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1.94.236) 您好!臺灣時間:2023/03/24 11:5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楊國書
研究生(外文):Kuo-Shu Yang
論文名稱:旅遊意象、吸引力及體驗價值對滿意度之影響之研究—以金山地區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ourism Image, Attractiveness and Experiential Value Customer Satisfaction for Hot Springs Area: A Case of Jinshan Hot Springs Area
指導教授:莊鎧溫莊鎧溫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Kai-Wayne Chuang
口試委員:丁誌魰秦克堅
口試日期:2014-06-05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南華大學
系所名稱:旅遊管理學系旅遊管理碩士班
學門:民生學門
學類:觀光休閒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4
畢業學年度:10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63
中文關鍵詞:旅遊意象體驗價值滿意度
外文關鍵詞:Travel imageryexperiential valuesatisfac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8
  • 點閱點閱:55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45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研究主要以金山地區遊憩地與温泉區的旅客為研究對象,探討旅遊意象、吸引力、體驗價值與滿意度等變數之因果關係,以相關分析及迴歸法進行統計分析。研究結果發現:1.研究發現旅遊意象與吸引力對體驗價值及滿意度之間均有顯著相關; 2.旅遊意象及吸引力與體驗價值對滿意度的關聯性,發現旅遊意象及吸引力對體驗價值有正向影響、旅遊意象及吸引力對滿意度有正向影響、體驗價值對滿意度的顯著影響均得到支持; 旅遊意象及吸引力皆透過體驗價值對滿意度有中介影響。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influence that travel imagery, attractiveness, experiential value and the satisfaction had on visitors of the Jinshan tourist district and hot spring area. This was observed through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method statistical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1.There i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ravel imagery and attractiveness to customers’ experiential value and satisfaction.2.From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ravel imagery, attractiveness and experiential value to the satisfaction supported :
Travel imagery positively effects experiential value.,Travel imagery and attractiveness positively effect satisfaction value.Experiential value positively effects satisfaction value.The experience value, travel imagery, and attractiveness have an intermediary impact on.

謝誌 i
中文摘要 ii
英文摘要 iii
目錄 iv
表目錄 viii
圖目錄 x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1.2 研究目的 5
1.3 研究流程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2.1 旅遊意象之相關理論與研究 6
2.1.1 旅遊意象的意義 6
2.1.2 旅遊意象定義 7
2.2 吸引力之相關理論與研究 9
2.2.1 吸引力的意義 9
2.3 體驗價值之相關理論與研究 11
2.3.1 體驗價值的意義 11
2.4 滿意度之相關理論與研究 13
2.4.1 滿意度的意義 13
2.5 各構面關聯性之文獻探討 1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5
3.1 研究架構 15
3.1.1研究架構 15
3.1.2研究假設 16
3.1.3研究變項 17
3.1.4問卷收集 17
3.2 研究變項之操作型定義與衡量工具 18
3.2.1旅遊意象操作型定義及衡量工具 18
3.2.2吸引力操作型定義及衡量工具 20
3.2.3體驗價值操作型定義及衡量工具 21
3.2.4滿意度操作型定義及衡量工具 22
3.3 分析方法 23
第四章 研究結果 25
4.1 描述性統計 25
4.2 因素分析 27
4.2.1旅遊意象因素分析 27
4.2.2吸引力因素分析 29
4.2.3 體驗價值因素分析 30
4.3 信度分析 31
4.4 T檢定與變異數分析 32
4.4.1 性別與各變數獨立樣本T 檢定 32
4.4.2 年齡與各變數變異數分析 33
4.4.3 職業與各變數變異數分析 34
