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11.34.178) 您好!臺灣時間:2024/11/02 21:4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鄭雯丰
研究生(外文):We-Fe Cheng
論文名稱:腦波訊號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Study on EEG Signal
指導教授:鄭平守鄭平守引用關係陳聰毅陳聰毅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Ping-Shou ChengTsong-Yi Chen
口試委員:王大瑾潘建源
口試委員(外文):Da-Jinn WangChian-Yuan Pan
口試日期:2014-05-31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電子工程系碩士班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電資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4
畢業學年度:10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68
中文關鍵詞:腦波訊號大腦人機介面
外文關鍵詞:Brain waves signalBrain-Computer Interfac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93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人類善用大腦而發明許多科技,使我們過著舒適方便的生活。然而,對於這麼複雜的構造,人類對它的了解與運用卻仍然有許多精進之處,各方學者均認為大腦具無限潛能。在日常生活中,所有動作都是需要透過大腦發出訊號,再透過神經傳遞,最後再由肌肉接收訊號做出相對應的動作。透過學者與專家的研究,發展出各種腦波分析擷取系統,系統介面稱為大腦人機介面。大腦人機介面是一種透過腦部訊號與外界溝通技術,是全新的通訊技術,能幫助因神經肌肉損傷而行動受阻的人,如肌肉萎縮、中樞神經系統損傷、重度中風的病人等,可不需依賴周邊神經和肌肉,即能使用腦波訊號,達到與外界溝通。
Making good use of the brain, human invent lots of technologies that provide us convenient and comfortable lives. However, there are lots of improvements on the understanding and manipulation of the brain. Scholars in many fields convince that there still have lots of potentials in brain. All the movements in human daily lives need to send signals through the brain firstly, then transmit by neurons; finally muscles will accomplish the movements. Studied the signals those brain sent, scientists and experts developed the system that can analyze the brain waves. We call it Brain Computer Interface (BCI). BCI is a brand-new selected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that using the skill which brain signals communicate with outside; it aims to help those people who have an obstacle on movement because of the damage on neurons or muscles (such as: muscular dystrophy, damage o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serious apoplexy, etc.) do not depend on them anymore; however, by using brain waves signals only, they can communicate with outsides.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誌謝
目錄
表目錄
圖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1 引言
1.2 研究動機
1.3 章節說明
第二章 相關研究
2.1 腦波研究史
2.1.1 腦波種類
2.1.2 如何獲得腦波
2.2 訊號分析
2.2.1 小波轉換
2.2.2 快速傅立葉轉換
2.3 MATLAB 簡介
2.4 藍芽
第三章 腦波訊號量測
3.1 腦波系統架構
3.1.1 腦波系統模組
3.2 耳機與量測
3.2.1 腦波耳機
3.2.2 腦波量測
3.2.3 ThinkGear™腦波轉換訊號技術晶片
3.3 MATLAB
3.3.1 MATLAB介紹
3.3.2 MATLAB演算流程
3.4 藍芽介面
第四章 腦波測試與分析
4.1 安裝與整合
4.1.1 硬體安裝
4.1.2 軟體安裝
4.1.3 整合與測試
4.1.4 操作案例
4.2 實驗設計
4.2.1 實驗流程介紹
4.2.2 實驗過程設計
4.2.3 測試腦波反應
4.3 測試結果分析
4.3.1 實驗結果:眼睛反應
4.3.2 實驗結果:茶類測試反應
4.3.3 實驗結果:驚嚇反應
第五章 結果與討論
參考文獻
附錄 公開發表紀錄
參 考 文 獻
[1]郭博昭,2013,"腦機介面的發展趨勢與應用",DTF 2013觸控體感暨人機介面技術論壇,8月15日。
[2]湯雅雯,2005,腦波量測系統之研製與腦波信號之非線性分析,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
[3]梁勝富,2011,"資訊科技與神經工程",科學發展月刊,第461 期,頁34~36,5月。
[4]【環太平洋】官方網站,http://www.pacificrimmovie.com/。
[5]IBM,"The IBM 5 in 5: Our Forecast of Five Innovations That Will Alter the Tech Landscape Within Five Years",2012。
[6]Miguel Nicolelis著、楊玉齡譯,念力-讓腦波直接操控機器的新科技‧新世界,2012,天下文化。
[7]簡威瑟,2013,"經濟日報",腦波控制有譜 供應鏈念力強,7月。
[8]郭蔭庭,"亞東紀念醫院院訊",腦電波檢查及腦波圖。
[9]廖允在,2007,音樂對腦波影響之案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10]林家祥,2012,基於全球定位及腦電圖訊號檢測之疲勞駕駛監測系統,國立勤益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11]楊文鎮,2011,植基於無線介面單極點腦波控制之電動輪椅系統,國立勤益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12]薛承凱,2010,手指力量轉換行為之腦波電位擷取與分析,中原大學,碩士論文。
[13]陳昭憲,2008,適用於腦波人機介面之腦波量測系統,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
[14]Electroencephalography (wiki),http://en.wikipedia.org/wiki/Electroencephalography。
[15]吳京一,1972,"淺說「腦波」~腦波的常識",科學月刊0032期。
[16]Bratislava, Fundamentals Of EEG Measurement,
2002, Measurement Science Review.
