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戶田昌幸、黃國彥(1991)。日語語音學入門。台北:鴻儒堂。
王幼敏(1998)。日本人學漢語中的聲調語調問題。華東師範大學學報。第2期。
王彥承(1990)。漢日語音對比與對日漢語語音教學。漢語學習。第6期。
王順洪(2008)。日本人漢語學習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王韞佳(1995)。也談美國人學習漢語聲調。語言教學與研究。第3期。
古川千春(2005)。以日籍學習者為中心的數位華語語音教學策略構擬。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田園(2003)。從日本留學生的漢語聲調偏誤分析談對日學生聲調教學。天津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字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川(1997)。外國學生漢語語音學習對策。北京:語文出版社。
何平(1997)。談對日本學生的初級漢語語音教學。語言教學與研究。第2期。
余維(1995)。日、漢語音對比分析與漢語語音教學。語言教學與研究。第4期。
余靄芹(1988)。聲調教學的商榷。第一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229-235。
吳宜霖(2005)。日籍學生華語語音偏誤現象之分析。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李明、石佩雯(1999)。漢語普通話語音辯正。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出版社。
孟子敏(2000)。日語學生的華語語音偏誤成因及教學對策。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第六屆,第4冊。
松本洋子(2013,12月)。介紹一些說明日本初學者瞭解漢語語音的教材。發表於第十二屆台灣華語文教學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高雄。
林華一(2006)。零起點日籍學習者之漢語聲調習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林燾、王理嘉(1996)。語音學教程。台北:五南出版社。
邵永華(1999)。日漢語音差異的比較。韓山師範學院學報。第4期。
金敬華(1996)。日本人學習漢語發音難的癥結與解決方法。山東師大學報。第5期。
長谷川良一(1990)。日本學生學習漢語語音上的幾個問題。第三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219-224。
宮本幸子(1997)。日本人學習漢語聲調。第五屆國際漢語討論會論文選,618-624。
張可家、陳麗美(2005)。日本學生學習華語的聲調偏誤分析:以二字調為例。ROCLING論文集,125-139。
陳慶華(2008)。日籍學習者華語發音之偏誤分析矯正與教學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彭增安(2007)。跨文化的語言傳通-漢語二語習得與教學。上海:學林出版社。
馮旭彤(2013)。利用漢語聲調對應韓語破裂音與破擦音教學。高教研究。第354期。
黃招憲(1999)。日本語單字重音和國語聲調的比較研究。高雄餐旅學報。第2期。黃招憲(2006)。日語發音要訣。台北:致良出版社。
黃麗儀(2009)。專業華語師資培訓課程規劃中正音課之設計、實踐與省思。2009華語文師資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
黃麗儀(2013,12月)。通過中英語音對比以舊帶新認知模式進行中文語音教學。發表於第十二屆台灣華語文教學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高雄。
楊吉春、崔言(2011)。日本留學生漢語聲調格局。漢語國際傳播研究。第2期。
葉德明(2005)。華語語音學(上篇)-語音理論。台北:師大書苑。
廖婉如(2009)。以英文為母語者之華語聲調表現分析-以美國籍初級學習者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翟艷(2010)。留學生漢語二、三聲的教學途徑。漢語學習。第5期。
趙元任(1959)。語言問題。台北:東華書局。
劉佳平(2008)。日本留學生漢語雙音節詞聲調偏誤調查報告。商業文化。第3期。
劉藝(1998)。日韓學生的漢語聲調分析。世界漢語教學,94-99。
鍾榮富(2009)。對比分析與華語教學。台北:正中書局。
羅傳偉(1987)。從與漢語語音的比較中看日語語音的若干特點。外語學報。第4期。
關鍵(2000)。聲調教學改革初探。語言教學與研究。第4期。
續三義(2000)。對日漢語語音教程。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外文部分:
相原茂、殷文怡(2013)。中国語入門 きらきらの童年。東京:朝日出版社。
黃昭憲(2000)。日本語発音アクセントと中国語声調の対照教授法について。高雄餐旅學報,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