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一、 史料
(一) 檔案
《司法公報》,第211期,1925年 1月,頁107。
《江蘇省政府公報》,1928年第37期,1928年6月11日,頁47-50。
《浙江公報》,第3897期,1923年 3月18日,頁7。
《浙江公報》,第3924期,1923年4月15日,頁1。
《浙江公報》,第3993期,1923年6月22日,頁1-3。
《浙江省政府公報》,第304期,1928年5月18日,頁12。
〈浙一師校毒案判決書〉,連載於《法律周刊》,1923年第8-12期(1923年8月26日、9月2日、9月9日、9月16日、9月23日),頁38-40,33-36,35-36,36,35-36。
《教育公報》第7卷第6期,1920年6月20日,頁1.12-1.13。
《教育公報》第8卷第2期,1921年2月20日,頁1.38-1.42。
(二) 日記
柔石日記:「逝影」、「從心所欲」,收錄於柔石,《柔石全集》,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2000年,第2卷,頁736-795。
陳范予著,(日)阪井洋史整理,《陳范予日記》,上海:學林出版社,1997年。
胡適著,曹伯言整理,《胡適日記全編》,第4冊:1923-1927,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
經亨頤,《經亨頤日記》,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4年。
應修人著,上海魯迅紀念館編,《應修人日記》,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 ,2003年。
(三) 回憶錄
馬敘倫,《我在六十歲以前》,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3年。
汪靜之著,汪靜之口述,汪晴整理,《沒有被忘卻的欣慰》,杭州:西冷印社,2006年。
曹聚仁,《我與我的世界》,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年。
曹聚仁,《文壇三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9年。
曹聚仁著,曹雷編,《聽濤室人物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薛暮橋,《薛暮橋回憶錄》,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
(四) 書信集
「柔石書信」,柔石,《柔石全集》,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2000年,第2卷,頁842-883。
汪静之、符竹因著,《漪漪訊》,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6年。
耿去誌編,《胡適遺稿及秘藏書信》,第27卷,合肥市:黃山書社,1994年。
陳智超編注,《陳垣來往書信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0年。
二、專著
(一) 中文專著
王國維校,袁英光、劉寅生整理,《水經註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4年。
王國維著,周錫山編著,《王國維集》,第4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
李駿,《浙江縣報百年史》,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2年。
包子衍,《雪峰年譜》,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5年。
包子衍,袁紹發編,《回憶雪峰》,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1986年。
汪靜之,《蕙的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年。
竺可楨著,樊洪業主編,《竺可楨全集》第11卷,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年。
胡之德編,《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毒案紀實》,杭州: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1923年。
舒新城編,《近代中國教育史料》,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
朱自清著,朱喬森編,《朱自清散文全集 下》,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8年。
李相久,《中國共青團史》,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9年。
吳長華,《馮雪峰的傳奇人生》,上海:文匯出版社,2012年。
呂芳上,《從學生運動到運動學生(民國八年至十八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年。
馮雪峰,《雪峰文集(一)》,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
李國祁,《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閩浙臺地區(1860-1916)》,臺北:中央研究院,1982年。
沈用大,《中國新詩史1918-1949》,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倪貽德,《玄武湖之秋》,上海:泰東圖書局,1924年。
郭成偉,《清末民初刑訴法典化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6年,頁303。
杭州市教育委員會編纂,《杭州教育志》,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
杭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辦公室、杭州圖書館編,《杭州歷史大事記》,北京:方志出版社,2006年。
杭州市總工會編,《杭州工人運動史1876-1992》,北京:工商出版社1996年。
杭州市民政局編,《杭州市革命烈士英名錄》,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1988年。
任振泰主編,杭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輯,《杭州市志》第1卷,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杭州市志》第3卷。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杭州市志》第6卷,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杭州市志》第7卷,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杭州市志》第8卷。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杭州市志》,第10卷,北京市:中華書局,1999年。
