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書目
Ammer, Christine. 《音樂辭典》(The HarperCollins Dictionary of Music)。貓頭鷹編譯組 譯。台北:貓頭鷹出版,2007。
Chadwick, Charles. 《象徵主義》(Symbol)。張漢良 譯。台北:黎明文化事業,1973。
Cummong, Robert. 《西洋畫家名作》(Great Artists)朱紀蓉 譯。台北:遠流出版,2000。
Susanne. K. Langer。《情感與形式》(Feeling and Form)。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1。
方銘健。《藝術音樂情感與意義》。台北:全音出版,1997。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台北:台灣開明書店,1982。
吳礽喻。《惠斯勒:唯美主義繪畫大師》。台北:藝術家出版,2010。
李明明。《形象與言語-西方現代藝術評論文集》。台北:三民書局,1982。
李美蓉。《揮不走的美-文藝復興到象徵主義名畫欣賞》。台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
周來祥、周紀文。《美學概論》。台北:文津出版社,2002。
林公欽。《生活美學》。台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人文藝術學院,2010。
范夢。《寫實到印象》。台北:藝術圖書,1997。
姚以讓。《聲與色的交響-音樂‧繪畫‧藝術教育文論》。北京:北京美通,2006。
夏目漱石。《夢十夜》。周若珍 譯。台北:立村文化,2010。
許天治。《藝術感通之研究》。台中:台灣省政府教育廳,1987。
______。《談音感作畫》。台中:台灣省政府教育廳,1953。
許鐘榮。《現代樂派的大師》。台北:錦秀出版,2000。
陳淑文。《音樂與繪畫關聯性之研究》。台北:樂韻出版,1995。
陳漢金。《您說是「印象派音樂」?──德布西的室內樂與管弦樂》。台北:國立中正文化中心,2008。
彭宇薰。《藝術跨界詮釋:德布西的象徵、印象與後印象》。桃園:原笙國際,2011。
楊沛仁。《音樂史與欣賞》。台北:美樂出版,2005。
賴瓊琦。《設計的色彩心理》。台北:視傳文化,1999。
謝斐紋。《現代繪畫與音樂思維的平行性》。台北:秀威資訊,2007。
二、西文書目
Chastel, André . lmage dans le mirori. Paris: Gallimard,1980.
Burkholder, J. Peter , Donald J. Grout, Palisca, Claude V. A History of Western Music.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2009.
Vergo, Peter. The Music of Painting. New York: Phaidon press lnc, 2010.
三、碩士論文
白羽仙。〈色彩理論在音樂創作上的體現-以弦樂四重奏為例〉。輔仁大學碩士論文,2005。李介文。〈由十九世紀法國象徵主義繪畫之表現形式談自我創作〉。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2002。許之瑋。〈德布西的音樂與當代法國文化氛圍〉。輔仁大學,2011。
許文儒。〈德布西音樂中的象徵主義精神〉。台北藝術大學碩士論文,2008。郭美鈴。〈畫音•音畫—郭美鈴「繪畫與音樂通感系列」創作論述〉。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碩士論文,2011。陳瑞千。〈東西的交響-以惠斯勒日本風味油畫作品為例〉。國立中央大學,2006。
五、中文期刊
陳淑文。〈藝術之間的感通〉。《奧福教育年刊》第2期(十二月號,1995):71-86。
______。〈西洋音樂與美術在各時代之關聯〉。《奧福教育年刊》第3期(十二月號,1996):59-65。
彭宇薰。〈音樂與繪畫類比性之探索─論德布西之象徵主義風格〉。《輔仁學誌─人文藝術之部》第30期(七月號,2006):187 -210。
______。〈音樂現象學之啟迪:以德布西音樂為例〉。《藝術評論》,第19期(2009):149-187。
謝斐紋。〈印象主義之繪畫與音樂探索〉。《人文研究學報》第40卷第1期(四月號,2006):85-96。六、樂譜
德布西,《前奏曲第一集》(台北:全音出版社),16。
______,《映像第一集》(台北:全音出版社),11。
七、網路資源
大英百科全書(繁體中文版),http://163.21.239.102:2075/,摘錄於6 October 2011。
若斯坎‧德‧普瑞,《改敘彌撒》,http://petrucci.mus.auth.gr/imglnks/usimg/5/5c/IMSLP47987-PMLP101664-Das_Chorwerk_001_-_Desprez__Josquin_-_Missa_Pange_Lingua_-_kalmus.pdf,摘錄於19 September 2011。
高更,《我們自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到哪兒去?》,ht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painter-wt/gauguin/gauguin-02x.jpg,摘錄於27 January 2012。
康丁斯基,《印象第三號》,http://www.ss.net.tw/page.asp?id=Kandinsky021,摘錄於27 January 2012。
惠斯勒,《玫瑰紅和銀白色:來自瓷器國的公主》,http://www.intofineart.com/htmlimg/image-76985.html,摘錄於 23 March 2012。
______,《灰和黑色的組合:藝術家母親的畫象》,http://vr.theatre.ntu.edu.tw/artsfile/artists/images/Whistler/Whistler057/File1.jpg,摘錄於 23 March 2012。
______,《夜曲:藍色與銀色─切爾西港灣》,http://vr.theatre.ntu.edu.tw/artsfile/artists/images/Whistler/Whistler021/File1.jpg,摘錄於 23 March 2012。
______,《夜曲:藍與金色─老貝特西大橋》,http://www.vintagemint.com/2010/06/,摘錄於 23 March 2012。
______,《紫色與銀色:深沉的海》,http://sealmaiden.tumblr.com/post/833796683/james-abbott-whistler-violet-and-silver-a-deep,摘錄於 23 March 2012。
______,《黑與金色夜曲:落下的煙火》,http://www.vintagemint.com/2010/06/,摘錄於 23 March 2012。
德布西,《牧神的午後前奏曲》,http://erato.uvt.nl/files/imglnks/usimg/4/40/IMSLP14736-Debussy_-_Pr__lude____l_apr__s-midi_d_un_faune__orch._score_.pdf,摘錄於 23 January 2012。
______,《夜曲》,http://javanese.imslp.info/files/imglnks/usimg/4/46/IMSLP42479-PMLP04968-Debussy-L091fsPL.pdf,摘錄於 30 March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