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經(引用版本為《正統道藏》,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陳致虛撰,《上陽子金丹大要》,《正統道藏》,第40冊。
朱權,《天皇至道太清玉冊》,《正統道藏》第60冊。
伍守陽撰,《天仙正理直論》,《道藏輯要》,《正統道藏》第9冊。
王頣中集,《丹陽真人語錄》,《正統道藏》第40冊。
張伯端,《玉清金笥青華秘文金寶內鍊丹訣》,《正統道藏》,第7冊。
白玉蟾註,王文卿撰《玄珠歌》,《道法會元》,(《正統道藏》第49冊)。
金.密國公金源璹〈終南山重陽真人全真教祖碑〉,收入李道謙編輯《甘
水仙源錄》,《正統道藏》第33冊。
伍守陽著,《仙佛合宗語錄》,《道藏輯要》,《正統道藏》第9冊。
《呂祖志》,《正統道藏》第60冊。
秦志安,《金蓮正宗記》,《正統道藏》,第5冊。
清.閔一得,《金蓋心燈》,《藏外道書》(成都:巴蜀書社,1992年),第31冊。
倪守約,《金華赤松山志》,第18冊。
呂純陽,《金華宗旨》,《道藏輯要》(台北市:新文豐,1998.6)。
王重陽,《金關玉鎖訣》,《正統道藏》第43冊。
李志常述,《長春真人西遊記上下兩卷》,第57冊。
劉道明編集,《武當福地總真集》,《正統道藏》第33冊。
王重陽,《重陽立教十五論》,《正統道藏》第54冊。
張宇初,《峴泉集》,《正統道藏》,第55冊。
苗善時,《純陽帝君神化妙通紀》卷一第二,《正統道藏》第9冊。
張三丰,《張三丰太極煉丹秘訣》,台北市:武陵出版有限公司,1996。
白玉蟾著,《海瓊白真人語錄》,《正統道藏》,第55冊。
《海瓊問道集》,《正統道藏》第55冊。
《海瓊傳道集》,《正統道藏》第55冊。
陳采撰,《清微仙譜》,《正統道藏》,第5冊。
《漢天師世家》,《正統道藏》第58冊。
《道法會元》,《正統道藏》第48冊、49冊。
張宇初,《道門十規》,《正統道藏》第54冊。
白玉蟾撰,〈翠虛陳真人得法記〉,《道法會元》,(《正統道藏》第49冊)。
趙道一,《歷世真仙體道通鑑》,《正統道藏》,第8冊。
趙道一,《歷世真仙體道通鑑續編》,《正統道藏》,第8冊。
陸本基,《龍門正宗覺雲本支道統薪傳》,《藏外道書》(成都:巴蜀書社,1992年),第31冊。
《鍾呂傳道集》,《正統道藏》,第7冊。
(以上按書名筆劃排序)
二、史料
徐道等撰,《神仙鑑(一)》,台北市:廣文書局,1973年。
元.脫脫撰,《宋史.隱逸上》,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12月。
撰人不詳,《南岳魏夫人傳》,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陳銘珪,《長春道教源流》,台北:廣文書局,1975年。
連橫,《台灣通史.下冊》卷二十二《宗教志》,台北市:黎明文化,1983年5月。
三、專書
王魁溥編譯,《太乙金華宗旨今譯》,台北市:丹道文化出版,2006年。
王志忠著,《明清全真教論稿》,成都:巴蜀書社,2000年。
李遠國,〈南宗內丹學與雷法〉,《道韻》第五輯,台北市:中華大道出版
社,1999年8月。
李瑞騰,《文化新視野》,台北市:文訊雜誌社出版;桃園市: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發行,2008年7月。
任繼愈,《中國道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6月。
任繼愈,〈宋元符籙派道教〉,《中國道教史》,台北市:桂冠圖書公司,1991年3月。
江文瑜,〈口述史法〉,收入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出版社,1996年。
何啟忠編著,《中國道教至寶台慈善會道脈源流》卷壹,廣州市:至寶台慈善會,1946年。
吳亞魁,《江南全真道教》,香港:中華書局,2006年。
胡海牙,〈仙學大義─陳攖寧先生仙學理論串述〉,《仙學必讀》,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04年。
張其成,《太乙金華宗旨新譯─金丹養生的祕密》,台北市:中國通國際出版社,2004年7月。
張鴻懿,《北京白雲觀道教音樂研究》,台北市:新文豐出版社,2001年。
莊萬壽,《台灣文化論─主體性之建構》,台北市:玉山社,2003年。
湯淺泰雄.定方昭夫譯,《黃金の華の秘密》,京都:人文書院,1989年6月。
鈴木清一郎著,高賢治、馮作民編譯,《臺灣舊慣習俗信仰》,台北:眾文圖書公司,1984年1月。
卿希泰,《中國道教史》第三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
卿希泰、唐大潮著,《道教史》,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
黎志添.游子安.吳真,〈呂祖道堂的歷史源流〉,《香港道教─歷史源流及其現代轉型》,香港:中華書局,2010年4月。
劉精誠,《中國道教史》,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3年。
賴宗賢,《台灣道教源流》,台北市:中華道統出版社,1999年1月。
郭武,《全真道祖王重陽傳》,香港:蓬瀛仙館,2001年。
郭為藩,《全球視野的文化政策》,台北市:心理出版社,2006年。
蒲亨強,《道教與中國傳統音樂》,台北市:文津出版社,1993年。
陳鼓應註譯,《老子今註今譯及評介》,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2009年8月。
陳向明,《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2002年2月。
蔡相煇,《台灣的祠祀與宗教》,台北:臺原出版社,1989年。
龍應台,《百年思索》,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9年8月。
