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王志成、葉紘宙(2001)。趣味的部首(上冊)(下冊)。台北市:文史哲。
王初慶(2003)。中國文字結構。臺北市:洪葉。
王思婷(2006)。綜合高效識字教學法對國中輕度智能障礙學生識字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王基倫(1996)。「集中識字教學」在國語文上的運用。臺北師院學報,9,111-128。王晴玉(2010)。一位特教老師利用「整體學習活動」教導智能障礙學生識字閱讀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王瓊珠(2005)。識字教學研究。載於洪儷瑜、王瓊珠、陳長益(主編),突破學習困難—評量與因應之探討(139-178頁)。臺北市:心理。
王瓊珠(2008)。閱讀困難學生識字能力評量與教學。臺北市:心理。
王瓊珠(2010)。識字教學。載於王瓊珠、陳淑麗(主編),突破閱讀困難-理念與實務(129-149頁)。臺北市:心理。
王瓊珠、洪儷瑜(2010)。識字能力的評量。載於柯華葳(主編),中文閱讀障礙(147-165頁)。臺北市:心理。
王瓊珠、洪儷瑜、張郁雯、陳秀芬(2008)。一到九年級學生國字識字量發展。教育心理學報,39(4),555-568。方金雅(1996)。國小學生一般字彙知識、認字能力與國語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中華民國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2012年4月8日)。教育部異體字字典。取自http://dict.variants.moe.edu.tw
內政部(2012年1月14日)。內政統計通報。取自
http://sowf.moi.gov.tw/stat/week/list.htm
李允文(2008)。刺激褪除策略結合文字象形化圖片之電腦多媒體對國小中度智能障礙學生識字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杜正治(2006)。單一受試研究法。臺北市:心理。
宋沂蓁(2008)。圖片刺激褪除策略對國小輕度智能障礙學生常見字詞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呂美娟(1999)。基本字帶字識字教學對國小識字困難學生成效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何三本(2006)。九年一貫語文教育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何華國(1996)。啟智教育研究。臺北市:五南。
何華國(2009)。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四版)。臺北市:五南。
吳建德(2007)。字族文識字策略輔以字族文圖片對國小輕度智能障礙學生識字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縣。吳惠如(2004)。基本識字教材教學對學習障礙學生及智能障礙學生識字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吳惠美(2010)。部首識字教學對弱勢學童閱讀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東教育大學,臺東縣。吳憲政(2009)。以文帶字的部首識字教學法對國小四年級識字困難學生識字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沈麗慧(2002)。普通班教師改善學習障礙兒童學習適應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台北市。林千惠(2003)。智能障礙學生功能性語文能力之評量。國小特殊教育,35,9-16。林如美(2005)。集中識字教學法與分散識字教學法對國小三年級識字困難學生識字學習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林玫君(2005)。基本字帶字結合不同寫字策略對國小中年級識字障礙學生國字讀寫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林怡妏(2007)。多媒體教學對學習障礙兒童集中識字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林宜蓁(2007)。基本字帶字之電腦輔助教學對國中智能障礙學生識字能力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林尚慧(2003)。多媒體影像提示延宕策略對國小重度智能障礙學生功能性詞彙認字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林政霓(2010)。以詞帶字教學法與詞彙教學法對國小智能障礙學生語詞與生字學習成效之比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林堤塘(2005)。綜合基本字帶字與部件識字教學法對閱讀困難學童識字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林麗玉(2009)。刺激褪除策略結合數位科技輔具教學系統對國小智能障礙學生字彙學習之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邱明秀(2004)。中文部首分色識字教學法對國小識字困難學童教學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縣。周瑞倩(2003)。閱讀障礙學生「常用部首」識字教材之發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台東縣。周碧香 (2009)。從學習理論談漢字形似字教學。聯大學報,6(1),79-98。周碧香 (2009)。圖解識字教學原理探討。臺中教育大學學報:人文藝術類,23(1),55-68。孟瑛如、張淑蘋(2003)。資源班語文教學—有趣的識字教學設計。國教世紀,207,31-40。胡志偉、顏乃欣(1995)。閱讀中文的心理歷程:80 年代的回顧與展望。載於曾至朗(主編),中國語文心理學研究第一年度結案報告(77-124頁)。嘉義縣:中正大學認知科學研究中心。
胡永崇(2001)。不同識字教學策略對國小三年級閱讀障礙學童教學成效之比較研究。屏東師院學報,14,179-218。胡永崇(2003)。國小四年級閱讀困難學生識字相關因素及不同識字教學策略之教學成效比較研究。屏師特殊教育,19,177-216。胡永崇(2008)。閱讀理解的教學評量方式。屏師特殊教育,16,1-7。柯華葳(2012)。閱讀成分與閱讀發展。載於柯華葳(主編),中文閱讀障礙(25-42頁)。臺北市:心理。
