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引書目
一、史料
(一)檔案
1. 《蔣中正總統文物》,國史館藏。
「蔣中正電薛岳、周渾元、吳奇偉」,〈一般資料—手稿錄底 (二十一)〉,《蔣中正總統文物》,典藏號:002-080200-00416-132。
「蔣中正電胡宗南」,〈一般資料―民國二十五年(十)〉,《蔣中正總統文物》,典藏號002-080200-00272-006。
「胡宗南電蔣中正」,〈一般資料―民國二十五年(十)〉,《蔣中正總統文物》,典藏號002-080200-00272-106。
「上官雲相電蔣中正」,〈武裝叛國(四)〉,《蔣中正總統文物》,典藏號:002-090300-00036-274。
「何應欽電蔣中正」,〈武裝叛國 (二十)〉,《蔣中正總統文物》,典藏號:002-090300-00043-130。
「周渾元電蔣中正」,〈武裝叛國 (二十)〉,《蔣中正總統文物》,典藏號:002-090300-00043-139。
「蔡廷鍇電蔣中正」,〈武裝叛國 (二十)〉,《蔣中正總統文物》,典藏號:002-090300-00043-211。
「陳誠電蔣中正」,〈武裝叛國(二十)〉,《蔣中正總統文物》,典藏號:002-090300-00043-280。
「韓德勤電蔣中正」,〈武裝叛國(二十)〉,《蔣中正總統文物》,典藏號:002-090300-00043-306。
「衛立煌電蔣中正」,〈武裝叛國(二十)〉,《蔣中正總統文物》,典藏號:002-090300-00043-323。
「趙觀濤電蔣中正匪」,〈武裝叛國(二十)〉,《蔣中正總統文物》,典藏號:002-090300-00043-326。
「何應欽電蔣中正」,〈武裝叛國(二十)〉,《蔣中正總統文物》,典藏號:002-090300-00043-375。
「蔡廷鍇電蔣中正」,〈武裝叛國(二十)〉,《蔣中正總統文物》,典藏號:002-090300-00043-391。
「朱紹良電蔣中正」,〈武裝叛國(二十)〉,《蔣中正總統文物》,典藏號:002-090300-00043-398。
「李韞珩電蔣中正」,〈武裝叛國(二十)〉,《蔣中正總統文物》,典藏號:002-090300-00043-403。
「蔣鼎文電蔣中正」,〈武裝叛國(二十一)〉,《蔣中正總統文物》,典藏號:002-090300-00044-103。
「蔣鼎文電蔣中正」,〈武裝叛國 (二十一)〉,《蔣中正總統文物》,典藏號:002-090300-00044-168。
「蔡廷鍇電蔣中正」,〈武裝叛國 (二十一)〉,《蔣中正總統文物》,典藏號:002-090300-00044-191。
「蔡廷鍇電蔣中正」,〈武裝叛國 (二十一)〉,《蔣中正總統文物》,典藏號:002-090300-00044-192。
「陳誠電蔣中正」,〈武裝叛國(二十一)〉,《蔣中正總統文物》,國史館典藏。典藏號:002-090300-00044-254。
「顧祝同轉蔣中正電致陳誠」,〈武裝叛國(七十五)〉,《蔣中正總統文物》,國史館典藏。典藏號:002-090300-00098-084。
「陳誠電朱培德等」,〈武裝叛國(七十五)〉,《蔣中正總統文物》,國史館典藏。典藏號:002-090300-00098-094。
「劉湘電蔣中正」,〈武裝叛國 (九十二)〉,《蔣中正總統文物》,典藏號:002-090300-00115-016。
「蔣中正手令陳誠」,〈籌筆—統一時期 (五十八)〉,《蔣中正總統文物》,典藏號:002-010200-00058-021。
「蔣中正電孫連仲」,〈籌筆—統一時期 (五十八)〉,《蔣中正總統文物》,典藏號:002-010200-00058-048。
「蔣中正電蔡廷鍇」,〈籌筆—統一時期 (五十九)〉,《蔣中正總統文物》,典藏號:002-010200-00059-005。
「蔣中正電孫連仲」,〈籌筆—統一時期 (五十九)〉,《蔣中正總統文物》,典藏號:002-010200-00059-012。
「蔣中正電示熊式輝」,〈籌筆—統一時期 (六十)〉,《蔣中正總統文物》,典藏號:002-010200-00060-038。
「蔣中正電趙觀濤」,〈籌筆—統一時期 (六十)〉,《蔣中正總統文物》,典藏號:002-010200-00060-034。
「蔣中正電何應欽」,〈籌筆—統一時期 (六十一)〉,《蔣中正總統文物》,典藏號:002-010200-00061-009。
「蔣中正電熊式輝」,〈籌筆—統一時期 (六十一)〉,《蔣中正總統文物》,典藏號:002-010200-00061-026。
「蔣中正電薛岳」,〈籌筆—統一時期 (一二七)〉,《蔣中正總統文物》,典藏號:002-010200-00127-057。
「蔣中正電薛岳」,〈籌筆—統一時期 (一二八)〉,《蔣中正總統文物》,典藏號:002-010200-00128-003。
「蔣中正電薛岳萬耀煌」,〈籌筆—統一時期 (一二八)〉,《蔣中正總統文物》,典藏號:002-010200-00128-049。
「蔣中正電周渾元」,〈籌筆—統一時期 (一二九)〉,《蔣中正總統文物》,典藏號:002-010200-00129-002。
「蔣中正電薛岳」,〈籌筆—統一時期 (一二九)〉,《蔣中正總統文物》,典藏號:002-010200-00129-006。
「蔣中正電薛岳、周渾元、萬耀煌」,〈籌筆—統一時期 (一二九)〉,《蔣中正總統文物》,典藏號:002-010200-00129-013。
「蔣中正電薛岳」,〈籌筆—統一時期 (一二九)〉,《蔣中正總統文物》,典藏號:002-010200-00129-016。
「蔣中正電薛岳、王家烈」,〈籌筆—統一時期 (一二九)〉,《蔣中正總統文物》,典藏號:002-010200-00129-017。
「蔣中正電薛岳」,〈籌筆—統一時期 (一二九)〉,《蔣中正總統文物》,典藏號:002-010200-00129-070。
「蔣中正電薛岳」,〈籌筆—統一時期 (一二九)〉,《蔣中正總統文物》,典藏號:002-010200-00129-077。
「蔣中正電周渾元」,〈籌筆—統一時期 (一三○)〉,《蔣中正總統文物》,典藏號:002-010200-00130-052。
「蔣中正電周渾元」,〈籌筆—統一時期 (一三○)〉,《蔣中正總統文物》,典藏號:002-010200-00130-058。
