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陳振川,2008,「淤積土石現地利用之研究及輔導試驗工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
2.中興土木科技發展文教基金會,2010,「坡地野溪土石資源現地利用方法」,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
3.莊賢達,2009,「現地拌合工法」,財團法人中興土木科技發展文教基金會。
4.陳延豪,2011,「淤積土砂之現地拌合配比研究-以知本溪為例」,屏東科技大學碩士論文。5.許中立、許正葳,2011,「國有林治山防災工程節能省碳工法之研究」,100 年科技計畫,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6.姜燁秀、吳上豪、蔡正壽、連榮吉、莊賢達、許中立、蘇苗彬,2012,「野溪清疏作業方法之四 野溪土石資源化」水保技術 Vol. 7 No.4,PP.250-259。
7.內政部營建署,2003,「控制性低強度材料於土木工程之研究」,內政部營建署。
8.內政部營建署,2001,「控制性低強度材料(CLSM)產製及應用手冊」,財團法人臺灣營建研究院。
9.林建三,2005,「預拌土壤材料工程性質之研究」,成功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碩士論文。臺灣大學土木工程10. 周宏軒,2013,「水庫淤泥混凝土之性質與應用」學研究所學位論文。11. 陳豪吉 顏聰 2000 「以水庫淤泥製造輕質骨材及輕質混凝土之研究」、國科會報告。
12. 陳甫諺,2003,「不同級配粒料對土壤水泥壓力強度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碩士論文。13. 江煥洋,2003,「級配及水泥含量對土壤水泥性質之影響」,朝陽科技大學碩士論文。14. 胡勝菖,2009,「再生粒料應用於控制性低強度材料(CLSM)最適化配比設計之研究」,中國科技大學碩士論文。15. 渡部文人、佐佐木重義,1999,「ISM(現址攪拌混合固化)工法運用於砂防構造物的施作」,砂防學會研究發表會概要集。
16. 永吉修平,2003,「不同種類土砂運用於 ISM 工法之強度特性」,砂防學會研究發表會概要集
17. 田村奎司,2004,「低品質材料之耐久性能檢討」,防砂學會研究發表會概要集。
18. 田井中治,2006,「INSEM 工法施工條件考察」,砂防學會研究發表會概要集。
19. 田耀遠,2004,「田口法應用於混凝土配比設計及交互作用之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碩士論文。20. 顏月珠,「統計學」,三民書局,pp.327-329,民國 87 年 8 月。
21. 陳順宇、鄭碧娥,「統計學」,華泰書局,pp.327-329,民國八十七年七月。
22. 莊文星,2009,「台灣地貌 2-台灣颱風重大地形變化災前災後地質地形資料庫建置」,館訊 285 期-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23. 林啟文,2010,「潮州(地質圖幅及說明書 1/50,000)」,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24. 莊文星,2011,「東台灣颱風地貌變遷(二)金崙溪、大竹溪、大武溪」,館訊 287 期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25.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地質資料整合查詢、工程地質探勘資料庫查詢系統。
26. Adaska, W.S. Detroit, M., 1994, “Controlled Low Strength Materials” ACI229R-94, pp.229R-1-229, R-13.
27. ACI 116R, 2000,Cement and Concrete Terminology .
28. CNS 11151 A3218 (1984)
29. Shen,Chih-Kang, and Mitchell,James K.,(1966), “Behavior of Soil-Cement in .
30. Shahin, M.Y. (1994), ”Pavement Management for Airports, Road, and
Parking Lots,”Chapman&Hall.
31. Repeated Compression and Flexure,”Highway Research Record No. 128, Highway Research Board, pp.68-100.
32. Tony,C.Liu,”Abrasion Resistance of Concrete,”ACI Journal,pp.341-350,sep-oct(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