[17]整合性腦功能研究室,"台北榮民總醫院教學研究部",腦電波儀(Electroencephalography, EEG)。
[18]黃進強,2007,交流耦合平衡增益之腦波量測系統,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
[19]王群光,2013,"王群光自然診所",3D立體腦波在精神醫學之應用,四月。
[20]"科學新知",睡眠的奧秘(2) ,2009年5月。
[21]神經細胞電位,http://life.nthu.edu.tw/~g864264/Neuroscience/neuron/Potential.html。
[22]"互動百科",動作電位。
[23]Eric Jensen著、梁平譯,基於腦的學習,2008,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4]嚴震東,2013年,"動作電位的離子流機制",科學月刊,524期。
[25]林宜樺, 2010,Noise Driven Synchronization and Plasticity of a Developing Neural Network,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26]動作電位,http://www.twwiki.com/wiki/%E5%8B%95%E4%BD%9C%E9%9B%BB%E4%BD%8D。
[27]吳綉華,2007,印刷四原色顏料結合毛筆書寫練習對設計創作者個人腦波活動影響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28]王意如,2006,小波轉換應用於光纖感測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碩士論文。
[29]柯明達,2008,刺激左手外關穴對腦波之時頻特性的影響,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30]郭壽龍,2007,以多重解析度分析表面肌電訊號,義守大學,碩士論文。
[31]冉啟文,小波變換與分數傅立葉變換理論及應用,2001,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
[32]Graps A., An Introduction to Wavelets, IEEE Computational Science。
[33]CORDIC 應用於 FFT,http://eshare.stust.edu.tw/EshareFile/2010_6/2010_6_a78298c9.pdf。
[34]Burrus C. S., Gopinath R. A., Guo H., Introduction to Wavelets and Wavelet Transforms, 1998, Prentice Hall。
[35]胡昌華、張軍波、夏軍、張偉,基於Matlab的系統分析與設計-小波分析,1999,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36]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zh-tw/MATLAB。
[37]張智星,MATLAB 程式設計與應用,2000,清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8]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zh-tw/%E8%97%8D%E7%89%99。
[39]The Bluetooth Special Interest Group,http://www.bluetooth.com。
[40]王友群,IEEE 802.15.3簡介,交通大學。
[41]藍芽技術,http://tech.get.com.tw/tech/tech-13-1.htm。
[42]維基百科,http://en.wikipedia.org/wiki/Raw_data。
[43]黃上銘,2012,以腦波為基礎之無線醫療輔助系統,國立勤益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44]腦波控制的世界,MIC研究報告,2013。
[45]張華城、許濬聖,2011,音樂要素對腦波遊戲操作績效影響之研究,南台科技大學。
[46]NeuroSky,"腦立方使用說明書 ",2011,
http://developer.neurosky.com/docs/lib/exe/fetch.php?media=mindwave_user_guide_tc.pdf。
[47]NeuroSky BCI,http://www.alchemytech.com.tw/BCI.php。
[48]王曉璿、紀明良、林含諭,2013,"多人腦波遊戲系統架構設計探究",TANET2013臺灣網際網路研討會,10月23日。
[49]廖建興,"中華民國電子零件認證委員會","無線個人區域網路(WPAN)技術發展與應用概論。
[50]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zh-tw/藍牙。
[51]阮威程,2007,以藍芽無線技術實現攜帶式距離監控系統,國立台北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52]許茂榮,2009,壓力舒緩音樂之研究,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53]鄭平守、鄭雯丰、壽鶴年,2013,"念力控制之設計與驗證",2013第三屆航空科技與飛航安全學術研討會,9月27日。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