「蔣中正電薛岳」,〈籌筆—統一時期 (一三○)〉,《蔣中正總統文物》,典藏號:002-010200-00130-059。
「蔣中正電李韞珩」,〈籌筆—統一時期 (一三五)〉,《蔣中正總統文物》,典藏號:002-010200-00135-005。
「蔣中正電何鍵」,〈籌筆—統一時期 (一三五)〉,《蔣中正總統文物》,典藏號:002-010200-00135-007。
「蔣中正電李韞珩、陳光中」,〈籌筆—統一時期 (一三五)〉,《蔣中正總統文物》,典藏號:002-010200-00135-008。
「蔣中正電陳光中」,〈籌筆—統一時期 (一三五)〉,《蔣中正總統文物》,典藏號:002-010200-00135-009。
「蔣中正電賀國光」,〈籌筆—統一時期 (一三五)〉,《蔣中正總統文物》,典藏號:002-010200-00135-010。
「蔣中正電閻錫山」,〈籌筆—統一時期 (一五三)〉,《蔣中正總統文物》,典藏號:002-010200-00153-024。
「蔣中正電關麟徵」,〈籌筆—統一時期 (一五四)〉,《蔣中正總統文物》,典藏號:002-010200-00154-015。
「蔣中正電關麟徵」,〈籌筆—統一時期 (一五四)〉,《蔣中正總統文物》,典藏號:002-010200-00154-028。
「蔣中正電關麟徵」,〈籌筆—統一時期 (一五四)〉,《蔣中正總統文物》,典藏號:002-010200-00154-030。
「蔣中正電張學良、楊虎城」,〈籌筆—統一時期 (一五七)〉,《蔣中正總統文物》,典藏號:002-010200-00157-014。
2. 《陳誠副總統文物》,國史館藏。
「赤匪反動文件彙編第六冊」,〈赤匪反動文件彙編(六)〉《陳誠副總統文物》,典藏號:008-010702-00030-001。
「晉陜綏寧四省邊區剿匪經過:第十五-不解決之解決」,〈晉陜綏寧四省邊區剿匪經過(二)〉,《陳誠副總統文物》,典藏號:008-010702-00040-015
「晉陝綏寧四省邊區剿匪總指揮部所屬各部隊二十六年三月份人馬統計表」,〈晉陝綏寧四省邊區剿匪總指揮任內資料〉,《陳誠副總統文物》,典藏號:008-010702-00041-005。
「剿匪軍第一路晉西剿匪作戰紀要:入晉剿匪所見」,〈剿匪軍第一路晉西剿匪作戰紀要〉,《陳誠副總統文物》,典藏號:008-010702-00056-008。
3. 《閻錫山檔案》,國史館藏。
「閻錫山電復蔣中正」,〈晉軍剿共案〉,《閻錫山檔案》,國史館藏,典藏號:116-010101-0103-251。
「蔣中正電閻錫山」,〈晉軍剿共案〉,《閻錫山檔案》,國史館藏,典藏號:116-010101-0103-252。
「閻錫山電復傅作義」,〈晉軍剿共案〉,《閻錫山檔案》,國史館藏,典藏號:116-010101-0103-256。
「閻錫山電復孔祥熙」,〈晉軍剿共案〉,《閻錫山檔案》,國史館藏,典藏號:116-010101-0103-261。
「孔祥熙電閻錫山」,〈晉軍剿共案〉,《閻錫山檔案》,國史館藏,典藏號:116-010101-0103-262。
「閻錫山電復張學良」,〈晉軍剿共案〉,《閻錫山檔案》,國史館藏,典藏號:116-010101-0103-267。
「張學良電閻錫山」,〈晉軍剿共案〉,《閻錫山檔案》,國史館藏,典藏號:116-010101-0103-268。
「閻錫山電復蔣中正」,〈晉軍剿共案〉,《閻錫山檔案》,國史館藏,典藏號:116-010101-0103-278。
「蔣中正電閻錫山」,〈晉軍剿共案〉,《閻錫山檔案》,國史館藏,典藏號:116-010101-0103-279。
(二)史料彙編
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9。
中共江西省委黨史資料徵集委員會等編,《中央蘇區第三次反”圍剿”》江西黨史資料第十九輯,江西:編者自印,1991。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文史資料選輯》,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6。
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編,《紅軍長征‧文獻》,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5。
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編,《紅軍長征‧綜述 大事記 表冊》,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9。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湖南省檔案館編,《國民黨軍追堵紅軍長征檔案史料選編 湖南部份》,北京:檔案出版社,1991。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國民黨軍追堵紅軍長征檔案史料選編 中央部份》,北京:檔案出版社,1987。
四川省檔案館編,《國民黨軍追堵紅軍長征檔案史料選編 四川部份》,北京:檔案出版社,1986。
周美華編註,《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12》,臺北:國史館,2004。
周美華編註,《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23》,臺北:國史館,2005。
高素蘭編註,《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11》,臺北:國史館,2003。
高素蘭編註,《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30》,臺北:國史館,2008。
甘肅省檔案館編,《國民黨軍追堵紅軍長征和西路軍西進檔案》,北京:檔案出版社,1995。
政協興國委員會編,《興國文史資料選輯》,江西:編者自印,1982。
