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67.1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1/15 06:1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杜韋憲
研究生(外文):Tu Wei-Hsien
論文名稱:軍隊協力核能基礎設施災變防護之研究:風險治理觀點
論文名稱(外文):The Research on Disaster Prevention of Nuclear Infrastructure with Military Cooperation: Risk Governance Perspective
指導教授:王俊元王俊元引用關係戴政龍戴政龍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Wang Chun-YuanTai Cheng-Lung
口試委員:李宗勳邱延正王政
口試委員(外文):Li Tzung-ShiunChiu Yen-ChengWang Cheng
口試日期:2014-01-03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防大學
系所名稱:戰略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國際事務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4
畢業學年度:10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4
中文關鍵詞:關鍵核能基礎設施災變防護風險治理
外文關鍵詞:Critical Nuclear InfrastructureDisaster PreventionRick Governanc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31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5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在國家關鍵基礎設施的計畫中,能源為其中的主項目之一,而核能電力更是帶來國家運作、企業營運及人們生活的主要來源,然由於2011年日本因地震引起核能危機,再度造成各國對核能安全的重視。由於核能是極大風險源,在安全上更是不容忽視,在現在核能基礎設施防護的主管機關以原能會為主,然核能風險的管理並非單一部門業務,須由各機關共同協力風險治理。因此,本研究旨在從風險治理觀點探討軍隊在核能關鍵基礎設施執行災變防護之作為。
經研究後發現:1.軍隊是介入關鍵核能基礎設施災變防護利害關係人之一,以既有的資源從旁協助;2.透過共受風險分散責任,軍隊與地方政府共同參與核能基礎設施災變防護;3.結合不同利害關係人觀點與經驗,可使軍隊在執行核能災變防護作為有所提昇。

Energy is one of the major developments in the government critical infrastructure protection plan. The Nuclear power is one of the major resources that brings country, business, and people’s daily life to operation. In 2011, the nuclear crisis caused by the earthquake in Japan has raised concerns on nuclear power around the world. Now, the nuclear power infrastructure protection is mainly managed by Atomic Energy Council, however all the institutions should work together on the risk management.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discuss about military actions on disaster relief from risk management perspective.

Research findings are: First, militar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on disaster prevention of nuclear infrastructure protection, based on having existing resources. Second is decentralized responsibility of the risk management. The military and local government can join together to prevent the disaster of nuclear infrastructure protection. Last, by incorporating different institutions’ opinions and experiences to better enhance military reactions on disaster relief.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問題緣起與背景
壹、問題緣起
貳、問題背景
第二節 名詞解釋
壹、風險
貳、風險社會
