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82.149) 您好!臺灣時間:2023/06/05 10:1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廖婌妤
研究生(外文):Liaw Su Yii
論文名稱:以台灣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學校增能策略檢視 馬來西亞吉蘭丹中華獨立中學之運作
論文名稱(外文):Apply the strategy plan of school effectiveness in SAP programme to inspect the operation of Kelantan Chung Hwa High School
指導教授:林國楨林國楨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in Gwo Je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4
畢業學年度:10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8
中文關鍵詞: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學校增能策略吉蘭丹華文獨立中學
外文關鍵詞:school actualization programmeschool effectivenessKelantan Chung Hwa High School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5
  • 點閱點閱:15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本研究旨在探討以台灣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學校增能策略來檢視
馬來西亞吉蘭丹中華獨立中學的運作。主要的研究目的有四:一、瞭
解個案學校現況,包含校長的辦學理念、學校發展及學校願景。二、
探究個案學校增能的方法,包括學校發展規劃、學校發展的可能及潛
能(行政管理、教師團隊專業成長、學生學習、學校與社區資源)。三、
探討台灣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學校增能策略檢視項目並以其為檢視工
具檢視個案學校組織執行力現況及成效。四、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可能
性建議,提供未來學校經營者之參考。本研究為單一個案研究,使用
觀察法及訪談法為工具,對已鎖定的研究對象蒐集有關資料並將得到
的資料或記錄內容進行描述、瞭解、整合分析,或形成綜合的瞭解、
已進行更嚴密的研究探索。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一、學校行政管理方面:校長的辦學理念核心是人文關懷與對個體、
生命發展的尊重,決心培育下一代成長與蛻變。校長設定以學
校經濟穩定性、行政團隊凝聚力與行動力的提升、教師待遇與
發展及學生體格發展與學習水平的提升作為學校的發展願景,
並著手規劃學校對社區的貢獻,企圖打造並強化學校特色,但
同時間著手處理多項學校發展與改革實為增加行政團隊及教師
團隊的壓力。

二、教師團隊專業成長方面:校長以其教育理念打造多面向的課程
發展,促使教師調整教學。帶進「師徒制」概念,企圖加強教
師之間以合作與經驗傳承作為教學交流之重點。英語教學的改
革、重新開辦生活技能課、計劃設立餐飲管理課程及戶外教學
的執行與設定,都是校長期許營造師生能落實自我提升與建構
平穩與專業化校園的最終目標。

三、學生學習方面:發展多元的聯課活動,豐富校園生活,鼓勵學
生在其中學教育時期鍛煉體格、揮灑青春、投入學習之餘,也
應該透過社團與活動提升其合作學習、探索發現、溝通建構的
能力,也促進同儕互動、相互欣賞、發揮創新與思考的成長空
間。透過戶外教學,讓教師發展鄉土教育的校本特色課程,亦
可以讓學生舒展身心,增廣見聞。