胡羽高編,《共匪西竄記》,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第八十七輯,台北:文海出版社,1981。
郝成銘、朱永光主編,《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文獻卷》,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4。
陝西省檔案館編,《國民黨軍追堵紅軍長征檔案史料選編 陝西部份》,北京:檔案出版社,1994。
國史館審編處編,《蔣中正總統文物:革命文獻 三、剿共與西安事變》,臺北:國史館,2002。
雲南省檔案館編,《國民黨軍追堵紅軍長征檔案史料選編 雲南部份》,北京:檔案出版社,1987。
(三)文集、函電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編輯,《毛澤東軍事文集》,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3。
竹內實兼修,毛澤東文獻資料硏究會編集,《毛澤東集》,東京:蒼蒼社,1983年。
何智霖編輯,《陳誠先生書信集:家書》,臺北:國史館,2006。
何智霖編輯,《陳誠先生書信集:與蔣中正先生往來函電》,臺北:國史館,2007。
秦孝儀主編,《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臺北: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1984。
(四)日記、日記類抄
徐永昌,《徐永昌日記》,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0-1991。
陳伯鈞,《陳伯鈞日記•文選》,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1。
彭紹輝,《彭紹輝日記》,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8。
童小鵬,《軍中日記》,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6。
黃自進、潘光哲等編,《蔣中正總統五紀》,臺北:國史館,2011。
萬耀煌,《萬耀煌將軍日記》,臺北:湖北文獻社,1978。
蕭鋒,《長征日記》,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賴傳珠,《賴傳珠日記》,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五)回憶錄、自傳、口述歷史
〈蔣鼎文先生訪問紀錄〉,《口述歷史》,第9期,1999年6月,頁3-85。
王平,《王平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2。
何智霖編輯,《陳誠先生回憶錄:六十自述》,臺北:國史館,2012。
吳淑鳳編輯,《陳誠先生回憶錄:國共戰爭》,臺北:國史館,2005。
李宗仁口述,唐德剛撰寫,《李宗仁回憶錄》,臺北:遠流出版社,2010。
李聚奎,《李聚奎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6。
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圍追堵截紅軍長征親歷記 : 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北京:中國文史,1991
徐向前,《歷史的回顧》,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8。
耿飆,《耿飆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1。
張宗遜,《張宗遜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0。
張國燾,《我的回憶》,北京:東方出版社,2004。
彭德懷,《彭德懷自述》,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粟裕,《粟裕戰爭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8。
黃克誠,《黃克誠自述》,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奧托.布勞恩(李德),《中國紀事》,北京:東方出版社,2004。
楊尚昆,《楊尚昆回憶錄》,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
葉長庚,《從腳夫到將軍》,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6。
熊式輝,《海桑集:熊式輝回憶錄1907-1949》,香港:明鏡出版社,2008。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編,《紅軍長征記》,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蔡廷鍇,《蔡廷鍇自傳》,中國現代自傳叢書第一輯1,台北:龍文出版社,1989。
蕭克,《蕭克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7。
聶榮臻,《聶榮臻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6。
(六)戰史
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史編審委員會,《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史》,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3。
