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6) 您好!臺灣時間:2025/03/20 07:3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李秀麗
研究生(外文):Lee,Shiu-Li
論文名稱:探討南台灣地區榮民之家老年榮民醫療服務使用與健康功能狀況之相關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Exploring the Utilization of Medical Services Among Veterans residents at a Veteran home
指導教授:蘇永裕博士
指導教授(外文):Su, Yung-Y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美和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健康照護研究所
學門:醫藥衛生學門
學類:護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4
畢業學年度:10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9
中文關鍵詞:榮民之家榮住民健康功能狀態醫療服務使用
外文關鍵詞:Veteran homeveterans residentshealth function statususage of medical service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
  • 點閱點閱:39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08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研究目的
本研究共有七個研究目的,分別為:(1)瞭解高屏地區養護機構老年住民個人特質、區域因素、健康功能狀況與醫療服務使用分佈情形;(2)瞭解台南高雄地區養護機構老年住民個人特質對健康功能狀態之影響因子;(2)瞭解台南高雄地區養護機構老年住民個人特質對醫療服務使用之影響因子(4)瞭解榮家機構老年榮住民居住區域因素對健康功能狀態、醫療服務使用之影響因子;(5)瞭解台南高雄地區養護機構老年住民健康功能狀態對醫療服務使用之影響因子;(6)瞭解台南高雄地區養護機構老年住民健康功能狀態是否會影響個人特質與區域因素;(7)瞭解台南高雄地區養護機構老年住民的醫療服務使用是否會影響個人特質、區域與健康功能狀態因素。
材料與方法
本研究採橫斷性研究設計,以台南高雄地區養護機構65歲以上老年住民為研究樣本共288人(台南地區144人,高雄地區144人)進行問卷資料分析。藉由Andersen(1995)所提出之「Andersen 行為模式」,提出7個假設。採用描述性統計與推論性統計(卡方檢定、邏輯斯迴歸分析),進行研究假說與檢定工作。
研究結果
研究結果發現,288位樣本中,醫療服務使用會受到個人特質、區域與健康功能狀態因素的影響。邏輯斯迴歸分析發現,與藥物使用有顯著影響的是「婚姻」、「身體功能狀況」、「排尿障礙」;與管路使用使用有顯著影響的是「區域」、「年齡」、「教育程度」、「憂鬱情形」、「身體功能狀況」、「視力障礙」、「排尿障礙」、「排便障礙」;與特殊照護使用有顯著影響的是「身體功能狀況」、「憂鬱情形」、「皮膚完整性」、「排便障礙」。
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結果可以讓榮家機構在規劃住民從日常生活服務乃至於專業之疾病醫療和積極性之健康促進活動方向訂定為參考依據,。臨床照顧者有具體明確的數據以提供規劃老人健康功能狀態及早提供介入性措施,有效提升並降低榮住民健康狀況退化程度,作為醫護人員在擬訂老年榮住民護理過程及護理計畫之參考,透過本研究獲得臨床實證結果,相對的也提供其他長照機構參酌,對相關議題以供日後研究者繼續相關研究參考,最終目的能提升老年榮民的生活品質,使榮家機構榮住民可以獲得全人照護。

Abstract
Research Purpose
There are seven research aims in this study: (1) recognizing the distributions of demographic variables, regional variables, health functional status, and medical services among veteran residents of Veteran home in Southern Taiwan ; (2) recognizing whether health function status will be affected by demographic variables of a veterans residents among veterans residents of Veteran home in Southern Taiwan; (3) recognizing whether medical services will be affected by demographic variables of veteran residents among veteran residents of Veteran home in Southern Taiwan;(4) recognizing whether health functional status and medical services will be affected by regional variables of veterans residents among a Veteran home in Southern Taiwan;(5) recognizing whether medical services will be affected by which variable of health functional status of veteran residents among Veteran home in Southern Taiwan;(6) recognizing whether demographic variables and regional variables will be affected by health functional status of veteran residents among Veteran home in Southern Taiwan; (7) recognizing whether demographic variables, regional variables and health functional status will be affected by medical services of veteran residents among Veteran home in Southern Taiwan.

