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145.223) 您好!臺灣時間:2023/05/29 01:2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馬天敏
研究生(外文):Tian-Min,Ma
論文名稱:不同時間投籃對罰球準確性與注意力及放鬆的差異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the Differences of Free Throw Preciseness and Attention and Relaxation in Different Time
指導教授:成和正成和正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o-Cheng,Che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嘉義大學
系所名稱:體育與健康休閒學系研究所
學門:民生學門
學類:運動休閒及休閒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畢業學年度:102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注意力放鬆程度罰球準確性
外文關鍵詞:AttentionRelaxationFree throw accurac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17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籃球是項講求速度、對抗性、技巧性和爆發力的運動,在比賽中選手必須全神貫注在球場上,過程中會因某些因素而使選手注意力下降,而如何在關鍵時刻時提昇或維持注意力將會成為勝敗的關鍵。本篇主要研究目的探討選手在不同時間出手投籃對罰球準確性的影響,並用腦波來觀察選手注意力的差異是否對罰球準確性有相關。統計分析:1.用單因子變異數(ANOVA)分析不同投籃時間對罰球命中率的差異。2.用單因子變異數(ANOVA)分析不同投籃時間對腦波活動的差異。3.用單因子共變數分析(ANCOVA)去觀察不同出手時間其腦波活動變化之差異。結果:不同出手時間的前測專注與前測放鬆無顯著差異、在不同出手時間的出手專注與放鬆無顯著差異。結論:注意力與放鬆程度並不是影響命中率的主要因素,影響較大的可能是動作的一致性、心理、生理層面,以及外在環境和精熟程度。建議:本研究發現注意力及放鬆程度對於命中率無達顯著。本研究方法只採用男性未採用女性作為受試者,未來研究可針對性別差異下去觀察。在從事籃球教學、訓練方面,加強對於基本動作的要求,嘗試不同的方式來進行訓練,最後利用比賽來觀察選手的表現,再進一步做調整。
Basketball is a sport that concerning speed, resistant, skills/tactics, and explosiveness. Players have to pay 100% attention and be extremely focused on-court, yet some factors may have brought down player’s attention. How to maintain the attention and focusing on court in clutch moment would be the key factor of victory.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discuss the free throw precision of different shooting time, and to use EEG to observe the corelation of player's attention differences and precision of free throws.Statistical analysis: 1. Analysis of different shooting time difference to the free throw line with a one-way anova (ANOVA). 2. Analysis of different shooting time difference of EEG activity with a one-way anova (ANOVA). 3 ANCOVA analysis (ANCOVA) to observe differences in changes in different time shot their EEG activity. Result: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pretest attention and pretest relaxation in different goal attempts time, also h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attempts attention and relaxation in different goal attempts time. Conclusion: he degree of attention and relaxation are not the main factors of having effect on field goal percentage; instead, the consistency of posture, emotional and physical aspect may have greater effect on field goal percentage. Suggestion: The present research had discovered that attention and relaxation have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field goal percentage. Also, the subjects of present research are mainly male, in the future research it is permissible to use female as subject, in order to observe gender differences. In basketball teaching and training, it is needed to reinforce players’ fundamental ability and posture, and attempting to use different training methods; finally, using games and competition to observe the performance of players, also making improvements.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誌謝詞 iv
目次 v
表次 vii
圖次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背景與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1
第三節 研究假設 1
第四節 操作型定義 2
第五節 研究範圍及限制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4
第一節 罰球的定義 4
第二節 注意力定義 5
第三節 影響運動員注意力之因素 6
第四節 注意力與運動表現探討 8
第五節 放鬆的定義 10
第六節 腦波 1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2
第一節 研究對象 12
第二節 實驗設計 12
第三節 實驗流程 13
第四節 實驗工具 15
第五節 統計分析 18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19
第一節 結果 19
第二節 討論 2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23
第一節 結論 23
第二節 建議 23
參考文獻 24
中文文獻 24
外文文獻 25
附錄 26
附錄A不同時間出手投籃-20名選手進行1秒出手之數據 26
附錄B不同時間出手投籃-20名選手進行3秒出手之數據 27
附錄C不同時間出手投籃-20名選手進行5秒出手之數據 28

圖2-1 FIBA罰球位置圖 4
圖2-2四種注意力聚焦型態 8
圖3-1實驗方法圖 13
圖3-2實驗流程圖 14
圖3-3心律器 15
圖3-4計時器 16
圖3-5跑步機 17
圖3-6耳掛式腦波儀 17

表次
表2-1 罰球準備時間、注意力與運動表現相關文獻 8
表3-1 eSense值狀態說明 18
表4-1 受試者基本資料 19
表4-2 不同出手時間注意力、放鬆與命中率之摘要表 19
表4-3 不同出手時間注意力與放鬆值前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20
表4-4 不同出手時間注意力與放鬆值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20
表4-5 不同出手時間注意力與放鬆單因子共變數分析 21


