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功能切換導覽列
(98.84.25.165) 您好!臺灣時間:2024/11/10 01:19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紙本論文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沈夙崢
研究生(外文):
SU-CHENG SHEN
論文名稱:
離散‧族群‧歸返:論湯湘竹「回家三部曲」
論文名稱(外文):
Ethnic、Diaspora、Return:Tang Shiang-Chu"Goes home the trilogy"
指導教授:
劉智濬
口試委員:
朱惠足
、
陳芷凡
口試日期:
2014-01-22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國立中興大學
系所名稱:
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
學門:
人文學門
學類:
台灣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76
中文關鍵詞:
離散
、
族群
、
紀錄片
、
家
外文關鍵詞:
Discrete
、
Ethnic group
、
Documentary
、
Home
相關次數:
被引用:
2
點閱:815
評分:
下載:0
書目收藏:2
本論文透過湯湘竹「回家三部曲」為析論文本,探索二戰後外省族群及台灣原住民族群在不同歷史背景下的離散經驗與生命傷痕,進而挖掘其中潛藏著可以提供當今族群關係、身分認同等課題反思的啟發,並討論擁有離散經驗族群的歸返過程與結果時,導演所體現的「家」的樣貌與意義如何形構、轉變?其次,導演將自身角色織入影片之中,其與影片的關係以及所處的敘事位置,期待能夠透過文本分析看出湯湘竹/「回家三部曲」在台灣紀錄片/原住民紀錄片脈絡中有何特殊性及重要性?
透過「離散」與「歸返」的概念對影片進行分析,以看出其中透露的訊息,更可與當今社會、族群想像進行對話─即台灣不同歷史背景、條件下,即使是被他者視為一體的同一族群,彼此之間仍然體現歧異度極高的離散/歸返混雜性;同樣的,在相近的歷史背景中產生的離散經驗,也會因不同族群與文化傳統孕育而在歸返後產生截然不同的混雜結果。筆者以為「回家三部曲」中各族群的離散經驗/傷痕,與歸返的過程與結果可以提供我們在劃分、歸類、想像族群時,更多的思索與反省,而非僅以「多元」二字涵蓋。
另一方面,從拍攝、呈現方式亦可看見湯湘竹/「回家三部曲」的特殊性及重要性。無論是「參與型模式」、「解說型模式」或是「家庭紀錄片」、「歷史紀錄片」等有直接定義及明顯框架的紀錄片展現手法,當湯湘竹將自身經歷、關懷的焦點織入,進行對話與思索,便可一方面透過上述的模式、展現類型傳達內容,同時又可一方面鬆動、拆解那些框架,使得「回家三部曲」未有屬於他族/外來者的焦慮。即使不同族群的界線、文化相異仍然存在,但在湯湘竹的影片中這些並不是區分自己/他者的鴻溝,反而是從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為聯繫。也因此,筆者以為「回家三部曲」無論是在提供台灣當今社會對族群議題的思考,或是台灣紀錄片/原住民紀錄片脈絡、範疇中,皆有其不可抹滅的獨特位置。
In this stud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ang Shiang-Chu’s "Goes home the trilogy," the discrete experiences and life scars of mainlanders and Taiwan''s aboriginal ethnic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backgrounds after World War II are explored, further excavating the reflection on topics such as ethnic identity and today''s ethnic relations. Besides, it is also discussed in the return process and result of the population owing the discrete experience, how do the "home" appearance and meaning embodied by the director shape and change? Secondly, the director weaves his role into the movie.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rector and the film as well as his narrative position, it is expected to figure out what particularity and importance exists in the context of Tang Shiang-Chu, "Goes home the trilogy" in Taiwan Documentary, and aboriginal documentary through text analysi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問題意識…………………………………………………………………3
第三節 文獻回顧…………………………………………………………………7
第四節 研究方法…………………………………………………………………11
第五節 預期成果…………………………………………………………………11
第六節 章節架構…………………………………………………………………12
第二章 生命的回歸:《海有多深》………………………………13
第一節 原住民紀錄片發展脈絡與1970年代的台灣……………13
第二節 《海有多深》文本分析…………………………………………………17
第三節 影片拍攝手法及呈現方式分析……………………………………21
第四節 小結………………………………………………………………………25
第三章 鄉愁在何方:《山有多高》……………………………………………… 27
第一節 「外省人」與社會氛圍的轉變……………………………………… 27
第二節 《山有多高》文本分析……………………………………………… 30
第三節 拍攝手法與呈現方式………………………………………………… 38
第四節 小結…………………………………………………………………… 43
第四章 從Pakalunay到Ladihaf:《路有多長》…………………………………45
第一節 阿美族年齡階級制度與國共內戰概述……………………………… 45
第二節 《路有多長》文本分析……………………………………………… 49