Material and Methods
This research adopts the cross-sectional research design, residents who were over the age of 65 years old and lived within a Veteran home in Southern Taiwan were invited as research samples. There are 288 veterans residents were selected as study samples;144 residents were selected from the Tinan area and 144 residents were selected from the Kaohsiung area to conduct secondary data analysis. This research proposes 7 hypotheses based on Andersen's behavioral model. According to the opinion of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 both 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d inferential statistics (Chi-square test,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ere performed to conduct research hypothesis.,
Research Results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indicate that the usage of medical services will be affected by demographic variables, regional variables and health functional factors among the 288 samples,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It also found that through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variables of, scores”,“Barthel Index”, “marital status”, “output impairment”,canbe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the usage of medication. In addition, the variables of “regional” ,“age”, “education”,“depression status”,“output impairment” , “Barthel Index”,“visual impairment”, and “skin integrity” can be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the usage of tube. Moreover,the variables of,“depression status”,“Barthel Index”,“output impairment” and “skin integrity” can be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the usage of special care.
Conclusion and Suggestions
In short,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provide a clearer direction for clinical caretakers to plan and offer references for improving and reducing the degradation of veterans residents’ health and providing advance intervention to increase their health functional status. In addition,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could be regarded as a referee for planning the procedure of care plan in clinical services; it also could be referred in a Veteran home issues and subsequent to relevant research of long-term care. Finally, the ultimate goal of this research is to provide a evidence-based information for improving the life quality of veterans residents citizens within Veteran home and providing them a better care.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
目 錄 v
表目錄 xii
圖目錄 x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及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重要性 5
第三節 研究目的 7
第四節 名詞解釋 8
第一節 台灣榮民醫療與長期照護體系分析 9
第二節 榮民特質因素分析 12
第三節 台灣長期照護現況 14
第四節 機構老年榮民健康功能狀態評估 17
第五節 影響機構榮民健康狀況相關研究 21
第六節、醫療服務利用行為模式 26
第七節 區域性因素影響長照機構榮民健康功能狀況與醫療服務利用之相關研究 3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3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研究假設 34
第三節 研究對象 36
第四節 倫理考量 37
第五節 資料來源與研究工具 37
第六節 研究變項 40
第七節 研究流程 44
第八節 研究設計與研究樣本 46
第九節 資料分析 47
第四章 研究結果 48
第一節 住民個人特質、區域因素、健康狀況與醫療服務使用之描述性統計 48
第二節 分析老年榮民住民個人特質對健康功能的影響 54
第三節 探討老年榮民住民個人特質對醫療服務使用的影響(H2) 65
第四節 探討老年榮民居住區域性對健康功能狀態與醫療服務使用的影響情形(H3、H4) 68
第五節 探討老年榮民住民健康功能狀態對醫療服務使用的影響情形(H5) 76
第六節 探討老年榮民住民個人特質與居住區域性因素影響健康功能狀態 90
第七節 探討老年榮民住民個人特質、居住區域性因素與健康功能狀態會影響醫療服務使用 100
第五章 討 論 107
第一節 榮住民個人特質、區域因素、健康狀態與醫療服務使用之分佈情形 107
第二節 分析老年榮住民個人特質對健康功能之影響 114
第三節 探討老年榮住民個人特質對醫療服務使用之影響因素 117
第四節 探討老年榮住民居住區域性對健康功能狀況與醫療服務使用之影響因素 118
第五節 探討老年榮住民健康功能狀態對醫療服務使用的影響因素 120
第六節 探討老年榮住民個人特質與居住區域性因素影響健康功能狀態 122
第七節 榮住民個人特質、區域因素與健康狀態會影響醫療服務使用 123
第六章 結論、限制與建議 127
第一節 結論 127
第二節 限 制 132
第三節 建 議 133

中文部份
中華民國台閩地區榮民重要統計指標 95 年第1 季(2006) •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編印。
內政部統計處(2007) •行政院內政部統計月報表•ttp://www.moi.gov.tw/stat/
內政部統計處(2009).老人狀況調查結果摘要分析.2013年8月6日取自http://sowf..gov.tw/stat/survey/list.html.
