 聽證程序有無…………….………………………………………………………126
第三項 擔保金與反擔保金之疑義…………………………………………………126
第四項 結論…………………………………………………………………………………128
參考文獻與書目………………………………………………………………………………………………130



參考文獻及書目

一、中文部分(依筆劃數排序)

(一)中文書籍

1.王承守、鄧穎懋,美國專利訴訟攻防策略運用,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11月初版。
2.王敏銓,美國商標法救濟措施之研究,商標法制與實務論文集。
3.邱聯恭「定暫時狀態假處分事件之審理上特殊性」民事訴訟法之研討(四),民事訴訟法研究基金會編1993年。
4.邵瓊慧,我國智慧財產案件定暫時狀態處分制度之研究-兼論美國案例最新發展,司法院智慧財產訴訟制度相關論文彙編第1輯,2010年11月。
5.姜世明,專利侵權事件相關證據保全及假處分之釋明,智慧財產訴訟制度相關論文彙編第1輯,民國99年11月。
6.范曉玲,智慧財產事件之保全程序,智慧財產訴訟新紀元—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評析,萬國法律事務所,元照出版,2009 年5 月。
7.高秀真、林欣蓉、熊誦梅,司法院第六屆國際智慧財產法官會議暨荷蘭及法國智慧財產訴訟制度考察報告,民國 100 年 8 月。
8.曾陳明汝博士,商標法原理,曾與陳同道堂法學文集之七,學林文化事業出版社,2004年1月修訂再版
9.楊建華『民事訴訟法要論(全),1993年。
10.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判書彙編 第三冊(89年版)
11.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判書彙編(91年版)
12.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判書彙編(97年版)
13.臺灣高等法院暨所屬第一、二審法院民事裁判選輯(89年度)
14.臺灣高等法院暨所屬第一、二審法院民事裁判選輯(97年版)
15.劉孔中,智慧財產權落實制度之檢討與改革,《智慧財產權法制的關鍵革新》,元照出版社,2007年6月。
16.劉尚志、王敏銓、張宇樞、林明儀’、賴婷婷,美台專利訴訟,實戰暨裁判解析,2012年11月2版。
17.劉尚志、張宇樞、王敏銓、林明儀,PATENT WARS美台專利訴訟-實戰暨裁判解析,元照出版,2005年4月初版。
18.賴清陽、冷耀世美國商標案例解析American Trademark Cases & Analysis,五南出版社,2008年2月29日(1版 1刷)

(二)學位論文

1.王倩,知識產權臨時禁令制度的國際法和比較法研究─兼論我國臨時禁令至度的完善,華東政法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4月。
2.王梦雅,國際知識產權保護中的臨時禁令制度研究─以TRIPS協議和我國法律規定為視角,北京交通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6月。
3.吳佳穎,專利事件定暫時狀態處分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法學研究所碩士論文,96年1月。
4.李超偉,論專利權侵害之定暫時狀態假處分─以保全之必要性為中心,私立東吳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6月
5.李榮珠,智慧財產權案件定暫時狀態處分之研究,以專利侵權審理程序為中心,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科技法律組碩士論文,99年。
6.汪彤,中國知識產權保護與TRIPS協定的銜接─以民事法律救濟為中心,華東政法大學博士論文,2006年10月。
7.沈欣儀,專利侵權案件中被告防禦方法之研究,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碩士論文,96年7月。
8.沈冠伶,公害防止請求之假處分程序─從程序機能論與紛爭類型審理論之觀點,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6月。
9.曹永明,民事訴訟中的禁令制度研究,太原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7月。
10.陳彩瑜,發明專利侵權爭議中定暫時狀態假處分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
11.劉淑芬,商標訴前禁令研究,廈門大學國際法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4月。
12.謝宗哲,論定暫時狀態處分─兼談定暫時狀態假處分於不正競爭行為的適用,輔仁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三)期刊論文

