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文獻
1.王永銘,國小學童金錢態度、消費行為與電視廣告態度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2.王崇霖,投資型保險商品市場臺灣前三大壽險公司經營績效之比較研究,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4年。3.江瑞雄,壽險業經營投資型保險之研究,淡江大學保險學系保險經營碩士班碩士論文,2002年。4.投資型保險商品業務員訓練教材,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2007年。
5.吳鴻麟,銀行保險在臺灣的3 次蛻變--國內銀行保險將進入衰退期,現代保險金融理財雜誌,第221 期,2007年。6.吳鴻麟、莊淑娟,保險及退休策劃,新陸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
7.吳明隆,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
8.吳俊謀,認知風險與服務品質對購買意圖的影響-以大台北地區長期照護機構為例,銘傳大學管理學院高階經理碩士論文,2007年。9.林建智、楊瑩潔,論投資型商品行銷之道德規範,壽險管理,第17期,PP.258-259,2004年。10.林靈宏,消費者行為學,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
11.林麗瓊,臺北市國中生金錢觀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1993年。12.林世彪,台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金錢態度與消費行為之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13.林芳如,國小學童金錢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14.林治皓,投資型保險經營與銀行保險策略對壽險業獲利能力之影響分析,實踐大學財務金融與保險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15.林雍善,銀行銷售投資型保單成功個案分析,國立中央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4年。16.林招凰,影響顧客對人身保險產品再購意願相關因素之研究-以Y人壽保險公司之保戶為例,2006年
17.林哲鋒,影響消費者購買投資型保險決策因素之研究-以台中縣市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18.林麗銖,人身保險實務,平安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
19.周紹康,投資型保險商品購買意願因素之研究,銘傳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4年。20.周志杰,投資型保險知覺風險與購買意願之研究,南華大學企業管理系管理科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8年。21.周采萱,十八張投資型壽險大火拚!現代保險金融理財雜誌,第275 期,pp.58-67,2011年。
22.周子敬,抽樣方法,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5 年。
23.侯琇雯,11個重要發展歷程,創造台灣保險業的發展榮景,Advisers 財務顧問雜誌,279期,pp.37,2012年。
24.麥瑋玲,投資型保險商品經營策略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25.陳一姍,投資保單造成保險申訴激增,中國時報,財經焦點B1 版,2007/4/5。
26.陳人豪,投資型保險不當行銷民事救濟之研究—以保險人責任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27.陳寬裕、王正華,論文統計分析實務SPSS 與AMOS 的實用,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pp.138.,2011年。
28.陳券彪、周志杰,投資型保險消費者購買意願之研究,真理大學管理創新與新願景研討會論文,2007年。
29.陳怡蒨,投資型保險商品之購買情形研究、銘傳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碩士班論文,2009年30.陳雅惠,壽險商品知覺風險與資訊搜尋分析,逢甲大學保險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31.陳聖儀,台灣壽險公司經營投資型保險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2003年。32.陳建哲,業務員銷售投資型保險之行銷糾紛,朝陽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33.陳瓊鈺,不同金錢態度與理財認知下,個人理財行為與理財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實踐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2009年34.陳嫻羚,國人選購國產水果關鍵因素之探討,國立中山大學高階經營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9年35.陳娟娟,壽險保單內部轉換為投資型保單或加保醫療險之轉換意圖因素探討,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所碩士論文,2006年。36.陳勳慧,國軍人員信用卡功能偏好,知覺風險與信用卡使用行為關係之研究,國防管理學院國防財務資源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37.陳美珍,投資型保單 不課遺產稅了,經濟日報保險要聞,2010/8/2
38.陳怡慈,賣連動債保單必須電訪錄音,中國時報,投資線上B2 版,2008/10/4。
39.范國桁,購買投資型保單決策因素之探討,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40.胡宜仁、王志鏞,保險商品創新之內涵及其實現,產險公會保險大道季刊,第56 期,2008年。
41.郝充仁、李雅婷、黃惠貞,投資型保險商品糾紛之研究,保險學報,創刊號,2004年。42.姜禮榮,線上購物動機與知覺風險對網路拍賣購物意願之影響.,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43.徐珮軒,消費者人格特質與知覺風險態度對線上購買旅行平安險之影響,逢甲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44.翁根城,銀行顧客購買投資型保險商品情況與意願研究,淡江大學保險學系保險經營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7年。45.徐于婷,認知風險、認知可信賴度、信任、認知易用性、認知有用性對線上拍賣消費者購買意圖之影響,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46.張元馨,影響消費者網路購物購買意圖關係之探討,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47.張家瑜,服務品質、知覺風險與旅遊意圖之關聯性研究-以旅遊網站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48.張瓊月,投資型保險爭議事件處理之研究,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4年。49.張元昌,投資型壽險商品購買行為之研究---消費者價值觀實證,逢甲大學保險系碩士論文,2002年。50.張世其、潘立芸、鄭心琳,消費者對低價電腦使用行為意圖,臺灣銀行季刊第61卷第2期,pp.234-249,2010年。