全國法規資料庫(2007) •http://law.moj.gov.tw.
朱淑媛(2005).自費安養中心單身榮民的生命經驗(未發表碩士論文).台北:護理學院護理研究所。
江萬(2008).榮家老榮民的生活品質影響因素:憂鬱狀況﹑身體狀態﹑身體活動與社會支持角色(未發表碩士論文).花蓮縣:慈濟大學公衛研究所。
行政院退徐役官兵輔導委員會網站(2007) •榮民狀況分析•2005 年http://www.vac.gov.tw/content/index.asp?pno=509。
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2013.09•榮民統計年鑑•台北市。
行政院衛生署(2009).老人健康促進計畫(2009-2012).2013年10月20日取自http://www.bhp.dow.gov.tw/BHPNet/portal/File/ThemeDocFile/20111021145126..pdf
行政院衛生署長長期照護保險籌備小組總顧問、李玉春(2011),我國長期照護保險規劃藍圖,醫療品質雜誌,5(5),9-11。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9)•長期照護保險規劃報告•台北:作者。
何瓊芳、林素香、楊玲玲、白淑芳、高有怡、蔡美菊(2010).居家護理第二版.台北:新文京。
吳奇璋﹑黃惠滿﹑高家常﹑高碧凰(2010).養護機構內老年人自主性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長期照護雜誌,14(1),27-34。
李月萍(2004)•運用自我效能理論探討安養機構老人規劃運動行為(未發表之碩士論文)•台中:中國醫學大學。
林四海、楊惠真、陳墩人、邱惠慈(2000)˙中部地區醫療服務高低利用者之相關因素研究˙醫療管理期刊,1(1),57-70。
林惠文、楊博仁、楊宜真、陳俊傑、陳宣志、嚴啟華(2010)•台灣地區老年人憂鬱之預測因子探討-十年追蹤結果分析•台灣老年人醫學暨老年醫學雜誌,5(4),257-265。
林鉅勝、陳亮恭、黃信彭、藍忠孚、唐憶淨、劉丕華(2007).“高齡榮家住民認知功能異常盛行率調查”.台灣老年醫學雜誌,2(4),243-250。
邱奕綺, 趙善如, 李元彬, &; 葛光中. (2012)•榮民失智照護模式之初探-以榮總系統為例. 台灣老年醫學暨老年學雜誌, 7(4), 253-265.
邱美汝、陳玉敏、李月萍(2007).“長期照護機構老人的生活適應及影響因素”.實證護理3(2),119-128。
邱啟潤、張永源、陳武宗、黃洽鑽、黃忠信(2000).高樹鄉農村老人健康狀況的評估.護理研究,8(2),227-240。
紀玫如. (2008)•中老年人多重慢性病集群型態與醫療服務使用之相關研究•臺灣大學.