1.王孟如,台灣專利案件之定暫時狀態處分,萬國法律雜誌,第147期,2006年6月,頁2-9。
2.王莉維,我國與美國有關商標侵害之定暫時狀態處分比較研究(上),萬國法律雜誌,第149期,2006年10月,頁17-24,。
3.沈冠伶,我國假處分制度之過去與未來─以定暫時狀態假處分如何平衡保障兩造當事人利益為中心,月旦法學雜誌第109期,2004年6月,頁52-72。
4.林尚諭,從美國永久禁制令之核發看我國法上專利侵權案件之民事救濟,萬國法律雜誌,第147期,2006年6月,頁17-22。
5.張澤平,智慧財產權定暫時狀態處分的釋明─從一件商品外觀事件談起,智慧財產權月刊,第98期, 2007年2月,頁87-94。
6.許士宦,定暫時狀態處分之基本構造,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58期,2004年5月,頁51-77。
7.馮震宇,從美國司法實務看台灣專利案件之假處分救濟,月旦法學雜誌,第109期,2004年6月,頁9-35。
8.鄭中人,專利權之行使與定暫時狀態之處分,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58期, 2004年5月,頁101-138。
(四)中文案例
1.最高法院20年度抗字第5號判例
2.最高法院61 年台抗字第506 號裁定
3.最高法院61年台抗字第506號裁定
4.最高法院69年度台抗字第72號判例
5.最高法院79年度台抗字第327號裁判
6.最高法院84年台抗字第575號裁判
7.最高法院86年度台抗字第52號裁定
8.最高法院91年台抗字第 164 號裁判
9.最高法院91年度第7次民事庭會議決議
10.最高法院97年度台抗字第52號民事裁定
11.台灣高等法院88年抗字第4156號
12.台灣高等法院88年度抗字第3號裁定
13.台灣高等法院94年度抗更(一)字第37號裁定。
14.台灣高等法院抗更一字第10號
15.台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96年度抗字第311號民事裁定。
16.臺灣高等法院97年度抗字第662號民事裁定
17.智慧財產法院98年度民全字第13號裁定
18.智慧財產法院98年度民商訴字第7號
19.智慧財產法院98年度民商訴字第8號判決
20.台北地方法院92年度智裁全字第46號裁定。
21.板橋地方法院93年度裁全字第253號裁定。
22.新竹地方法院92年裁全字第16號裁定
23.新竹地方法院92年裁全字第202號裁定
24.屏東地方法院96年度裁全字第1590號裁定

二、西文部分(以姓氏英文字母順序排序)

(一)專書
1.Laurence Petit、Stanc Christian Le, Sanctions for patent infringement in France: injunctive relief and damages, E.I.P.R. 2002, 24(7), 353-357
2.Stanc Christian Le, The enforcement of trade mark rights in France , E.I.P.R. 1994, 16(8), 352-354
(二)期刊論文
1.Matthew Bender & Company, Inc., a member of the LexisNexis Group, Part II Counseling Strategies for Successful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Division C Counseling in the Foreign Setting:Chapter 43 Foreign Patent Litigation, 3-43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unseling & Litigation(2012)

2.Matthew Bender & Company, Inc., a member of the LexisNexis Group., Part I. Analysis,CHAPTER 14 Remedies, 3-14 Gilson on Trademarks § 14.02.

3.Matthew Bender, Part III Litigating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Case Division C Preliminary Relief:Survey of Preliminary Injunction Requirements, 65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unseling & Litigation , . (2011)