4.4.4 學歷與各變數變異數分析 35
4.4.5平均收入與各變數變異數分析 36
4.4.6居住地與各變數變異數分析 37
4.4.7 婚姻狀況與各變數變異數分析 38
4.5 相關分析 39
4.6 旅遊意象、吸引力、體驗價值、滿意度之迴歸分析與中介果 40
4.6.1 直接效果 40
4.6.2體驗價值之中介效果 41
4.7 吸引力、體驗價值、滿意度之迴歸分析與中介效果 42
4.7.1 直接效果 42
4.7.2 體驗價值之中介效果 42
4.8 各問項之重要程度排序表 4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48
5.1 結論 48
5.1.1 問卷分析與討論 48
5.1.2 旅遊意象構面敘述性與回歸分析 50
5.2 建議 52
5.2.1 在旅遊意象方面 52
5.2.2 在體驗價值方面 52
5.2.3 在滿意度方面 52
5.2.4 對金山地區遊憩地的建議 53
5.2.5 對未來研究者的建議 53
5.3 研究限制 53
5.4 對未來研究者的建議 54
參考文獻 55
一、 中文部份 55
二、 英文部分 58
附錄一 正式問卷 60

表目錄
表1.1 月來臺旅客人次成長表 2
表1.2 年來臺旅客人次成長表 2
表3.1 變項解析表 17
表3.2 旅遊意象量表題項與構面表 19
表3.3 吸引力量表題項與構面表 20
表3.4 體驗價值量表題項與構面表 22
表3.5 滿意度量表題項與構面表 23
表4.1 描述性統計表 25
表4.2 旅遊意象因素分析表 28
表4.3 吸引力因素分析表 29
表4.4 體驗價值因素分析表 30
表4.5 各構面之信度表 31
表4.6 性別與各變數獨立樣本T 檢定表 32
表4.7 年紀與各變數變異數分析表 33
表4.8 職業與各變數變異數分析表 34
表4.9 學歷與各變數變異數分析表 35
表4.10 月平均收入與各變數變異數分析表 36
表4.11 居住地與各變數變異數分析表 37
表4.12 婚姻狀況與各變數變異數分析表 38
表4.13 各構面之相關分析表 40
表4.14 旅遊意象、吸引力、體驗價值、滿意度之迴歸分析 42
表4.15 吸引力、體驗價值、滿意度之迴歸分析表 43
表4.16 旅遊意象重要程度排序表 44
表4.17 吸引力重要程度排序表 45
表4.18 體驗價值重要程度排序表 46
表4.19 滿意度重要程度排序表 47
表5.1 假設之驗證結果總表 51

圖目錄
圖1.3 研究流程圖 5
圖3.1 研究架構圖 15
中文參考文獻:
1.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 admin.taiwan.net.tw/statistics/release_d.aspx?no=136&d=4022
2.沈進成、謝金燕 (2003),「宗教觀光吸引力、滿意度與忠誠度關係之研究-以高雄佛光山為例」,旅遊管理研究,第三卷,第一期,79-95。
3.林震岩(2007),「多變量分析:SPSS的操作與應用」,再版,台北:智勝文化。
4.朱沛心(2010)。溫泉浴室業經營者對溫泉安全管理知識、態度及行為之初探-以台北市北投區與苗栗縣泰安鄉溫泉業者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研究所,台北
5.吳淑芬(2010)。屏東縣國小教育行政人員環境知識、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研究所,屏東。
6.蔡鳳兒(2006)遊客體驗、旅遊意象、滿意度與忠誠度相關性之研究-以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為例
7.王育英、梁曉鶯編譯,Schmitt, B. H著(民89)。體驗行銷。台北:經典傳訊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8.林宗賢、侯錦雄(2007)。遊客溫泉旅遊渡價區知覺意象之度量─以谷關為例。戶外遊憩研究, 20卷2期, 7 8 - 8 8頁。
9.林美妙(2006)。集集地區觀光意象遊客行為滿意度與行為意向之研究
10.楊文燦、吳佩芬(1997)。主題園遊客對主題意象認知之研究—以六福村主題遊樂園為例。戶外遊憩研究期刊, 10卷2期,67-92頁
11.劉柏瑩、黃章展(2001)。日月潭國家風景區觀光意象之評估
12.李佳珮(2010)旅遊意象、旅遊體驗、知覺價值與行為意圖關係之研究- 以古坑旅遊地區為例
13.劉柏瑩、黃章展(2001)。日月潭國家風景區觀光意象之評估。
14.蔡伯勳(民75)。遊憩需求與滿意度分析之研究-以獅頭山風景遊憩區實例調查,國立台灣大學園藝研究所,碩士論文。
15.方幸君(民93)。高雄市觀光意象與遊憩品質因素重要性及績效表現認知之研究,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觀光與餐旅管理系,碩士論文。
16.王鉦琪(2013)遊憩資源及觀光吸引力對旅遊意願之影響-以新北投溫泉區為例
17.高玉娟 (1995)。墾丁國家公園觀光遊憩資源對遊客的吸引力研究(碩士論文)。東海大學景觀學研究所,台中市。
18.吳立夫 (2006)。澎湖海洋運動吸引力、服務品質與購後行為之研究(碩士論文
19.王維誠 (2009)。風景區觀光吸引力、服務品質與滿意度之研究-以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為例(碩士論文) 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學系,嘉義縣。
20.劉康曜(2008)。運動健身俱樂部服務品質、顧客滿意度、口碑與再購意願相關性之研究-以桃園地區為例。臺灣體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21.曹勝雄(2001)。觀光行銷學。台北市:揚智文化
22.張耿輔(2000)。影響淡水鎮各類行觀光遊憩資源對遊客吸引力的因素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23.張孝銘( 2009)遊客對海域運動觀光吸引力認知、旅遊體驗、知覺價值與行為意向之研究。建國科技大學運動健康與休閒系教授