胡玉寧、酈欽菁、李佳、林榮輝、胡國琦(2009).老年人各項日常生活活動功能與自評健康狀態之調查及相關性探討.台灣復健醫學雜誌,37(2),201-215。
退輔會(2012) •最新榮民統計指標•2013年10月20日取自http://www.vac.gov.tw/home/index.asp
退輔會(2013) • 2014年1月取自 (輔導會網站http://www.vac.gov.tw,2013/10 /13 ) 輔導會網站統計資料http://www.vac.gov.tw/files/cxls/5medical6.xls,2013
高碧弘(2003) •榮民之家老年榮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以岡山榮家為例•屏東:屏東科技大學食品科學系碩士論文。
張昌堯、郭雅音、陳祐寧、洪錦墩、陳榕生、廖朝財(2008) •南投地區中老年人代謝症候群盛行率•Journal of Biomedical &; Laboratory Sciences,20(3 &; 4):40-46 。
張瑞香(2009).機構網榮民生命意義及生活品質相關性探討(未發表碩士論文).高雄市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
梁繼權、許詩典、陳晶瑩、陳慶餘(2002).都市與鄉村社區老人健康狀態.臺灣醫學,6(4),523-534。
陳之政、楊靜利(2005) •人口變遷與老年長期照護費用-以無依榮民照護費用為估算基礎•台灣人口學會學術研討會「二十一世紀的台灣人口發展:趨勢與挑戰」。
陳怡吟(2004) •機構內持續性醫療對榮民醫療利用、健康狀況與滿意度之探討—以退輔會南部安養機構為例,高雄:高雄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陳雪妹、蔡淑鈴、黃欽印(2009).長期照護機構住民醫療利用分析-以中部四縣市為例.臺灣公共衛生雜誌,28(3),175-183。
曾煥裕(2005).退休前醫療服務使用之因素探討-以美國51-61歲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10,187-206。
葉莉莉(2004).機構照護的挑戰-無拘束的機構照護.社區發展季刊,105,353-366。
葉莉莉、杜淑玲、林志峰、陳惠雅(2000) •台南市養護機構概況與住民生理、功能及心理社會狀態調查•新臺北護理期刊,2(2)97-106。
榮民資料統計分析•http://www.vac.gov.tw•第二處業務,http://www.vac.gov.tw/dept2/law/law930211001.htm。
趙珮璇(2004).老榮民自費健康狀況﹑憂鬱狀態及生活品質相關性探討(未發表碩士論文).台中:中國醫藥大學護理研究所。
劉千琪、洪麗珍、郭憲文(2001).失能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與其生活滿意度之相關性.Mid-Taiwan Journal of Medicine,6(3)157-166。
劉淑娟(2010),長期照護,台北:華杏。
蔡宜蓉、陳建智、張智仲(2000)•老人長期機構中之職能治療現況調查-以高雄市為例•職能治療學會雜誌,18, 33-45
蔡提莉(2012).從緣到親密關係之初探.家庭教育雙月刊,37,66-71。
蕭淑貞、金繼春、劉芹芳(2007).腦中風病患之日常活動自我效能及其相關因素.實證護理,3(1),45-53。
謝佳容、蕭仔伶、劉淑娟(2007) •老年住民在長期照護機構中心的心理健康促進與情緒調適•長期照護雜誌,11(2)132-140。
謝佳蓉(2010).探討影響高雄市接受機構式長期照護服務老年住民憂鬱相關因素(未發表之碩士論文).屏東:美和技術學院。
顏敏玲(2007) •安養機構老人身體活動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中國醫學大學。
顏敏玲、陳玉敏(2008) •安養機構老人身體活動及其相關因素•實證護理,4(2),89-97。
羅鈞令、黃小玲、毛慧芬、蔡宜蓉、林惠冠、李世代、張志仲(2002).護理之家服務現況與住民需求.職能治療學會雜誌,20,95-106。
羅意琪 (2010) •年長者輕度認知功能損傷評量工具之回顧•台灣聽力語言學會雜誌(25), 65-78.
英文部分
Andersen,R.(1995).Revisiting the Behavioral and Access to Medical Care:Does It Matter?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36(1) ,1-10。
Boggatz,T,Farid,T,Monhammedin,A,Dijkstra,A,Lohrmann,C,&;Dassen,T.(2010).Socio-demographic factors related to functional limitations and care dependency among older Egyptians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66(5),1047-1058.
Breuer,B.,&;Anderson,R.(2000).The relationship of tamoxifen with dementia,depression,and dependence in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in elderly nursing home3 residents.Womwn&;Health,31(1),71-85.