(三)美國案例

1.Abbott Laboratories v. Mead Johnson & Company , 971 F .2d 6,12(7th Cir.1992)
2.Abbott Labs. v. Andrx Pharms., Inc., 452 F.3d 1331 ( Fed .Cir.2006)
3.ALEKNAGIK NATIVES LTD. v. ANDRUS,648 F.2d 496 (1980)
4.American Direct Marketing., Inc., v. Azad International., Inc., 783 F. Supp. 84, 91 ( E.D.N.Y. 1992).
5.Atari Games Corp. v. Nintendo of Am., Inc., 897 F2d 1572,1578 n.7(Fed.Cir.1990)
6.Baglin v.Cusenier Co.,221 U.S.580,601,31S.Ct.669,55 L.Ed.863(1911)
7.Banff Ltd. v. Federated Dep't Stores., Inc., 841 F.2d 486, 490 (2d Cir.1988)
8.Boehringer Ingelheim G.m.b.H. v. Pharmadyne Laboratories., Inc, 532 F.Supp. 1040 (D.N.J.1980)
9.Camel Hair & Cashmere Inst. of Am., Inc.v. Associated Dry Goods Corp., 799 F.2d 6, 15-16, 231 U.S.P.Q. 39 (1st Cir. 1986) .
10.Centaur Communications Ltd. v. A/S/M Communications., Inc., 830 F.2d 1217, 1225 (2d Cir.1987)
11.Citobank,N.A. v. Citytrust,756 F2d 273 ,225 U.S.P.Q.708(2d Cir.1985)
12.Direx Israel, Ltd. v. Breakthrough Med. Corp., 952 F.2d 802, 808, 816 (4th Cir. 1992)
13.Doral Pharmamedics., Inc. v. Pharmaceutical Generic Developers., Inc., 148 F. Supp. 2d 127 (D.P.R. 2001)
14.Ebay, Inc.v. MercExchange,L.L.C.,126 S.Ct. 1837(U.S.2006).
15.Federal Express Corp. v. Federal Espresso Inc., 201 F.3d 168, 53 U.S.P.Q.2d 1345 (2d Cir. 2000)
16.Friendship Materials, Inc. v. Michigan Brick.,Inc., 679 F.2d 100, 105 (6th Cir. 1982) .
17.H.H.Robertson,Co. v. United Steel Deck,Inc., 820 F.2d 384,390,2 U.S.P.Q.2d 1926,1929(Fed.Cir.1987)
18.Hartford House, Ltd. v. Hallmark Cards, Inc., 846 F.2d 1268, 1270, 6 U.S.P.Q.2d 2038 (10th Cir. 1988)
19.Hasbro, Inc., v., Lanard Toys, Ltd., 858 F.2d 70 (2d Cir. 1988).
20.High Tech Medical Instrumentation, Inc. v. New Image Industries., Inc., 49 F.3d 1551. 1556(Fed.Cir. 1995)
21.Home Box Office, Inc. v. Showtime/The Movie Channel Inc., 832 F.2d 1311, 1314 (2d Cir.1987)
22.Hubbard Feeds Inc. v. Animal Feed Supplement Inc., 182 F.3d 598, 601, 51 U.S.P.Q.2d 1373 (8th Cir. 1999)
23.Hybritech Inc.v. Abbott Labs., 849 F .2d 1446,1451,7 U.S.P.Q.2d 1191, 1195 (Fed. Cir.1988)
24.Illinois Tool Works, Inc. v. Grip-Pak, Inc., 906 F.2d 679, 59 USLW 2027, 15 U.S.P.Q.2d 1307,June 20, 1990.
25.Internation Kennel Club,Inc. v. Mighty,Star,Inc., 846 F2d 1079,1084(7th Cir. 1988)
26.International Jensen., Inc. v. Metrosound USA, Inc., 4 F.3d 819, 28 U.S.P.Q.2d 1287 (9th Cir. 1993)
27.Lois Sportswear, U.S.A., Inc. v. Levi Strauss & Co., 799 F.2d 867, 872 (2d Cir.1986)
28.Lorillard Tobacco Co. v. Amouris Grand Goods., Inc. 453 F.3d 377 (6th Cir. 2006).
29.Maxim's Ltd. v. Badonsky, 772 F.2d 388, 391, 227 U.S.P.Q. 316 (7th Cir. 1985)
30.MercExchange, L.L.C. v. eBay Inc., 275 F. Supp.2d 695 (E.D. Va. 2003)
31.Meridian Mutual Ins. Co. v. Meridian Ins. Group, Inc., 128 F.3d 1111, 44 U.S.P.Q.2d 1545 (7th Cir. 1997)
32.Natural Res. Defense Council, Inc. v. Winter, 518 F.3d 658 (9th Cir. 2008)
33.NVST.com INC. v. NVEST,LLP,et al,32 Fcd.Appx.207,211(9th Cir 2002)
34.Oakely Inc. v. Sunglass Hut International,316 F.3d 1331,1339(Fed.Cir.2003)
35.Omega Importing Corp. v. Petri-Kine Camera Co., 451 F.2d 1190, 1195 (2d Cir.1971)
36.Platinum Home Mortgage Corp. v. Platinum Financial Group., Inc., 149 F.3d 722, 47 U.S.P.Q.2d 1587 (7th Cir. 1998)
37.Potato Chip Institute. v. General Mills., Inc.333 F Supp 173,171 U.S.P.Q.539(D.Neb.1971)。
38.Roland Machinery Co. v. Dresser Industries., 749 F.2d 380 (7th Cir.1984)
39.Sanofi-Synthelabo. v. Apotex., Inc., 470 F.3d 1368,1381 ( Fed .Cir.2006)
40.Smith International, Inc. v. Hughes Tool Co., 718 F. 2d 1573, 1581 (Fed. Cir. 1983).
41.Standard & Poor's Corp. v. Commodity Exch., Inc., 683 F.2d 704, 708 (2d Cir.1982)
42.Sunbeam Prods. v. West Bend Co., 123 F.3d 246, 44 U.S.P.Q.2d 1161 (5th Cir. 1997)
43.Tec Eng'g Corp. v. Budget Molders Supply., Inc., 82 F.3d 542, 544, 38 U.S.P.Q.2d 1787 (1st Cir. 1996) .
44.The Coca-Cola Company, Plaintiff-Appellant, v. Tropicana Products., Inc., Defendant-Appellee., 690 F.2d 312 (2nd Cir. 1982)
45.Winter v. Natural Res.Def.Council., Inc.129 S.Ct.365,374(2008).