浙江省地名委員會編,《浙江地名簡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紹興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浙江省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浙江文史資料 第51輯;紹興文史資料第7輯:许寿裳纪念集》,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倪士毅,《浙江古代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7年。
王青、龔世學注評,《山海經》,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年。
〔宋〕祝穆撰,(宋)祝洙增訂,施和金點校,《方輿勝覽》,上冊,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清〕李卫,《敕修浙江通志》,清乾隆元年(西元1736年)刻本(來源:北京國家圖書館數字方志)。
王士性撰,《廣志繹•江南諸省》,收錄於《筆記小說大觀 四十三編》,第5冊,臺北:新興書局,1986年。
阮毅成,《三句不離本「杭」》,臺北:正中書局,1974年。
沈衛威,《回眸「學衡派」:文化保守主義的現代命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
沈曉敏,《處常與求變: 清末民初的浙江諮議局和省議會》,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年。
沈自強主編;中共浙江省委黨史資料征集研究委員會,中共杭州市委黨史資料征集研究委員會編《浙江一師風潮》,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1990年。
湖畔詩社編,《湖畔 春的歌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年。
房鑫亮,《忠信篤敬——何炳松傳》,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
陳子善、張鐵榮編,《周作人集外文》上:1904-1925,海口:海南國際新聞出版中心,1995年。
陳華,《名校與名校長的誕生》,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
陳星,朱曉江著,《從「湖畔」到「海上」——白馬湖作家群的形成及流變》,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9年。
陳星,《李叔同》,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4年。
——,《豐子愷漫畫研究》,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4年。
陳永明等著,《教師教育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陳青之,《中國教育史(下)》,北京:東方出版社,2012年。
賴澤涵、黃萍瑛著,《行政院院長孫科傳記》,臺中:立法院議政博物館,2013年。
張建智,《絕版詩話:談「民國時期」初版詩集》,臺北:新銳文創,2012年。
劉寅生等編,《何炳松論文集》,北京: 商務印書館,1990年。
葛乃福編,《劉延陵詩文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 2002年。
胡頌平編著,《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年。
豐子愷著,豐陳寶、豐一吟編,《豐子愷文集》第6冊,文學卷2:1940-1972,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年。
應人編,《漠華集》,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 , 1984年。
璩鑫圭、童富勇、張守智编,《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彙編:實業教育 師範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年。
金普森、陳剩勇主編,趙世培、鄭雲山著,《浙江通史》第9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楊端六編著,《清代貨幣金融史稿》,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年。
經亨頤著,张彬、经晖、林建平编,《經亨頤集》,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年。
洪葭管主編,《上海金融誌》編纂委員會編,《上海金融志》,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年。
戴建斌,《中國貨幣文化史》,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11年。
朱光潛,〈作者自傳〉,《文藝心理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
劉寅生、房鑫亮編,《何炳松文集(第二卷)》,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
豐子愷,《豐子愷作品新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年。
夏丏尊,《夏丏尊文集 平屋之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
宋恩榮、章咸選編,《中華民國教育法規選編》,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
薛綏之主編,《魯迅生平史料彙編》第2輯,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
顧誌興,《杭州藏書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
張允侯、殷敘彝、洪清祥等編《五四時期的社團(三)》,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79年。
鐘毓龍編著,鐘肇恆增補,《說杭州》,收錄於《西湖文獻集成》第11冊,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年。
國民大會秘書處編印,《第一屆國民大會實錄》,第一編,臺北:國民大會秘書處,1961年。
諸暨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諸暨縣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
(美)蕭邦奇(R. Keith Schoppa)著,周武彪译,《血路——革命中囯中的沈定一(玄庐)传奇》,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9年。
張吉,《之江大學舊址建築史初探》,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9年。
(二) 西文專著
Schoppa , R. Keith. Chinese Elites and Political Change: Zhejiang province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Cambridge, Mass. and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Yeh, Wen-hsin. Provincial Passages: Culture, Space, and the Origins of Chinese Communism ,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6.
