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份
吳桂枝(2004)。彰化縣國小學童假日休閒活動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社會科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承典(2003)。雲林縣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及阻礙因素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碩士論文。汪佳欣(2013)。休閒阻礙、工作壓力、休閒效益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以嘉義縣國小教師為例。南華大學旅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林東泰(1992)。休閒覺知自由與工作滿足之研究,社會教育學刊,P59~114。林銘香(2008)。教師休閒活動參與及休閒阻礙之研究。亞洲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洪雲霖(2000)。週休二日與休閒運動,人事月刊,6,P22-38 。徐敏芳(2006)。國小學童宗教信仰之研究─以苗栗縣公館地區國小為例。玄奘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論文。徐慶忠(2006)。高中職教師休閒運動需求與阻礙因素之相關研究—以屏東縣為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碩士論文。涂爾幹(1992)。宗教生活的基本型式。台北:桂冠圖書。
張玉玲(1998)。大學生休閒內在動機、休閒阻礙與其休閒無聊感及自我統合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宮熊(2002)。休閒事業概論。台北:揚智。
張宮熊、林鉦棽(2002)。休閒事業管理。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陳思倫、歐聖榮、林連聰(2005)。休閒遊憩概論。台北:空大。
陳盈中(2013)。新北市私立高職教師休閒參與及阻礙之研究。醒吾科技大學觀光休閒研究所碩士論文。陳曉菁(2008)。金門縣國小教師休閒運動阻礙因素之研究。國立台北護理學院運動保健研究所碩士論文。陳顯宗(2012)。桃園縣國小教師休閒運動態度與阻礙因素之研究。國立台北市立教育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贊薰(2010)。國中教師休閒運動參與行為及阻礙因素之研究-以宜蘭地區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黃珮綺(2007)。高雄縣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休閒活動、家庭休閒阻礙與親子互動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楊石豹(2013)。澎湖民眾宗教民俗活動涉入、體驗價值、滿意度與主觀幸福感關係之研究。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服務業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葉海煙(2010)。台灣宗教研究。九卷二期。
董芳苑(1996)。探討台灣民間信仰。臺北:常民文化。
廖尉然(2011)。宗教休閒參與和生活滿意度之關係-以天主教徒為例。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碩士論文。蔡宏進(2004)。休閒社會學。台北:三民。
蔡明星(2006)。宗教信仰對退休教師生活調適的影響之探討─以六位國民中小學教師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謝堂益(2004)。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參與休閒運動現況與阻礙因素之研究。國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鍾念濡(2013)。休閒態度、休閒參與及休閒阻礙關係之探討-以雲林國中為例。南華大學企業管理系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簡郁雅(2004)。隔代教養家庭面面觀,網路社會通訊期刊,第四十二期。
龔惠文(2006)。國小六年級學童家庭休閒參與、家庭休閒阻礙與知覺親子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二、英文部份
Bamme,L. G. & Burrus-Bamme, L. L. (1992), Leisure and Human Behavior, Iowa: Wm. C. Brown.
Crawford, D. W. & Godbey, G. C. (1987), Reconceptyalizing Barriers to Family Leisur, Leisure Science, 9, 119-127.
Dumazedier, J. (1967), Sociology of Leisure, New Youk: Elsevior.
Hurlock. E. B. (1980),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New York: McGrow-Hill Inc.
Jackson, E. L. (1988),Understanding Leisure and Recreatio, Mapping the past, Charting the future,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Inc.
Levinson, D. J., Darrow, C. N., Klein, E. B., Levinson, M. H., and Mckee, B. (1978), The Seasons of a Man’s Life, New York: Knop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