參、風險治理
第三節 文獻回顧
壹、關鍵核能基礎設施災變防護
貳、風險社會、風險治理與關鍵核能基礎設施災變防護
參、軍隊遂行風險治理的相關研究
肆、軍隊參與關鍵核能基礎設施災變防護的相關研究
伍、小結
第四節 研究問題
第五節 研究架構與方法
壹、研究架構
貳、研究方法
第六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壹、研究範圍
貳、研究限制
第二章 風險治理與關鍵基礎設施安全防護
第一節 風險與風險社會
壹、風險的概念
贰、風險社會源起與特質
參、風險與風險社會的基本理論
第二節 風險治理
壹、風險管理步驟與目標
貳、從風險管理到風險治理
第三節 治理與關鍵基礎設施防護
壹、關鍵基礎設施安全與風險
貳、關鍵基礎設施的治理
第三章 核能基礎設施災變防護與現況檢討
第一節 我國核能基礎設施簡介
壹、能源的依賴
貳、核能基礎設施的發展
參、核能基礎設施的風險
第二節 核能基礎設施政策與法制
壹、核能法規的依據
貳、我國核能法規檢視
第三節 核能基礎設施的風險治理
壹、核電廠內緊急應變的治理
貳、核子擴散緊急應變的治理
第四節 軍隊核子事故應變體系與執行
壹、軍隊的定位與本務
貳、國軍執行核子事故應變法源依據
第四章 軍隊協力核能基礎設施災變之防護
第一節 國軍參與核安演習的模式
壹、國軍災害防救的整備
貳、國軍參與核安演習現況
第二節 日本「311」事件自衛隊協力核災救援之借鑒
壹、自衛隊救災整備
貳、日本「311」事件自衛隊救災概要
第三節 從風險治理概念看軍隊協力核能基礎設施災變之防護
壹、政府管理模式轉變
貳、溝通與傳播
參、利害關係人介入
肆、確立多方責任
伍、發揮聯合效能
陸、跨域參與
第五章 結論
第一節 研究發現
壹、軍隊是介入關鍵核能基礎設施災變防護利害關係人之一,以既有的資源從旁協助
貳、透過共受風險分散責任,軍隊與地方政府共同參與核能基礎設施災變防護
參、結合不同利害關係人觀點與經驗,可使軍隊在執行核能災變防護作為有所提昇
第二節 政策建議
壹、加強跨區增援兵力與裝備演練
貳、配合核安演練結合營區執行輻射隔離宣導
參、結合動員教召實施專長複訓
肆、模擬境外核災進行核安演練
伍、公布核子事故國軍支援中心作業程序書
參考文獻
附錄
法規一:原子能法(摘錄)
法規二: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摘錄)
法規三:游離輻射防護法(摘錄)
法規四:游離輻射防護法施行細則(摘錄)
法規五:核子事故緊急應變法
法規六:核子事故緊急應變法施行細則

表 目 次
表1-1:舉辦關鍵基礎設施防護研討會發表議題及主題彙整表
表1-2:關鍵字搜尋統計一覽表
表2-1:我國關鍵基礎設施部門與主管機關
表3-1:我國能源供給量及成長率
表3-2:我國興建核反應器的時序表
表3-3:中國大陸現有核電廠統計表
表3-4:國際核事件分級表
表3-5:台電與國際核能組織建議總體檢項目比較表
表3-6:核子事故發生時之通報及緊急應變組織動員應變作業表
表4-1:國軍執行災害防救所需立即可用救災車、機具編管統計表
表4-2:國軍可安置鄉民營區及人數統計
表4-3:國軍支援核安演習兵棋推演暨實兵演練事項表
表4-4:救災對策手冊概要表
表4-5:日本與我國核災治理對照表

圖 目 次
圖1-1:研究架構圖
圖2-1:骨牌理論模型關係圖
圖2-2:風險管理與安全關係圖
圖2-3:風險管理架構圖
圖2-4:重大基礎建設領域與次領域25個國家(不含我國)之評估調查圖
圖2-5:重大基礎建設資料庫清單及全臺重要設施圖
圖2-6:公私部門協力關係發展各式模式圖
圖2-7:管制連續模式圖
圖3-1:2012年台電發電總容量占比圖
圖3-2:2011年自產能源比例圖
圖3-3:臺灣核電廠位置圖
圖3-4:北臺灣輻射汙染範圍模擬圖
圖3-5:核能安全管理體系圖
圖3-6:核能電廠緊急控制大隊組織體系圖
圖3-7:核能事故緊急應變組織體系圖
圖4-1:國軍核子事故支援中心編組
圖4-2:申請災害救援派遣及撤離流程圖

丁渝洲(編)(2005)。臺灣安全戰略評估2004-2005。臺北市:遠景基金會。
中央氣象局(2000年8月1日)。地震百問。取自http://scweb.cwb.gov.tw/Page.aspx?ItemId=10&NId=36&loc=tw
中央警察大學(2006年11月)。中央警察大學九十五年公共安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央警察大學,桃園縣。
日本防衛省(2009)。2009日本防衛白皮書【Apabi Reader版】。取自http://www.clearing.mod.go.jp/hakusho_data/2009/2009/pdf/21shiryo3_1.pdf
日本防衛省(2011年3月11日)。東日本大地震:新聞發布會。防衛省自衛隊官網。取自http://www.mod.go.jp/j/press/kisha/2011/03/11a.html
日本防衛省(2011年3月16日)。東日本大地震:新聞發布會。防衛省自衛隊官網。取自http://www.mod.go.jp/j/press/kisha/2011/03/16.html
日本防衛省(2012)。2012日本防衛白皮書【Apabi Reader版】。取自http://www.clearing.mod.go.jp/hakusho_data/2012/2012/pdf/24030103.pdf
王俊元(2013)。風險治理。載於許立一(編),當代治理新趨勢(頁323-356)。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王繼敏(1992)。認識核能。臺北市: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電力公司(2007)。台電公司核子反應器設施緊急應變計畫。臺北市:核能發電廠緊急計劃執行委員會。