51.張宗彬,網路銀行知覺風險與使用意願之研究,大葉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52.莊惠婷,知覺風險對線上購物意願之影響-以女性消費者為例,國立臺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53.崔雯,知覺風險與企業火災保險購買行為之研究,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所碩士論文,2002年。54.傅致榮,國中及國小高年級學生的金錢態度與消費行為之研究-以苗栗縣學生為例,中華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55.彭金隆,金融控股公司法至監理與經營策略,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P.30,2004年。
56.黃薏如,3機會,3挑戰共謀台灣保險業良善發展,Advisers 財務顧問雜誌,279期,P51,2012年。
57.黃文彥,壽險業務員之人格特質、金錢態度與工作滿足對離職傾向之影響,朝陽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6年58.黃慧真,大學生消費能力、網路拍賣參與、生活型態、金錢態度與消費者決策型態之相關研究—以台南地區科技大學及技術學院學生為例,國立臺南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6年59.黃愉婷,金融消費者保護法對銀行保險業務影響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60.葉惠娟,9張首賣人民幣保單,現代保險金融理財雜誌,第291期,2013年。
61.廖家玲,員工人格特質、金錢態度與工作績效及離職行為之探索性研究碩士論文,2002年。62.廖國鋒、溫淑雲,通路多重特性對消費者知覺與購買意願影響關係之研究,紡織綜合研究期刊,第21卷第3期,2011年。
63.曾雅楨,全球經濟危機對投資型保險商品影響之探討,淡江大學保險學系保險經營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9年。64.楊雅帆,國小學生家長金錢態度、人格特質與其家庭理財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65.楊雅婷,影響網路團購之顧客滿意度與忠誠度及其前置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管理碩士學程(AMBA)碩士論文,2011年。66.楊鈺婷,消費者網路購買意圖前置因素之研究—以認知態度為中介變數,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67.楊西柏,消費者居住地區和風險態度對投資型保險商品 購買行為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68.楊蕢禎,金融海嘯後消費者對投資型保單購買行為改變之研究,逢甲大學風險觀禮與保險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69.榮泰生,SPSS 與研究分法第二版,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9 年
70.潘雅惠,影響消費者購買銀行理財商品滿意度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71.劉又銓、林柏翰,投資型保單不當銷售之監理--兼論公平交易法與金融消費者保護法之適用,公平交易季刊,第21卷第1期,2013年。
72.賴曜賢,請保守看待投資型壽險商品,消費者報導,第315期,pp10-13,2007年。73.蔡瑞華,台北市國中生的金錢態度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74.蔡佳紋,投資型保險銷售爭議之研究,淡江大學保險學系保險經營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6年。75.蔡政宏,青少年金錢態度與消費行為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76.熊承慧,投資型保險購買決策關鍵因素之研究,銘傳大學應用統計資訊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8年。77.薛翔之,新壽停售投資型保單三個月,工商時報,金融市場A12 版 (2009/3/13)。
78.顏明華,在不同金錢態度與理財資源下,個人理財行為與理財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南台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2009年。79.盧梅君,臺北市高中生金錢態度與消費者決策型態之研究,長庚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學位學程在職專班經營管理組碩士論文,2010年。80.戴育賢,金錢態度、理財認知與消費性貸款行為之研究,2006年。
81.鄭雅瑜,全球金融風暴後投資型保險與理財規劃之研究—以屏東地區技專校院在職班學生為例,美和技術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82.鄭惠菁,累積百萬投資型保險月領4000,現代保險金融理財雜誌,第290期,pp.94-98,2013年。
83.賴羿廷,理財素養、金錢態度與投資績效,世新大學財務金融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84.簡士家,消費者對投資型保險購買行為之研究─產品認知涉入之應用,朝陽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85.鍾立薇,金錢態度以及風險容忍度對理財行為的影響,世新大學財務金融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86.魏自強,壽險業投資型保險商品關鍵成功因素與經營風險之研究,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所碩士論文,2004年。87.簡淑綺,我國投資型保單熱賣之探討,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30 卷7 期,2007年。88.羅妍昕,銀行顧客屬性、認知風險及涉入程度對購買意願之影響-以投資型保險商品為例,世新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89.謝文雀(譯),消費者行為,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90.謝金青,社會科學研究法-論文寫作之理論與實務,威仕曼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
91.蘇韻蓉,台灣大學生金錢態度、理財認知與信用卡使用行為之研究─以新竹某私立大學學生為例,中華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二、英文文獻
1.Akaah, I. P. and P. K. Korgaonkar, (1988)“A Conjoint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ativeImportance of Risk Relievers in Direct Marketing,” Journal of AdvertisingResearch, August/September, pp.38-44.
