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文獻
丘昌泰(2006)。公共政策-基礎篇。台北:巨流出版社。
吳定(2003)。政策管理。台北:聯經出版社。
吳定 (2008)。公共政策。台北︰五南出版社。
吳綱立(2009)。永續生態社區-規劃設計的理論與實踐。台北:詹氏出版社。
宋秉明(1999)。論台灣原住民文化受國家公園衝擊的因應。國家公園學報,9(1),65-80。宋秉明(2001)。美國與加拿大國家公園與原住民互動關係之比較,<把人找回來-在地參與自然資源管理>。花蓮:內政部營建署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汪明生、朱斌妤(1999)。衝突管理。台北:五南出版社。
李允傑、丘昌泰(1999)。政策執行與評估。台北:空大。
李靜雯(1999)。太魯閣國家公園原住民保留地發展與經營課題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李瓊如(2001)。山美鄒族從事達娜伊谷溪資源管理之探討。臺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李光中(2003)。陽明山國家公園共同規劃與管理機制之先驅性研究--以竹子湖地區為例。內政部營建署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九十一年度研究報告。李光中(2004)。太魯閣國家公園砂卡礑及大禮大同社區生態旅遊行動計畫之研究。內政部營建署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研究報告。
李允傑、丘昌泰(2009)。政策執行與評估。台北:元照出版社。
邱憶惠(1999)。個案研究法:質化取向。教育研究,7,113-127。
林水波、張世賢(1991)。公共政策。台北:巨流。
林水波、施能傑、葉匡時(1993)。強化政策執行能力之理論建構。臺北:行政院研考會。
林水波、張世賢 (2000)。公共政策。台北:五南。
林益仁(2001)。「部落地圖」的社會意涵,<把人找回來—在地參與自然資源管理>。花蓮:內政部營建署太魯閣國家公園。
林玉華 (2004)。公私夥伴關係的治理﹕理論初探並兼論英國的第三條路。公共服務改革與民營化的現代課題研討會,東海大學公共行政學系。
林鴻桂(2005)。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之規畫管理研究─花蓮慕谷慕魚生態廊道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基隆。花蓮縣政府(2010)。慕谷慕魚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劃定說明書。
花蓮縣政府(2012)。慕谷慕魚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經營管理計畫草案。
施正鋒、吳珮瑛(2008)。原住民族與自然資源的共管。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1(1):1-38 。
施能傑(1999)。政策執行的要素分析。研考雙月刊,23(4),6-15。紀駿傑(2001)。原住民、自然資源與共同經營,<把人找回來-在地參與自然資源管理>。花蓮:花蓮內政部營建署太魯閣國家公園。
紀駿傑、王俊秀(1998)。環境正義:原住民與國家公園衝突分析。山海文化,19,86-109。
柯三吉(1992)。我國環境保護政策制定與執行之研究(Ⅰ)。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77-0301-H005-04-Z。
孫本初、郭昇勳(2000)。公私部門合夥理論與成功要件之探討。考銓季刊,22,95-100郭淑卿(1998)。我國醫學分業政策執行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公共行政
及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金鑑(1995)。行政學典範。台北,三民書局。
張德銳(1995)。教育行政研究。台北,五南。
張誌聲(1996)。太魯閣國家公園設立對當地原住民土地資源利用衝突之研究。逢甲大學都市計畫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張紹勳(2001)。研究方法。台中:滄海書局。
張家銘(2012)。府際治理與地方發展—以太魯閣國家公園治理為例。府際關係研究通訊,pp.13。
曹俊漢(1990)。公共政策。台北:三民書局。
梁明煌(1991)。預測公共政策或計劃執行障礙的清單。授課大綱,未出版。
莊炳義(2006)。垃圾強制分類政策推動之評估規劃與管理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陳李綢 (2000)。個案研究。台北:心理出版社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陳淑慧(2004)。國家公園與人文資源保育之研究—以太魯閣國家公園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陳暉淵(2010)。創新治理下文官策略性執行力之研究。考試院委託研究報告,30-34。
湯京平、呂嘉泓(2002)。永續發展與公共行政─從山美與里佳經驗談社區自治與「共享性資源」的管理。人文社會科學集刊,14(2),1-28。
黃國維(1996)。殷格南政策執行理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黃國超(2000)。原住民觀光:徘徊在抉擇的十字路口上─以新竹縣尖石鄉鎮西堡
(Cinsibi)部落為例。89年度觀光學術論壇論文集,pp.48-62。
黃昆輝、張德銳(2000)。社會系統理論。國立編譯館,教育大辭書(四)。台北市:文景。
黃躍雯、王鑫、黃宗成(2001)。台灣原住民部落發展生態旅遊的概念架構與實踐方針。國家公園學報,11(2),192-212。黃惠穗(2006)。促進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之研究—夥伴關係理論之應用。文化創意產業與地方發展策略研究生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集,頁83-109。
黃惠穗(2007)。促進我國文化創意産業發展-公私協力夥伴關係之應用。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葉重新(2001)。教育研究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蔡慧敏(2001)。環境溝通與保護區議題合作。保護區管理的新趨勢研討會論文集。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魯炳炎(2012)。從政策執行到網絡治理―新世紀治理互賴的政策執行觀之。研習論壇月刊,139,14-23。盧道杰(2001)。分權、參與與保護區經營管理-以宜蘭無尾港與高雄三民楠梓仙溪野生動物保護區為例。台大地理學報,30,101-124。盧道杰(2004)。台灣社區保育的發展-近年來國內三個個案的分析。地理學報,37。1-25。盧道杰、吳雯菁、裴家騏、台邦‧撒沙勒(2005)。從社區保育的觀點看原住民的狩獵與野生動物資源的管理。地理學報,46,1-29。
盧道杰、吳雯菁、裴家騏、台邦‧撒沙勒(2006)。建構社區保育、原住民狩獵與野生動物經營管理間的連結。地理學報,46,1-29。
盧道杰、蔡博文、顏家芝、劉子銘(2009)。太魯閣國家公園擴增伙伴參與太魯閣峽谷保育行動計畫。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計畫,1:49-51。
盧道杰、陳律伶、台邦.撒沙勒、闕河嘉、裴家騏、蔡博文、王進發(2010)。自然保護區發展共管機制的挑戰與機會。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3(2),91-130。
蘇毓昌(2002)。小三通政策執行之評估︰第三代政策執行模型的觀點。台北:世新大學。
劉可強、王應棠(1998)。觀光產業對原住民文化的衝擊與對策芻議─社區自主的觀點。原住民文化與觀光休閒發展研討會,pp61-76。
藍順德(2002)。九年一貫課程教科書審定政策執行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二、英文文獻