三、 學位論文
毛燕武,〈杭州城市近代化極其發展的有限性(1896—1937)〉,杭州師範學院歷史系碩士論文,2004年。
湯洪慶,〈杭州城市早期現代化研究(1896-1927)〉,浙江大學歷史系博士論文,2009年。
四、 期刊論文
丁贤勇,〈浙贛鐵路與浙江中西部地區的發展:以1930年代為中心〉,《近代史研究》,2009年第3期(2009年5月),頁128-141。
王艾村〈五四時期在浙一師的柔石〉,《新文學史料》,2005年第3期(2005年8月),頁74-79。
呂以春,〈杭州歷史沿革考略〉,《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年第4期(1987年8月),頁10-18。
李克西,〈上海通信圖書館的創始者——應修人〉,《圖書館工作與研究》,1980年第4期(1980年12月),頁3-4。
金向華,〈民國時期杭州市政建設研究——以1911—1937年為時段的考察〉,《杭州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1期(2007年1月),頁99-105。
金普森、何扬鸣,〈杭州拱宸橋日租界對杭州的影響〉,《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1期(1992年3月),頁110-117。
林辉锋,〈馬敘倫與五四運動後浙江教育界的派系之爭〉,《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8年第3期(2008年7月),頁73-84。
阮大仁,〈浙江冤獄之一——杭州一師毒案〉,《法令月刊》,第7卷第10期(1956年10月),頁13-14。阮毅成,〈中國名案考——杭州一師毒案考〉,《新法學》,第2卷第1期(1949年1月)頁51-55。
阮毅成,〈浙江一師毒案的回溯〉,《法學雜誌》,第2卷第9期(1951年9月),頁27-28。
沈曉敏〈民初浙江之議會政治〉,《中山大學學報論叢》,1994年第1期(1994年2月),頁272-283。
樓滬光〈柔石年譜〉,《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第2期(1980年7月),頁130-140。
陳橋驛,〈論浙江省的方言地名〉,《浙江學刊》,1983年2期(1983年5月),頁58-67。
董校昌,〈馮雪峰在杭州的文學活動〉,《浙江學刊》1984年第1期(1984年3月),頁45-49。
董校昌,〈晨光社的成立及其活動〉,《新文學史料》,1985年第3期(1985年8月),頁203-208。
秦賢次,《〈魯迅日記〉人物注釋的補正與辨識》,《魯迅研究月刊》,2013年 第5期(2013年6月),頁77-96。
鄭曉滄,〈浙江兩級師範和第一師範校史志要〉,《杭州大學學報》,1959年第4期(1959年8月),頁153-173。
陳育紅,〈戰前中國教師、公務員、工人工資薪俸之比較〉,《民國檔案》,2010年第4期(2010年11月),頁68-79。
陳自芳,〈論近代杭州城市化的創新動力〉,《浙江社會科學》,1999年第6期(1999年11月),頁137-140。
潘榮華,〈1923年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學校晚餐中毒案救護與善后〉,《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3卷第2期(2014年4月),頁67-72。
朱宗震,〈袁世凱政府的幣制改革〉,《近代史研究》,1989年第2期(1989年5月),頁262-277。
周素子〈「木瓜之役」與夏震武先生〉,《魯迅研究月刊》,2001年第9期(2001年9月),頁78-82。
趙曉蘭,〈從「一師風潮」看「五四」時期的浙江報刊〉,《浙江師范大學學報》,2006年第1期(2006年2月),104-107。
張直心〈魏金枝的浙江一師心結──兼論魏金枝與魯迅〉,《魯迅研究月刊》,2009年第11期(2009年11月),頁46-52。
張紅日,〈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寧波市政建設及經費支出初探〉,《寧波經濟》2009年第11期(2009年11月),頁44-48
張堂锜,〈湖畔詩社研究若干問題考辨〉,《文藝爭鳴》,2010年第5期(2010年3月),頁77-86。
薛暮橋口述,〈薛暮橋同志在杭州獄中鬥爭座談會上的發言〉,《杭州黨史資料》1983年第1期(1983年6月),頁2-16。
萬佳,〈解放前杭州師范教育簡述〉,《杭州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88年第2期(1988年4月),頁140-146。
豐簫,〈近代浙江省地方自治制度與實踐〉,《史學月刊 》,2008年第7期(2008年7月),頁49-51。