台灣電力公司(2012)。核電廠基本資料。取自http://www.taipower.com.tw/content/new_info/new_info-b22.aspx?LinkID=7
台灣電力公司(2013)。台灣電力公司永續經營報告書2013。臺北市:台灣電力公司。
台灣電力公司(無日期)。核能營運現況與績效。取自http://www.taipower.com.tw/content/new_info/new_info-b21.aspx?LinkID=7
台灣電力公司(無日期)。福島事件後台電因應作為【安全總體檢】。取自http://wapp4.taipower.com.tw/nsis/4/4_2.php?firstid=4&secondid=2&thirdid=3。
台灣電力公司(無日期)。福島事件後台電因應作為【經驗教訓】。取自http://wapp4.taipower.com.tw/nsis/4/4_2.php?firstid=4&secondid=2&thirdid=2
田力品(2013)。軍隊執行天然災害防救之法理依據探討。軍隊與天然災害防救。「天然災害防救中的軍隊與國家安全」發表之論文,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臺北市。
田燕平(2012)。2011年日本「311」複合式災害救援之省思。陸軍學術雙月刊,523,112-127。
立法院(2012年9月26日)。關鍵基礎設施安全防護條例草案【會議記錄】,第8屆第2會期第2次會議。
朱愛群(2011)。政府風險管理與危機處理:實例系統分析。桃園:中央警大出版社。
江天寶(2011)。由福島核電廠事故探討我國與日本核災緊急應變作法。核生化防護半年刊,91,35-47
江弘達(2012)。國軍參與災害防救之風險管理架構:協力治理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防大學,桃園市。
行政院主計總處(2009)。中央政府總預算歲出機關別預算表。取自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19973&CtNode=5033&mp=1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1)。中央政府總預算歲出機關別預算表。取自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27978&CtNode=5529&mp=1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2)。中央政府總預算歲出機關別預算表。取自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29790&CtNode=5602&mp=1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09年1月)。風險管理及危機處理作業手冊。取自http://www.rdec.gov.tw/GIPDSD/xslGip/xslExport/100/1/images/icon_word.gif
行政院科技顧問組(2011年12月31日)。關鍵資訊基礎建設保護政策指引。取自http://land.tainan.gov.tw/FileDownLoad/FileUploadList/744.pdf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2009)。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風險管理政策說明。取自http://www.aec.gov.tw/newsdetail/headline/1862.html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2011)。100年核安第17號演習總結報告。新北市: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2012)。101年核安第18號演習總結報告。新北市: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2012)。101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年報。新北市: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2013)。102年核安第19號演習實施計畫。新北市: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2013)。核子事故緊急應變計畫區範圍檢討報告。取自http://www.aec.gov.tw/webpage/control/emergency/files/index_01_1-22.pdf
行政院國土安全辦公室(2008年12月)。2008台灣國土安全與科技應用研討會會議論文集,台大醫院,臺北市。
行政院國土安全辦公室(2010年10月)。2010國土安全國際研討會會議手冊,臺北六福皇宮,臺北市。
行政院國土安全辦公室(2012年12月)。2012國土安全國際研討會,公務人力發展中心福華國際文教會館,臺北市。
行政院國土安全辦公室(2013年5月)。2013年國家關鍵基礎設施危機預防與災害應變研討會,高雄市勞工局,高雄市。
吳秀光(2008)。公共選擇理論。載於吳秀光、許立一合著,公共治理(頁53-86)。臺北縣蘆洲市:國立空中大學。
吳英明(1996)。公私部門協力關係之研究:兼論都市發展與公私部門聯合開發。高雄市: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吳英明、張其祿(2005)。全球化下的公共管理。臺北縣中和市:商鼎文化出版社。