Amy, D.J.(1987). The Politics of Environmental Mediatio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Agrawal, A., &; Gibson, C. C.,(1999) Enchantment and disenchantment: the role of community in natural resource conservation, World Development,27(4):629-649.
Carpenter, S. L., Kennedy, W. J. (2001). Managing Public Disputes: A Practical Guide for Government, Business, and Citizens' Groups.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Elmore.R.(1978)Instrument and Strategy in Poblic Policy. Policy Studies Review,7,174-186.
Elmore, R. (1985). Forward and backward mapping: Reversible logic in the analysis of public policy. In K. Hanf, &; T. Toonen (Eds.), Policy implementation in federal and unitary systems (pp. 33-70). Dordrecht, Netherlands: Martinus Nijhoff.
Edwards, G. C. III. (1980). Implementing public policy. Washington, DC: Congressional Quarterly Press.
Entwistle, Tom and Steven Martin. (2005) “From Competition to Collaboration in PublicService Delivery: A New Agenda for Research”. Public Administration ,83(1):233-242.
Goggin, M. L., Bowman, A. O., Lester, J. P., &; O’Toole, L. J. (1990). Implement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Toward a third generation. New York: HarperCollins.
Galtung, Johan.(1996)Peace by Peaceful Means: Peace and Conflict, Development and Civilization. Oslo: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
Hjern, B. &; Porter, D. (1981). Implementation structures:A new unit of administrative analysis. Organization Studies,2, 27-211.
Jackson, L.S. &; P. Pradubraj.(2004)Introduction: Environmental Conflict in the Asia-Pacific. Asia Pacific Viewpoint, 45(1): 11-36
Kriebserg, Louis.(2003)Constructive Conflicts: From Escalation to Resolution, 2nd ed.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Lee, R. G.(1972)The social definition of recreation places. In: W. social behavior,natural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pp. 68-84). New York : Harper&Row
Lipsky, M. (1976). Toward a theory of street-level bureaucracy. In W. D. Hawley, &; M. Lipsky. (Eds.),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on urban politics (pp. 196-213).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Hall.
Long, F. J., &; Arnold, M. B. (1995) The power of environmental partnership. Fort Worth: The Dryden Press.
Lewis, C. (1996) Managing Conflicts in Protected Areas. Gland: IUCN.
Mazmanian, D. H., &; Sabatier, P. A. (1983). Implementation and public policy. New York: HarperCollins.
Miall, Hugn, Oliver Ramshotham, and Tom Woodhouse.(1999) Contemporary Conflict Resolution: The Prevention, Manage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Deadly Conflicts. Cambridge Press.
Moore, C. W. (2003). The mediation process: Practical strategies for resolving conflict. San Franscisco: Joseey-Bass.
Sabatier,P. A. &; Mazmanian, D.A.(1980)The Implementation of Public Plicy : A Framwork of Analysis.Policy Studies Journal,8,538-560.
Thomas, K. W. (1976). Conflict and conflict management. In M. Dunnette (Ed.) , Handbook of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Chicago: Pand Mcnally., 895.
Tai, H. S.(2005) Development by conservation: An institutional study of three indigenous community-based conservation initiatives in Taiwan, IUCN/WCPA-EA-5, Hongkong Conference. Retrieved July 11, 2013, from
http://www.nhlue.edu.tw/~gieee/2005social2.pdf.
Van Horn.C.E. and Van Meter.D.S.(1976)The Implementation of Intergovernmental Policy. In Jones.C. and Thomas.R. Policy-making in the Federal System Beverly Hills. California:sage.
Vraneski, A .&; R. Richter (2003). What News Reflection of Intractable Environmental Conflicts in the News: Some Promises, Many Premises. Conflict Resolution Quarterly, 21(2): 239-262.
Wilcox, D (1994) The Guide to Effective Participation,Brighton: Brighton B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