徐和雍,〈民國時期的杭州〉,《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0年第4期(1990年8月),頁108-117。
趙興茂,〈應修人生平著作年表簡編〉,《新文學史料》,1981年第2期(1981年5月),頁268-271。
安誌潔,俞壽臧,〈青松參天春常在——追憶俞秀松同志犧牲四十四年〉,《青運史研究》1984年第1期(出版日期不詳),頁4-10。
汪靜之口述,高曄整理,〈汪靜之口述小傳〉,《新文學史料》,2006年第1期(2006年2月),頁86-90。
謝慧,〈胡適與上海亞東圖書館〉,《北京大學研究生學志》2005年第4期(2005年12月),頁62-71。
項隆周,〈記20年代杭州的一起中毒案及其檢驗〉,《中國藥學雜誌》,第24卷第3期(1989年3月),頁181-182。
五、 專書論文
史明,〈「責任」周刊始末〉,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蕭山市委員會文史工作委員會編,《萧山文史资料选辑 第3辑》,蕭山:蕭山市政協文史工作委員,1989年,頁133-134。
(美)汪利平著,王培利、李忠林譯,劉海岩校,〈杭州的旅遊與城市空間的演變,1911-1927年〉,收錄於劉海岩主編《城市史研究第23輯》,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5年,頁189-209。
董舒林,〈「浙一師學潮」的影響〉,收錄於政協杭州市委員會、文史資料工作委員會編,《杭州文史資料》,第2輯,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1983年,頁2-3。
姜丹書,〈浙江兩級師範學堂暨第一師範回憶錄〉,收錄於趙力、余丁編著,《中國油畫文獻 1542-2000》,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02年,頁338-344。
葉文心,〈保守與激進——試論五四運動在杭州〉,收錄於汪熙、(美)魏斐德(Frederic E. Wakeman)主編,《中國現代化問題——一個多方位的歷史探索》論文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4年,頁201-215。
黃梅英,〈杭州早期社會主義青年團建立〉,節錄於廖蓋隆主編,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編《中共黨史文摘年刊 1987》,北京: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90年,頁107-108。
駱正葵,〈解放前杭州律師業一斑〉,杭州市政協文史委編,《杭州文史叢編6:教育醫衛社會卷》,杭州:杭州出版社,2002年,頁426-427。
陶存煥,〈錢塘江極其主要支流的江名考釋〉,收錄於浙江省錢塘江管理局,浙江省河口海岸研究所編,《浙江省錢塘江管理局浙江省河口海岸研究所論文選編 第一輯:1949-1998》,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1年,上冊,頁1011-1016。
吳潤凱,〈民國文人的西湖旅行〉,收錄於劉瑞琳主編,《溫故(十四)》,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頁136-147。
六、 報紙、雜誌
(一) 報紙
〈各省敎育界雜訊〉,《申報》,1924年3月6日,第10版。
〈杭州一師校長更調之所聞〉,《申報》,1920年2月24日,第8版。
〈杭州學生會全體請願詳情——學生被省署衛隊刺傷〉,《申報》,1920年3月29日,第7版。
〈杭州一師學生中毒續聞:連前共死二十二人〉,《申報》,1923年3月13日,第7版。
〈杭州一師學生中毒昨訊 連前共死二十四人〉,《申報》1923年3月14日,第10版。
〈杭州一師學生晚膳中毒〉,《申報》,1923年3月12日,第10版。
〈杭州一師學生中毒昨訊:病人可保無虞〉,《申報》,1923年3月15日,第10版。
〈杭州一師學生中毒案昨訊〉,《申報》,1923年3月16日,第11版。
〈杭州一師學生中毒案昨訊:暫定二十四日上課〉,《申報》,1923年3月17日,第10版。
〈杭州一師學生中毒案昨訊:續獲嫌疑犯〉,《申報》,1923年3月19日,第10版。
〈浙法廳偵查一師學生中毒案〉,《申報》,1923年3月23日,第10版。
〈杭州一師學生中毒案昨訊:善後與懲凶問題〉,《申報》,1923年3月18日,第11版。
〈杭州一師學生中毒案昨訊:通啟募捐〉,《申報》,1923年3月20日,第10版。
〈浙一師校慘變案近訊〉,《申報》,1923年4月4日,第10版。
〈杭州快信〉,《申報》,1923年4月7日,第7版。
〈杭州快信〉,《申報》,1923年4月18日,第10版。
〈杭州快信〉,《申報》,1923年4月20日,第10版。
〈杭州快信〉,《申報》,1923年5月3日,第10版。
〈杭州快信〉,《申報》,1923年5月8日,第10版。
