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書
1.王唯,《臺灣電視史》,臺北,中國藝術實驗中心出版,2006年10月出版。
2.江武昌,《臺灣的布袋戲認識與欣賞》,臺北,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民國84年6月。
3.吳明德,《臺灣布袋戲表演藝術之美》,臺北,臺灣學生書局出版,民國94年7月。
4.呂訴上,《臺灣電影戲劇史》,臺北,銀華出版社,民國80年再版。
5.呂訴上,《臺灣電影戲劇》,東方文化供應社,1971。
6.呂理政,《布袋戲筆記》,臺北,臺灣風物雜誌社,民80。
7.清李斗,《揚州畫舫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初版二刷。
8.何貽謀,《臺灣電視風雲錄》(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2002年1月出版)。
9.林洋港等監修,高育仁主修,劉寧顏總纂,《重修臺灣省通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年12月31日初版)卷十(藝文志˙藝術篇)全一冊,。
10.林鶴宜,《臺灣戲劇史》,臺北,國立空中大學,民國92年12月初版。
11.邱坤良,《日治時期臺灣戲劇之研究》,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民國83年7月。
12.邱坤良,《日治時期臺灣戲劇之研究》,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民國81年6月初版。
13.邱坤良,〈看!大學生演野臺戲〉,邱坤良著,《現代社會的民俗曲藝》(臺北:遠流出版社,民國72年4月初版)。
14.洪麗完、張永楨、李力庸、高明士,《臺灣史》,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民國95年4月。
15.洪淑珍,《巧成真布袋戲偶藝術》,晨星出版社出版,民國98年5月10日。
16.高明士主編《臺灣史》,(臺北市,五南,2009)。
17.班果,《聖石傳說電影全記錄》霹靂新潮社出版 民國八十九年。
18.莫光華著,《臺灣歌仔戲論文輯錄》,臺灣省地方戲劇協進會,民國85年。19.陳正之著,《掌中功名-臺灣的傳統偶戲》,臺灣省政府新聞處,民國80年。
20.陳龍廷,《臺灣布袋戲發展史》,前衛出版社,民國96年2月初版一刷。
21.陳龍廷,《聽布袋戲》,春暉出版社,民國97年1月初版。
22.陳木杉,《雲林縣布袋戲發展史暨布袋戲宗師黃海岱傳奇》,臺灣學生書局,民國89年06月15日初版。
23.張炳楠監修,李汝和主修,廖漢臣整修,《臺灣省通誌》(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1年6月初版)卷六(學藝志˙藝術篇)第一冊。
24.張瓊慧總編輯,《黃強華.華文擇與霹靂布袋戲》,中國時報系時廣企業有限公司生活美學館,民國92年10月1日初版。
25.張溪南,《黃海岱及其布袋戲劇本研究》,臺灣學生書局,民國93年2月1日初版。
26.黃秀政、張勝彥、吳文星,《臺灣史》,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民國100年1月。
27.黃春秀,《細說臺灣布袋戲》,國立歷史博物館出版,民國95年。
28.謝中憲,《臺灣布袋戲發展之研究》,稻鄉出版社出版,民國98年。
29.謝德錫,《臺灣閣派布袋戲的傳承與發展》,西田社布袋戲基金會,1998年7月。
30.張天福,《華視十五年》民國七十五年十月三十一日,華視出版社出版。
31.《晉江縣志》,卷七十二〈風俗志˙歌謠〉。
二、期刊
1.山室信一著、陳姃湲譯、鍾淑敏校正,〈國民帝國日本的異法域統合與差別〉,《臺灣史研究》第十六卷第二期,民國98年6月,頁15。
2.王亞維著,《電視歌仔戲所面臨的問題》,民俗曲藝 42,民75.08,頁113。3.石婉舜,〈被動員的「鄉土藝術」:黃得時與太平洋戰爭期的布袋戲改造〉,《臺灣文學研究集刊》,第八期(民國99年8月),頁59-84。
4.江武昌〈臺灣布袋戲簡史〉,《民俗曲藝》第67-68期,民國79年10月,頁90。5.江武昌,〈光復後臺灣布袋戲的發展〉,《民俗曲藝》71期,民國80年,頁60-61。6.江武昌,〈標籤化的「傳統」藝術-續論傳統布袋戲彩樓戲臺的優缺點〉,《美育》,115,民89.05 頁63-64。7.吳密察〈明治國家體制與臺灣──六三法之政治的展開〉,臺大歷史學報第37期,民國95年6月,頁59。
8.吳明德,〈內臺俊影─「五洲園二團」黃俊卿的布袋戲演藝風華〉,第十七屆詩學會議─曲學研究會,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暨臺文所,民國97年5月,頁3269.吳明德,《霹靂布袋戲劇本營構初探—以《霹靂異數之龍圖霸業》為例》,彰化師範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http://blog.ncue.edu.tw/sa_tl/doc/3784,民國102年6月13日引用。
10.吳明德,《開創布袋戲新紀元—論「霹靂布袋戲」的藝術成就》,中國工商學報,民國88年10月,頁55。11.吳明德,〈霹靂布袋戲黃文擇的口白藝術〉,雲林,《臺灣偶戲藝術》2004雲林國際偶戲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雲林縣政府文化局出版。
12.林茂賢,《臺灣的電視歌仔戲》,靜宜人文學報 第八期,民國85年,頁39。13.林紹琪,〈黃俊雄父子開創霹靂王朝〉,見民國86年3月《新聞周刊》之《文化特刊》,頁46。