侯惠雯(2005)。字頻高低、部件位置與聲韻一致性對識字困難兒童在「基本字帶字」學習成效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孫宛芝(2004)。基本字帶字電腦輔助教學對國小識字困難學生之識字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洪儷瑜(2001)。漢字視知覺(修訂版)編製報告與實施說明手冊。臺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秦麗花(2002)。文字連環炮。高雄市:復文。
郭為藩(1996)。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臺北市:文景。
郭家蓁(2009)。圖形文字多媒體教學對國小一年級學生識字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黃沛榮(2001)。漢字教學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樂學。
黃怡芬(2009)。多媒體教學對國語成就低落原住民兒童集中識字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市。黃幸雯(2008)。以圖文大師動畫語音軟體探討中度智能障礙學生功能性字彙識字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黃秋霞(2010)。淺談轉介前識字教學介入對國小一年級識字困難學童的教學反思。南屏特殊教育,1,71-78。
黃道賢(2003)。增進識字困難學生識字學習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張春興(2004)。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維真(2004)。兒歌圖畫結合部首歸類識字教學對識字困難學童學習成效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教育部特殊兒童普查執行小組(1993)。中華民國第二次特殊兒童普查報告。台北: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
教育部特教通報網(2012年11月18日)。各縣市身心障礙學生特教類別統計。取自http://www.set.edu.tw/sta2/default.asp
教育部特殊教育小組(2011年11月5日)。特殊教育課程發展共同原則及課程綱要總綱及配套措施。取自http://www.ntnu.edu.tw/spc/drlusp_1/home.html
許天威(2009)。個案實驗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許巧宜(2006)。直接教學法對國小中度智能障礙學生功能性詞彙識字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許家綺(2008)。基本字帶字教學法與一般識字教學法對國小二年級識字困難兒童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許嘉芳(2000)。基本字帶字教學法與一般識字教學法對國小二年級識字困難兒童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許錟輝(1999)。文字學簡編(基礎篇)。台北市:萬卷樓。
教育部(2012)。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臺北市:教育部。
麥菁、陳秀梅、蕭秀雲(2009)。圖象部首識字教學系統-有趣的圖象識字。桃園縣:凱樂活教學研究工作室。
陳弘昌(1991)。國小語文科教學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佳吟(2010)。字族文識字策略之電腦融入教學對國小輕度智能障礙學生識字教學之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陳秀芬、洪儷瑜、陳慶順(2008)。國小一至三年級讀寫字困難學童基本字讀寫能力之研究。臺東大學教育學報,19(2),31-60。陳冠蓉(2009)。以繪本實施部件識字教學對國小輕度智能障礙兒童識字成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香港大學課程學系現龍系列漢語字詞學習系統發展小組(2012年4月8日)。現龍系列中文字詞學習系統—學校協作計劃。取自
http://www.dragonwise.hku.hk/dragon2/
鈕文英(2004)。啟智教育課程與教學設計。臺北市:心理。
曾世杰(1995)。閱讀障礙:研究方法簡介。載於曾進興(主編),語言病理學第二卷(323-369頁)。臺北市:心理。
曾志朗(1991)。華語文的心理學研究:本土化的沉思。載於楊中芳、高尚仁(主編),中國人、中國心—發展與教學篇(540-582頁)。臺北市:遠流。
曾詩惠(2010)。使用字典部首教學對國小資源班學生識字及詞彙能力成效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縣。彭志業(2003)。基本字帶字教學與重複閱讀識字教學對國小學童識字成效差異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市。塗秋薇(2005)。部首帶字識字教學法對國小識字困難學生識字學習之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萬雲英(1991)。兒童學習漢字的心理特點與教學。載於楊中芳、高尚仁(主編),中國人、中國心-發展與教學篇(403-448頁)。臺北市:遠流。
廖芳瑜(2002)。基本字帶字與基本字帶字加部首表義教學法對國中中度智能障礙學生識字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廖彩萍(2007)。單字呈現的部件識字教學法及以文帶字的部件識字教學法對國小輕度智能障礙學生識字教學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鄧秀芸(2002)。電腦輔助教學對國小中度智能障礙兒童功能性詞彙識字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縣。鄭昭明(1991)。漢字認知的歷程。中華心理學刊,20,頁39-43。鄭秀櫻(2009)。圖片提示教學策略對中度智能障礙學生功能性詞彙識字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劉玲玲(2009)。國小低年級常用部首識字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潘慧君(2010)。部首識字補救教學對台東縣二年級四位弱勢學童識字能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盧家宜(2005)。結合以詞帶字、視聽提示、重複練習策略之電腦輔助教學方案對中度學童識字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戴汝潛(1999)。漢字教與學。山東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鍾淑慧(2005)。 基本字帶字教學結合象形文字圖示法對國小三年級識字困難學生識字成效之探討。台東特教,22,23-32。