24.林宗賢(1996)日月潭風景區旅遊意象及視覺景觀元素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台中市, 東海大學景觀研究所。
25.陳慧如、黃純德(2009)觀光意象與旅遊體驗之關聯-以雲林縣虎尾鎮為例
26.胡鳳生、陳衍馥(2012) 温泉地區旅遊意象、服務品質與顧客滿意度關係研究-以苗栗縣秦安温泉地區為例
27.柳婉郁、謝承佑、鄭聖玲、游明健(2013 )集集小鎮吸引力、滿意度及重遊意願之研究:遊客觀點休閒產業管理學刊第六卷 第二期 47-72 頁
28.王艷帄(2006)溫泉旅遊基本構件研究,旅遊學刊,21(10),59~62。
29.梁家祜、蔡智勇(2008)。澎湖石滬生態旅遊動機、遊憩體驗與服務品質對遊客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分析。運動與遊憩研究,2 卷,3 期,94-109 頁。
30.王翊安(2010)中國大陸觀光客對高雄市觀光旅遊滿意度之研究調查
31.丁誌魰、謝惠琄(2013),社區再造之旅遊意象-以板頭社區為例,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32. 蕭湘勻(2006)。台南市夜市遊憩吸引力與遊客滿意度、忠誠度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3. 邱媞(民92)。體驗行銷模式與其遊客行為之實證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參考文獻:
1.Pine, B. J. & Gilmore, J. H. (1998). Welcome to the Experience Economy. HarvardBusiness Review, 76(4), pp. 97-105.
2.Schmitt, B. H. (1999). Experiential Marketing. Journal of Marketing Man-agement,15(1), pp. 53-67.
3.Cuieford, P. (1965). Fundamental Statistical in Psychology and Education, 4th ed, NewYork, Mcgrain Hill.
4.Oliver, R. L. (1981).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of satisfaction processes in retailsettings. Journal of Retailing, 57(3): 25-49.
5.Cardozo, R. N. (1965).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Consumer Effort, Expectations andSatisfac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2: 244-249.
6.Baloglu, S., & McCleary, K. W.(1999).A model of destination image formation.
7.Boulding, K. E. (1956). The Image Knowledge in Life and Society. Ann Arbor :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8.Cardozo, R.N. (1965).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Customer Effort,Expection and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Marketi ng Research, 24, 244-249.
9.Hass,G.E.,Driver,B.L.,&Brown,P.J.(1980),Measuring Wildness Recreation Experience, Durham, New Hampshire Proceedings of the Wildness Psychology Group,229-241
10.Hunt,J.D.(1975).Image as a factor in Tourism Development .Journal of TravelResearch,13,1-7.11.Hall, C. M. (2003). Spa and Health Tourism. In S. Hudson (ed.), Sports and AdventureTourism (pp. 273-292), New York: The Haworth Hospitality Press.
12.Pine, B. J. & Gilmore, J. H. (1998). Welcome to the Experience Economy. HarvardBusiness Review, 76(4), pp. 97-105.
13.Fakeye, P. C., & Crompton, J. L. (1991). Image Difference Between Prospective,First-time, and Repeat Visitors to the Lower Rio Grande Valley.
14.Journal of TravelResearch, 30(2), 10-16.
15.Echtner, C. M., & Ritchie, J. R. B. (1991). The Meaning and Measurement ofDestination Image. The Journal of Tourism Studies, 2 (2), 2-12.
16.Schmitt, B. H. (1999). Experiential Marketing. Journal of Marketing Man-agement,15(1), pp. 53-67.
17.Manning, R. E. (1986). Study in Outdoor Recreation: Search and Research forSatisfaction.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