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于寧(1997)。環境管理標準ISO 14024。環保標章簡訊,6,12-13。
王柏崴(2009)。臺北市國中學生綠色消費知識、態度、行為意向及其相關因素研究—以某國中為例。科學教育學刊,17(3),255-274。
王美華(2006)。慈濟國小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王瑤芬(1990)。我國成人消費者知識測驗編製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王昭正譯(2001)。休閒導論。臺北:品度股份有限公司。
包沛然(2004)。國小綠色消費教學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伍偉英(2009)。南部四縣市國小教師對綠色能源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之調查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環境生態研究所。江宜珍(2007)。學童自殺意念之變化趨勢及相關因素。碩士論文,臺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江明香(2010)。彰化縣國民小學教師對校園綠色消費認知、態度與行為之研究。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工學院碩士在職專班。吳雅玲(2012)。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教師在職進修學位之意向。碩士論文,義守大學管理學院管理碩士在職專班。吳庭賢(2012)。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民眾對慈善團體回收圖書報紙類資源回收之行為意向。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出版與文化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呂正成(1994)。綠色消費者之消費行為研究—以主婦聯盟會員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李文昭譯(1996)。Silent Spring《寂靜的春天》。臺中:晨星。
李志敏(2003)。臺中縣市國小教師綠色消費態度與行為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李佳燕(2011)。國小教師人權教育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社會科教學研究所。李明相(2010)。屏東縣國小學童綠色消費知識與綠色消費行為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李香月(2008)。國小教師鄉土教學信念與鄉土教學行為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研究所。李能慧、古東源、吳桂森、余泰魁(2004)。金門觀光客行為傾向模式之建構。管理學報,21(1),131-151。李德威(1997)。綠色消費時代的來臨。臺北:環耕文化。
李麗娟(2005)。南部地區國小教師防災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之研究—以天然災害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自然科教學研究所。周月英(1992)。權利與義務齊飛,廣告雜誌(13),64-74。
林玉貴(2001)。青少年及青年食品綠色消費認知、態度及行為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林秋榮(2007)。特殊教育教師自我效能與教學行為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所。林益民、余泰魁(2003)。線上學習行為傾向模式建構與實證。資訊管理學報,10(1),205-232。林進材(1999)。從教師教學信念與決定談教學實施與效能。中等教育,50(3),9-21。
林瑋芯(2012)。高雄市國小教師綠色消費態度與行為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所。邱俊豐(2009)。屏東縣國小教師環境標章認識與綠色消費態度及行為之探討。碩士論文,大仁科技大學環境管理研究所。邱家範(2000)。高雄市家戶資源回收行為整合模式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邱婉婷(2005)。從課程取向探討國民小學英語教師使用英語教科書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邱皓政(201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PASW)資料分析範例解析。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柯炘艷(2012)。臺中市都會區國小教師綠色消費認知與教學行為之研究。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工學院碩士在職專班。洪順男(2008)。南部四縣市國小教師對綠色消費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之調查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環境生態研究所。洪詩青(2009)。城鄉居民綠色消費態度與綠色消費行為之研究。碩士論文,亞洲大學經營管理學系研究所。胡勝正(2006)。縮短城鄉差距─均衡國家資源分配。總統府月會報告。
胡蘭沁(1997)。國小學生零用錢運作狀況以及消費選擇間相關性之研究。八十六學年度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1005-1033。
徐湘雲(2010)。 彰化縣國民中小學教師樂活生活風格與綠色消費行為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研究所。徐毓謙(2010)。國小教師海洋教育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社會科教學研究所。柴松林(1995)。消費者主義發展的新方向。消費者保護研究,1,17-22。
柴松林(1996)。綠色消費主義。環保標章簡訊,5,4-7。
柴松林(2001)。綠色消費主義。環保標章簡訊,25,4-5。高永光(2000)。城鄉差距與地方派系影響力之研究:1998年臺北縣縣議員與鄉鎮市長選舉的個案分析。選舉研究,7(2),1-36。馬榮哲(2004)。國小教師工作價值觀與教學行為相關因素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研究所。張子超(1999)。融入環境教育逾九年一貫課程的教學設計與教材發展。九年一貫課程之展望。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
張春興(1986)。現代心理學。臺北:東華出版社。
張春興(2001)。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出版社。
張玲星(2006)。資訊系統發展中政治行為之意圖:以計畫行為理論為基礎之研究-MIS專業人員與使用者差異之比較。管理學報,23(3),347-365。張紹勳(2007)。研究方法(精華版)。臺中:滄海書局。
張莉莉(2007)。國小教師綠色消費認知、態度與行為之研究—以南部四縣市為例。碩士論文,立德大學資源環境研究所。張隆盛(1996)。開創二十一世紀新動脈—鼓勵綠色消費。環境教育季刊,33,2-6。
