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79.149) 您好!臺灣時間:2023/06/10 03:1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詹川慶
研究生(外文):Zhan Chuan Ching
論文名稱:發展多元策略SWOTs歷程之研究—以某私立學校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the Process of Applying SWOTs on the School Management Plan— Taking the Example of A Private Complete School
指導教授:林國楨林國楨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in Gwo Je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4
畢業學年度:10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1
中文關鍵詞:SWOTS內外環境優勢劣勢
外文關鍵詞:SWOT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14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研究旨在討論學校的内在環境的優勢(S)、劣勢(W),和外在環境的機會(O)、威脅(T)進行分析。經過内外在環境分析之後,提供訊息協助發展學校願景、擬訂目標繼而規劃各類實施細則。
本研究之研究工具主要為利用觀察、文件收集分析與訪談方式取得資料,其次為經董事會同意後,向各處室蒐集資料,且研究者擔任觀察者角色,觀察學校在SWOTS策略運時的情形。
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 時間與人力有限,教師行政事務外推行SWOTS策略上有其困難度
二、 成員間恐因角色與立場差異,或有所顧忌,或工作分配問題以致使部分分析有流於形式表象之疑慮。。
三、 個案學校較缺競爭者與學區環境之統觀思考,分析廣度有限。
四、 組織成員的流動率過高,致使分析結果的應用現斷層。
根據上述研究發現,研究者提出以下建議:
一、 對未來的建議:應事先確立學校的發展特色和核心競爭能力。
二、 在研究方法方面,可增加研究對象數量,或輔以量化方法

The research aims to discuss the SWOTS (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of a private complete school in Yunlin County. Through analyzing these factors of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the researcher offers advice on creating the vista, setting goals, and making plans.
The research tools mainly include observation, literature collection, and face-to-face interview. In addition, after granting the permission of the board, the researcher gather information from many resources. The researcher acts as an observer to record the actual conditions of the SWOTS implementation.
The following are the findings:
1. Because of the limitation of time and human power, it is hard to demand the teachers with administrative position to use SWOTs strategy.
2.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positions, suspiciousness, or the allocation of duties, part of the SWOTS implementation easily turns out to be a casual, superficial phenomenon.
3. The overall strategic thinking is restricted by the lack of competitors and the traditional school attendance areas.
4. The turnover rate the case school is so high that causes a gap of the SWOTS implementation.
With the above-mentioned finding, the researcher comes up with three pieces of advice.

目次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目次iii
表次v
圖次vi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2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4
第三節 重要名詞釋義5
第四節 研究範圍6
第二章 文獻探討7
第一節 SWOTS緣起與意涵7
第二節 學校運用SWOTS之相關研究13
第三節 個案SWOTS層面發展29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33
第一節 研究方法33
第二節 研究架構34
第三節 研究對象36
第四節 資料蒐集38
第五節 研究工具43
第四章 資料分析結果與討論47
第一節 新版SWOTS發展之策略與層面47
第二節 新版與舊版SWOTS層面發展內涵之比較50
第三節 新版SWOTS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5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61
第一節 結論61
第二節 建議72
參考文獻79
壹、 中文部分79
貳、 英文部分81
附錄83
附錄一 原始SWOTS表83
附錄二 個案學校102學年度活動行事曆86
附錄三 個案學校所在地區人口數87
附錄四 個案學校就讀學生居住地區域分布表88
附錄五 訪談錄音檔逐字稿89

表次
表3-1 SWOTS層面發展表42
表4-1內在資源優勢47
表4-2外在資源優勢48
表4-3內在資源劣勢49
表4-4外在資源威脅50
表4-5新舊SWOTS內涵差異表53
表4-6新版SWOTS分析研究表55

