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資料
一、書籍
1、尹裕君、林麗英、盧小玨、鄒海月、王曼溪、許凰珠等著,《護理倫理概論》(二版),華杏 出版社,2004 年。
2、王英偉:《安寧緩和醫療臨床工作指引》。台北: 中華民國(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
3、朱熹匯編,林松、劉俊田、禹克坤譯注,《四書》台灣古籍出版社。
4、李瑞全:《儒家生命倫理學》,台北:鵝湖出版社,1999年。
5、余德慧等:《臨終心理與陪伴研究》,台北:心靈工坊,2006。
6、徐東,編著《中國醫林故事》。台北,漢欣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8。
7、吳志正:《解讀醫病關係II─醫療責任體系論》,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
8、村上陽一郎著,何月華譯:《生與死的觀照:現代醫療啟示錄》,台北:東大,1997。
9、阿爾芬思•德根等著,林雪婷譯:《生命的終結》,台北:東大,1996。
10、張明志:《心靈病房的十八堂課》,台北,老古,2006。
11、孫思邈:千金方。論大醫精誠篇。(中研院漢籍全文資料庫)。
12、趙可式:《醫師與生死》,台北:寶瓶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7
13、趙可式:《康泰安寧療護手冊》,台北:財團法人天主教康泰醫療教育基金會,1998。
14、陳秀丹:《向殘酷的仁慈說再見:一位加護病房醫師的善終宣言》,台北:三采文化,2011。
15、黃勝堅:《生死迷藏:善終,和大家想的不一樣》,台北:大塊文化,2010。
16、曾淑瑜:《醫療法律倫理》,台北: 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7
17、曾育裕:《醫護法規》,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2月。
18、波伊曼著,江麗美譯,《生與死:現代道德困境的挑戰》,桂冠圖書公司,1997
19、鍾昌宏:《安樂活--活出生命的尊嚴》,台北:台灣基督文藝出版社。
20、鄔昆如:《倫理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4月初版。
21、錢宗武譯著《尚書》,台北,台灣書局,2008。
22、段德智:《死亡哲學》,台北:洪葉文化,1993。
23、路加傳道會:《多元社會的醫學倫理》, 基督徒醫學倫理系列. 台中: 財團法人中華基督教路加傳道會附設出版社,2005。
24、劉貴傑:《佛教哲學》,台北: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
25、謝博生:《醫療概論─醫學人文叢書》,台北: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2004年9月初版。
26、蔡甫昌編譯,Peter A. Singer編著: 臨床生命倫理學,加拿大醫學會授權,台北: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2003。
27、戴正德:《生死醫學倫理》,台北:健康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8、戴正德:《基礎醫學倫理學》,台北:高立,2002。
29、戴正德、李明濱編著:《醫學倫理導論》,台北:教育部發行,2000。
30、盧美秀:《醫護倫理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
31、釋昭慧:《佛教規範倫理學》, 台北: 法界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
32、蕭宏恩:《醫學倫理新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4年9月ㄧ版。
33、嚴久元:《當代醫事倫理學》,台北:橘井文化出版公司,1999年初版。
34、龔廷賢著,《增補萬病回春》,高雄,尚志文化出版社,1980。
二、期刊
1、王英偉:〈新安寧運動下的倫理思維〉,《澄清醫護管理雜誌》第6卷,第1期,2010。2、王維慶、朱怡康、蔡甫昌:〈無效醫療〉,《當代醫學》,2005; 32:7:542~49。
3、辛幸珍、江秀娟、戴正德:〈護理人員臨床工作中所面臨之倫理議題〉, 《醫學教育》6 卷3 期,2002。4、李瑞全:〈生命倫理學五十年﹙上﹚〉,《鵝湖月刊》,第28卷第六期,20025、李瑞全:〈生命倫理學的回顧與發展〉,《應用倫理研究通訊》,第41期2007。6、李瑞全:〈專題引論:儒家與生命倫理〉,《應用倫理研究通訊》,第38期2006。
7、李瑞全:〈從儒家家庭倫理論生命科技之倫理議題〉,《應用倫理研究通訊》,第38期2006。8、杜明勳,〈談靈性照顧〉,《護理雜誌 》,2004。9、陳子平:〈醫療上「充分說明與同意(Informed Consent)」之法理〉,《東吳大學法律學報》,第十二卷第一期,2000年2月。