張雅筑(2005)。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知覺之關係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張廣義(2005)。國民小學教師教學關聯資本、教學信念、班級經營策略與教學行為表現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所。梁曉珍(1993)。消費者對綠色行銷反應之研究。碩士論文,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莊博閔(2009)。國中生綠色消費知識、態度與行為之調查研究-以臺北縣某國中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研究所。莊婷媜(2007)。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關係之個案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物理學研究所。陳君凱(2004)。量販店消費者自備購物袋與索取塑膠袋行為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陳函馨(2004)。綠色消費態度與意圖決定因素之分析。碩士論文,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陳育詩(2010)。餐飲業消費者個人屬性,綠色消費認知與行為意向之關係研究:以台北及新竹地區為例。餐旅暨家政學刊,7(2),133-162。
陳坤宏(1995)。消費文化理論。臺北:揚智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陳宜欣(2000)。衛生所功能及醫療保健服務需求城鄉差異之研究—以臺北縣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醫療機構管理研究所。陳曼麗(2001)。綠色消費從生活中做起。環保標章簡訊,25,6。
陳肇華(2009)。城鄉高中職學生參與休閒活動及阻礙因素之研究。碩士論文,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陳劉哲、鄭桂玫(2012)。臺北市市民運動中心消費者行為意向之研究—計劃行為理論之應用。亞洲高齡健康休閒及教育學刊,1(1),121-131。
陳瑩甄(2010)。國小補救教學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關係之研究—以嘉義縣一所國小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院教學專業發展數位學習所。陳靜宜(2003)。國小高年級學童綠色消費知識,態度與行為之調查研究—以高雄縣市為例。碩士論文,新竹師範學院數理研究所。郭秋梅(1999)。當前我國消費者教育之實踐與展望。消費者保護研究,5,97-121。
曾花妹(2011)。國小教師綠色消費知識、綠色消費教學態度、綠色消費教學行為之研究。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環境教育與資源研究所。黃永結(1993)。別讓孩子向錢看齊—談孩子的金錢教育。教育資料文摘,31(2),170-176。黃坤祥、游皓瑋(2006)。高屏澎東地區原住民參與職業訓練就業輔導行為意向之探討。公共行政學報,21,1-37。
黃惠蘭(2011)。利他主義、環保意識對教師與學生的綠色消費購買決策模式之影響—以苗栗縣公立小學為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黃劍華(1999)。臺北地區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經濟知識之評量。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楊冠政(1988)。臺灣地區推行環境教育之規劃研究,環境保護政策分析叢書(一)。臺北: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楊冠政(1993)。環境素養。環境教育,19,2-14。
楊蕙瑛(2009)。南部地區小學教師綠色消費認知,態度與教學信念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材料科學系自然科學教學研究所。葉國樑(1996)。鹿谷地區國中學生紙張回收行為意向研究。衛生教育論文集刊,9,81-96。董德波(1995)。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推動使用環保標章制度概況。環保標章簡訊,1,7-9。董德波(1999)。我國環保標章執行成果與綠色消費。環保標章簡訊,15,10-13。
甄曉蘭、周立勳(1999)。國小教師數學教學信念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課程與教學,2(1),49-68。趙宏邦(1999)。臺北市社區民眾資源回收信念與行為意向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劉潔心、晏涵文、劉貴雉、邱詵揚、李佳容(2000)。社區居民綠色消費行為相關之訊息傳播調查研究。衛生教育學報,13,189-212。
劉曜源(2000)。國小美勞科教師教學信念之個案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潘志成(2002)。我國都會區基層警察勤務方式之研究—以臺北市、臺北縣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警官學校警政研究所。
潘鴻斌(2010)。中部四縣市國小教師綠色採購、綠色消費及教學之行為模式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鄭經文、張鳴珊(2008)。由計劃行爲理論探討研究生選課行爲—以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爲例。嘉南學報(人文類),34,616-626。
賴月雲(2006)。臺南市國小中高年級學童綠色消費知識態度與行為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社會科教學研究所。賴燊雲(1999)。學習型組織在臺灣省國民小學發展現況之調查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龍冠海(1986)。社會學。臺北市:臺灣商務主編。
謝欣佐(2001)。師院學生的綠色消費態度與綠色消費行為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謝惠子(2007)。生活做環保,消費看標章-綠色消費與環保標章。能源報導,6,11-13。Ernst, C. L.(1996) 韓選棠譯。西德農村更新—村鎮維護與發展的最佳途徑。臺灣地政雜誌,126,12-16。
顏元淑主編(1985)。韋氏新世界字典。臺北市:敦煌。
顏世冠(2012)。以計畫行為理論驗證墾丁地區水域運動觀光客行為意向之研究。碩士論文,大仁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蘇宏仁(1999)。國小在職教師對於環境行為的認知,技能及表現之探討。新竹師院學報,12,369-380。蘇怡珍(2008)。高雄縣市國小中年級教師實施縱合活動學習領域課程之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蘇素慧(2002)。國小教師對九年一貫課程數學領域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及相關問題之研究。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Agnes, M. (1999). Webster's new world college dictionary. New York: Macmillan.
