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
[1]原研哉,2005,《設計中的設計》龍溪國際圖書有限公司,台北市。
[2]後藤武、佐佐木正人、深澤直人,《不為設計而設計=最好的設計》漫遊者文化,台北市。
[3]長町三生,1995,《感性工學》海文堂出版,台北市。
[4]伊莉莎白‧羅伊‧梅爾 Elizabeth Lloyd Mayer,Ph.D 著 李淑珺 譯,
2008,《不可思議的直覺力》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市。
[5]Gut Feelings‧Gerd Gigerenzer 著 饒偉立 譯,2009,《半秒直覺》大塊文化,
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市。
[6]易芳,2004,《生態心理學》揚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台北市。
[7]Gibson‧James J.,1986,The ecological approach to visual perception, Philadelphia:
Lawrence Erlbaum。
[8]Norman, Donald A.,1995,《心科技》時報文化,台北市。
[9]Norman, Donald A.,2000,《設計心理學》以使用者為中心、安全易用的日常生活用品設計原理,遠流文化,台北市。
[10]Norman, Donald A.,2005,《情感設計》我們為何喜歡(或討厭)日常用品,田園城市,台北市。
[11]Norman, Donald A.,2007,《設計&;日常生活》如何選擇安全好用的日常生活用品,遠流文化,台北市。
[12]Norman, Donald A.,2008,《設計未來生活》善體人意的機器,還是不受控制的麻煩,遠流文化,台北市。
[13]原研哉,2010,《現代設計進行式》磐築創意有限公司,台北市。
[14]Norman, Donald A.,2011,《好設計不簡單》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市。
[15]Harry W Carpenter 著,申文怡譯,2010,《操控潛意識訓練更厲害的自己》大寫出版,台北市。
期刊
[1]鄧建國,2006,概念物件中新舊轉換之詮釋探討,Design Evolution設計進設計進論國際設計研討會,台北市,實踐大學設計學院。
[2]陳國祥,2002,以Affordance 為基礎的電腦輔助互動性設計系統研究(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3]郭映廷,2010,Affordance思維下的產品設計程序與創作,實踐大學。
[4]陳力豪、李傳房、何明泉,2007,探討Affordance概念在產品設計之應用。科技學刊第16卷科技類第2期。
[5]游曉貞,1998,設計的認知工程-前談認知科學大師唐納。諾曼之設計原則。工業設計,第26卷,第2期。[6]游曉貞、陳國祥、邱上嘉,2006,直接知覺論在產品設計應用之審視。設計學報,第11卷第3期。[7]黃嘉君、楊梓楣,2008,以生態觀點探討知覺-行動與動作發展。中華體育季刊,第22卷第2期。[8]鄧建國、莊明振,2008,應用情感喚醒的造形聯想設計模式探討。設計學報。[9]蘇俊毅,2005,日常生活中推與拉的Affordance,國立成功大學。
[10]古芸妮,2009,從佛洛伊德的潛意識世界探討其人格理論發展。諮商與輔導,第279期。[11]林俊男、游蕙瑜、陳淑芬,2001,從生物、心理符號角度解讀Affordance理論意義,雲林科技大學。
[12]鐘毓珊,2006,傳達情改的設計手法運用於產品設計,國立雲林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