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份
法蘭克(譯)(2011)。建構Android應用程式-使用HTML, CSS和JavaScript(stark, Jonathan)。台北市:碁峯資訊。
丁峻、張靜、陳巍(2008)。心理科學的”DNA”:鏡像神經元的發現及意義。自然雜誌,30(4),205-210。
王建興(2013)。HTML5與原生App大戰方興未艾。iThome。取自http://www.ithome.com.tw/node/78192。
台灣微軟(2014)。SVG與Canvas:如何選擇。MSDN Library。取自http://msdn.microsoft.com/zh-tw/library/gg193983%28v=
vs.85%29.aspx。
台灣總代理-紅心辣椒娛樂科技(2008)。Freestyle《球團總動員》。紅心辣椒娛樂平台。取自http://www.fsonline.com.tw。
田耐青、洪明洲(1998)。電腦中介溝通與合作學習。台北師院學報,11,1-22。
朱錦鳳(1994)。電腦網路的應用及在教學上的評估。教學科技與媒體,17,24-28。吳仁和、林信惠(2007)。系統分析與設計-理論與實務應用。台北市:智勝文化。
李亦凱(2004)。體育運動線上輔助學習系統開發之研究─以國小簡易籃球教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桃園縣。林清和(1996)。運動學習程式學。台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邱瓊慧(1997)。突破學校的藩籬─網路上的學習活動。國教之友,49(1),17-20。洪明洲(1999)。網路教學。台北市:華彩軟體。
洪蘭(2009)。天生愛學樣:發現鏡像神經元。台北市:遠流。
科技產業資訊室(2014)。2013年PC、智慧手機與平板電腦出貨量達23.48億。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資訊服務處科技產業資訊室STPI。取自http://cdnet.stpi.narl.org.tw/techroom/market/eetelecomm_mobile/2013/eetelecomm_mobile_13_047.htm。
美商藝電(2007)。NBA LIVE GAME。EA。取自http://www.ea.com.tw。
徐煋輝(2002a)。籃球二人小組合作進攻戰術的研究。大專體育,59,45-48。徐煋輝(2002b)籃球三人小組合作進攻戰術的研究。大專體育,60,39-42。納脫‧霍爾曼(1961)。籃球講座(劉世珍與湯銘新譯)。台北市:中華全國籃球委員會。
郝岫音(1995)。CAI的新境界-虛擬實境。光碟月刊,50-54。康美文(2003)。新竹市國小體育教師專業發展需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體育學院,台北市。張再明(1998)。建立國小網路教學環境。教師之友,39(1),1-6。張瑋芝(2012)。從國民小學體育師資結構談體育教師專業能力。學校體育,129,5。張銘羽(1985)。不同的認知教學方式在磨斯登練習式教學效果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桃園縣。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3)。101年度學校體育統計年報。台北市:教育部體育署。
教育部(2014)。102年度學校體育統計年報。台北市:教育部體育署。
許晉哲(2004)。籃球技戰術報告書─再興中學為例。技術報告書,國立體育大學教練研究所,桃園縣。
許義雄(2002)。運動教育學(周宏室主編)。台北市:師大書苑。
許樹淵(1994)。體育教學法,教學法研究。台北市:五南圖書。
陳五洲(1994)。多媒體科技在體育教學上的應用。國民體育季刊,102,103-109。陸淩牛(2011)。王者歸來:HTML 5與CSS 3權威指南。台北市:佳魁資訊。
葉憲清(2002)。運動教育學(周宏室主編)。台北市:師大書苑。
維基百科(2008)。條目─HTML。維基百科。取自http://zh.wikipedia.org/zh-tw/HTML。
維基百科(2014a)。條目─Adobe PhoneGap。維基百科。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Phonegap。
維基百科(2014b)。條目─Canvas(HTML元素)。維基百科。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Canvas_%28HTML%E5%85%83%E7%B4%A0%29。
維基百科(2014c)。條目─HTML5。維基百科。取自http://en.wikipedia.org/wiki/HTML5。
維基百科(2014d)。條目─JavaScript。維基百科。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JavaScript。
維基百科(2014e)。條目─手機應用程式。維基百科。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6%89%8B%E6%A9%9F%E6%87%89%E7%94%A8%E7%A8%8B%E5%BC%8F。
維基百科(2014f)。條目─可汗學院。維基百科。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F%AF%E6%B1%97%E5%AD%B8%E9%99%A2。
維基百科(2014g)。條目─網路應用程式。維基百科。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6%B2%E8%B7%AF%E6%87%89%E7%94%A8%E7%A8%8B%E5%BC%8F。
維基百科(2014h)。條目─層疊樣式表。維基百科。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1%82%E5%8F%A0%E6%A0%B7%E5%BC%8F%E8%A1%A8。
劉俊業/輔仁大學、羅興樑/國立體育學院(2004)。籃球團隊打法之系統教學:以全場三對三為例。大專體育,72,4-11。劉嘉發(2010)。籃球訓練技術報告書─以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為例。技術報告書,國立體育大學教練研究所,桃園縣。
蔡秉燁、王培卉(2002, 2002-06)。動作技能領域網路教學模式之探討。第六屆全球華人計算機教育應用大會,北京。
鐘美玲(2008)。國民小學非專長體育老師教學困境與專業成長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英文部份
Adams, J.A. (1971). A closed-loop theory of motor learning. Journal of Motor Behavior, 3, 111-149.
Buccino G, Vogt S, Ritzl A, Fink G. R, Zilles K, Freund H. J, Rizzolatti G. (2004). Neural circuits underlying imitation learning of hand actions : an event-related fMRI study. Neuron, 42, 323-334.
Fitts, P.M., & Posner, M.I. (1967). Human performance. Belrnont. CA: Brooks/Cole.
Iacoboni, M. (2009). Mirroring People: The Science of Empathy and How We Connect With Others. NY: St Martins Pr.
Levin, J.A., & Chohen, M. (1985). The world as an international science laboratory : Electronic networks for science instruction and problem solving.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in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Teaching, summer, 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