第三節 拍攝手法與呈現方式分析…………………………………………… 60
第四節 小結…………………………………………………………………… 69
第五章 結論……………………………………………………………………… 71
第六章 參考資料………………………………………………………………… 74
一、影片
(一)湯湘竹,《海有多深》,公視,1999。
(二)湯湘竹,《山有多高》,公視,2002。
(三)湯湘竹,《路有多長》,公視,2009。
二、專書
(一)《台灣紀錄片美學系列》,台中:國美館。
(二)Michael Rabiger著,王亞維譯,《製作紀錄片》,台北:遠流,2003。
(三)王宏仁主編,《跨戒:流動與堅持的台灣社會》,台北:群學,2008。
(四)王甫昌,《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2004。
(五)王慰慈,《臺灣當代影像─從紀實到實驗1930-2003》,台北:同喜文化出版,2007.11。
(六)李道明 編,《紀錄台灣 台灣紀錄片研究書目與文獻選集(下)》,國家電影資料館,2000。
(七)李道明,《紀錄片:歷史、美學、製作、倫理》,台北:三民書局,2013.9。
(八)林美容,《台灣文化與歷史的重構》,台北:前衛,1996,頁76。
(九)花逸文,《國共內戰中的臺灣兵:臺籍國軍回憶錄》,台北:巴比倫,1991。
(十)哈拉爾德‧韋爾策 編,季斌 王立君 白錫堃 譯,《社會暨譯:歷史、回憶、傳承》,北京大學,2007。
(十一)施添福編纂,《台東縣史:阿美族篇》,台東:台東縣文化局,2001。
(十二)孫大川,《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北:聯合文學,2010。
(十三)荊子馨,《成為日本人》,台北:麥田,2006。
(十四)高格孚,《風和日暖─臺灣外省人與國家認同的轉變》,台北:允晨,2004。
(十五)陳以新譯,《離散與混雜》,台北:國立編譯館,2008。
(十六)黃宣衛,《阿美族》,台北:三民,2008。
(十七)楊士範,《礦坑、海洋與鷹架 近五十年的台北縣都市原住民底層勞工勞動史》,台北:唐山出版社,2005.12。
(十八)葉春嬌,《國族認同的轉折─台灣民眾與菁英的敘事》,台北:稻香,2010。
(十九)葉蓁 著,黃宛瑜 譯,《想望台灣》,台北:書林,2011。
(二十)廖炳惠,《重建想像共同體─國家、族群、敘述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建會,2004。
(二十一)蔡友月,《達悟族的精神失序 現代性、變遷與受苦的社會根源》,台北:聯經,2009.07。
(二十二)蔡文川,《地方感:環境空間的經驗,記憶和想像》,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
(二十三)鄭麗玲,《國共戰爭下的悲劇》,台北:稻香,1996。
(二十四)蕭菊貞,《銀簪子─終究,我得回頭看見自己》,台北:時報,2001。
三、期刊論文
(一)王墨林,〈台灣紀錄片中的身分認同〉,《藝術觀點》,台南:國立台南藝術大學,2002。
(二)余光弘,〈雅美人食物的分類及其社會文化意義〉,《中央研究院民族學院研究所集刊》76,1993秋。
(三)邱貴芬,〈紀錄片/奇觀/文化異質:以《蘭嶼觀點》與《私角落》為例〉,《中外文學》,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
(四)范宜如,〈個人記憶‧國家敘事:紀錄片《銀簪子》、《山有多高》的影像詮釋與意義論述〉,《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嘉義:中正大學中文系,2009。
(五)張靚蓓,〈馬目諾蔚藍海洋─注視湯湘竹的「海有多深」、「山有多高」〉,《張老師月刊》,台北: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
(六)陳蓁美訪問,〈山水的族群─訪虞戡平〉,《電影欣賞》,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1993。
(七)陳蓁美整理,〈《蘭嶼觀點》的多面觀點─《蘭嶼觀點》試映會後座談〉,《電影欣賞》,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1993。
(八)游惠貞,〈耀眼國際舞臺的「銀簪子」〉,《新觀念》,台北:新觀念雜誌社,2000。
(九)聞天祥,〈消失的銀簪子〉,《Cheers》,台北: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2001。
(十)滕淑芬、張良綱,〈紀錄台灣─國民攝影運動開鏡〉,《光華》,1998.7。
(十一)蕭菊貞,〈銀簪子─終究我得回頭看見自己〉,《文訊》,台北:財團法人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2001。
(十二)駱以軍,〈數字正在滴滴倒數--蕭菊貞的銀簪子〉,《新觀念》,台北:新觀念雜誌社,2001。
四、網站
(一)【隨筆】湯湘竹紀錄片經典之作「海有多深」,2013/3/1瀏覽。http://wuhsinyikate.pixnet.net/blog/post/5851900-%E3%80%90%E9%9A%A8%E7%AD%86%E3%80%91%E6%B9%AF%E6%B9%98%E7%AB%B9%E7%B4%80%E9%8C%84%E7%89%87%E7%B6%93%E5%85%B8%E4%B9%8B%E4%BD%9C%E3%80%8C%E6%B5%B7%E6%9C%89%E5%A4%9A%E6%B7%B1%E3%80%8D
(二)李泳泉,全景學派的誕生:台灣紀錄片的趨勢觀察(1990-2000),2013/4/13瀏覽。http://art.tnnua.edu.tw/sisim/article/paper3/ducwuifang.htm
(三)無知L’IGNORANCE—米蘭’昆德拉的第三部鄉愁,2013/10/18,瀏覽。
http://blog.udn.com/albertine4proust/5547529
(四)維基:思想病,2013/10/18,瀏覽。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80%9D%E9%84%89%E7%97%85
(五)公共電視─紀錄觀點,2013/10/08瀏覽。
http://activity.pts.org.tw/pts/point/archive2.aspx?story_id=25
(六)「李安爆赴美曾被台灣攻擊」,2013/11/12瀏覽。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112000755-260112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外省人的「家」:多義的記憶與移動的認同
2.