四、學校與社區資源方面:目前丹中定期舉辦小、中、大學校活動,
藉機會讓學生接觸社區,也讓社區得以認識丹中,此項活動應
保留與持續。因透過社會實況,以身教、境教給學生建設人本
及關懷之心。
This study aimed to apply the strategy plan of school effectiveness in
SAP programme to inspect the operation of Kelantan Chung Hwa High
School. There are four main research purposes: First,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condition of the school, including the operating educational
philosophy of the principal, school development and the vision of the school.
Second, to research on enhance of the school operation methods, includes
school development plan, potential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s on ( the
administration, teachers '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tudents study methods,
the resource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 and community). Third, apply
school effectiveness strategy plan in SAP programme to inspect the
operation of the school. Fourth, the possibility of recommendations based on
research, try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s for future operator of the school.
This study is a single case study, based on 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s for the
research. The author tries to collect relevant information or records obtained
to describe, understand, meta-analysis, or to form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that conducted more rigorous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The
main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The school administration: The core educational philosophy of the
principal is based on humane care and respect for individuals, the
development of personal life, determination to nurture the growth of
the next generation. Chancellor sets to improve the economic stability
of the school, the administrative team cohesion, and benefit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physical development and learning as school's
vision as the beginning plan contributions to the school community in
an attempt to build the school characteristics,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
headmaster tries to proceed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reformation of
the school administrative team, this may increase the pressure of
teachers and the school team.
2.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e headmaster’s educational
philosophy is to create multi-facet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guiding teachers to improve their teaching skills. Bringing the
"mentoring" concept into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new teachers
IV
and experienced teachers to help in exchanging their experiences in
teaching skills. The reformation of English teaching, re- start the
Living Skills classes, plans to set up executive and management
courses, includes outdoor learning. Teachers and students can create a
long-term engagement to implement the ultimate goals of selfimprovement.
3. Students learning: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 co-curricular activities to
enrich campus life , which encourages students to learn in physical
education during the exercise, sway youth, invest more in develop
learning, it should also enhance their learning through cooperative
societies and activities, discovery , communication, and also to
promote peer interaction , mutual appreciation , developing creative
thinking. Through outdoor education, school-based teacher develop
characteristics of lo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allows students to
unwind, and broaden their horizons in knowledge.
4. School and community resources: Current Chung Hwa organize small,
medium and large school activities regularly, the students took the
opportunities to make contact with the community, but also allowed
the community to get to know more about the school. This activity
should be retained and continued because through social reality in
order to teach by example, to open the mind and heart of students of
the humanities and caring education.
目次
謝誌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I
目次---------------------------------------------------------V

表次
表1-1 全國各州政府每年撥款給獨中的款項-------------------------pg.4
表1-2 2011-2013年全國獨中教師學歷人數百分比-------------------pg.5
表1-3 2011-2013年全國獨中教師教育專業資歷人數及百分比----------pg.6
表1-4 馬來西亞60間獨中分佈地區-------------------------------pg.10
表2-1 丹中2012年校務發展重點--------------------------------pg.23
表2-2 丹中教師參與網上教學相關研習活動一覽表-------------------pg.25
表2-3 丹中在地理環境、學校規模、硬體設備及教育資源的SWOTS------pg.26
表2-4 丹中在行政人員、學生、家長、社區參與及地方資源的SWOTS-----pg.29
表2-5 國內外學者研究學校效能指標-----------------------------pg.32
表2-6 學校效能指標與其內涵-----------------------------------pg.34
表2-7 國內學校效能相關研究-----------------------------------pg.35
表2-8 「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政策目標與檢核內容-----------------pg.43
表3-1 研究資料編碼一覽表------------------------------------pg.71

圖次
圖2-1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系統架構-----------------------------pg.41
圖2-2 學校優質化發展策略示意圖-------------------------------pg.43
圖2-3 優質化學校指標概念分析架構-----------------------------pg.46
圖3-1 馬來西亞半島吉隆坡與吉蘭丹哥打巴魯位置圖-----------------pg.62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pg.1
第二節 研究問題---------------------------------------------pg.9
第三節 名詞釋義---------------------------------------------pg.10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pg.1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吉蘭丹中華獨立中學背景與現況---------------------------pg.15
第二節 學校效能之理論與相關研究-------------------------------pg.31
第三節 台灣高中優質化方案學校增能策略--------------------------pg.39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第一節 研究方法的選擇----------------------------------------pg.59
第二節 研究對象的選取----------------------------------------pg.63
第三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pg.65
第四節 研究步驟的說明------------------- --------------------pg.69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吳校長的辦學理念、領導與行政管理------------------------pg.74
第二節 行政、教師團隊與專業成長-------------------------------pg.87
第三節 學生學習與表現-------------------- -------------------pg.96
第四節 學校與社區資源--------------------------------------pg.10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pg.106
第二節 建議-----------------------------------------------pg.106
第三節 省思-----------------------------------------------pg.107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貳、網路部分