圖次
圖2-1 SWOTS流程圖12
圖3-1研究架構圖35
圖3-2學校組織圖37
圖3-3分析項目層面發展概念圖43

壹、中文部分
丁亞雯 (2012)。以「課程與教學」為十二年國教推動核心─臺北市
推動的策略與行動,中等教育,63(1),183-187。
方世榮譯(1999)。基礎管理學。台北:東華。
王如哲(1999)。教育行政。高雄:麗文。
王淑俐(2011)。「十二年國教」與「明星學校」─如何幫孩子找到「對
的學校」?臺灣教育,670,24-26。
王敬宜 (2010)。國民中學校長領導風格、學校行銷與學校效能研究。
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仲秀蓮 (2011)。臺灣地區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學校文化對學校
創新經營效能影響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博士論文,未出
版。臺北市。
伍忠賢(1998)。實用策略管理。台北:遠流。
江志正(1997)。策略管理在學校經營上的應用。台中師院學報,
吳宗立(2000)。學校行政決策。高雄:麗文。
吳政達 (2008)。教育政策分析:概念、方法與應用(二版)。臺北市:
高等教育。
李茂興譯(2000)。策略管理。台北:弘智。
李清偉 (2012)。啟動十二年國教成功的動力引擎─親師生作伙來。
屏縣教育季刊,52,20-24.
李瑞娥 (2004)。國民學校終身學習文化、組織學習、組織創新與學
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學習型學校模型之建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卓民道(2010)。十二年國教經費分配模式初探─以臺北市為例。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周郁捃(1999)。淺談策略管理程序—SWOT分析。組織園地,32,
26-28。
松谷明彥(2006)。人口減少經濟時代。臺北市:經濟新潮社。
林天祐(2003)。校務發展策略與SWOT分析。課程與教學通訊。
林文正 (2012)。十二年國教之我見。屏縣教育季刊,52,14-19。
林妙怡 (2011)。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少子化壓力與專業成長需求關
係之研究。臺中教育大學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林建煌譯(2002)。現代管理學。台北:華泰。
林海清 (2012)。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方案的評析與展望。教育
研究月刊,223,4-15。
林進山 (2011)。國民中小學特色學校經營策略、品牌形塑與辦學績
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孫希有(2002)。競爭戰略分析方法。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
晏國祥 (1991)。SWOT分析隅策略行銷核心之整合理論與實務運用。國立政治大學國際貿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清山(1996)。教育改革與教育發展。臺北市:心理。
吳清山(2003)。知識經濟與教育發展。臺北市:師大書苑。
吳清山(2011)。學校革新研究。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清山、林天祐(2003)。教育小辭書。臺北市:五南。
吳清山、林天祐(2005)。教育新辭書。臺北市:高等教育。
曾清來(2002)。私立高中職學校經營策略決策過程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般工業教育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湯明哲(2003)。策略精論:基礎篇。台北:天下。
湯堯(2001)。學校經營策略管理。台北:五南。
黃昆輝(1988)。教育行政學。台北:東華。
黃瑞琴(2002)。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榮泰生(1997)。策略管理學。台北:華泰。
蓋浙生(2002)。教育經營與管理。台北:師大書苑。
蔡美慧譯(2001)。非營利組織的策略規劃實務指南與工作手冊。台北: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
蔡培村(1998)。學校經營與管理。高雄:麗文。















貳、英文部分
Arsen, D.,Plank, D., &; Sykes, G.(1999). School choice policies in Michigan: The rules matter east learning. East Lansing, MI: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Banach, W, J., &; ; Frye, E. T. (1996) . Bound for glory. Thrust for Educational leadership, 26(3), 18-26.
Brian, F.(1996). Strategic Planning For School Improvement. London: Pitman.
Bulkley, K.,&;; Fisler, J.(2003). A decade of charter schools: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Educational Policy, 17(3), 317-243.
Collett, S.(1999). SWOT Analysis. Computerworld, 33(29), 58-61.
Cowen, J. M.,Fleming, D. J.,&;; Gofen, A.(2008). Measuring the motivation to charter: An examination of school sponsors in Texas. Journal of school Choice, 2(2), 128-154.
David, M. &; Jacky, L.(1998). Strategic Management in Schools and Colleges. London: Paul Chapman.
Davis, L. D. (2003). The validity of using Schwahn’s strategic leadership selection interview to assess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needs of school leader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Duquesne University, Pittsburgh, PA.
Dimmock, C., &;; Walker, A. (2005). Educational leadership: Culture and diversity. Thousand Oakes, CA: Sage.
Dubrin, A. J. (2007). Leadership: Research findings, practice, and skills. New York: Houghton Mifflin.
Eacott, S. (2009). Strategic leadership and public school principals: A study in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Saarbrucken: VDM Verlag Dr. Muller.
Elenkov, D. S., Judge, W. &;; Wright, P. (2005). Strategic leadership and executive innovation influence: An international multi-cluster comparative study.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6, 665-682.
Preedy, R. Glatter, &; ; C. Wise (Eds.), Strategic leadership and educational improvement (pp. 125-141). London: Paul Chapman.
Gamage, D. T., &;; Ueyama, T. (2006). Strategic leadership and planning for universities in the global economy. Education and Society, 24(2), 49-65.
Glanz, J. (2006). What every principal should know about strategic leadership. Thousand Oaks, CA: Sage.
Guillot, C. W. M. (2003). Strategic leadership: Defining the challenge. Air &; Space Power Journal, 17(4) , 67-75.
Harvey, F.D. (1982). Strategic management. Ohio: Charles E. Merrill.
Hoxby, C. M.(2004). A straightforward comparison of charter schools and regular public schools in the United State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ussey, D.(1998). Strategic management: from theory toimplementation.
Jersey: Prentice Hall.
Kim, W. C. &; Renee Mauborgne.(2005). Blue Ocean Strategy: How to Create Uncontested Market Space and Make the Competition Irrelevant,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Sparplin, A.(1985). Strategic Management. New York: McGraw-Hill.
Steiner, A.G(1979). Strategic planning. New York: Macmillan.
Steiner, G.A..(1977). Management policy and strategy. New York: Macmillan.
Williams, J.(1996). On becoming a strategic partner with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World. 13(3),31-32.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