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文部分:
大地旅人環境教育工作室(2006)。KEEP 能源教育教材初稿。未出版能源教材。
王智姚(2002)。國小中、高年級學生對能源的認知與態度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田振榮(1991)。當前重要的教育課題-能源教育,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6,29。
田振榮(1993)。美國能源教育發展的經驗。能源季刊,23(2),10-21。田振榮(1994)。高工學生能源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科會計畫
(NSC83-0111-S-003-025),台北,台灣: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
田振榮、宋修德( 1993 )。「能源教育研習對國民中小學相關科目師態度改 變之分析」,能源季刊第 變之分析」,能源季刊第 23 卷, 第4期,第 1-13 頁。石台榮 (2009) 。 高雄市國小六年級學生能源認知、態度與行為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行政管理系文化與自然資源組碩士班論文。江威君(2008)。我國風電發展沿革。能源報導,5-7。
伍台玉( 2005 )。 國小實施統整式能源教育課程對學生節約態度影響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呂美儀(2008)。全校式經營能源學校輔導計畫及參與學校實施與成效之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碩士論文。余佳雯( 2007 )。我國中小階段能源教育內涵之研究立德管理學院資環境 )。我國中小階段能源教育內涵之研究立德管理學院資環境 研究所碩士論文。余鈺焜(2006)。台美國民教育階段能源教育教材之比較。立德管理學院資源環境研究所碩士論文。吳文雄(2002)。中部地區國小學童能源知識與態度之調查研究。台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吳京一 (1993) (1993) 。能源教育重點基礎研究規畫 。能源教育重點基礎研究規畫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物系。
吳長鵬( 1995 )。「師範學院生能源態度及其教育需求之研究」 。台北市立師範 學院美勞教育系,行政國家科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
69
汪為健(20 11 )。以KEEP教材能源教育概念為基礎分析國小康軒版及南一版教材能源教育內容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理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台北。林均鴻(2006)。「彰化縣國小教師能源認知、態度及其教育需求之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台中。
周錦鐘( 2003 )。「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能源態度研究」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 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徐昊杲 (2001)。我國中等學校以下能源教育內涵架構探討。技術與職業教育雙月刊, 62(), 9-11。柯玫淑(2003)。國小中、高年級能源永續概念標準化評量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施吉忠( 2007 )。主題式教學對國小四年級生能源態度影響之研究立臺北 )。主題式教學對國小四年級生能源態度影響之研究立臺北 教育大學自然科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涂重敬(2003)。高雄市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師能源教育教學現況與能源態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許志義(1994)。論當前能源教育推展方向。能源季刊,24(1),1-7。陳建州、林彥泯(2008)。能源政策與能源教育的緣起。嶺東通識教育研究學刊,2(3),1-12。陳瑩如(1994)。我國國中應屆畢業生節約能源態度—居家能源使用行為之研
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彰化。
康國裕(1997)。從節約用電談能源教育推動。技術與職業教育雙月刊,40,36-38。
康國裕 (2001)。落實能源教育的重要性。技術與職業教育雙月刊 , 62, 2-4。曹書豪(2004)。台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對核能認知與態度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台灣。張有典(2004)。「統整式能源教育課程對國小學生節約能源態度之影響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張聖宗(2004)。國小高年級能源永續教學之行動研究。臺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教育部(2007)。九年一貫課程新舊課程比較。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網,2007 年,取自教育部國教專業社群網,Http://teach.eje.edu.tw。
國家科學委員會(1995)。師範院校學生能源態度及其教育需求之研究(NSC 84-2511-s-133-007)。
程金保( 2007 )。教育部能源通識師資培訓營-我國學校能源教育介紹。2007 年1月30 日,取自: http://energy.ie.ntnu.edu.tw/index.asp
游光照(2004)。「中部地區國小教師能源認知與能源態度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黃惠雪(1998)。非正式能源教育課程對國小學生節約能源態度之影響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經濟部能源委員會( 1998 )。 <能源教育目標與課程內涵之研究計畫 >。台北:經 濟部能源委員會。
經濟部能源局 (2005)《能源政策白皮書》,台北。
經濟部能源局 (2008 )。《 永續能源政策綱領 》,台北。
廖芳玲、商育滿(2005)。人類生存的延續-體現能源教育本質。能源報導,8-10。
廖芳玲、程金保(2005)。鼓勵動態的行為實踐-國內能源教育推動概況。能源報導月刊,2005(9),5-7。
劉瑞圓(1994)。國中學生能源知識與態度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工藝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台灣。
劉繼和、趙海濤(2006)。試論能源教育。教育探索,179,42-43。
二、外文文獻
Allen, R. R. (1982). The energy problem and social education : Some opportunities, quandaries and goals. Indiana Social Studies Quarterly, 35(3), 17-29.
Barrow, L. & Morrisey, J. (1987). Ninth grade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 energy:A comparison between Maine and New Brunswick.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18(3), 15-23.
Barrow, L., & Morrisey, J. (1987).Ninth grade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 energy : A comparison between Maine and New Brunswick.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18(3), 54-59.
Bauman, P. C., & Petrock, E. M. (1981).Energy education: why, what and how?.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11 347).
Engleson, D. C. Laughlin, M. A (1982). Infusing curricula with energy education: wisconsin’s approach. Indiana-Social -studies-Quarterly, 33(3), 50 -55(ERIC NO. EJ 278 875).
British Petroleum(2012), 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2012, BP p.l.c., London.LaFollette,M. C.(1980).Understanding,ignorance,and euphemisms:Reflections in the 146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January Science,Technology & Human Values,30,23-31.
Glass,L.W.(1983).Do we still need energy education?Science Teacher, 50(9),45-48.
Gaskell,G.,& Eillis,P.(1982). Energy conservation: a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on multidisciplinary phenomenon .In. P. Stringer (Ed),Confronting social issues .(p.1).London : Academic.
Holmes, B. (1978). Energy: knowledge and attitudes , a national assessment of
energy awareness among young adults. (ERIC NO. ED 166 017).
Houston, J. E. (1990). Thesaurus of ERIC descriptors (12nd ed.). Arizona, USA: Oryx Press.
Indiana State Dspartment of Commerce (1982). Lesson from an energy curriculum for the senior high school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19 268).
James, E. O., Robinson, M., & Powell, R. R. (1994). Beyond STS: An energy education curriculum context for the 21st century. Journal of science teacher education, 5(1),6-14.
Jennie Lane (2006). Energy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isconsin K-12 Energy Education Program Wisconsin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 Stevens Point.
Kirwan, D. F. (1987). Energy Curriculum Development Guidelines. In D. F.Kirwan (Ed.), Energy resources in science education (pp. 23-32). New York,USA: Pergamon Press.
Kuhn, D. J. (1988). Engery Education: Preparing People for the Further.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J 381 272.
US Department of Energy (1982).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Energy Education (K-12).Washington, DC, USA: US Dept. of Energy.
WEEB (2004). Energy Education Teaching Ideas for Homeschool. Funds for this
publication were made available by a grant from the Wisconsin Enviromental Education Board and with support from the Wisconsin K-12 Energy Education Pro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