呂奕欣、鄭佩嵐(譯)(2009)。面對風險社會(原作者:D. Denney)。臺北市:國立編譯館。(原著出版年:2005)
宋明哲(2012)。風險管理新論:全方位與整合。臺北市:五南。
李宗勳(2006)。公私協力與風險治理:共同治理觀點。載於詹中原(編),政府危機管理(頁355-376)。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李宗勳(2008)。網絡社會與安全治理。臺北市: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李宗勳(2011)。安全管理。臺北:智勝文化。
李惠宗(2012)。核能政策與其他能源政策的再反省。台灣法學雜誌,192,57-61。
李進生、謝文良、林允永、蔣炤坪、陳達新、盧陽正(2001)。風險管理。新竹市:清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汪浩(譯)(2003)。風險社會:通往另一個現代的路上(原作者:U. Beck)。臺北市:巨流。(原著出版年:1986)
沈明室(2012年5月)。國家關鍵基礎設施安全防護之威脅分析-以供水安全威脅為例。國防雜誌,27(3),3-17。
周茂林(2007)。風險管理作業指南。桃園縣:國防大學。
周桂田(1998)。現代性與風險社會。臺灣社會學刊,21,89-129。
周桂田(2007)。新興風險治理典範之芻議。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22,頁179-233。
周桂田(2009)。發展型國家之風險治理與溝通。取自http://www.nsc.gov.tw/cen/public/Attachment/02128554071.pdf
周源卿(2002)。核能發電廠。臺北市:財團法人中興工程科技研究發展基金會。
林水波(2011)。公共管理析論。臺北市:五南。
林先亮(2002)。最佳公關指南。臺北市:華文網。
林昱梅(2012)。核電廠之風險管理法制:核島核電廠事故之省思【專論】。台灣法學雜誌,193,100-110。
林豐福、任維廉、陳菀蕙、葉又青、何慶生、王穎駿…喻世祥(2002)。應用風險管理於航空安全之研究。臺北市:交通部運輸研究所。
侯明亮(2012a)。核能安全的理論與實務中篇第捌章:五之一【核安、環保】。台電核能月刊,353,50-75。
侯明亮(2012b)。核能安全的理論與實務中篇第捌章:五之二【核安、環保】。台電核能月刊,354,37-57。
侯明亮(2012c)。核能安全的理論與實務中篇第捌章:五之五【核安、環保】。台電核能月刊,357,52-80。
姚惠忠(2009)。公共關係學:原理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姚憶江(2011年3月17日)。日本自衛隊:沈默的救災任務。新浪網全球新聞。取自http://dailynews.sina.com/bg/news/int/sinacn/20110317/20422306047.html
胡自強(2011)。日本福島核災對我國之啟示。陸軍學術雙月刊,519,94-116。
夏國華(2013)。從「東日本311大震災」探討軍隊在災防應變之角色。後備動員軍事雜誌半年刊,87,61-74。
核發處(2013)。核能電廠運轉簡訊【資訊報導】。台電核能月刊,367,16-17。
翁寶山(2003)。臺灣輻射防護史話。臺北縣: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
馬栩泉(2009)。核能開發與應用。臺北縣: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國防部(2007)。核子事故緊急應變北部支援中心作業程序書。臺北市:國防部。
國防部(2011)。100年核安兵推狀況推演第一階段工作報告。臺北市:國防部。
國防部「國防報告書」編纂委員會(2011)。102年國防報告書。臺北市:國防部。
國防部「國防報告書」編纂委員會(2011)。中華民國壹百年國防報告書。臺北市:國防部。
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5)。2003日本防衛白皮書。臺北市:史政編譯室。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2011)。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2010年報。新北市:國家災害科技中心。
張中勇、陽明章、劉鳶翎(2005)。如何強化我國國土安全防護。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93-2413-H-015-002),未出版。
張成福、陳占鋒、謝一帆(2009)。風險社會與風險治理。教學與研究,5,5-11。
畢恆達(2010)。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新北市:小畢空間出版社。
陳怡妏(2013年9月2日)。福島又爆4地輻射外洩。蘋果日報,A18版。
陳明傳、駱平沂(2010)。國土安全導論。臺北市:五南。
陳亮全(2010年4月)。台灣關鍵基礎設施防護策略與發展。李羅權(主持人),關鍵基礎設施防護政策與策略。2010國土安全國際研討會,臺北六福皇宮。
陳恆鈞(2002)。治理互賴與政策執行。臺北市:商鼎文化出版社。
陳新民(2000)。軍事憲法論。臺北市:揚智文化。
彭啟明、劉啟文、張闊顯、林能暉(2010)。境外核子事故擴散對台灣影響之探討。前瞻科技與管理,S,15-28。