2.Baird, I. S. and Thomas, H. (1985), “Toward a contingency model of strategicrisk taking,”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Vol. 10, No. 2, pp. 230-243.
3.Bansal, Harvir S., Peter A. Voyer(2000), ”Word-of-Mouth Process Within a Service Purchase Decision Context”, Journal of Service Research, Vol.3, No. 2, pp.166-177.
4.Bauer, R. A. (1960), “Consumer behavior as risk taking,” In Hancock, R. S. (Ed.),Dynamic Marketing for a Changing World, pp. 389-398, American MarketingAssociation, Chicago, IL.
5.Cox, D. F. (1967), “Risk handling in consumer behavior - An intensive study of two cases,” In Cox, D. F. (Ed.), Risk-Taking and Information-Handle in Consumer Behavior, pp. 34-81,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oston, MA.
6.Cunningham, S. M.,(1967) “The Major Dimension of Perceived Risk,” in Donald F.Cox (ED.), Risk Taking and Information Handling in Consumer Behavior,Bost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7, pp.82-108.
7.Engel, J. F.,Blackwell R. D.and Miniard, P. W., Consumer Behavior, 8th ed.(1995)
8.Furnham, A. (1984). Many sides of the coin: the psychology of money usage.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5(5), 501-509.
9.Garretson, J. A. and Clow, K. E. (1999), “The influence of coupon face value on service quality expectations, risk perceptions and purchase intentions in the dental industry,” Journal of Services Marketing, Vol. 13, No. 1, pp. 59-72.
10.Jacoby, J. and Kaplan, L. B. (1972), “The components of perceived risk,”Proceedings of Third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Association for Consumer Research, pp. 382-393, College Park, MD.
11.Kaplan, L. B., G. J. Szybillo and J. Jacoby, (1974)“Components of Perceived Risk inProduct Purchase:A Cross-Validation,”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59 (3), pp.287-291.
12.Medina, J.F., Saegert, J., & Gresham, A. (1996). Comparison of Mexican-American and Anglo-American attitudes toward money. The Journal of Consumer Affairs, 30, 124-145.
13.Murray, K. B. and Schlacter, J. L. (1990), “The impact of services versus goodson consumers: Assessment of perceived risk and variability,”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Vol. 18, No. 1, pp. 51-65.
14.Perry, M. and Hamm, B. (1969), “Canonical analysis of relations between socioeconomic risk and personal influence in purchase decision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Vol. 6, No. 3, pp. 351-354.
15.Peter, J. P. and Tarpey, L. X. (1975),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ree consumerstrategies,”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Vol. 2, No. 1, pp. 29-37.
16.Roselius, T. (1971), “Consumer ranking of risk reduction methods,”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 35, No. 1, pp. 56-61.
17.Schiffman, L. & Kanuk, L. (1991) Consumer Behavior,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18.Srinivasan, Narasimhan and Brian T. Ratchford, 1991, “An Empirical Test of a Model of External Search for Automobiles”,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8(2), pp. 233-242.
19.Tang, T. L. P. (1992). The meaning of money revisited.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3,197-202.
20.Stone, R. N. and Gronhaug, K. (1993), “Perceived risk: Futher considerations forthe marketing discipline,” 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 27, No. 3, pp.39-50.
21.Yamauchi, K. T., & Templer, D. I.(1982). The development of a money attitude sca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46(5),522-528.
三、網路資料
1.中時電子報,http://news.chinatimes.com/,最後瀏覽日期:2013/6/5
2.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http://www.lia-roc.org.tw/,最後瀏覽日期:2013/6/5
3.行政院主計總處,http://www.dgbas.gov.tw/np.asp?ctNode=4593,最後瀏覽日期:2013/4/5
4.金管會保險局,http://www.ib.gov.tw/ch/,最後瀏覽日期:2013/6/5
5.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http://www.tii.org.tw/,最後瀏覽日期:2013/6/5
6.聯合新聞網,http://udn.com/NEWS/mainpage.shtml,最後瀏覽日期:201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