謝誠光(光男)著,《學道靈修入門指南》,2009年。
鍾國發,《香港道教》,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4月。
蕭天石,《道海玄微》,台北:自由出版社,2008年9月。
鄭素春,《全真教與大蒙古國帝室》,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7年。
鄭志明,〈張宇初《峴泉集》的生命觀〉,《道教生死學》,台北:文津出版
社,2003年。
嚴祥鸞,〈參與觀察法〉,收入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出版社,1996年。
(以上按姓氏筆劃排序)
四、博碩士論文
李峰銘,2006,〈靈山仙境:論淡水無極天元宮的空間神學 〉,台北:私
立天主教輔仁大學宗教學碩士論文。
胡其德,《蒙古初期的政教關係》,(師大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年)。張崇富,〈上清派與雷法修煉思想〉,《上清派修煉思想研究》,2003.3.1,
四川大學博士論文。
曾金蘭,《宋代丹道南宗發展史研究—以張伯端與白玉蟾為中心》(成大歷
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年)。
(以上按姓氏筆劃排序)
五、期刊論文
王卡,〈道教倫理思想與現代社會〉,《武廟道教文化季刊》第四期,2013年10月,頁13。
李安,〈明清全真教衰落內因探微〉,《廣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第23卷,第6期,頁71。
李豐楙、朱榮貴主編,《儀式、廟會與社區─道教、民間信仰與民間文化》,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7年9月。
任宗權,〈全真道與《全真正韻》〉,《道教月刊》第43期,新北市:樓觀台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9年7月,頁40-45。
林漢標,〈興教育才.道濟天下─邁向世界的青松觀〉,《香港道訊雙月刊》第114期,香港:香港道教學院,2009年12月,頁2-3。
封德屏,〈移風易俗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李瑞騰專訪文建會新主委鄭淑敏〉,《文化新視野》,(台北市:文訊雜誌社出版;桃園市: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發行,2008年7月。
胡其德,〈王重陽的「解脫」法門〉,《丹道研究》創刊號,台北:丹道文化出版社,2006年7月,頁6-41。張振國,〈「三朝」、「寄庫」與冥器〉,《弘道季刊》第51期,2012年6月出版,頁67-70。
張家麟.蕭進銘.蔡秀菁.劉智豪等撰,〈大陸宗教團體歷年來從事兩岸交流之研究〉,(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委託研究:2008年10月)。
梁錦明、林漢標、李達義採訪整理,〈青松觀麥子飛主席訪問記〉,《香港道訊雙月刊》第114期,香港道教學院,2009年12月,頁4-5。
梁愛玲,〈與上蒼不變的約定—黃阿寬至今信守承諾四十一年〉,《幸運雜
誌》,幸運雜誌社,2012年6月號。
莊宏誼,〈北宋道士張伯端法脈及其金丹思想〉,《輔仁宗教研究》第七期,2003年夏,屓19-151。
楊淑玲,《王松詩歌與道教》,《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第一期,2001年12月,頁169。詹石窗,〈論生活道教〉,《武廟道教文化季刊.第四期》,高雄市:高雄關帝廟,2012年4月,頁18-26。
陳柏勳,〈全真教科儀在台灣的傳承與延續〉,《武廟道教文化季刊.創刊號》(高雄市:高雄關帝廟,2012年4月),頁24-28。
陳焜,〈解開青松觀傳承之迷〉,《香港道訊雙月刊》第114期,(香港:香港道教學院,2009年12月),頁6-7。
謝宗榮,《台灣道教科儀與庶民生活》,本文原載於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台灣學通訊》2009年9月10日。
謝宗榮,〈台灣道教的傳承與道壇生態(上)〉,《宗教大同》第7期,(台北:中國宗教大同推展協會,2008年。簡立欣,《旺報》,台北市:中國時報社,2013/10/2,社會A15版。
鄭素春,〈元代全真道長春宗派的南傳:以金志陽法脈為主的研究〉,《丹道研究.創刊號》(台北:丹道文化出版社,95年7月)。蕭進銘,〈全真道龍門宗伍柳法脈在台傳承的調查研究─以陳敦甫一系為
核心〉,《道教研究學報:宗教、歷史與社會》,2009年第1期,頁239-280。
蕭登福,〈試論近代道教式微原因及其振興之道〉,《武廟道教文化季刊.第四期》(高雄市:高雄關帝廟,2012年4月),頁3-12。
(以上按姓氏筆劃排序)
六、網站
彭至相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hua3-001)。
中國新聞網2012年9月18日。http//news.sina.com。
華夏經緯網2013年10月9日。http//news.sina.com。
《人民日報》官方網站http:theory.people.com.cn/GB/41038/4933660.html。http://wengliao.com/html/FojiaoGuiYi/514html。
http://wengliao.com/html/FojiaoGuiYi/514html。
www.daoisms.org/interview/3357.html。
台灣道教文化網站www.hua3.com.tw。
立法院全球資訊網www.ly.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