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張道光、李明君、顏聰、邱垂德、李昭明、陳毓清(2008),「高性能混凝土應用於交通工程之研究 – 透水混凝土」,交通部運輸研究所。
2.潘昌林、鄭瑞濱(2001),「透水混凝土與工程應用介紹」,台灣營建研究院研發資訊。
3.T Abadjieva,P Sephiri,「Investigations on Some Properties of no-Fines Concrete」,University of Botswana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Gaborone,Botswana。
4.美國混凝土協會(2002),「ACI 211.3R-02 Guide for Selecting Proportions for No-Slump Concrete」。
5.陳立民(2007),「輕質骨材應用於透水性混凝土鋪面可行性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營建工程學系,臺北。6.曾士倫(2009),「液態樹脂聚合物應用在透水性混凝土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土木與防災研究所,臺北。7.陳重霖(2013),「透水高爐爐石混凝土非破壞檢測之研究」,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土木工程碩士班,臺中。8.秦子鵬,田艳,朱建宏(2012),「纖維素纖維對透水混凝土性能影響的研究」,水利與建築工程學報,第10卷,第4期。
9.韓乃斌(2006),「透水混凝土配比試驗及應用之研究」,碩士論文,逢甲大學水利工程碩士班,臺中。10.國立台北科技大學(2009),「透水性鋪面養護工法參考手冊」,內政部營建署。
11.陳瑞文、吳銘志(2004),「結構性透水鋪面與永續地下水資源及生態」,臺灣永續生態工法發展協會。
12.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公共工程施工綱要規範-透水性鋪面」,第02749章。
13.蘇憲民、童健飛、簡修德、郭彥樑、鄭憶萍(2003),「市區道路人行道設計手冊」,內政部營建署。
14.許柏謙(2013),「混凝土再生粒料應用於透水性鋪面底層適用性分析」,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桃園。15.風能量源科技公司,「綠寶-GREENPOWER產品使用與說明」。
16.Emmanuel Soude´e 、Jean Pe´ra(2002),「Influence of magnesia surface on the setting time of magnesia-phosphate cement」,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32,153-157。
17.楊建明、錢春香、焦寶祥、羅利民、閻曉波(2010),「緩凝劑硼砂對磷酸鎂水泥水化硬化特性的影響」,材料科學與工程學報,總第123期,第28卷,第1期,江蘇南京。
18.李東旭、李鵬曉、馮春花(2009),「磷酸鎂耐水性的研究」,建築材料學報,第12卷,第5期。
19.李鵬曉、杜亮波、李東旭(2008),「新型早強磷酸鎂水泥的製備和性能研究」,矽酸鹽通報,第27卷,第1期。
20.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公共工程飛灰混凝土使用手冊」。。
21.台灣電力公司,取自http://www.taipower.com.tw/content/new info/new info-e13-2.aspx。
22.中華民國國家標準(2009),「CNS3036混凝土用飛灰及天然或煅燒卜作嵐攙和物」,經濟部標準檢驗局。
23.林瑋、孫偉、李宗津(2010),「磷酸鎂水泥中的粉煤灰效應研究」,中國建築材料學報,第13卷,第6期。
24.美國混凝土協會(1996),「ACI232.2R-96 Use of Fly Ash in Concrete」。
25.中華民國國家標準(2008),「CNS1163粒料容積密度與空隙率試驗法」,經濟部標準檢驗局。
26.中華民國國家標準(2008),「CNS488粗粒料密度、相對密度(比重)及吸水率試驗法」,經濟部標準檢驗局。
27.中華民國國家標準(1994),「CNS11151混凝土單位重、拌和體積及含氣量(比重)試驗」,經濟部標準檢驗局。
28.中華民國國家標準(2005),「CNS11297混凝土圓柱試體蓋平法」,經濟部標準檢驗局。
29.中華民國國家標準(2002),「CNS1232混凝土圓柱試體抗壓強度檢驗法」,經濟部標準檢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