王多年總編著,《國民革命戰史 第四部:反共戡亂》,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2。
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部著,《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史》,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0。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編,《國民革命六大戰史輯要 : 勦匪戰史》,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61。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編,《剿匪戰史》,臺北:中華大典編印會,1967。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編,《剿匪戰史》,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62。
贛粵閩鄂湘北路剿匪軍第三路軍總指揮部參謀處編,《五次圍剿戰史》,臺北: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編纂委員會重印,1968。
(七)年譜
中共中央文獻室編,《朱德年譜》,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年譜:1893-1949》,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1993。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周恩來年譜:1898-1949》,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1989。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毛澤東軍事思想研究所年譜組編,《毛澤東軍事年譜:1927-1958》,廣西:廣西人民出版社,1991。
毛思誠編,《民國十五年以前之蔣介石先生》,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71。
王焰主編,《彭德懷年譜》,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秦孝儀總編纂,《總統蔣公大事長編初稿》,臺北: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1978。
編纂委員會編,《胡上將宗南年譜》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第49輯,臺北:文海出版社,1978。
(八)專著
黃道炫,《張力與限界:中央蘇區的革命(1933-1934)》,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
楊奎松,《中共與莫斯科的關係(1920-1960)》,臺北:東大出版社,1997。
楊奎松,《國民黨的聯共與反共》,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劉鳳翰,《戰前陸軍的整編》,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2。
(九)學位論文
郭沛一,〈迷霧中的士兵—1920年代〉,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後出版為《戰場之塵—還原20年代中國軍隊與士兵的形貌》,臺北:老戰友,2006。陳廷禎,〈江西剿共時期蔣介石戰略構想與戰略作為之研究(1930-1936)〉,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十)期刊論文
張瑞德,〈遙制—蔣介石手令研究〉,《近代史研究》,2005:5(北京,2005),頁27-49。
陳存恭,〈西安事變前陝北紅軍東侵晉西之役〉,《中國現代史專題研究報告》第十九輯,台北: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頁357-412。
黃道炫,〈1935:國共在西南地區的纏鬥〉,《「蔣介石與現代中國再評價」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中研院近史所),2011年6月27至29日。
黃道炫,〈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軍事策略考察-以廣昌戰役為中心〉,《歷史研究》,2006:2(北京:2006),3-22。
黃道炫,〈國共第三次”圍剿”與反”圍剿”探微〉,《近代史研究》,2011:5(北京:2011),頁74-87。
黃道炫,〈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原因探析-不以中共軍事政策為主線〉,《近代史研究》,2003:5(北京:2003),80-113。
劉維開,〈山城堡之役研究〉,《中國現代史專題研究報告》第十九輯,台北: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頁413-449。
(十一)其他
Edgar Snow,《西行漫記》,香港:南粵出版社,1977。
美軍顧問團史政處編纂,《中國現代軍事史主要戰役表》,臺北:編者,1967。
陳壽恆等編,《薛岳將軍與國民革命》,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8。
薛岳,《剿匪紀實》,臺北:文星,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