Ajzen, I ., & Fishbein, M. (1975). 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Ajzen, I. (1985). From intentions to actions: A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Heidelberg: Springer.
Ajzen, I. (1991).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50(2), 179-211.
Ajzen, I., & Fishbein, M. (1977). Attitude-behavior relations: A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review of empirical research. Psychological bulletin, 84(5), 888.
Ajzen, I., & Fishbein, M. (1980). Understanding attitudes and predicting social behavior.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Balderjahn, L. (1988). Personality variables and environmental attitudes as predictors ecologically responsible consumption pattern.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17, 51-56.
Bandura, A. (1980). Gaug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efficacy judgment and action.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4(2), 263-268.
Davis, J. J. (1993). Strategies for Environmental Advertising. 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 10, 19-36.
Elkington, J. (1990). The environmental audit: A green filter for company policies, plants, processes and products. SustainAbility.
Elkington, J. (1993). The Green Consumer. Viking Penguin, USA. Inc..
Flower, F. J. (1984). Survey research methods Applied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Series, Vol. 1. Beverly Hills: Sage Publication.
Hitch, E. J., & Youatt, J. P. (1995). Communicating family and consumer sciences: A guidebook for professionals: Goodheart-Willcox Company.
Kassarjian, H. H. (1971). Incorporating ecology into marketing strategy: The case of air pollution. The Journal of Marketing, 35(3), 61-65.
Kates, R. W. (2000). Population and Consumption. Environment, 42(3), 10-19.
Kinnear, C. T., Sadrudin, A. A., & James, R. T. (1974). Ecologically concerned consumers: Who are they? Journal of Marketing, 38, 20-24.
Miller, J. D.(1975). The Development of pre-adult attitude toward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75(8), 729-737.
Peattie, K. (1992). Green Marketing. Publishing, London.
Phillips, L.E. (1999). Green Attitude. American Demographics, 21(4), 46-47.
Sigel,I,E. (1985). A conceptual analysis of beliefs. In I. E. Sigel(Ed.), Parental belief systems:The psychological consequences for children. Hillsdale,NJ.
Simon, F.L. (1992). Marketing green products in the triad. The Columbia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27, 268-285.
Straughan, R. D., & Roberts, J. A. (1999). Environmental segmentation alternatives: A look at green consumer behavior in the new millennium. 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 16(6), 558-575.
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1987). Our Common Futur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中華民國環境保護暨綠色生產推廣協會(1999)。http://www.tepu.org.tw/。2013.10.11。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1989)。http://www.huf.org.tw/about/brief。2013.12.23。
永續發展世界高峰會(2002)。http://www.un.org/jsummit/index.html。2013.12.29。
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1987)。http://www.un-documents.net/wced-ocf.htm。2014.01.10。
行政院(1993)。http://www.dgbas.gov.tw。2013.11.11。
行政院環保署(1999)。http://www.epa.gov.tw/。2013.12.11。
貝爾格勒憲章(The Belgrade Charter)。聯合國教科文組織。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01/000177/017772eb.pdf。2013.12.20。
里約地球高峰會(1992)。http://www.un.org/esa/sustdev/documents/docs_unced.htm。
美國國家環保教育訓練基金會(1994)。http://www.neefusa.org/。2013.11.14。
美國華盛頓消費者手冊(1992)。http://www.epa.gov/waste/wycd/catbook/index.htm。2013.11.14。
國際消費者協會(CI)(2013)。http://www.consumersinternational.org/。2013.10.12。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主站(1994)。http://dict.revised.moe.edu.tw/index.html。2013.12.09。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1995)。http://www.oecd.org/。2013.10.15。
環保署綠色生活資訊網(2011)。http://greenliving.epa.gov.tw/GreenLife/。2013.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