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季延平、郭鴻志,系統分析與設計,東華書局,民國84年。
[2] 陳倩妮,「服務品質與顧客滿意度相關探討─以醫療產業為例」,元智大學,碩士論文,民國88年。[3] 簡明慧,「醫院顧客抱怨處理機制之研究--以台北市某醫學中心檔案為例」,國立陽明大學,碩士論文,民國93年。[4] 張智凱,「評估管理病患抵達行為對候診時間與醫療品質的影響」,國立臺灣大學,碩士論文,民國95年。[5] 尹衍樑,「就醫態度與轉院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碩士論文,民國72年。[6] 張嘉芳,「改善骨科部創傷醫學組門診病人之等候時間-利用系統模擬方法」,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碩士論文,民國101年。[7] 黃奕彰,「以醫師觀點建置之門診電子病歷系統」,國立中正大學,碩士論文,民國98年。[8] 簡麗文,「性別差異於車用衛星導航系統之使用者介面設計」,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民國98年。[9] 許禮安,「病情世界的多重現象分析」,國立東華大學,碩士論文,民國94年。[10] 楊榮燕,「醫療組織型態與病人滿足感」,國立台灣大學,碩士論文,民國75年。[11] 曾麗蓉,「醫院門診服務品質之實證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民國78年。[12] 朱永華,「醫院服務知覺品質與病患滿意度之關係研究」,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民國84年。[13] 蔡雅芳,「病患及管理者評估醫院形象因素之研究-以台中市教學醫院為例」,中國醫藥學院,碩士論文,民國86年。[14] 陳建宏,「應用AHP法於服務品質認知差距研究」,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碩士論文,民國93年。[15] 許振東,「醫療糾紛調解仲裁與補償制度之研究---以建構合理可行之醫療糾紛處理程序為目標」,東吳大學,碩士論文,民國89年。[16] 許純琪,「醫病關係中的告知後同意」,國立臺灣大學,碩士論文,民國91年。[17] 羅秀聰,「背景音樂時間填補對於等待時間知覺影響之研究」,輔仁大學,碩士論文,民國100年。[18] 謝玉君,「排隊隊形與電視節目類型對消費者等待時間知覺的影響」,國立嘉義大學,碩士論文,民國97年。[19] 張怡蓁,「醫院環境中的背景音樂對於等候時間知覺的影響-以古箏演奏為例」,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碩士論文,民國101年。[20] 王麗芬,「走動式服務對等待品質影響之研究-以醫院等待線為例」,靜宜大學,碩士論文,民國96年。[21] 黃仁貴,「以叢集分析技術探討病患就診屬性與看診時間之關係」,台北醫學院,碩士論文,民國91年。[22] 林怡君,「運用模擬技術於手術室排程管理--以某醫學中心為例」,國立臺灣大學,碩士論文,民國92年。[23] 廖佳彥,「最佳就診時間即時預估與查詢系統之設計」,國立嘉義大學,碩士論文,民國94年。[24] 台視文化,「特別報導-看診3 分鐘該跟醫生說什麼」,常春月刊,第336期,106-116頁,2011。
[25] 黃達夫,「醫病關係是醫病相互的承諾」,遠見雜誌,第188期,206頁,2002。[26] 李淑芳、謝世榮,「醫療服務品質與醫病關係品質對病患忠誠度之影響-心臟外科的實證研究」,醫務管理期刊,第十卷第三期, 165-182頁,2009。[27] 古慧仙、古慧嬋、張彩秀,「影響門診病患就醫忠誠度之相關因素探討」,澄清醫護管理雜誌,第三卷第一期, 36-45頁,2005。[28] 陳怡君,「病人滿意度與回診意願之相關性探討—以某醫學中心眼科為例」,輔仁醫學期刊,第六卷第三期, 105-115頁,2008。
[29] 廖士程、李明濱、謝博生、李源德,「醫病關係與醫療滿意度之全國性普查」,醫學教育,第九卷第二期, 149-161頁,2005。[30] 石崇良、蘇喜,「運用資訊提升病人安全」,臺灣醫學,第八卷第六期, 807-816頁,2004。[31] 蘇喜、李敏禎、劉嘉玲,「某醫學中心家庭醫學科病人候診與看診時間之研究」,台灣公共衛生雜誌,第十七卷第六期, 504-511頁,1998。
[32] 周恬弘,「五大專科醫師人力流失:症狀、病因與處方」,台灣新社會智庫,2012。
[33] 張金堅、陳炯年、朱樹勳,「全民健保後外科醫師人力之調查分析」,醫學教育,第二卷第三期,273-281頁,1998。[34] 蔡宗宏、楊朝堂、黃暉庭、洪陵鎧,「影響醫病信任前置因素之研究」,健康管理學刊,第五卷第一期,83-95頁,2007。
[35] 蔡宗宏、洪陵鎧,「病人知覺醫師行為與組織因素對其醫病關係滿意之影響」,醫務管理期刊,第九卷第三期,222-242頁,2008。
[36] 維基百科:醫患關係。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9%86%AB%E6%82%A3%E9%97%9C%E4%BF%82。
[37] 今日北醫電子報:雙和扎根二年,廣獲民眾信賴。2010年6月13日,取自http://blog.tmu.edu.tw/tmubt/008949.html。
[38] 李青霖、陳亮諭、曾增勳:《健保轉診專題報導》轉診制滿月 大醫院門診量不減。2008年5月22日,取自www.irpma.org.tw/chinese/cgi/03_leaning_02_01_file.php?fiId=234。