(四)網路資料

1.Reinhardt Schuster-Bardehle Pagenberg Dost Altenburg Geissler,展會中的知識產權保護,歐洲的經驗和實踐,EU-CHINA IPR2中國與歐盟知識產權項目第二期,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商務部條約法律司出版。Website: http://images.mofcom.gov.cn/tfs/accessory/200902/1235092515345.pdf 最後瀏覽日:2013年8月12日
2.尼爾斯•海德 董巍,淺析德國專利訴訟程式,由華鼎國際專利商標聯合事務所摘錄自,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家知識產權局,智慧財產權報。Website:http://hdgroup168.blogspot.tw/2012/09/blog-post_5.html 最後瀏覽日:2013年8月12日。
3.李佳怡,由eBay v. MercExchange案論美國禁制令核發標準,智產新聞,2006年9月。Website: ttp://www.saint-island.com.tw/news/shownewsb.asp?seq=213 最後瀏覽日:2013年4月8日。
4.武卓敏,TRIPS協定知識產權訴前臨時措施在中國、歐盟及德國的比較研究,出自於知識產權雜誌,2009年更新版。Website: http://www.bioipr.com/eu/413/ 最後瀏覽日:2013年8月12日。
5.邵瓊慧、喬建中與隨同行政院農委會張技正明郎、財政部國庫署員稽核旭潔及賴專員欣億之「出席『世界貿易組織與貿易有關智慧財產權理事會(WTO/TRIPS)2006年10月例會』出國報告」。Website:http://www.google.com.tw/url?sa=t&rct=j&q=%E8%B2%A1%E6%94%BF%E9%83%A8%E5%9C%8B%E5%BA%AB%E7%BD%B2%E5%93%A1%E7%A8%BD%E6%A0%B8%E6%97%AD%E6%BD%94%E5%8F%8A%E8%B3%B4%E5%B0%88%E5%93%A1%E6%AC%A3%E5%84%84%E4%B9%8B%E3%80%8C%E5%87%BA%E5%B8%AD%E3%80%8E%E4%B8%96%E7%95%8C%E8%B2%BF%E6%98%93%E7%B5%84%E7%B9%94%E8%88%87%E8%B2%BF%E6%98%93%E6%9C%89%E9%97%9C%E6%99%BA%E6%85%A7%E8%B2%A1%E7%94%A2%E6%AC%8A%E7%90%86%E4%BA%8B%E6%9C%83%EF%BC%88WTO%2FTRIPS%EF%BC%892006%E5%B9%B410%E6%9C%88%E4%BE%8B%E6%9C%83%E3%80%8F%E5%87%BA%E5%9C%8B%E5%A0%B1%E5%91%8A%E3%80%8D%E3%80%82&source=web&cd=1&ved=0CCwQFjAA&url=http%3A%2F%2Freport.nat.gov.tw%2FReportFront%2Freport_download.jspx%3FsysId%3DC09603227%26fileNo%3D001&ei=XwYJUs7wGMPAkAW65IHAAg&usg=AFQjCNEgrmqKiBWr8FQW_barE9FCGIaW1A 最後瀏覽日:2013年8月12日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8.鄭中人,專利權之行使與定暫時狀態之處分,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58期, 2004年5月,頁101-138。
2. 7.馮震宇,從美國司法實務看台灣專利案件之假處分救濟,月旦法學雜誌,第109期,2004年6月,頁9-35。
3. 6.許士宦,定暫時狀態處分之基本構造,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58期,2004年5月,頁51-77。
4. 5.張澤平,智慧財產權定暫時狀態處分的釋明─從一件商品外觀事件談起,智慧財產權月刊,第98期, 2007年2月,頁87-94。
5. 4.林尚諭,從美國永久禁制令之核發看我國法上專利侵權案件之民事救濟,萬國法律雜誌,第147期,2006年6月,頁17-22。
6. 3.沈冠伶,我國假處分制度之過去與未來─以定暫時狀態假處分如何平衡保障兩造當事人利益為中心,月旦法學雜誌第109期,2004年6月,頁52-72。
7. 2.王莉維,我國與美國有關商標侵害之定暫時狀態處分比較研究(上),萬國法律雜誌,第149期,2006年10月,頁17-24,。
8. 1.王孟如,台灣專利案件之定暫時狀態處分,萬國法律雜誌,第147期,2006年6月,頁2-9。
9. 15.劉孔中,智慧財產權落實制度之檢討與改革,《智慧財產權法制的關鍵革新》,元照出版社,2007年6月。
10. 5.姜世明,專利侵權事件相關證據保全及假處分之釋明,智慧財產訴訟制度相關論文彙編第1輯,民國99年11月。
11. 2.王敏銓,美國商標法救濟措施之研究,商標法制與實務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