〈杭州快信〉,《申報》,1923年6月14日,第7版。
〈杭州快信〉,《申報》,1924年6月15日,第10版。
〈杭州快信〉,《申報》,1923年6月21日,第7版。
〈杭州快信〉,《申報》,1923年7月10日,第10版。
〈杭州快信〉,《申報》,1923年7月16日,第11版。
〈杭州快信〉,《申報》,1923年7月19日,第10版。
〈杭州快信〉,《申報》,1923年7月20日,第7版。
〈杭州快信〉,《申報》,1923年7月21日,第7版。
〈杭州快信〉,《申報》,1923年7月23日,第7版。
〈杭州快信〉,《申報》,1923年8月8日,第10版。
〈杭州快信〉,《申報》,1923年8月10日,第7版。
〈杭州快信〉,《申報》,1923年8月24日,第10版。
〈杭州快信〉,《申報》,1923年12月29日,第10版。
〈杭州快信〉,《申報》,1924年5月7日,第10版。
〈杭州快信〉,《申報》,1924年6月1日,第7版。
〈杭州快信〉,《申報》,1924年12月5日,第11版。
〈杭州地方看守所大越獄〉,《申報》,1928年5月13日,第12版。
〈敎部調查浙師專員過滬往杭〉,《申報》,1923年3月22日,第15版。
〈浙一師校慘變案近訊〉,《申報》,1923年3月31日,第10版。
〈浙一師校追悼會紀〉,《申報》,1923年4月2日,第10版。
〈浙一師校毒案已宣判:錢阿利畢和尚俞爾衡三人處死刑〉,《申報》,1923年8月12日,第10版。
〈浙江一師校慘變後之談話會〉,《申報》,1923年3月24日,第10版。
〈浙一師慘案近訊:檢察官聲請預審 兪爾衡將難逃罪〉,申報,1923年5月7日,第10版。
〈浙師校慘案之裁决書(再)(續)〉,《申報》,1923年6月9日,第10版。
〈浙省消滅旗營之計畫〉,《申報》1912年1月4日,第10版。
〈浙省旗營善後辦法〉,《申報》1912年2月23日,第6版。
〈浙師校毒案犯執行絞決紀詳〉,《申報》,1924年12月15日,第11版。
〈杭看守所犯越獄〉,上海《民國日報》,5月13日,版面不詳。
唯剛,〈今年的中國 我們要對於金錢下討伐令了!〉,《晨報五週年紀念增刊》,1923年12月1日,第3版。
石評梅,〈模糊的餘影——女高師第二組國內旅行團的遊記(九):浙江的教育〉,《晨報副鐫》,1923年9月19日,第4版。
《湖畔》詩集廣告,《晨報副鐫》,1922年 6月18日,第3版。
風聲(魯迅),〈反對「含淚」的批評家〉,《晨報副鐫》,1928年11月17日,第4版。
〈崑山路發現慘死之男屍〉,《申報》,1933年5月15日,第12版。
〈蔡元培等電京營救丁潘〉,《申報》,1933年5月24日,第10版。
馮雪峰,〈到省議會旁聽〉,《時事新報•學燈》,1921年11月22日,版面不詳。
(二) 雜誌
姜丹書,〈浙江第一師範回憶錄〉,《越風》,第2卷第1期(1937年1月),頁30-34。
阮毅成,〈五四時代的我〉,《傳記文學》,第1卷第2期(1962年7月),頁19-22。秦賢次,〈從浙江兩級師範到杭州一師(四之一)〉,《東方雜誌》,復刊第11卷第1期(1977年 7月),頁68-74。———,〈從浙江兩級師範到杭州一師(四之二)〉,《東方雜誌》,復刊第11卷第2期(1977年 8月),頁66-74。
———,〈從浙江兩級師範到杭州一師(四之三)〉,《東方雜誌》,復刊第11卷第3期(1977年 9月),頁65-68。
———,〈從浙江兩級師範到杭州一師(四之四)〉,《東方雜誌》,復刊第11卷第4期(1977年 10月),頁66-70。
潘漠華,〈晨光社簡章〉,《小說月報》第13卷第12號(1922年12月),「來件」頁3-4。
俞廣平,〈「一師毒案」之謎探析〉,《諸暨作家》2012年第6期(2012年11月),頁30-33。
七、工具書及資料庫
(一) 工具書
杭州市檔案館編,《杭州古舊地圖集》,杭州 : 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
李偉民編著,《法學辭源》,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
商務印書館編譯所,《法令大全(民國十三年編訂)》,上海:商務印書館,1924年。
張憲文等主編,《中華民國史大辭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
(二) 資料庫
大成老舊刊全文數據庫:
www.dachengdata.com
愛如生《申報》資料庫:
http://db.ersjk.com/userReadAction.action?prId=40&;page=shenbao
讀賣歷史館資料庫:
https://database.yomiuri.co.jp/rekishikan/
北京國家圖書館數字方志:
http://mylib.nlc.gov.cn/web/guest/shuzifangz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