[39] Barlow, G.L., “Auditing hospital queuing,” Managerial Auditing Journal, Vol. 17 No. 7,pp. 397-403,2002.
[40] Charska, N.L., “Use of medical service and satisfaction with ambulatory care among a rural minnesota population,” Public Health Report, Vol.95, No.1, pp.44-52, 1980.
[41] Chin, J. P., Diehl, V. A., &; Norman, K. L., “Development of an instrument measuring user satisfaction of the human-computer interface,”1988.
[42] Fisher, A. W.,“Patients' evaluation of outpatient medical care ,” Journal of Medical Education, Vol. 45,No.3, pp. 238-244,1971.
[43] Hul, Michael K. and David K.Tse ., “What to Tell Consumers in Waits of Different Lengths: An Integrative Model of Service Evalua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60, 81-90, 1996.
[44]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Ergonomic requirements for office work with visual display terminals (VDT) s-Part II Guidance on Usability (ISO/IEC 9241-11),” Publisher: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45] Khajouei, R., &; Jaspers, W. M., “CPOE system design aspects and their qualitative effect on usability,” Studies in health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cs, Vol. 136 ,pp. 309-14,2008.
[46] Jonathan Gabe, Mike Bury &; Mary Ann Elston., “ Key Concepts in Medical Sociology,”2004.
[47] Luo, W., Liberatore, M. J. and Nydick, R. L., “Impact of process change on customer perception of waiting time: a field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Care Quality Assurance, Vol. 24 No. 7,pp. 506-522,2011.
[48] Nielsen, J., “Usability Engineering. San Francisco: Morgan Kaufmann,”1993.
[49] Thom, D. H., &; Campbell, B., “Patient-physician trust: an exploratory study,” The Journal of Family Practice, Vol. 44, No. 2,pp. 169-176,1997.
[50] Taylor, Shirley. , “Waiting for Servi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lays and Evaluations of Service,”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58 ,56-69, 1994.
[51] Upali Nanda, Cheryl Chanaud, Michael Nelson, Xi Zhu, Robyn Bajema, Ben H. Jansen, “Impact of Visual Art on Patient Behavior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Waiting Room,” The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Vol. 43,No. 1,pp. 172-181,2012.
[52] William J. Regan, “The Service Revolu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 27, No.3, pp. 57-62,1963.
[53] Woodside A.G., Frey L.L., Daly R.T., “Linking service quality,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 Journal of Health Care, Vol.9, No.4, pp.5-17,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