14.陳龍廷,〈臺灣化的布袋戲文化〉,《臺灣風物》四十七卷第四期,民國85年12月,頁48-50。15.陳龍廷,〈電視布袋戲與政治:1980年代一齣另類的反共抗俄劇〉,《民俗曲藝》,民國98年6月,頁167。
16.陳龍廷,〈布袋戲與政治──五○年代的反共抗俄劇〉《臺灣史料研究》,民國87年11月,頁11。
17.陳龍廷,〈戲班、劇場技術與歌手制度── 戰後臺灣戲園布袋戲〉,《臺灣偶戲藝術》,2004雲林國際偶戲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策劃 雲林縣政府文化局出版,頁102。18.陳龍廷,〈電視布袋戲的發展與變遷〉,《民俗曲藝》,第67,68期,民國79年10月,頁77。19.劉懿瑾 ; 劉時泳 ; 高瑞陽 ; 莊修田 著 〈建立霹靂布袋戲的歷史與社會構面〉 環境與藝術學刊第8期,頁67 2010年6月
20.薜月順,《臺灣省政府檔案史料彙編: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時期(三)》臺北:國史館,民國88年2月初版,頁399~400。
21.朱念文,〈轉戰劇院,征討銀幕〉,《藝類》民國87年8月號,頁31
22.《非凡商業週刊》第181 期 2009-10-04,頁97。
三、論文
1.林靜宜〈臺灣有線電視產業之垂直整合(1992-1994)-政策法規之探討〉
2.林美鸞〈光復後臺灣地方戲劇演出情形與社會轉型關係初探(1945-1970):以東華皮戲團、新興閣掌中劇團、拱樂社為例〉
3.徐志成,〈「五洲派」對臺灣布袋戲的影響〉,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7年 頁34.徐亞湘著,《日治時期臺灣戲曲史論 : 現代化作用下的劇種與劇場 》,(臺北市 : 南天書局, 2006)頁262~2635.徐雅玫,〈臺灣布袋戲之後場音樂初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民國89年,頁15。6.郭美芳著,〈通俗文化的構成與轉型:電視歌仔戲及其觀眾之研究〉,民國89年12月,頁44。
7.陳龍廷:〈黃俊雄電視布袋戲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頁31。
8.鄭慧翎著,〈臺灣布袋戲劇本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1年,頁68
四、報紙
1.何秀玲、鄭秋霜,〈規劃主題樂園 霹靂籌備小組動起來〉,經濟日報,民國101年3月19日,c09文化創意版
2.汪宜儒、仇佩芬:〈3D版素還真 5年後轟動武林〉,《中國時報》,2010年1月29日,A18政治綜合。
3.紀慧玲:〈金光強強滾轟動武林驚動萬教的黃俊雄〉,《人間福報》,2008年6月21日。
4.陳玉華:〈素還真票房保證 霹靂上櫃〉,《中國時報》,2003年8月31日,A5焦點新聞。
5.趙靜瑜:〈黃俊雄父子反目 史豔文大戰素還真〉,《自由時報》,2009年8月4日,生活新聞。
6.劉詩弦,〈虎尾布袋戲世家傳奇〉,《中國時報》(71.06.18星期五),第九版「綜藝」。
7.《臺彎省政府公報》,民國37年春字第60期,頁938。
8.〈繼歌仔戲之後 布袋戲上銀幕〉,《徵信新聞》(即中國時報)45.12.23星期日,第四版。
9.大俠史艷文「魔力大」 模範生「被感召」離家 先看小人書.後觀布袋戲 棄一切榮譽.今行蹤成謎〉,中國時報 民國59年6月30日 星期二 第三版。
10.〈布袋戲爭奪戰出動各路人馬 臺視取得「大唐英雄」播映權〉,中國時報民國71年5月3日星期一 第十二版 生活
11.〈布袋戲時段敲定 臺視每週六天演出大唐五虎〉,中國時報民國71年5月4日 星期二 第九版 綜藝
12.《中國時報》,民國95年2月5日星期日,A10版。
13.《中國時報》,民國86年7月1日星期二,25版。
14.《非凡新聞周刊》2009-10-4,頁73-74。
15.聯合報 民國95年2月14日,C1版。
16.「王嘉祥靠木偶打敗名導」,民生報 民國94年11月13日,A5版。
17.蘋果日報,2007年5月9日,A10版,政治
18.「時代會變,傳統技藝永不死」,中國時報,民國100年6月13日,A4版。
五、影視資料
1.中天新聞,2009年3月2日,引用網址: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zM0iCWLYyo 2012年3月12日引用。
2.盧戡平,《掌中舞春秋》DVD,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民96
3.胡婉玲製作,《臺灣演義 布袋戲教父》,網址http://www.youtube.com/watch?v=ox_5soYgASg&;feature=fvwrel,民國101年4月16日引用。
4.壹電視製作《影響力100》
5.《金光速報 九龍變專訪第二回-遇見編劇群》,http://www.youtube.com/watch?v=WWDXMFEAMkk,民國102年3月13日引用
6.《金光速報 九龍變專訪終極篇》,http://www.youtube.com/watch?v=3E7kqXieKn8,民國102年年3月13日引用
7.《華視新聞雜誌-臺灣布袋戲世代交替》,http://www.youtube.com/watch?v=fQcnyp5hzYE,民國101年10月15日引用。
六、網路資源
1.霹靂布袋戲官方網站http://www.pili.com.tw/service/faq/show.php?tid=1038995677&;mid=1038995556 西元2011年12月29日引用
七、問卷調查
1.2012年8月6日問卷調查於三弦
2.2012年9月22日問卷調查於黃俊雄
3.2012年11月2日問卷調查於黃立綱
八、見面訪談
1.2013年3月20日訪談於三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