鄉印漂移:流亡者第二代的族群想像與身份認同建構
3.
鄉愁成「果」──試論琦君、王童以女性為主的離散敘事
4.
跨國移動、越界離散:台灣/東亞當代女性紀錄片研究
5.
末代臺灣國軍老舊眷村改建觀察:以拍攝紀錄片「沙舟」為例
6.
沒有四季
7.
不安於室
8.
一位韓戰來臺山東士兵的離散經驗與認同-崔爺爺的生命故事
9.
家的政治:莫欣‧哈密《拉合爾茶館的陌生人》
10.
華文離散語境下的李爾王改編
11.
家的骨,人的根:中國滇西北永寧普米族人延續在地景上的人群構成
12.
留.離 Cilo’ohay: 一個沒有土地的部落如何延續Pangcah阿美族的文化
13.
《晴朗的日子》 創作理念和製作說明
14.
缺席中的出席-紀念離散之家,新竹海軍燃料廠外省移民生活空間展演設計
15.
紀錄片做為媒介:以“家”為例探討家庭中價值觀衝突與反思的研究
1.
(十二) 駱以軍,〈數字正在滴滴倒數--蕭菊貞的銀簪子〉,《新觀念》,台北:新觀念雜誌社,2001。
2.
(十一) 蕭菊貞,〈銀簪子─終究我得回頭看見自己〉,《文訊》,台北:財團法人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2001。
3.
(十) 滕淑芬、張良綱,〈紀錄台灣─國民攝影運動開鏡〉,《光華》,1998.7。
4.
(九) 聞天祥,〈消失的銀簪子〉,《Cheers》,台北: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2001。
5.
(八) 游惠貞,〈耀眼國際舞臺的「銀簪子」〉,《新觀念》,台北:新觀念雜誌社,2000。
6.
(五) 張靚蓓,〈馬目諾蔚藍海洋─注視湯湘竹的「海有多深」、「山有多高」〉,《張老師月刊》,台北: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
7.
(四) 范宜如,〈個人記憶‧國家敘事:紀錄片《銀簪子》、《山有多高》的影像詮釋與意義論述〉,《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嘉義:中正大學中文系,2009。
8.
(三) 邱貴芬,〈紀錄片/奇觀/文化異質:以《蘭嶼觀點》與《私角落》為例〉,《中外文學》,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
9.
(一) 王墨林,〈台灣紀錄片中的身分認同〉,《藝術觀點》,台南:國立台南藝術大學,2002。
1.
跨國移動、越界離散:台灣/東亞當代女性紀錄片研究
2.
臺灣歷史戰爭紀錄片中的日本記憶與認同
3.
離散、記憶、地方感-論《老鷹再見》、《山有多高》中的認同建構與敘事美學
4.
鄉印漂移:流亡者第二代的族群想像與身份認同建構
5.
原住民的影像觀點研究:以比令.亞布的紀錄片為討論對象
6.
戰爭、離散與記憶:懷鄉文學之探析
7.
流亡與回望:以聶華苓《三輩子》的離散記憶與歷史經驗為中心
8.
外省人的「家」:多義的記憶與移動的認同
9.
鄉愁成「果」──試論琦君、王童以女性為主的離散敘事
10.
跨國連結下的美、台電視劇:以《慾望城市》及《拜金女王》為例
11.
李永平《拉子婦》研究
12.
一位韓戰來臺山東士兵的離散經驗與認同-崔爺爺的生命故事
13.
女性生命的離散-齊邦媛、聶華苓、陳若曦的自傳書寫研究
14.
王爺渡海:離散、信仰、台灣文學
15.
改變2-乙基己基琥珀酸酯磺酸鈉濃度對逆乳化法合成含鎳粉體之影響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