附錄
附錄一 校長訪談大綱
附錄二 訪談同意書
附錄三 完整訪談內容(逐字稿)
壹、中文部分
王文科、王智弘(2006)。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
王文科(1990)。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
李政憲(2011)。校際合作。國教之友,5 9 (1),頁33-37。
吳明隆、紀有田(2004)。學校行政人員工作壓力與學校效能關係之
研究。學校行政雙月刊,2 9,頁170-181。
吳清山(2003)。學校效能研究:理念與應用。台灣教育,頁2-13。
吳清山(2004)。學校行政。台北市:心理。
吳清山、林天祐(2005)。教育新詞書(New Dictionary of
Education)。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吳清山(2009)。打造教育111,從學校效能談起。教師天地,158,
頁4-7。
吳建成、廖秉德、朱亮(2012)。推展教學與行政資訊化計劃,邁向
資訊時代。丹中校訊,43,頁25-34。
吳建成(2012)。開展英語教學改革。丹中校訊,43,頁19-25。
吳建成(2012)。邁向資訊時代,回歸人文精神——2012 新學年校務概況。丹中校訊,4 3,頁13-16。
吳建成(2010.12)。尊孔獨中十年教改總報告。尊孔獨立中學「十年碩果,傾情教育」教改總結報告書,頁(1)-1。
邱美雲,張媛甯(2010)。台南市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與學校效能
關係之研究。學校行政雙月刊,6 9,63-82。
林生傳(2003)。教育研究法:全方位的統整與分析。台北:心
理。
林國楨(2012)。高中優質化方案學校增能支持系統:專家諮詢輔
導。台灣教育評論月刊,1(10),頁22-23。
林國楨(2012)。高中優質化方案學校增能支持系統:校際交流與自
主管理。台灣教育評論月刊,1(10),頁24-28。
林明地(2002)。學校領導:理念與校長專業生涯。台北市:高等
教育。
林敏萍(2008)。馬來西亞華文獨立中學校長角色期望之研究。慈濟
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凃仲箎(2012)。高中優質化學校之實務經驗與滾動成長:專家諮詢
輔導。台灣教育評論月刊,1(10),頁29-33。
孫俊傑,龔心怡(2010)。國民中學兼任行政職務教師情緒勞務、教
師自我效能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彰化師大教育學報,18,29-
62。
舒富男(2012)。高中優質化學校之實務經驗與滾動成長:校際交流
與自主管理。台灣教育評論月刊,1(10),頁34-38。
陳雅美、趙永樂(2013)。打造丹中迷你市場。丹中校訊,45,頁4-
5。
陳佩英、高嘉敏、應尹甄(2012)。促進高中優質化的專業學習社群
發展。台灣教育評論月刊。1(11),頁36-42。
陳佩英、鐘蔚起、林國楨、高嘉敏(2012)。教育部高中優質化輔助
方案之高槓桿發展策略。台灣教育評論月刊。1(11),頁43-
50。
張明輝主編(1997)。學校組織的變革與領導。台北市:心理。
張盈霏(2006)。國民中學校長科技領導、知識管理與學校效能關係
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湯維玲(2012)。美國《無落後兒童法案》之小學課程與教學變革研
究。教育資料集刊—各國初等教育,5 3,頁47-80。
楊巧玲(2007)。美國教育政策的發展及其啟示:沒有任何孩子落
後。教育資料集刊——教育變革與發展,3 6,153-170。
蔡志明(2012)。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之政策規劃構念。台灣教育評
論月刊,1(10),頁14-21。
鄭彩鳳(2002)。學校行政-理論與實務。高雄市:麗文。
鄭志強(2010)。完善學校策略發展計劃。教育曙光,5 8(1),頁
16-21。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蘇惠美(2007)。國民中學教師兼行政人員之知識管理與學校效能關
係研究—以台中市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學校行政碩士論文。

貳、網路部分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網,網址:http://12basic.edu.tw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2004)。精緻教育—臺北市優質學校經營手冊,
2004,頁131。網址:
http://www.nihs.tp.edu.tw/express_area/uqschool/uqmanual.pdf
馬來西亞吉蘭丹中華獨立中學。網址:http://www.chhskel.edu.my/
教育部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網址:http://www.saprogram.net/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