10、邱泰源:〈末期醫療照護之倫理困境與決策〉,《澄清醫護管理雜誌》第3卷,第3期,2007。11、趙可式:〈臨終病人照護的倫理與法律問題〉,《護理雜誌》,1996 年,第 43 卷,第1期,頁 24-28。12、趙可式:〈台灣癌症末期病患對善終意義的體認〉,《護理雜誌》,1997。13、侯英泠:〈論消保法上醫師之安全說明義務─台灣高等法院87年上字第151號。
14、侯英泠:〈良性醫病關係之建立〉,《應用倫理研究通訊》 第 34 期 2005 年。15、紐則誠:〈生死學、生命倫理學與生死教育〉,《安寧療護雜誌》,1999年。
16、陳俊鴻:〈腦死之判定及其意義〉,《高醫醫訊月刊》,第 24 卷第 8 期,2005。
判決評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37期,2002年8月
17、陳榮基:〈臨終關懷與安寧療護〉,《應用倫理學通訊》,第8期,1998年。
18、陳榮基:〈DNR不等於安寧緩和醫療),《台灣醫界》,第51卷,第4期,2008年。
19、陳祖裕:(無效醫療〉,《應用倫理研究通訊》,第25期2003。20、陳振業、蔡甫昌:〈臨床倫理兩難的解決〉,《當代醫學》,2005; 32:5:410-17。
21、蔡甫昌 、李明濱:〈當代生命倫理學〉,醫學教育2002年第6卷第4期頁381-395。22、蔡甫昌:〈研究倫理委會的實務與反思〉,《台灣醫學》2010;14:3:322-31.
23、蔡甫昌:〈中國古代醫學倫理之探討〉,台灣醫學 2005 年 9 卷 2 期,頁180-191。
24、蔡甫昌:〈醫病關係與職業倫理〉,《應用倫理研究通訊》,第21期2002。25、蔡甫昌、李明濱:〈當代生命倫理學〉,《醫學教育 》2002; 6:4: 381-395。26、蔡甫昌:〈生命倫理四原則方法〉, 《醫學教育》 2000; 4: 140-154。27、蔡甫昌:〈從醫病關係談病情告知的倫理),《全國律師雜誌》, 2006;8:13-21。28、蔡甫昌:〈藥物試驗的倫理與法規〉,《科學人雜誌》,2007; 69: 122~4。
29、蔡甫昌:〈研究倫理與赫爾辛基宣言 (一) 〉,《健康世界》,2005; 352:71-74。30、蔡甫昌:〈研究倫理與赫爾辛基宣言 (二) 〉,《健康世界》,2005; 353:83-87。31、蔡甫昌:〈病情告知的倫理〉,《健康世界》,2002;323: 103-107。32、蔡甫昌:〈從醫病關係談起〉,《健康世界》,2002;321: 89-93。
33、劉金明、周思源:〈臨床倫理議題與衝突調解—以非預期懷孕的衝突為例〉,《澄清醫護管理雜誌》第2卷,第4期,2006。34、楊漢湶:〈電子病歷與病人隱私權保護〉,《澄清醫護管理雜誌》第8卷,第1期,2012。35、楊琇茹,〈從病患自主權看病患家屬參與醫療決定之權限〉,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7月。三、英文書籍期刊
1、Beauchamp, T.L. and Childress, J.F. (1994, 2001). Principles of biomedical ethics, 4th ed., 5th 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Gillon, R.” Medical ethics Four principles plus attention to scope”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1994)
3、Ladd,John.,ed Ethical Issues Relating to Life and Death.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9.
4、Mary Anne Warren,”The personhood argument in favor of abortion”, The Nature of Woman,( 1980)
5、Noonan, John T. Jr.ED. The Morality of bortion .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1970.
6、Quill, Timothy E.,” Death and Dignity: A Case of Individualized Decision Making.”In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1991).
7、Singer,Peter. Practical Ethics.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
全國法規資料庫 http://law.moj.gov.tw/
CBETA 電子佛典集成光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