中文文獻
吳高讚(1997)。排球運動員注意力因素之研究。體育學報,23,311-322
李蘭(2004)。籃球運動員不良罰球心態及其矯正。湖南體育,新世紀體育論。
林淑惠、李昭慶(2011)。段距離跑運動員的放鬆訓練。大專體育,(116),73-78。
洪聰敏(2000)。籃球罰球時左右腦α波的活動研究。體育學報,(28),193-202。
馬啟偉、張力為(1996)。體育運動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1989)。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陳國華(1990)。從投手的棒球運動能力、情緒穩定性及投球動作正確性預測投球命中率之研究。臺大體育,(16),11-30。
陳俊汕(2000)。影響比賽勝負的關鍵因素-集中注意力。大專體育學刊,47,45-52。
陳怡舟、方進隆、邱秀官(2000)。注意力限制與無氧閾值對大專拳擊選手心理動作表現之影響。體育學報,(28),203-212。
陳冠旭、劉從國(2004)。心智訓練對射箭選手之心理特質及運動表現影響之研究。輔仁大學體育學刊,(3),117-133。
麥財振、麥吉誠、林志隆(2007)。籃球運動中影響罰球之心理因素及罰球心理訓練之探討。彰化師大體育學報,(7),98-105。
梁嘉音、卓俊伶(2009)。情境壓力對籃球罰球投籃例行動作行為一致性與準確性的影響。臺灣運動心理學報,(14),1-18。
郭正煜、廖哲億、王泠(2010)。罰球前心跳率變化對籃球選手罰球表現之影響。真理大學運動知識學報,(7),184-191。
郭正煜、蔣億德、王永順、豐東洋(2013)。籃球罰球表現之腦波活動的差異。大專體育學刊,15(1),54-63。
游鳳芸、甯靜宜、李保健(2007)。情緒調節對桌球比賽表現的影響。興國學報,(7),293-299。
黃英哲(1993)。籃球罰球準備動作時間與命中率的關係。體育學報,16,183-195 。
莊嵐雅、張文華、黃崇儒、石恒星、林榮輝、洪聰敏(2010)。初學飛鏢投擲者好壞成績之間的腦波功率和相干性差異。臺灣運動心理學報,16,1-19。
魏豐閔、施登堯(2013)。運動場域中的放鬆經驗。運動文化研究,22,7-50。
豐東洋、季力康(2006)。不同技術層次空氣槍選手之腦波頻率面分析。體育學報,39(1),75-86。
英文文獻
Albert, M. S. (1981). Geriatric neuropsychology.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49, 835-850.
Czajkowski Z. Psychologiasprzymierzeńcemtrene-ra (Psychology as a coach’s aid). CentralnyOśrodekSportu, Warszawa 1996.
FIBA Central Board.(2014). Official Basketball Rules 2014 .
Hatfield, B. D., Landers, D. M., &; Ray, W. J. (1984). Cognitive processes during self-pacedmotor performance: An electroencephalographic profile of skilledmarksmen. Journal ofSport Psychology.6, 42-59.
John.R.Wooden.(1988). Practial Modern Basketball.New York. New York.
Mahoney, M. J., Gagriel T. J., &; Perkins, T. S. (1987). Psychological skills andexceptional athletic performance. The Sport Psychologist. 1, 181-199.
Martens, R. (1987). Coaches Guide to Sports Psychology.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Weinberg, R. S. (1988). The mental advantage: Developing your psychological skill in Tennis.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論文
 
1. 吳高讚(1997)。排球運動員注意力因素之研究。體育學報,23,311-322
2. 吳高讚(1997)。排球運動員注意力因素之研究。體育學報,23,311-322
3. 林淑惠、李昭慶(2011)。段距離跑運動員的放鬆訓練。大專體育,(116),73-78。
4. 林淑惠、李昭慶(2011)。段距離跑運動員的放鬆訓練。大專體育,(116),73-78。
5. 洪聰敏(2000)。籃球罰球時左右腦α波的活動研究。體育學報,(28),193-202。
6. 洪聰敏(2000)。籃球罰球時左右腦α波的活動研究。體育學報,(28),193-202。
7. 陳俊汕(2000)。影響比賽勝負的關鍵因素-集中注意力。大專體育學刊,47,45-52。
8. 陳俊汕(2000)。影響比賽勝負的關鍵因素-集中注意力。大專體育學刊,47,45-52。
9. 陳怡舟、方進隆、邱秀官(2000)。注意力限制與無氧閾值對大專拳擊選手心理動作表現之影響。體育學報,(28),203-212。
10. 陳怡舟、方進隆、邱秀官(2000)。注意力限制與無氧閾值對大專拳擊選手心理動作表現之影響。體育學報,(28),203-212。
11. 陳冠旭、劉從國(2004)。心智訓練對射箭選手之心理特質及運動表現影響之研究。輔仁大學體育學刊,(3),117-133。
12. 陳冠旭、劉從國(2004)。心智訓練對射箭選手之心理特質及運動表現影響之研究。輔仁大學體育學刊,(3),117-133。
13. 郭正煜、廖哲億、王泠(2010)。罰球前心跳率變化對籃球選手罰球表現之影響。真理大學運動知識學報,(7),184-191。
14. 郭正煜、廖哲億、王泠(2010)。罰球前心跳率變化對籃球選手罰球表現之影響。真理大學運動知識學報,(7),184-191。
15. 黃英哲(1993)。籃球罰球準備動作時間與命中率的關係。體育學報,16,183-1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