鍾韻珊(2007)。綜合高效識字法對國小輕度智能障礙學生識字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謝淑玲(2010)。圖象識字教學對國小智能障礙學生功能性詞彙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謝莉莉(2005)。圖片褪除方式對提升國小重度智能障礙學生功能性詞彙之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羅秋昭(2005)。國小語文科教材教法(三版)。台北:五南。
蕭金慧(2001)。電腦輔助教學在輕度智障兒童認字學習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蘇宜芬、簡邦宗、楊政育、陳學志(2008)。認字補救學習系統之建立與效果評估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9(4),589-602。蘇建洲(2003)。識字教學原則與識字方法釋例。國教世紀,205,49-54。
二、英文部分
Allor, J. H., Mathes, P. G., Champlin, T., &; Cheatham, J. P. (2009).
Research-based techniques for teaching early reading skills to
student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44, 356-366.
Allor, J. H., Mathes, P. G., Roberts, J., Cheatham, J. P., &; Champlin, T.
M. (2010). Comprehensive reading instruction for student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Findings from the first three years of a
longitudinal study.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 47, 445-466.
Hall, T. E., &; Hughes, C. A., &; Filbert, M. (2000). 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 in reading for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A
research synthesis. Education and Treatment of Children, 23(2),
173-193。
Joseph, L. M., &; McCachran, M. (2003). Comparison of a work study
phonics technique between students with moderate to mild mental
retardation and struggling readers without disabilities.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38(2), 192-99.
Kirk, S. A., Gallagher, J. J., &; Anastasiow, N. J. (2000). Educating
exceptional children (9th ed.).Boston: Houghton Mifflin.
Meese, R. L. (2001). Teaching learners with mild disabilities:
integrating research and practice. Belmont, CA: Wadsworth.
Saunders, K. J. (2007). Word-attack skills in individuals with mental
retardation. Mental Retardation and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Research Reviews, 13(1), 78-84.
Sheehy, K. (2002). The effective use of symbols in teaching word
recognition to children with severe learning difficulties: A
comparison of word alone, integrated picture cueing and the handle
techniqu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bility,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49(1), 47-59.
Sheehy, K. (2005). Morphing images: A potential tool for teaching word
recognition to children with severe learning difficulties.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36, 293-301.
Sheehy, K. (2009). Teaching word recognition to children with severe
learning difficulties: An exploratory comparison of teaching
methods. Educational Research,51, 379-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