湯佳玲(2011年4月13日)。日本核災上修至最高第7級。自由時報電子報。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apr/13/today-t3.htm
黃立夫(2011)。核生化威脅與疫病安全。載於喬金鷗(編),非傳統安全概論(頁109-174)。臺北市:黎明。
黃俊能、郭燿禎(2013)。關鍵基礎設施風險評估機制之建立:以台北車站重要交通場站為例。前瞻科技與管理,1,1-30。
黃鉦堤(2006)。盧曼的風險社會學與政策制定。政治科學論叢,28,123-162。
楊詩弘(2013)。「311東日本大震災調查報告書」引介。臺灣建築學會:會刊雜誌,69,34-40。
經濟部能源局(2012)。100年經濟部能源局年報。臺北市:經濟部能源局。
葉至誠、葉立誠(2002)。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商鼎出版社。
維基百科(無日期)。阪神地震。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8%AA%E7%A5%9E%E5%A4%A7%E5%9C%B0%E9%9C%87
維基百科(無日期)。東京地鐵沙林毒氣事件。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D%B1%E4%BA%AC%E5%9C%B0%E9%90%B5%E6%B2%99%E6%9E%97%E6%AF%92%E6%B0%A3%E4%BA%8B%E4%BB%B6
劉黎兒(2011)。台灣必須廢核的10個理由。臺北市:先覺出版社。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鄧家駒(2000)。風險管理:第二版。臺北市:華泰文化事業。
鄭舜元(2010)。日本自衛隊致力救災整備之簡介。陸軍學術雙月刊,510,65-79。
鄭錫鍇(1999)。新結盟主義(Neo-Coalitionism)之BOT模式本質。載於詹中原(編),新公共管理-政府再造的理論與實務(頁335-353)。臺北市:五南。
鄭燦堂(2010)。風險管理。臺北市:五南。
盧麗淑(2007)。內容分析法。載於管倖生(編),設計研究方法(頁53-74)。新北市:宏懋打字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穆文娟(編)(2006)。災害管理學辭典。臺北市:五南。
戴政龍(2009)。全民國防與國防治理:公民參與的觀點。國立嘉義大學通識學報,7,335-358。
戴政龍、劉秋苓(2011)。我們面臨的新挑戰與看待世界的新視野。載於喬金鷗(編),非傳統安全概論(頁325-332)。臺北市:黎明。
薛曉源、周戰超(2005)。全球化與風險社會。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譚建翊(2012)。中國大陸核能發電廠發展及對我影響之研析。陸軍學術雙月刊,522,58-79。
蘇昭郎(2010年7月)。何謂「關鍵基礎設施安全防護」。國研科技,27,114-115。
蘇昭郎(2011年9月)。災害威脅下基礎設施的防護思維。災害防救電子報,74,1-5。取自http://www.ncdr.nat.gov.tw/upload/epaper/074.pdf
顧忠華(1994年9月)。「風險社會」的概念及其理論意涵。國立政治大學學報,69(下),57-79。
Assaf, D. (2008). Models of Critic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Protec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ritic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Protection, 1, 6-14.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黃俊能、郭燿禎(2013)。關鍵基礎設施風險評估機制之建立:以台北車站重要交通場站為例。前瞻科技與管理,1,1-30。
2. 彭啟明、劉啟文、張闊顯、林能暉(2010)。境外核子事故擴散對台灣影響之探討。前瞻科技與管理,S,15-28。
3. 夏國華(2013)。從「東日本311大震災」探討軍隊在災防應變之角色。後備動員軍事雜誌半年刊,87,61-74。
4. 胡自強(2011)。日本福島核災對我國之啟示。陸軍學術雙月刊,519,94-116。
5. 周桂田(2007)。新興風險治理典範之芻議。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22,頁179-233。
6. 周桂田(1998)。現代性與風險社會。臺灣社會學刊,21,89-129。
7. 沈明室(2012年5月)。國家關鍵基礎設施安全防護之威脅分析-以供水安全威脅為例。國防雜誌,27(3),3-17。
8. 田燕平(2012)。2011年日本「311」複合式災害救援之省思。陸軍學術雙月刊,523,112-127。
9. 黃鉦堤(2006)。盧曼的風險社會學與政策制定。政治科學論叢,28,123-162。
10. 鄭舜元(2010)。日本自衛隊致力救災整備之簡介。陸軍學術雙月刊,510,65-79。
11. 戴政龍(2009)。全民國防與國防治理:公民參與的觀點。國立嘉義大學通識學報,7,335-358。
12. 譚建翊(2012)。中國大陸核能發電廠發展及對我影響之研析。陸軍學術雙月刊,522,58-79。
13. 顧忠華(1994年9月)。「風險社會」的概念及其理論意涵。國立政治大學學報,69(下),5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