Haffer,S.C,Bowen,S.E,Shannon,E.D,Fowler,B.M.(2003).Assessing beneficiary health outcomes and disease mamagement initiatives in Medicare.Disease Management &; health outcomes,11(2),111-124.
Harris T, Kovar MG, Suzman R, et 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physical ability in the oldest-old. Am J Public Health 1989;79:698-702.
Huang,H,Liu,S,&;Pai,Y.(2010).Taiwan long-term care insurance and the evolution of long-term care in japan.Journal of Nursing,57(4),77-82.
Huang,L.H &;,Y.C(2002).The health status and needs of community elderly living alone .The 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10(3) ,227-235.
Idler EL, Kasl S. Health perceptions and survival: do global evaluations of health status really predict mortality? J Gerontol 1991;46:S55-65.
Maslow,A.H.(1966).The psychology of scienec:A reconnaissance.New york:Harperfkow.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Executive Yuan.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in Chinese).
Schumacher, K. L., Stewart, B. J., Archbold, P. G., Caparro, M., Mutale, F., &; Agrawal, S. (2008). Effects of caregiving demand, mutuality, and preparedness on family caregiver outcomes during cancer treatment. Oncology Nursing Forum, 35(1), 49Y56.
Shyu, Y. I. (2002).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family caregiving process to frail elders in Taiwan. Research in Nursing &; Health, 25(2), 111Y121.
Sullivian,H.S.(1953).The interpersonal theory of psycniatry.New York:Norton.
Yeh,S.J.,&;Lo S.K. (2004).Is rehabilitation associated with change in functional status among nursing home resudents? Journal of Nursing Care Quality,19(1) ,58-66.
Yen, C.H., Wang, C.C., Liao, W.C., Chen, S.C., Chen, C.C., Liang, J., et al. (2010).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行政院衛生署長長期照護保險籌備小組總顧問、李玉春(2011),我國長期照護保險規劃藍圖,醫療品質雜誌,5(5),9-11。
2. 行政院衛生署長長期照護保險籌備小組總顧問、李玉春(2011),我國長期照護保險規劃藍圖,醫療品質雜誌,5(5),9-11。
3. 邱美汝、陳玉敏、李月萍(2007).“長期照護機構老人的生活適應及影響因素”.實證護理3(2),119-128。
4. 邱美汝、陳玉敏、李月萍(2007).“長期照護機構老人的生活適應及影響因素”.實證護理3(2),119-128。
5. 邱啟潤、張永源、陳武宗、黃洽鑽、黃忠信(2000).高樹鄉農村老人健康狀況的評估.護理研究,8(2),227-240。
6. 邱啟潤、張永源、陳武宗、黃洽鑽、黃忠信(2000).高樹鄉農村老人健康狀況的評估.護理研究,8(2),227-240。
7. 梁繼權、許詩典、陳晶瑩、陳慶餘(2002).都市與鄉村社區老人健康狀態.臺灣醫學,6(4),523-534。
8. 梁繼權、許詩典、陳晶瑩、陳慶餘(2002).都市與鄉村社區老人健康狀態.臺灣醫學,6(4),523-534。
9. 曾煥裕(2005).退休前醫療服務使用之因素探討-以美國51-61歲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10,187-206。
10. 曾煥裕(2005).退休前醫療服務使用之因素探討-以美國51-61歲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10,187-206。
11. 葉莉莉(2004).機構照護的挑戰-無拘束的機構照護.社區發展季刊,105,353-366。
12. 葉莉莉(2004).機構照護的挑戰-無拘束的機構照護.社區發展季刊,105,353-366。
13. 蕭淑貞、金繼春、劉芹芳(2007).腦中風病患之日常活動自我效能及其相關因素.實證護理,3(1),45-53。
14. 蕭淑貞、金繼春、劉芹芳(2007).腦中風病患之日常活動自我效能及其相關因素.實證護理,3(1),45-53。
15. 顏敏玲、陳玉敏(2008) •安養機構老人身體活動及其相關因素•實證護理,4(2),8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