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http://www.doh.gov.tw/statistic/index.htm, 中華民國行政院衛生署.
[2] http://ivy1.epa.gov.tw/noise, 中華民國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噪音管制資訊網.
[3] 楊順聰編著, 臨床高等醫療儀器系統-原理與應用, 藝軒出版社, 台北, 1998.
[4]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1396, 突發性心臟停止, 華人健康網.
[5]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200851, 人間福報.
[6] 紀國瑞,數位聽診器之原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桃園,2005。[7] 蔡秉翔,建立於隨身聽的數位式電子聽診器,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桃園,2007。[8] 莊克士編著, 醫學影像物理學, 合計圖書出版社, 台北, 1998.
[9] 楊玉星, 生物醫學傳感器與檢測技術, 科學出版社, 北京, 2005.
[10] A. J. Houtsma., I. P. Curry , J. M. Sewell and W. N. Bernhard, “A Dual-Mode Noise-Immune Stethoscope for Use in Noisy Vehicles,” Army Science Conference, Orlando, 2006.
[11] A. J. Houtsma, I. P. Curry, J. M. Sewell and W. N. Bernard, "Dual-mode Auscultation in High High-Noise Level Environments," Asthma, May 14-18, 2006, pp.1-6.
[12] S. M. Brady, S. J. Gaydos and K. A. Berry " Development and Assessment of a Dual-Mode, Noise-Immune Stethoscope for Combat Environments," NATO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Organization, Essen (Germany), April 2010, pp.1-12.
[13] S. J. Gaydos, R. A. Williams, E. R. Reeves and A. M. Kelley, " Preliminary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Noise-Immune Stethoscope (NIS) in High Ambient Noise Environment Using a Reverberation Sound Chamber," Ft. Rucker, February 2010, pp.5-9.
[14] 劉親凱編著, 現代醫學儀器設計原理, 科學出版社, 北京, 2006.
[15] 吳建剛等編著, 現代醫用電子儀器原理與維修, 電子工業出版社, 北京, 2005.
[16] 余學飛編著, 醫學電子儀器原理與設計, 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廣州, 2006.
[17] 徐士宜,基於經驗模態分解法與零相位延遲濾波器之心電圖雜訊濾除法則,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機電科技學系,台北,2010。[18] Wen-June Wang, and Che Wun Chiou, “Cardiac Arrhythmia Diagnosis Method using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on ECG Signals, SCI Measurement, Vol. 42, NO. 5, 778-789, June 2009.
[19] 姜遠海、霍紀文、伊立志編著, 醫用傳感器, 科學出版社, 北京, 2005.
[20] 全新實用電路精粹叢書編輯委員會編著, 醫療保健應用電路集粹, 機械工業出版社, 北京, 2005.
[21] 劉省宏, 醫用電子實習, 全華科技出版社, 台北, 2002.
[22] 張椿宏,整合心電圖與即時無線傳輸技術之數位視、聽診儀,碩士論文,私立中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桃園, 2007。[23] 劉啟明,生活環境低頻噪音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台南,2005。[24] 林銘駿,環境中低頻噪音之量測及管制策略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桃園,2008。[25] http://epa.psy.ntu.edu.tw, 知覺與注意力實驗室.
[26] http://zh.wikipedia.org/wiki, 聽診器.
[27] http://cht.a-hospital.com, A+醫學百科.
[28] http://solutions.3m.com.tw, 聽診器結構.
[29] http://www.ti.com/product/lm324, LM324 Datasheet.
[30] http://www.ti.com/product/lm386, LM386 Datasheet.
[31] http://www.darsheng.com.tw, 達昇電子工業有限公司.
[32] http://www.ni.com, 美國國家儀器公司.
[33] 劉建昇、游濬、張信豪編著, 數位訊號處理-LabVIEW&生醫訊號, 宏友圖書出版社, 台北, 2006.
[34] 林俊宏、蕭子健編著, 圖形系統設計之硬體介面專題製作 LabVIEW 8X, 高立出版社, 台北, 2007.
[35] 嚴興明、田京京、夏宇編著, LabVIEW入門與實戰開發100例, 電子工業出版社, 北京, 2011.
[36] 王磊、陶梅編著, 精通LabVIEW8.X, 電子工業出版社, 北京, 2008.
[37] 林俊宏、韓威如、莊智元編著, 精通LabVIEW8.X, 高立出版社, 台北, 2006.
[38] http://epa.psy.ntu.edu.tw/2006perback/ch11_7th/ch11_7th.htm, Sensation and Perception.
[39] 潘海杉、周哲和李伯全,「基於虛擬儀器技術的便攜式噪聲檢測和分析系統」,農業機械學報,第三十八卷,第四期,2007,第208-210頁。
[40] 闕小生、楊浩、何為及蔚承英,「基於駐極體電容傳聲器的心音模擬處理電路的設計」,醫療衛生裝備,第二十八卷,第二期,2007,第6-8頁。
[41] 趙小強,「基於DSP的心音信號採集與分析」,生物醫學工程學染志,第二十八卷,第二期,2011,第273-275頁。
[42] 羅松、彭承琳及俞凱君,「一種袖珍式胎心儀的設計和實現」,生物醫學工程學進展,第三十卷,第二期,2009,第107-108頁。
[43] 徐曉凱、吳彥、李國鋒和李枝俊,「一種高頻超聲波換能器驅動電路的設計」,電子測量技術,第三十二卷,第四期,2009,第23-25頁。
[44] 向紅標、張濤、李醒飛及張國雄,「激光差動多普勒的信號處理電路設計」,電子測量技術,第三十卷,第六期,2007,第153-156頁。
[45] 戴波、楊卓然、趙晶和田小平,「管道超聲內檢測發射電路設計」,微納電子技術,第一卷,第七期,2007,第446-449頁。
[46] 李學軍,「超聲波空氣探測器的應用研究」,寧夏工程技術,第三卷,第四期,2004,第318-320頁。
[47] 林章,「模擬相乘器MC1496的應用分析」,閩江學院學報,第二十五卷,第二期,2005,第44-4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